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是第一张处方

来源 :文学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uridzmhuiyour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她出生的那天,正逢节气“雨水”,天空中飘着贺兰山一带难得看到的雨丝。父亲的脑海里立刻浮现出“春雨贵如油”的句子,于是,给她取名“春雨”。生活中的她,平易近人,蔼然可亲。作为一名儿科医生,她的爱心,她的言行,也如春风化雨,润泽着小患者,也润泽着患者父母的一颗颗焦灼的心。她让人想到“润物细无声”的诗句。于是,“春雨”成为了李则琴书写中的一个意象,贯穿始终。而书的题目也自然地定为《春雨细无声》。
  生活中,常听到医患纠纷。一边,是医生抱怨工作强度大,压力重,不被理解。一边,是患者觉得医生冷漠,难以接近。可是,这位叫杨春雨的医生,从宁夏千里迢迢来到宁波奉化溪口医院创设儿科,为什么得到了那么多人的尊敬和爱戴?为什么她带领下的儿科在当地是零投诉?为什么李则琴自愿为她发声?她究竟有着怎样的人格魅力呢?
  当我读完《春雨细无声》,确实,我的心坎上,如下了一场清新、温润的春日喜雨。亲情、友情、医患情……温暖朴实的文字,处处蕴含着美丽的情愫,流淌温暖的诗韵。
  书的架构很简单,脉络很清晰。全篇分为三部分,即杨春雨的家世、杨春雨和她的团队、患儿父母和同事眼中的杨春雨。两条线索,交互并行。一条是杨春雨的“自述”,一条是他人的叙述。李则琴并没有像传统的纪实文学那样,对主人公的先进事迹进行正面报道,对她的荣誉光环进行郑重介绍。她先是追根溯源,从她的家族说起,祖上说起,然后说到家庭成员:父亲、母亲、丈夫、女儿,甚至还有家中的那只宠物狗“帅帅”。一路从容恬然,娓娓道来,读者却已找到杨春雨爱心和敬业精神的源头。她是父母特别宠爱的女儿,自小乖巧、听话。父亲因为战争年代投笔从戎而中断中医学业,总想着让女儿弥补这种遗憾,所以,从小就对她灌输“不为良相,便为良医”的思想,甚至,高考时的志愿都是父亲包办填的,清一色的都是医科大学。老杨家的孩子一直在阳光的爱的环境中成长。文革时,父母哪怕在外遭到批斗,都不会在孩子们面前表露愤懑或委屈,总是呈现乐观、开朗的一面。母亲看子女喜欢吃粽子,自己学着包,特意上街买了粽子,一只只“解剖”,一步步分析,经过几小时不懈的努力,终于包成粽子,这种认真、执拗的精神也影响了子女。家风家训,在父母的言行举止中得到最好的诠释。杨春雨,就是这样被潜移默化地影响着。
  在李则琴的书写中,杨春雨并没有被过度拔高。她是真实的,是坦诚的。她并不完美,为人妻,为人母,她做得并不称职。在家里,是丈夫事无巨细、细致入微地在照顾她和女儿。而且,从小,女儿的教育的重担就落在她母亲和丈夫的头上。因为找她看病的人多,她又非常投入,常常是丈夫烧好饭菜,让女儿送往医院。那时,女儿甚小,够不着门把,得垫上一块砖。甚至,女儿在日记中写下“我爸爸多辛苦,我有这个妈妈有什么意义?”这是一位童稚的小女孩的真心话。有一次,因为女儿数学考了八十多分,她气愤得把卷子撕了,这时,女儿竟不气恼,反而说,这才感觉她是亲妈。
  双线并行的叙述,轻盈、灵活,互相印证,互为补充,避免单调、沉闷。一边,是以杨春雨的口吻自述,揭秘出一条完整的心路历程:她的童年,她曾经想从事地质勘探的志向及最后从医,又选调溪口医院的原因。她在患者的互相支持和社會慈善事件中所感到的震撼,所经受的心灵的荡涤和思想的升华。窃认为,这是该书的深刻之处。杨春雨是一个施惠者,但在爱心事件中她也是一个受惠者,她付出的是爱,得到的是精神的滋养和人格的提升。赠人玫瑰,手有余香。而另一边,是杨春雨的同事和患儿家长的叙述,甚至还用了一个听诊器的自白,多层面的视角观照,使得杨春雨的形象更加立体丰满,有血有肉。
  作为小说家的李则琴,在纪实文学的创作中,没有流于宏大叙事,而是充满着细节意识。她对细节的捕捉非常敏感。例如,医院附近一家面馆的老板娘念叨生意全靠杨医生。因为杨医生门诊病人太多,有时候都到了下班时间还没轮上。但好在不论多晚,杨医生都坚持把最后一个病人看完再下班。于是为了等到杨医生,许多患儿家长就会先去面馆吃饭。这样一个细节,从侧面折射出杨春雨的名望、患儿家长对杨春雨的信赖及杨春雨的敬业精神。还有一个杨春雨和患儿母亲共同提到的细节:身患红斑狼疮的母亲,因为关节僵硬了,没办法背自己的生病的孩子。杨春雨二话不说,背起孩子就去病房。她自己体重不足九十斤,沉甸甸的孩子,压得她举步维艰。“我咬紧牙关,尽可能快地挪向过道、楼梯、病房,每迈一步都无比艰辛,但我当时完全没意识到这一点,直到一鼓作气将孩子放到病床上躺好,才发现自己心跳如鼓,眼冒金星,只差没瘫倒在地。”可以说,这种感人的细节在书中俯拾皆是。
  在《春雨细无声》中,李则琴的写作,也体现出全媒体时代、信息时代的特征。如杨春雨和患儿家长、同事一起建的“勿忘初心”微信群,人数在五百人以上,作者选载了部分聊天截图。如杨春雨网上答患儿家长问,每次解答都很详细,很严谨。又如介绍《春雨沙沙》微电影拍摄的实幕,这都是最原始的材料,最具有信服力。网络时代,杨春雨每天都在“织网”,在工作时间外,她打理的这个五百多人的微信平台,就像一张爱心的网。在这张爱的网里,人人都在辐射正能量。
  当然,该纪实文学还有些小小的不足。如人称的转换过频,让人容易混淆,一定程度上妨碍了阅读的流畅。比如,书中的都是温暖的阳光的例子,都展示的是人性的美好,但杨春雨应该也曾经历过误解和苦痛,于她,可以豁达,在生命中滤去。而于文学,却应该记录。如果,医生都能像杨春雨一样把关爱当作第一张处方,如果,患者或患者家属都能对医生有一种理解,那么,医患关系,就会呈现向好的趋势。所以,愿此书拥有更多的读者。
其他文献
叫不上这小镇的名字  大雪纷飞,我们的车在行驶  前方就是康宁玻璃中心  透明的华彩让这小镇亮起来  山林中落满雪花  但小木屋依然屈尊着  孩子一样地拉紧雪的棉被  盖在自己身上  碧绿的草地都不见了  一條条通往小镇的路  是山姆大叔的胳膊  汽车像小甲虫一样在这里爬行  记录着原始森林一流的华章  一种艺术的发源地  三千多年前古埃及人的伟大  把各地的摩天大楼装饰得  像太阳一样,映带左右
期刊
你那把剑依然高高地耸立着  人们在脚下不能觸摸你的剑座  华盛顿纪念碑  谁说你是世界风云表  却总是充满着血腥的雨  国会大厦,让世界不得安宁  白宫那棵雪松总在风雨中摇动  它的主人一茬又一茬地更换  就像林肯的雕像,另一张脸  让良知和艺术留在朝鲜战争公园  19个士兵19个国家,傻瓜一样  喊着团圆和自由,结果  路还是湿的,风很冷  我们在等车
期刊
尼娜·卡西安(Nina Cassian, 1924-2014),罗马尼亚著名女诗人、翻译家、记者和电影评论家。生于加拉茨的一个犹太人家庭,1926年至1935年随家生活在布拉索夫,1935年移居到布加勒斯特,她在那里进入高中,在一些名师的指导下上过绘画、表演和钢琴及作曲课,1944年,她进入布加勒斯特大学文学系学习,但一年后便放弃了学业。1945年,她在报纸《自由的罗马尼亚》上发表第一首诗《我曾经
期刊
十四年前第一次见到你,在加国的一方  枫叶在大雪中纷飞  零下四十多度的雪花  萦着你白纱般的脸  十四年后,我再次看到你  迷人的灯光映照著笑脸  在这美利坚合众国的国土上  印第安人从蒙古迁徙而来  让你高歌舞蹈,迷住了  成千上万人的眼睛  疑似银河落九天,你  随便一甩,都是湿漉漉的长发  据说这里集结着战争、经济和政治  荷兰人、法国人和英国人  垂涎三尺,要不那座古城堡  决不会让人遐
期刊
我离开那些墙  那些涂抹着我的血的墙——  这是一场残暴的大屠杀。  如今我在城市上空飞越  不像夏加尔①绘画的新娘  在她那小提琴手新郎的身边,  而是像一个长着翅膀的噩梦  带着羽毛肮脏的全部生平。  我应该在很久以前就离开,  在被孤独检验之前,  被砍倒人们的伐木者  被饕餮人脑的  食人者随意的斧子检验之前  我应该——  但谁知道忍耐的界限?  我们等待,我们继续等待,  日子逝去,生
期刊
走进这大厅就像走进历史  蕩漾在航天发展的河流中  任性地流淌,冲击  莱特兄弟揭开了飞行器的大幕  让杨利伟们迈向宇宙  横跨太平洋的圣刘易斯精神号  书写太空的每朵白云和晚霞  我被这些航空故事惊悚着  遥望人类在月球上采撷桂花  哪怕是触摸一下嫦娥的广袖  让心平静下来
期刊
最初听见的是乌鸦  然后是野鸽子。  然后是某人在洗涤又拧干  廉价地毯,水滴掉进  落水孔。然后  是轮子的尖叫。  倾斜的风。然后  是低语的扫帚。离开的  大海。你听见  下午的天空之门  平稳地荡开。  树叶开始令人疲倦的  旅行。你听见  睡眠的鸟。也许还有  一只猫的走动,她在穿越背景时  嘴里衔着一只小猫。  再次是鸽子。然后  是落水孔中的水。然后  是遙远的大海。然后  是秋天。
期刊
起初,他带着旋律的涡旋  羞涩地卷曲在我的脖子上,  因此我的整个脖子才被笼罩在  那种旋律的手镯里,  我幾乎被他那丑陋的头颅占据  他那三角形的头上长着斜视的眼睛  他那脆弱的骨头发出声音。  然后,他第一口咬我时,  我感到莫大的欣慰。  我的血液在悸动,意识到在跳动,  微弱成一个异化的胃。  它的颜色变得更纯粹  我仿佛正在倒空罪孽。  后来,我变得极度瘦削。  那振翅的东西紧张地栖在我
期刊
我醒来说:我通过了。  这是我在黎明时的第一个念头。  带着这样一个谋杀的念头  而开始这一天,这种方式多么惬意。  上帝,怜悯我吧  ——是第二個念头,然后  我起身下床  生活,仿佛  一切都不曾说过。
期刊
像格列佛拖拉一百艘船只,  我的愛人,我把你们拖到岸上,  笨重,五颜六色,娴熟于你们的  微小的剑,从臀部上射击。  像格列佛我赦免你们,即使  你们残忍地击中我的颅骨,希望它裂开。  我通过绳子和血液的蛇  嘲笑你们,我那手持微小之弓的凶猛爱人。  ①英国作家斯威夫特小说《格列佛游记》中的主人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