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科渗透的深度教学

来源 :考试与评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changsong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化学已不再只是简单地记忆,它需要学习者能够不断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在这个过程中形成自己的学科素养和学科能力,为此,灌输式的教学已没办法达到我们的教学目标,所以教师要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和深度教学,不断地进行学科渗透,吸引学生注意力,引导学生不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构建学生自己的学习能力,授之以渔。
  【关键词】 深度教学 微粒的性质 学科渗透
  《微粒的性质》是第三章微粒的第一课时,也是学生第一次开始接触微观世界,对于刚开始学习化学知识的学生来说,这种看不见、摸不着、无感觉的微观世界,他们是缺乏认知的,更难以理解这些抽象又模糊的概念,所以这节一直是初三化学的分水岭,另一方面,由于课时问题和工作量问题,有的教师的课堂教学大多数都是直奔上课主题,将主要考试内容讲完,再加以大量的巩固练习,而这种“灌输式”无趣的课堂,学生很难爱上化学,更很难在脑海中构建一个完整的化学知识系统,给后续的高等化学学习增加困难。为此,我们将对课程内容进行优化设计,在教学过程中用宏观的化学实验现象,化抽象为具体,将微观的知识点宏观化,使学生获取更加深刻形象的直观感知,帮助学生构建“微粒观”,形成完整的知识系统,打造高效课堂。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和最好的学习动力,所以课前我们创设了情境:同学们,你们都见过机器人吧,那有谁见过分子机器人吗?接着播放获得诺贝尔化学奖《分子机器人》视频,学生们的注意力就被快速集中在微观世界,再给出生活中的现象图片,这样不仅能让学生感受到化学对我们人类的重要性和它独有的魅力,而且学生急切盼望接下来微粒性质的学习。
  二、化抽象为具体,将微观的知识点宏观化
  1. 微粒很小,肉眼看不见
  首先,我们通过当堂不断撕纸的过程,让学生自己去体会这个纸是可以不断被撕下去的。顺势引入《庄子·天下篇》: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将各学科知识渗透在一起的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古人的智慧,最后用一个小实验:红墨水不断稀释,引导学生分析过程的“红微粒”一直存在,只是看不到了,让学生宏观地理解:微粒很小,肉眼看不见的性质。直击知识点,突破考点,再利用一个问题:那看不见摸不着的一定是微粒吗?引导学生正确辩证地看待问题。
  2. 微粒不断运动
  在探究微粒不断运动之前,我们让学生朗诵王安石的《梅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分析:“香微粒”远远地就能被闻到,这是为什么呢?学生很容易得到结论:微粒不断运动。那我们今天用的是浓氨水,它有氨臭味,看不见摸不着,那怎么让它现出原形呢?引导学生类比之前验证CO2与水反应所用到的酸碱指示剂——紫色石蕊试液,得出可以用酸碱指示剂,顺势引入无色酚酞试液。如果按书本实验来做,发现氨臭味很浓且浪费药品,为此如何优化实验,同学们讨论后得出,应在密闭的容器中,如图1所示,同时引导学生注意到两种实验药品不能直接接触,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较大提高。
  3. 微粒间有空隙
  课本上用细试管来探究微粒間有空隙的性质,但混合时管子太细,难充分混合,而对于体积减少的现象来说,管子又太粗,现象不明显,因此我们用优化后实验来做,下面粗,上面细,如图2所示。为了让学生感受不同状态微粒间的空隙不同,我们用针筒,装水的针筒让一个柔弱女生来压,装空气的针筒让一个强壮的男生来压,极大的反差和意外的结果,让学生的感受更深刻!
  三、结语
  深度学习是一种基于高阶思维发展的理解性学习,具有注重批判理解、强调等内容整合、促进知识建构、着意迁移运用等特征。所以教师要通过确立高阶思维发展的教学目标、整合意义联接的学习内容、创设促进深度学习的真实情境、选择持续关注的评价方式进行积极引导,让学生主动地参与进来,以“有形建构”来促进“无形建构”,为学生另辟蹊径,使学生避开毫无头绪的表象,从本质上更加清晰地认识微粒世界的各种物质的区别、联系、规律。从而构建更加科学、系统的化学知识体系。另一方面让学生从微观角度去实际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使他们从小就养成科学、严谨的科学素养。
  参考文献
  [1] 王云生.课堂转型与学科核心素养:中学化学课堂教学改革探索[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6(8).
其他文献
【摘 要】 在新时期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过程当中,物理学科也得到了一定的关注和重视。物理学科作为一门操作性和实践性较高的学科,在实际的教学当中,应当注重对实验教学法的探究和应用。以此,来培养学生较高的动手实践能力和操作能力,从根本上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基于此,本文就针对实验教学法在初中物理课堂构建中的良好实施与优化,进行了深入探讨与分析,希望能够对初中物理相关教学活动的开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期刊
【摘 要】 实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占据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新的形势下,如何提高实验教学效果,如何提升实验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和健康成长,做到真正意义上的“高效减負”,是每一位物理教师应尽的义务,也是促使学生适应时代要求的必然趋势。正因为如此,本文将围绕实验教学展开有效探讨。  【关键词】 初中物理 实验教学 有效性 策略  初中物理是一门由实验课与理论课组成的基础学科,而实验作为物理教学
期刊
【摘 要】 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数学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其中比较明显的数学教学与生活的联系越来越紧密,有效优化了小学数学的教学,提升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所以,小学数学教师需要及时转变教学观念,在课堂教学中充分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以此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成长。基于此,本文就优化小学数学教学,培养学生数学生活能力进行
期刊
【摘 要】 高中数学教学中不仅要培养好学生的学习成绩,更要重视的是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并且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要伴随学生在学校教育中的所有过程里,这样才能确保消除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的不良因素。高中生面临高考转折,学习压力以及心理压力都非常大,所以数学老师在教授知识的过程中应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保证学生能够在愉快、轻松的环境下进行学习生活。  【关键词】 高中数学 心理健康 教育  我国学生的三大转折之一
期刊
【摘 要】 数学实践活动作为一种新的学习内容及方式,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崭新的课题。在实践和探索中我们认识到,学生的学习不仅是知识的积累,更应在知识应用中强调灵活应用的意识;不仅要让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还要让学生去发现和研究问题;不仅要让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更要在寻求问题解决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感悟学习思想和方法。  【关键词】 新课程高中数学实践活动 学习思想 学习方法  数学是一门
期刊
【摘 要】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有效性教学也成为一种理念,正在逐步完善和成熟。它使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也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但是,在此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本文分析了高中数学在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并且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提出了一些意见和措施。  【关键词】 高中数学 改革 创新 教育  提升高中数学的有效性是提高高中数学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很多高中数学教师致力于
期刊
【摘 要】 由于现在新课程标准的发展,怎样不断提升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和有效性对教育学界来说极其重要。本文作者结合自己的工作經验并加以反思,对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让学引思”引入实践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小学数学 让学引思 自主学习 独立思考  经过不断研究和分析,我国政府和学校教师觉得,在数学教学中能够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对提升教学质量具有积极作用,教师在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
期刊
【摘 要】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她养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培养了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著名学者刘国正认为:“中国语文教育与传统文化如胶似漆,密不可分。”在语文教学中加强传统文化教学分量,将其蕴涵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扎根在學生心灵深处并以此为基础构造自己的精神家园,让他们从小在心底书写出一个堂堂正正顶天立地的“大”写的人,自觉抵制形形色色的精神污染,继承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道德和民族精
期刊
【摘 要】 针对当前科学作业存在的弊端,在“以学定教”评价理念的指导下,笔者对科学作业设计和评价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使科学作业真正成为学生有效学习的载体,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  【关键词】 以学定教 科学作业 设计与评价  一、“以学定教”分层设计,增强学习能力  在“以学定教”的理念下,教师的教学跟着学生走,学生是学习和课堂的主人,真正落实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个体差异是
期刊
【摘 要】 小学教育从重视识字教学,到推广阅读教学,每一步的理念革新都如履薄冰,这些都是为了给孩子改变未来的力量。 未来,我们希望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有能力的阅读者,不仅会阅读理解,还能分析,能推理,能评价,能发表自己的观点。那就需要从小开始培养孩子的思辨能力。  【关键词】 小学教育 思辨能力  思辨能力是思考辨析能力,用分析、推理、判断等思维活动对事物的情况、类别、事理等辨别分析的一种能力,思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