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虽然我从来没有去过美国的大都市纽约,但是,据我所知,在那里,开车一上公路,你就会看到“遇红灯请勿右拐”的提示。依我看,现在济南也应该率中国城市之先实行这种政策。至于理由嘛,且容我一一道来。
在中国开车,路遇红灯时,司机被禁止直行。但是,如果想右拐的话,就不受任何限制,尽管在这种情况下右拐有可能引发伤及自己或他人的致命交通事故。城市大多数的交通路口处都有红绿灯,斑马线两边信号灯上出现“绿色人”的时候,意味着行人和人力车等可以安全通过马路。问题是,没有人告诉他们,根据交通规则,右拐的机动车像猛兽一样,有可能伤及他们的性命。这种交通规则是从汽车尚且稀少的年代延续下来的,在如今这年头已经不太适应了,因此,每个注意维护自己形象的城市管理者都应该废除这种陈规陋习,直到国家的立法能够跟上时代的发展步伐。
但是,这种过去传承下来的规则却引发了中国日益增长的私家车与目前法规的冲突。西方城市过去的经验已经很清楚地表明,应对交通车辆的增加,一味地拓宽道路是一种无济于事也不现实的办法。汽车是一个贪得无厌的猛兽,不管你给它多大的空间,它永远都不会知足。经十路的经验不就是很好的例证?在过去的10年时间里,经十路已经被拓宽过两次,但是,在交通高峰时段,尤其是晚上的时候,路上仍然堵车。解放路也被拓宽了,但是,随着车辆的增加,堵车仍不可避免。
如果你现在觉得有问题,那想想不远的将来吧。下次,路过一个自行车停车场的时候,你可以自己冥想一下,在以后的5年时间里,如果中国的经济保持现在的增长幅度,这些自行车中,有10%被汽车取代,大街会变成什么样。再进一步想一下,从现在起的10年之后,如果20%的自行车被取代又是什么样呢?30%、40%又该怎么办呢?
依我看,只要一个地区的车辆增加,采取什么办法都不是最佳的解决之道。济南如果不想变得像欧美国家的城市一样被汽车挤得密密麻麻,就应该控制市区的交通流量。伦敦市长肯·利文斯通(Ken Livingstone)就率先在伦敦引进了向汽车收取交通拥堵费的办法。大家如果真想把自己的私家车开进伦敦的市中心,可以,但你必须交钱才成。伦敦的交通完全由电子化控制,借助牌照号码识别系统在市区的道路上收取拥堵费。如果这种办法在拥有大量汽车的英国能行得通,在济南这种汽车仍为奢侈品的城市,当然也能行得通了。伦敦收取的交通拥堵费被用于改善公共交通系统,这种办法行之有效。如果公共交通系统效率提高了,而且价格便宜,那么很多人会选择公共交通系统,而不会开自己的车去浪费资源了。
要减少市区里多余的汽车数量,还有一个办法就是设立真正的步行街和汽车禁行区。在意大利罗马的大部分地区和英国的格拉斯高(或整个剑桥),购物的人都只能停下车步行去购物,那么,在济南的一些主要商业街,像泉城路,当然也能设立步行街了。实际情况是,我记得泉城路刚被改造后,起初有一段时间曾设立过步行街。但是,有车人的要求很快淹没了大众的利益。
说到这里,我想起了最令我觉得不舒服的地方,那就是停车设施的欠缺。济南几乎每天都有大规模的楼群拔地而起,但是,要保证有足够的停车位却是很难。问题来了,车往哪里停呢?没办法,只有把车停在人行道上、自行车道上、花坛等处。如果城市里能安装停车计时表,让专门的人管理收费,城市会增加一笔不菲的收入,而且能消减这种影响社会的停车行为。
交通状况虽然糟糕,但是,问题也不是没法解决。问题不会一走了之,也不会自生自灭。还是应当尽快采取措施,不然的话,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很有可能就会到局面不好收拾的时候,搞不好只有把市区当成灾区,把市区的人迁到乡下去,把以前美丽祥和的城市当成毁掉城市的汽车的废品堆放场的份了,那可就惨了。
在中国开车,路遇红灯时,司机被禁止直行。但是,如果想右拐的话,就不受任何限制,尽管在这种情况下右拐有可能引发伤及自己或他人的致命交通事故。城市大多数的交通路口处都有红绿灯,斑马线两边信号灯上出现“绿色人”的时候,意味着行人和人力车等可以安全通过马路。问题是,没有人告诉他们,根据交通规则,右拐的机动车像猛兽一样,有可能伤及他们的性命。这种交通规则是从汽车尚且稀少的年代延续下来的,在如今这年头已经不太适应了,因此,每个注意维护自己形象的城市管理者都应该废除这种陈规陋习,直到国家的立法能够跟上时代的发展步伐。
但是,这种过去传承下来的规则却引发了中国日益增长的私家车与目前法规的冲突。西方城市过去的经验已经很清楚地表明,应对交通车辆的增加,一味地拓宽道路是一种无济于事也不现实的办法。汽车是一个贪得无厌的猛兽,不管你给它多大的空间,它永远都不会知足。经十路的经验不就是很好的例证?在过去的10年时间里,经十路已经被拓宽过两次,但是,在交通高峰时段,尤其是晚上的时候,路上仍然堵车。解放路也被拓宽了,但是,随着车辆的增加,堵车仍不可避免。
如果你现在觉得有问题,那想想不远的将来吧。下次,路过一个自行车停车场的时候,你可以自己冥想一下,在以后的5年时间里,如果中国的经济保持现在的增长幅度,这些自行车中,有10%被汽车取代,大街会变成什么样。再进一步想一下,从现在起的10年之后,如果20%的自行车被取代又是什么样呢?30%、40%又该怎么办呢?
依我看,只要一个地区的车辆增加,采取什么办法都不是最佳的解决之道。济南如果不想变得像欧美国家的城市一样被汽车挤得密密麻麻,就应该控制市区的交通流量。伦敦市长肯·利文斯通(Ken Livingstone)就率先在伦敦引进了向汽车收取交通拥堵费的办法。大家如果真想把自己的私家车开进伦敦的市中心,可以,但你必须交钱才成。伦敦的交通完全由电子化控制,借助牌照号码识别系统在市区的道路上收取拥堵费。如果这种办法在拥有大量汽车的英国能行得通,在济南这种汽车仍为奢侈品的城市,当然也能行得通了。伦敦收取的交通拥堵费被用于改善公共交通系统,这种办法行之有效。如果公共交通系统效率提高了,而且价格便宜,那么很多人会选择公共交通系统,而不会开自己的车去浪费资源了。
要减少市区里多余的汽车数量,还有一个办法就是设立真正的步行街和汽车禁行区。在意大利罗马的大部分地区和英国的格拉斯高(或整个剑桥),购物的人都只能停下车步行去购物,那么,在济南的一些主要商业街,像泉城路,当然也能设立步行街了。实际情况是,我记得泉城路刚被改造后,起初有一段时间曾设立过步行街。但是,有车人的要求很快淹没了大众的利益。
说到这里,我想起了最令我觉得不舒服的地方,那就是停车设施的欠缺。济南几乎每天都有大规模的楼群拔地而起,但是,要保证有足够的停车位却是很难。问题来了,车往哪里停呢?没办法,只有把车停在人行道上、自行车道上、花坛等处。如果城市里能安装停车计时表,让专门的人管理收费,城市会增加一笔不菲的收入,而且能消减这种影响社会的停车行为。
交通状况虽然糟糕,但是,问题也不是没法解决。问题不会一走了之,也不会自生自灭。还是应当尽快采取措施,不然的话,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很有可能就会到局面不好收拾的时候,搞不好只有把市区当成灾区,把市区的人迁到乡下去,把以前美丽祥和的城市当成毁掉城市的汽车的废品堆放场的份了,那可就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