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项目成本控制是項目管理的核心内容。本文对建筑工程项目成本控制作一些探讨。
[关键词]:建筑工程 项目成本 控制
中图分类号:S772 文献标识码:S 文章编号:1009-914X(2012)32- 0172 -01
建筑工程项目成本控制就是在项目成本形成过程中,对工程施工中所消耗的各种资源和费用开支,进行指导、监督、调节和限制,及时纠正可能发生的偏差,把各项费用的实际发生额控制在计划成本的范围之内,以保证降低成本目标的实现。
一、建筑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的原则
1、全面控制原则
全面控制包括全员和全过程控制。
(1)全员控制:建筑工程项目成本是考核建筑工程项目经济效益的综合性指标,它涉及到与建筑工程项目形成有关的各部门、各单位和班级,也与每个职工切身利益有关,因此,建筑工程项目成本的控制需要大家共同关心。同时,有关的各部门、各单位和个人都要肩负成本责任,把成本目标落实到每个部门乃至个人,真正树立起全员控制的观念。
(2)全过程控制:建筑工程项目成本的发生涉及到项目整个周期。因此,项目成本形成的全过程(从投标开始至中标后的实施及竣工验交)都要有成本控制的意识。在投标阶段,做好成本的预测,签好合同;在中标后的施工过程中,要制订好成本计划和成本目标,并采取技术和经济相结合的有效手段,控制好事中成本;在竣工验收阶段,要办理工程结算及追加的合同价款,做好成本的核算和分析,使施工自始至终处于有效控制之下。
2、开源与节流相结合的原则
成本控制的目的是提高经济效益,其途径包括降低成本支出和增加预算收入两个方面。这就需要在成本形成过程中,一方面“以收定支”,定期进行成本核算和分析,以便及时发现成本节、超的原因;另一方面,加强合同管理,及时办理合同外价款的结算,以提高项目成本的管理水平。
3、目标管理原则
目标管理是进行任何一项管理工作的基本方法和手段,成本控制也应遵循这一原则。即目标设定、分解→目标的责任到位和执行→检查目标的执行结果→评价和修正目标,从而形成目标管理的计划、实施、检查、处理循环。在实施目标管理过程中,目标的设定应切实可行,越具体越好,要落实到各部门、班组甚至个人;目标的责任应全面,既有工作责任,更要有成本责任。如技术人员在选择施工方法时,要做到技术上切实可行,即工作责任的要求,同时经济上要合理,即成本责任的要求;目标的检查应及时全面,发现问题,及时采取纠正措施;评价应公正、合理。只有将成本控制置于这样一个良性循环之中,成本目标才得以实现。
4、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
这是成本控制得以实现的重要保证。在成本控制过程中,项目经理及各专业管理人员都负有一定的成本责任,从而形成了整个项目成本控制的责任网络。要使成本责任得以落实,责任人应享有一定的权限,即在规定的权力范围内可以决定某项费用能否开支、如何开支和开支多少,以行使对项目成本的实质控制。如物资采购人员在采购材料时,应享有选择供应商的权力,以确保材料成本相对最低。最后,企业领导对项目经理,项目经理对各部门在成本控制中的业绩要进行定期检查和考评,要与工资、奖金挂钩,做到奖罚分明。实践证明,只有责、权、利相结合,才能使成本控制真正落到实处。
5、节约原则
节约人力、物力、财力是提高经济效益的核心,也是成本控制的一项最重要的基本原则。应作好三方面的工作:一是严格执行成本开支范围、费用开支标准和有关财务制度,对各项成本费用的支出进行限制和监督;二是提高建筑工程项目科学管理水平,优化施工方案,提高生产效率;三是采取预防成本失控的技术组织措施,制止可能发生的浪费。真正做到向管理要效益,向技术要效率,确保成本目标的实现。
二、建筑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的有效途径
建筑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的方法较多,其有效的途径可以从降价成本,增加收入两方面着手,确保项目成本目标的实现。
1、提高工作人员成本控制意识,全员参与成本控制
在项目管理过程中,只有树立起全过程成本控制意识,将成本管理的观念贯彻到项目管理工作的每个方面,才能真正将成本管理落到实处。推进项目成本管理,必须树立全员、全面和全过程控制的意识。全员控制是指成本控制不是某个人的职责,而是涉及项目各单位、各部门和个人,每个部门乃至个人都要肩负成本责任,真正树立起全员控制的观念。全面控制是指成本控制不是单纯的就成本管理进行成本管理,而是涵盖了项目管理的方方面面,应围绕成本管理开展项目管理工作。全过程控制是指项目成本的发生贯穿于项目整个周期,因此从投标开始至中标后的实施及完工都要有成本控制的意识。
2、建立完善的组织机构和制度
要加强项目成本管理的制度建设,并对这些制度进行细化,制定配套措施,使这些制度具有可操作性,才能使项目成本管理从制度转化为实践成为可能。
对施工全过程进行成本分析,达到成本控制的目的
在项目施工整个过程中,通过成本预测、计划成本编制、实际成本核算,根据统计核算、业务核算、会计核算提供的资料,对项目成本形成过程和影响成本升降的因素进行分析,项目成本是超支还是节约。
4、注重合同控制的作用
合同控制应该是企业实施成本控制的重要方面,建筑工程项目质量、进度控制与之密不可分,它是合作双方在自愿协商的基础上产生的具有约束力的控制方法。
5、优化组织施工方案
施工组织设计是工程施工的技术纲领,它的先进性、适用性将直接关系到工程质量、安全、工期,最终将影响到工程项目的成本和效益。虽然在投标时施工企业一般都做了施工组织设计,并经过了建设单位的认可,但这种施工组织设计属于总的施工组织设计,对不同的单位工程未加以细分,工程施工前,施工单位应调整、优化施工组织设计,对特殊施工方案进行经济技术比较,从中优化出技术先进、安全可靠、费用成本低、方便施工的最佳施工方案。
6、从质量、进度上控制成本
在施工过程中,应注重质量和工期的管理,正确处理质量控制、工期控制与成本控制的相互关系。按规范施工,精工细作,杜绝发生返工和报废,做到优质和低成本的有机统一。
7、从成本的费用组成上,强化成本控制
项目成本费用组成主要包括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措施费和管理费。具体实施控制时要针对各个控制对象,从不同方面加强控制。
人工费成本控制。首先,生产操作层应择优筛选,选拨技术素质高、工作状态稳定、成建制的专业劳务队伍,提高生产效率。其次,要合理安排施工工序,使施工人员适时进入施工现场,做好工种之间的配合与协调,减少窝工和工时浪费,减少无效用工的发生。再次,要做到对施工现场进行合理布置,避免现场材料二次搬运发生导致不必要的二次搬运用工发生。
(2)材料费成本控制。材料成本在施工成本中占有一半或一半以上的比例,是施工项目成本控制的重点。
(3)机械费成本控制。对施工机械费成本的控制,首先,要做到认真编写施工组织设计,合理安排施工区段,合理布置现场施工机械的安放位置,合理安排机械的进场次序和退场时间,做到充分利用施工机械,最大限度地发挥机械设备的效能。
(4)措施费和管理费成本控制。首先,措施费中的现场临时设施应本着经济实用、易于周转的原则设立,尽可能减少浪费。
三、结束语
项目成本控制是项目管理的核心内容。加强项目成本管理,要树立起全面成本管理的意识,建立起相应的管理制度和组织领导,抓住成本管理的关键环节,重视和解决成本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对项目成本进行全过程控制。
参考文献:
1、李玉军,我国建筑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研究,《合作经济与科技》2009年第3期
2、杨晓鹏,关于建筑工程项目成本控制措施探讨,《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年03期
[关键词]:建筑工程 项目成本 控制
中图分类号:S772 文献标识码:S 文章编号:1009-914X(2012)32- 0172 -01
建筑工程项目成本控制就是在项目成本形成过程中,对工程施工中所消耗的各种资源和费用开支,进行指导、监督、调节和限制,及时纠正可能发生的偏差,把各项费用的实际发生额控制在计划成本的范围之内,以保证降低成本目标的实现。
一、建筑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的原则
1、全面控制原则
全面控制包括全员和全过程控制。
(1)全员控制:建筑工程项目成本是考核建筑工程项目经济效益的综合性指标,它涉及到与建筑工程项目形成有关的各部门、各单位和班级,也与每个职工切身利益有关,因此,建筑工程项目成本的控制需要大家共同关心。同时,有关的各部门、各单位和个人都要肩负成本责任,把成本目标落实到每个部门乃至个人,真正树立起全员控制的观念。
(2)全过程控制:建筑工程项目成本的发生涉及到项目整个周期。因此,项目成本形成的全过程(从投标开始至中标后的实施及竣工验交)都要有成本控制的意识。在投标阶段,做好成本的预测,签好合同;在中标后的施工过程中,要制订好成本计划和成本目标,并采取技术和经济相结合的有效手段,控制好事中成本;在竣工验收阶段,要办理工程结算及追加的合同价款,做好成本的核算和分析,使施工自始至终处于有效控制之下。
2、开源与节流相结合的原则
成本控制的目的是提高经济效益,其途径包括降低成本支出和增加预算收入两个方面。这就需要在成本形成过程中,一方面“以收定支”,定期进行成本核算和分析,以便及时发现成本节、超的原因;另一方面,加强合同管理,及时办理合同外价款的结算,以提高项目成本的管理水平。
3、目标管理原则
目标管理是进行任何一项管理工作的基本方法和手段,成本控制也应遵循这一原则。即目标设定、分解→目标的责任到位和执行→检查目标的执行结果→评价和修正目标,从而形成目标管理的计划、实施、检查、处理循环。在实施目标管理过程中,目标的设定应切实可行,越具体越好,要落实到各部门、班组甚至个人;目标的责任应全面,既有工作责任,更要有成本责任。如技术人员在选择施工方法时,要做到技术上切实可行,即工作责任的要求,同时经济上要合理,即成本责任的要求;目标的检查应及时全面,发现问题,及时采取纠正措施;评价应公正、合理。只有将成本控制置于这样一个良性循环之中,成本目标才得以实现。
4、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
这是成本控制得以实现的重要保证。在成本控制过程中,项目经理及各专业管理人员都负有一定的成本责任,从而形成了整个项目成本控制的责任网络。要使成本责任得以落实,责任人应享有一定的权限,即在规定的权力范围内可以决定某项费用能否开支、如何开支和开支多少,以行使对项目成本的实质控制。如物资采购人员在采购材料时,应享有选择供应商的权力,以确保材料成本相对最低。最后,企业领导对项目经理,项目经理对各部门在成本控制中的业绩要进行定期检查和考评,要与工资、奖金挂钩,做到奖罚分明。实践证明,只有责、权、利相结合,才能使成本控制真正落到实处。
5、节约原则
节约人力、物力、财力是提高经济效益的核心,也是成本控制的一项最重要的基本原则。应作好三方面的工作:一是严格执行成本开支范围、费用开支标准和有关财务制度,对各项成本费用的支出进行限制和监督;二是提高建筑工程项目科学管理水平,优化施工方案,提高生产效率;三是采取预防成本失控的技术组织措施,制止可能发生的浪费。真正做到向管理要效益,向技术要效率,确保成本目标的实现。
二、建筑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的有效途径
建筑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的方法较多,其有效的途径可以从降价成本,增加收入两方面着手,确保项目成本目标的实现。
1、提高工作人员成本控制意识,全员参与成本控制
在项目管理过程中,只有树立起全过程成本控制意识,将成本管理的观念贯彻到项目管理工作的每个方面,才能真正将成本管理落到实处。推进项目成本管理,必须树立全员、全面和全过程控制的意识。全员控制是指成本控制不是某个人的职责,而是涉及项目各单位、各部门和个人,每个部门乃至个人都要肩负成本责任,真正树立起全员控制的观念。全面控制是指成本控制不是单纯的就成本管理进行成本管理,而是涵盖了项目管理的方方面面,应围绕成本管理开展项目管理工作。全过程控制是指项目成本的发生贯穿于项目整个周期,因此从投标开始至中标后的实施及完工都要有成本控制的意识。
2、建立完善的组织机构和制度
要加强项目成本管理的制度建设,并对这些制度进行细化,制定配套措施,使这些制度具有可操作性,才能使项目成本管理从制度转化为实践成为可能。
对施工全过程进行成本分析,达到成本控制的目的
在项目施工整个过程中,通过成本预测、计划成本编制、实际成本核算,根据统计核算、业务核算、会计核算提供的资料,对项目成本形成过程和影响成本升降的因素进行分析,项目成本是超支还是节约。
4、注重合同控制的作用
合同控制应该是企业实施成本控制的重要方面,建筑工程项目质量、进度控制与之密不可分,它是合作双方在自愿协商的基础上产生的具有约束力的控制方法。
5、优化组织施工方案
施工组织设计是工程施工的技术纲领,它的先进性、适用性将直接关系到工程质量、安全、工期,最终将影响到工程项目的成本和效益。虽然在投标时施工企业一般都做了施工组织设计,并经过了建设单位的认可,但这种施工组织设计属于总的施工组织设计,对不同的单位工程未加以细分,工程施工前,施工单位应调整、优化施工组织设计,对特殊施工方案进行经济技术比较,从中优化出技术先进、安全可靠、费用成本低、方便施工的最佳施工方案。
6、从质量、进度上控制成本
在施工过程中,应注重质量和工期的管理,正确处理质量控制、工期控制与成本控制的相互关系。按规范施工,精工细作,杜绝发生返工和报废,做到优质和低成本的有机统一。
7、从成本的费用组成上,强化成本控制
项目成本费用组成主要包括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措施费和管理费。具体实施控制时要针对各个控制对象,从不同方面加强控制。
人工费成本控制。首先,生产操作层应择优筛选,选拨技术素质高、工作状态稳定、成建制的专业劳务队伍,提高生产效率。其次,要合理安排施工工序,使施工人员适时进入施工现场,做好工种之间的配合与协调,减少窝工和工时浪费,减少无效用工的发生。再次,要做到对施工现场进行合理布置,避免现场材料二次搬运发生导致不必要的二次搬运用工发生。
(2)材料费成本控制。材料成本在施工成本中占有一半或一半以上的比例,是施工项目成本控制的重点。
(3)机械费成本控制。对施工机械费成本的控制,首先,要做到认真编写施工组织设计,合理安排施工区段,合理布置现场施工机械的安放位置,合理安排机械的进场次序和退场时间,做到充分利用施工机械,最大限度地发挥机械设备的效能。
(4)措施费和管理费成本控制。首先,措施费中的现场临时设施应本着经济实用、易于周转的原则设立,尽可能减少浪费。
三、结束语
项目成本控制是项目管理的核心内容。加强项目成本管理,要树立起全面成本管理的意识,建立起相应的管理制度和组织领导,抓住成本管理的关键环节,重视和解决成本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对项目成本进行全过程控制。
参考文献:
1、李玉军,我国建筑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研究,《合作经济与科技》2009年第3期
2、杨晓鹏,关于建筑工程项目成本控制措施探讨,《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年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