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很多人知道碧娜·鲍许可能都是由于西班牙导演阿莫多瓦的《对她说》这部片子。影片开场便是一段《穆勒咖啡馆》的表演,将男主角感动得潸然泪下。女主角也是一位舞者,有一幕,另一男主人公拿着黑白照片,对着变成植物人的她说“你看,我带来了碧娜·鲍许的照片。她说‘我们要超越一切障碍,舞进新生活。’”
小标:因为悲伤而舞蹈
1940年,碧娜·鲍许出生在德国索林根市,一个以金属加工制造业闻名的城市。著名的双立人刀具便出自那里,标志像是是两个舞蹈的小人。而从这里诞生的女舞蹈家,也具有同样坚韧与刚强的特质。
碧娜自幼学习芭蕾舞。第一次被带到舞团时,她轻而易举地就把腿盘到了脑后,老师不经意的一句惊叹:“这孩子真像个蛇人”被碧娜认作是至高无上的褒奖,成为她舞蹈的最初动力。1955年,她开始在埃森的福克望学校求学,学校由德国表现主义舞蹈的创造者之一的库特·尤斯担任校长。1960年毕业之后,她获得奖学金,前往纽约市的茱莉亚音乐学院继续就读。1962年,加入库特·尤斯新成立的福克望芭蕾舞团成为独舞者,在1968年编成第一部舞作《片段》。1969年,她代替库特·尤斯接下舞团艺术总监一职,开始现代舞的编舞生涯。
而碧娜整个舞蹈生涯最悲伤的部分则是由于她年轻时身处的时代。“我记得很清楚,小时候,炸弹就落在街道对面,到处都是碎开的瓦砾,还有穿着纳粹军服的士兵来回巡逻……”成年后的碧娜又经历了冷战复苏的1968年,狂热的青年人走上街头探寻自由的真相,法兰克福学派控诉资本主义社会将人制造成“单向度的人”——战后的道德反思和自我质疑时刻萦绕德国文化界,革命的精神波及到艺术领域。
从战后的精神荒芜中复苏,碧娜的绝望与创伤却无法被时代变迁轻易地一笔带过。无处发泄的人选择掩藏伤痛,而碧娜却将舞蹈当做抒发情绪的口子,她的脆弱和悲伤也许就是无法动摇的艺术灵感源泉。
曾经的她是一个优雅的芭蕾舞者,但她选择褪下传统芭蕾舞鞋,放弃那些“假装出来的空间和动作”。她说,“所有人都很相似:我们都需要吃饭睡觉,我们都需要厨房和床,我们所有人都有相同的需要和问题。这让我很感兴趣。而让人尊敬的浪漫童话一样的芭蕾舞是我们的世界吗?是我们的真实状态吗?是我们的现实吗?”
碧娜的“离经叛道”并非一开始就受人追捧。她获得过德国国家最高文化勋章,却也在演出时被人吐口水。甚至她的舞者一开始也不能理解,有一些人抗议,疑惑为什么自己长达几个小时地坐着,不跳舞,只是回答问题。
碧娜表示自己从未想要故意激怒和挑衅谁,她只想还原生活的真相。1975年,她公然表态,“人们追求真相,就不能轻易放过自己和别人。由于公众的期望,现在的剧场只能生产那些用来满足观众期望的作品,这是错误的。我们怎么能够允许自己把珍贵的时间用在这种以娱乐为目的的轻喜剧上呢?”
碧娜隔空回应了德国哲学家本雅明对娱乐工业的指控:那些糟糕作家写成的娱乐电影,阻碍着人们看到世界和人生的真相。
小标:只关心为何而动
碧娜并不反对美, 但她打破了美的常规,用生活“压倒了美”,她把束之高阁的美用最誠实的方式直接铺陈在你眼前,邀请你和她一起剥生活的洋葱,泪流满面。
“所谓诚实,就是准备好坦白自己。自己的缺点、弱点、期望、焦虑、恐惧、经验、体会、记忆、属于自己的故事。这些作品也是追寻我们自己的生命,那些我们真正有过的体验,观众可能不知道,我们在舞台上展现的是多么私人的体验。”碧娜长期合作的演员唐卡德如是说。
在创作和排练中,碧娜一次次像苏格拉底那样向舞蹈演员们发问:什么是冷漠?你们如何理解亲密?如果你渴望温柔却得不到回应会怎么办?春天,你们如何感觉春天?华尔兹这个词激发了什么?禁欲,那么相应的纵欲又是什么样的?人们如何把一样东西折断?空虚的时候人是什么样子?钟情一个人会怎么样?亲吻他,爱抚他?如果他不回应那怎么办?你们能再来一遍“假装高兴”么?再来一遍“笑着砸烂东西”……她一直在追问这些陈词滥调的问题,却拒绝平庸的回答;追求“为何而动”,而不是怎么动。
“我们在动机中寻找动作的源头”,她说,“以前我因为恐惧和惊慌,以为问题是从动作开始,现在我直接从问题下手……要尝试所有可能性,然后从中选择最合适的。”舞者们用自己的身体来回答这些问题。舞蹈是摆脱了双腿的艺术,身体任何部分都可以用来诠释生命。
就是这样一个纤瘦的女子,带着她的舞者一起,推动了德国70年代整个舞蹈史的革命。
小标:众人的缪斯
事实上,碧娜本人和她的舞蹈也是许多艺术家创作的灵感来源。她曾经获邀在意大利著名导演费里尼的电影《航程》中扮演一位盲眼的伯爵夫人;而日本时装设计师山本耀司和她交情很好,亲手为她缝制衣服。
近期最让人期待的以碧娜·鲍许为蓝本的艺术创作,莫过于文德斯的3D电影《Pina》。早在1985年看了《穆勒咖啡馆》之后,文德斯便决定和碧娜一起合作一部电影,而这部筹备和构思了二十多年的电影却在宣布开拍不久后失去了最重要的女主角:2009年6月,碧娜鲍许被验出罹患癌症,5天后去世。文德斯悼念碧娜时写了一首短诗,遗憾地表示电影“开始得太迟”。
尽管如此,在重新调整了拍摄计划的《Pina》里,我们仍然能感受到Pina的灵魂。3D技术不仅只是简单地提供一个维度的视觉冲击力,而是最大限度地满足了文德斯一直追求的尽可能地在电影里调动“舞蹈剧场”里形体、人声、音乐、影像等舞台元素的诉求。
“跳舞跳舞,不然就会迷失。”这是贯穿文德斯纪录片的一句话。
在《穆勒咖啡館》,随着亨利·普赛尔的巴洛克音乐响起,碧娜的舞台设计、也是她生命中的伴侣之一的波济克和她最重要的舞者梅西,在台上奋力地掀开挡在女舞者前面的桌椅,碧娜如梦游般沿着布景边缘时而前行,时而后退,穿越了一道旋转门之后消失不见。借用德国舞评家Schmidt的话:犹如脱离了一切世俗。
去世的前几天,碧娜还在忙于编舞,登台和舞者做了最后一次谢幕。这次她是真正地绝尘而去了。我们或许迷失在生活中,却在碧娜的作品里找到了自己。我们期待和碧娜在舞蹈中相遇。
小标:因为悲伤而舞蹈
1940年,碧娜·鲍许出生在德国索林根市,一个以金属加工制造业闻名的城市。著名的双立人刀具便出自那里,标志像是是两个舞蹈的小人。而从这里诞生的女舞蹈家,也具有同样坚韧与刚强的特质。
碧娜自幼学习芭蕾舞。第一次被带到舞团时,她轻而易举地就把腿盘到了脑后,老师不经意的一句惊叹:“这孩子真像个蛇人”被碧娜认作是至高无上的褒奖,成为她舞蹈的最初动力。1955年,她开始在埃森的福克望学校求学,学校由德国表现主义舞蹈的创造者之一的库特·尤斯担任校长。1960年毕业之后,她获得奖学金,前往纽约市的茱莉亚音乐学院继续就读。1962年,加入库特·尤斯新成立的福克望芭蕾舞团成为独舞者,在1968年编成第一部舞作《片段》。1969年,她代替库特·尤斯接下舞团艺术总监一职,开始现代舞的编舞生涯。
而碧娜整个舞蹈生涯最悲伤的部分则是由于她年轻时身处的时代。“我记得很清楚,小时候,炸弹就落在街道对面,到处都是碎开的瓦砾,还有穿着纳粹军服的士兵来回巡逻……”成年后的碧娜又经历了冷战复苏的1968年,狂热的青年人走上街头探寻自由的真相,法兰克福学派控诉资本主义社会将人制造成“单向度的人”——战后的道德反思和自我质疑时刻萦绕德国文化界,革命的精神波及到艺术领域。
从战后的精神荒芜中复苏,碧娜的绝望与创伤却无法被时代变迁轻易地一笔带过。无处发泄的人选择掩藏伤痛,而碧娜却将舞蹈当做抒发情绪的口子,她的脆弱和悲伤也许就是无法动摇的艺术灵感源泉。
曾经的她是一个优雅的芭蕾舞者,但她选择褪下传统芭蕾舞鞋,放弃那些“假装出来的空间和动作”。她说,“所有人都很相似:我们都需要吃饭睡觉,我们都需要厨房和床,我们所有人都有相同的需要和问题。这让我很感兴趣。而让人尊敬的浪漫童话一样的芭蕾舞是我们的世界吗?是我们的真实状态吗?是我们的现实吗?”
碧娜的“离经叛道”并非一开始就受人追捧。她获得过德国国家最高文化勋章,却也在演出时被人吐口水。甚至她的舞者一开始也不能理解,有一些人抗议,疑惑为什么自己长达几个小时地坐着,不跳舞,只是回答问题。
碧娜表示自己从未想要故意激怒和挑衅谁,她只想还原生活的真相。1975年,她公然表态,“人们追求真相,就不能轻易放过自己和别人。由于公众的期望,现在的剧场只能生产那些用来满足观众期望的作品,这是错误的。我们怎么能够允许自己把珍贵的时间用在这种以娱乐为目的的轻喜剧上呢?”
碧娜隔空回应了德国哲学家本雅明对娱乐工业的指控:那些糟糕作家写成的娱乐电影,阻碍着人们看到世界和人生的真相。
小标:只关心为何而动
碧娜并不反对美, 但她打破了美的常规,用生活“压倒了美”,她把束之高阁的美用最誠实的方式直接铺陈在你眼前,邀请你和她一起剥生活的洋葱,泪流满面。
“所谓诚实,就是准备好坦白自己。自己的缺点、弱点、期望、焦虑、恐惧、经验、体会、记忆、属于自己的故事。这些作品也是追寻我们自己的生命,那些我们真正有过的体验,观众可能不知道,我们在舞台上展现的是多么私人的体验。”碧娜长期合作的演员唐卡德如是说。
在创作和排练中,碧娜一次次像苏格拉底那样向舞蹈演员们发问:什么是冷漠?你们如何理解亲密?如果你渴望温柔却得不到回应会怎么办?春天,你们如何感觉春天?华尔兹这个词激发了什么?禁欲,那么相应的纵欲又是什么样的?人们如何把一样东西折断?空虚的时候人是什么样子?钟情一个人会怎么样?亲吻他,爱抚他?如果他不回应那怎么办?你们能再来一遍“假装高兴”么?再来一遍“笑着砸烂东西”……她一直在追问这些陈词滥调的问题,却拒绝平庸的回答;追求“为何而动”,而不是怎么动。
“我们在动机中寻找动作的源头”,她说,“以前我因为恐惧和惊慌,以为问题是从动作开始,现在我直接从问题下手……要尝试所有可能性,然后从中选择最合适的。”舞者们用自己的身体来回答这些问题。舞蹈是摆脱了双腿的艺术,身体任何部分都可以用来诠释生命。
就是这样一个纤瘦的女子,带着她的舞者一起,推动了德国70年代整个舞蹈史的革命。
小标:众人的缪斯
事实上,碧娜本人和她的舞蹈也是许多艺术家创作的灵感来源。她曾经获邀在意大利著名导演费里尼的电影《航程》中扮演一位盲眼的伯爵夫人;而日本时装设计师山本耀司和她交情很好,亲手为她缝制衣服。
近期最让人期待的以碧娜·鲍许为蓝本的艺术创作,莫过于文德斯的3D电影《Pina》。早在1985年看了《穆勒咖啡馆》之后,文德斯便决定和碧娜一起合作一部电影,而这部筹备和构思了二十多年的电影却在宣布开拍不久后失去了最重要的女主角:2009年6月,碧娜鲍许被验出罹患癌症,5天后去世。文德斯悼念碧娜时写了一首短诗,遗憾地表示电影“开始得太迟”。
尽管如此,在重新调整了拍摄计划的《Pina》里,我们仍然能感受到Pina的灵魂。3D技术不仅只是简单地提供一个维度的视觉冲击力,而是最大限度地满足了文德斯一直追求的尽可能地在电影里调动“舞蹈剧场”里形体、人声、音乐、影像等舞台元素的诉求。
“跳舞跳舞,不然就会迷失。”这是贯穿文德斯纪录片的一句话。
在《穆勒咖啡館》,随着亨利·普赛尔的巴洛克音乐响起,碧娜的舞台设计、也是她生命中的伴侣之一的波济克和她最重要的舞者梅西,在台上奋力地掀开挡在女舞者前面的桌椅,碧娜如梦游般沿着布景边缘时而前行,时而后退,穿越了一道旋转门之后消失不见。借用德国舞评家Schmidt的话:犹如脱离了一切世俗。
去世的前几天,碧娜还在忙于编舞,登台和舞者做了最后一次谢幕。这次她是真正地绝尘而去了。我们或许迷失在生活中,却在碧娜的作品里找到了自己。我们期待和碧娜在舞蹈中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