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辅导员的媒体报道框架与形象建构分析

来源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UOFIPAUT8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以改革开放以来《人民日报》有关“高校辅导员”的报道为研究对象,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借鉴框架理论的研究范式,从“新闻生产”与“媒介内容”两大方面分析该报有关高校辅导员报道的框架建构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国内传统主流媒体对“高校辅导员”议题的报道需加强议程设置、注重报道的平衡性并强化与新媒体的融合,实现全媒体时代传统主流媒体在“高校辅导员”议题上承担的传播引领作用。
  关键词:人民日报;高校辅导员;形象建构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12-0183-03
  媒介框架是大众媒介“选择(selection)、强调(emphasis)和表达(presentation)的原则”[1],它是大众媒介筛选报道、组织言论的过程和方式。借由媒介的力量,新闻报道将新闻事件中的显要人物塑造成“公众人物”,形成特定的“媒介形象”,将其置于公众讨论的议题之中,从而影响公众意见的形成。根据“知识的民主理论”,万物生而平等,任何社会现象背后必然存在大量、丰富、分散而细微的原因[2]。美国社会学家戈夫曼(Goffman,1974)认为,我们建构现实世界的目的是“为了超越、控制、理解并选择恰当的认识和行为”[3]。因此,考察一个群体在大众媒介报道框架中的呈现方式与形象生成的过程,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这一群体的公众认知程度,为促进社会认同,塑造社会共识提供有益的建议。
  1952年,国家提出要在高校设立政治辅导员。从职业分工的角度来看,高校辅导员岗位设置的历史并不长。从功能定位来看,不同历史时期高校辅导员在高等教育中发挥的作用也不尽相同。在大量关于高等教育的讨论议题当中,高校辅导员极少成为话题的中心。高校辅导员介于教师与行政管理干部之间的身份使其职业本身的专业性常常被忽视。而近年来,随着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文件的出台,高校辅导员的作用被日益强化。辅导员制度已成为了党在教育战线尤其是高等教育战线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平台和载体[4]。
  《人民日报》作为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的机关报,是中国最具权威、最有影响力的全国性报纸,它在“高校辅导员”议题上有一定的权威性与代表性。因此,本研究选取《人民日报》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关于“高校辅导员”议题的媒介建构进行分析,从而让公众了解到传统主流媒体在“高校辅导员”议题上的一些媒体呈现方式,并探讨传统主流媒体如何建构更加真实、生动、立体的高校辅导员形象。
  一、研究设计
  (一)样本抽取。本研究以“人民日报全文数据库”中的《人民日报》为数据范围(不包括《人民日报》海外版)。在研究时段的选择方面,因“文化大革命”期间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陷于瘫痪,政治辅导员制度名存实亡,直到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辅导员制度才得以恢复和发展,所以选取1978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为研究时段。由于标题是新闻内容的高度浓缩,标题中含有“辅导员”字样的报道能基本保证是与辅导员工作或活动密切相关的,因此以“辅导员”为关键词进行标题搜索,剔除其中一些与“高校辅导员”不相关的报道,得到相关报道55篇。以这55篇报道作为研究对象,探析《人民日报》对“高校辅导员”这一群体报道的框架建构特征。
  (二)框架分析。框架的概念源自英裔美国人类学家、心理学家贝特森(Bateson,1955),贝特森在《一个关于戏剧与幻想的理论》中写道:“框架是一种元传播。任何信息,无论是清晰的还是含蓄的,都界定了一个框架。”[5]框架分析在媒介研究领域逐渐发展出三个核心概念:框架、框架化和框架效果,分析对象涵盖了话语、话语的建构和话语的接收三大范畴,对应新闻传播研究三大部分:“媒介内容”(框架是什么)、“新闻生产”(框架如何被建构)和“媒介效果”(受众如何接收和处理媒介信息)。本文重点从“新闻生产”和“媒介内容”这两大部分展开研究。一是从“新闻生产”的角度研究媒体框架如何被建构,即关于高校辅导员的报道所呈现出来的要素信息,包括年报道量、报道版面位置、报道体裁与篇幅、报道主题与立场等四个方面。二是从“媒介内容”的角度来考察媒体框架的建构以及在此框架下形成的报道向度,即报道在构建高校辅导员这一议题所形成的舆论导向。
  二、《人民日报》对高校辅导员报道的要素信息分析
  (一)年报道量。据统计,1978-2000年,《人民日报》对高校辅导员的报道共计仅有8篇。自2001年后,高校辅导员主题报道出现大幅增加。其中2005年的報道数量最多,为12篇,占总量的21.82%。这可能是因为2004-2005年期间先后出台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做出了全面部署。
  (二)报道版面位置。从报道版面位置的角度来看,有关高校辅导员报道较为集中在第1-4版与第9-12版,共计占60%。就各个版名在所选取的样本中所占比例而言,要闻版、国内要闻版、综合版、综合新闻版占的比例最多,共计刊发了26篇,占47.27%。可见,《人民日报》较为重视对高校辅导员的相关报道,主要将其放在“要闻”的位置加以报道。
  (三)报道体裁与篇幅。总体而言,《人民日报》有关高校辅导员报道遵循了新闻性原则,新闻性最强的消息体裁占47.27%,通讯体裁占41.82%,评论与专访等体裁占的比重较少。在报道篇幅上,主要以500字以上为主,共计48篇,占87.27%。其中,1000字以上的报道有25篇,占45.45%。这表明,《人民日报》有关高校辅导员报道的篇幅偏重于中长的篇幅。
  (四)報道主题与立场。通过对新闻报道的阅读及数据分析,大致可将有关高校辅导员的报道主题划分为三个主要方面:一是及时发布政府及相关部门关于高校辅导员的重要会议、政策、制度或举措,如《为实现中国梦贡献青春智慧和力量》报道了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出席大学生和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座谈会的情况;二是各地区或高校在辅导员工作领域的经验做法,如《山东大学创新辅导员班主任制度》等;三是各地涌现出的辅导员先进人物和代表,如《“跑男辅导员”孙壮 奔波万里路家访》等。总之,《人民日报》有关高校辅导员的新闻报道以正面和中性报道为主体,并未有负面报道。   三、《人民日报》对高校辅导员报道的特点分析
  从态度、内容和风格三个视角对《人民日报》关于高校辅导员的报道进行框架分析,得出了《人民日报》对高校辅导员报道在报道称谓、形象呈现和报道向度三个维度上的特点。
  (一)报道称谓:淡化“政治辅导员”称谓,深化“辅导员”内涵。2004年以前,在《人民日报》有关高校辅导员的报道中,对于高校辅导员的称呼往往以“政治辅导员”这一称谓出现,如《两个肩膀挑重担 又红又专育新人——清华大学坚持学生政治辅导员制度40年》等。2004年《意见》以及后续的《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等规章制度,都统一使用了“辅导员”这个称呼,而未使用“政治辅导员”的称谓。于是,2004年以后,《人民日报》中涉及高校辅导员的报道均与时俱进地采用了“辅导员”的称呼,这表明国内传统主流媒体也支持、认可辅导员角色内涵的深化和外延的扩大。辅导员角色已经从单一的“政治领路人”角色转变为需具有较强思想政治素质、道德品质素质、业务能力素质和媒介素养的综合型角色。《人民日报》对于高校辅导员的报道用语变化,体现了高校辅导员议题的媒介建构从紧跟政治建设转变为了维护党中央所确立的辅导员建设目标。
  (二)形象呈现:从思想政治上的引导者转向人才培养的服务者。2004年以前,《人民日报》对于高校辅导员形象的构建,主要是“具有共产党员身份,又红又专,大学生的‘三导’,即政治引导、学习指导和生活辅导教师”。例如,最早刊登在《人民日报》的关于高校辅导员的文章《大学生的辅导员凌均效》在开篇第一段就指出:“组织上决定让共产党员凌均效担任他们的辅导员,负责做思想政治工作。”自2004年后,《人民日报》对于高校辅导员形象的构建,主要为“具有‘五导’,即人生教导、学习指导、生活辅导、心理疏导和就业引导等综合素质的教师”,即在完善原有形象的基础上,增加了心理疏导和就业引导等形象。这与我国高等教育扩招以及高等教育大众化密切相关。随着1999年全国高校大规模扩招,辅导员除了做好原有工作外,还需重点关注大学生群体的心理疏导、就业指导等问题。近几年,《人民日报》在涉及高校辅导员的报道中均不同程度地以具体案例提及了对特殊群体的关注与服务的内容。如《“辅导员就是学生的贴心人”——看天津财经大学的学生工作专职化改革》:“天津财大的辅导员手中,都有一份秘密档案《特殊群体学生工作记录》。”在《人民日报》的报道中,高校辅导员这一群体随着时代的变迁被赋予了越来越丰富的角色形象,这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政治、教育与媒体之间的深层次联系。
  (三)报道向度:报道区域以东部为主,新闻源多出自重点大学。通过对55篇报道的区域类别分析,《人民日报》有关高校辅导员报道主要集中在对东部地区辅导员工作及事迹的报道,占61.82%(见表1),而且新闻源多出自重点大学。个别重点大学的辅导员工作是《人民日报》报道的“常客”,如清华大学、复旦大学的辅导员工作或辅导员事迹被先后报道过5次。这些学校之所以被报道多次,也有其一定的原因,例如学生政治辅导员制度是1953年4月经中央批准,由清华大学率先建立起来的,而且清华大学辅导员工作的“双肩挑”特色具有一定的历史性与代表性等。而普通高等院校的辅导员工作或辅导员事迹较少在《人民日报》上被刊登,这表明了《人民日报》在高校辅导员议题的媒介建构上凸显重点,严把新闻源头关,以重点大学为典型报道对象,以便起到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四、思考与讨论
  改革开放以来,《人民日报》中关于高校辅导员议题的新闻报道总体数量并不多,但基本遵循了新闻宣传规律和党报的办报宗旨,遵从了高校辅导员发展的客观真实,代表了国内传统主流媒体对高校辅导员议题进行框架建构的基本状况。通过分析,国内传统主流媒体可尝试从以下三个方面进一步建构更加真实、生动、立体的高校辅导员形象。
  (一)在报道理念上,发挥传统主流媒体的权威性和公信力优势,加强议程设置,实现议题、题材多样化。可对于目前一年一度的全国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全国辅导员年度人物评选等事件加以关注,利用活动契机,从中挖掘亮点或事迹加以报道,从而拓展版面和图片“宽度”,延伸事迹报道“深度”,并提出更多有迫切意义的问题,从而推进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提升社会对于高校辅导员的职业认同,增强职业群体内部的有机团结。
  (二)在报道呈现上,注重报道的平衡性,把内容向深度聚合。传统主流媒体对于高校輔导员的报道一方面要重视多渠道吸纳不同层次人员对于辅导员工作的声音或观点,包括政府教育管理部门、高校管理人员、专业课教师、普通大学生、家长、一般群众等;另一方面要注意报道区域的平衡,不仅要在东部地区或重点大学挖掘新闻素材,还要多深入其他地区或普通大学,深入到基层,去获取第一手材料,准确报道不同层次、不同类型高校基层辅导员的事迹,才能使辅导员题材的优秀新闻作品跃上报端。
  (三)在技术运用上,丰富报道形式,强化与新媒体的融合传播。可与传统主流媒体APP客户端、微信号等新媒体载体充分合作,在线上开展与高校辅导员相关的新闻信息集成服务,积极从信息传播者向意见传播者转变。对涉及高校辅导员的重要信息或政策,在及时发布的同时,采取不同手段进行后续延伸,提供权威声音,阐述立场,增强内容的可读性、可亲性以及互动性,实现全媒体时代传统主流媒体在“高校辅导员”议题上理应承担的传播引领作用。
  参考文献:
  〔1〕[美]托德·吉特林.新左派运动的媒介镜像[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7.
  〔2〕[美]C·賴特·米尔斯.社会学的想象力[M].北京:三联书店,2001.91.
  〔3〕Erving Goffman,Frame analysis:An Essay on the Organization of Experience[M].New York:Harper and Row,1974.11.
  〔4〕王传中,朱伟.辅导员工作指南[M].北京: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1.
  〔5〕杜涛.框中世界:媒介框架理论的起源、争议与发展[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4.1.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以功能语法观点为导向,研究动词的及物性。考察相关文献后发现,传统语法二分法的分类不够严谨,留下了很多模糊而令人误解的中间地带,对动词及物性的探讨只停留在语法形式和句法层面。运用“广义及物性”理论在语篇层面上界定蒙古语动词的及物动词性更有解释力,并且能让学习者更好地把握和运用蒙古语动词。  关键词:“广义及物性”理论;蒙古语动词;及物分类  中图分类号:H5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期刊
摘 要:法律明确反收购行为的决定权归属,旨在平衡收购方与被收购方、目标公司管理层与小股东、公司与员工及利害关系人、收购双方的冲突利益。因此,在立法模式的选择上应充分考虑中国的资本市场和上市公司治理状况、宏观经济政策等因素。我国《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应解释为股东会相对中心主义,赋予董事会一定的事前反收购决策权,并以商业判断规则审查之。  关键词:反收购;毒丸计划;股东会相对中心主义  中
期刊
摘 要:新《商标法》首次将驰名商标的法定含义、认定制度、权利限制机制及权利冲突解决机制纳入其中,是我国商标法立法史上重要里程碑。本文在归纳新商标法对驰名商标制度四大突破点的基础上,结合司法实践针对驰名商标保护范围、认定标准量化、权利限制界定、域名权利冲突等尚需完善之处提出思考性建议。  关键词:新商标法;驰名商标;突破;完善  中图分类号:D923.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
期刊
摘 要:福建文化生态在现代化进程中日益受到冲击,福建文化生态建设已成为福建文化强省建设亟需解决的重要课题。在文化生态视野下,发掘并重构福建文化生态系统,从政策保障、路径选择层面谋划福建文化强省建设的整体战略,以便各种文化和谐共生共存。  关键词:文化生态;文化强省建设;多元共存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12-0127-02  十八大以来,习近
期刊
摘 要:随着时代发展,当下国人正从传统道德文化逐渐步入现代道德文化的过程中,在此之中难免出现诸多问题,而种种问题的本源归根结底还是在中国本身的传统道德文化之上。国人对中国传统道德文化重新审视后发现,其诸多理念对我国当代社会依然具有一定的影响。  关键词:启蒙;自我循环;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12-0055-02  近代以来国人经过
期刊
摘 要:从文化学、经济学的视角对皖北地区养老产业的现状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结合皖北文化地域特色,打造区域养老文化产业集聚区,在集聚区内进行一系列的设施配套、专业人才培训等建设,让文化丰富老年人的生活,从而发展我国的老年文化产业,让文化养老成为皖北区域养老产业发展的新亮点。  关键词:皖北地区;养老文化;产业集聚区  中图分类号:D66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
期刊
摘 要:《活着》是当代著名作家余华的代表作品之一。作品通过对主人公"福贵"一家接连不断的残酷遭遇的描述,表现了一种在苦难中挣扎生存、在生存中坦然面对苦难的独立且又坚韧的生活状态,表现了余华对生存的独特认识。  关键词:余华;《活着》;生存意识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12-0146-02  余华是中国大陆先锋派小说的代表人物,他的作品否决传统
期刊
摘 要:杨绛作为一个学者型的女作家,她的温婉、内敛、柔弱,使得她的小说充满了诗性特征,与现实拉开了距离。《洗澡》中许彦成和姚宓的感情纠葛刻画的浓烈而有节制,缠绵而又克己,体现了作家平实、朴素、静观的写作手法。小说以三反运动为背景,描写知识分子在政治运动中的百态,呈现出一段真实的历史记录,担当了用文学捍卫历史真实的责任与道义。  关键词:诗意;距离;静观;史的精髓;文体家  中图分类号:I206 文
期刊
摘 要:每每读到安娜·安德烈耶夫娜·阿赫玛托娃的作品,就不禁想起中國文学史上一位光彩夺目的女诗人--李清照。这两位独具特色的女诗人不仅人生经历相似,作品风格相似,而且在文学界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为世界文化遗产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关键词:人生经历;作品风格;艺术成就  中图分类号:I106.2;I20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12-0152-02  许多读
期刊
摘 要:对近年来东莞市未成年人重新犯罪进行实证分析发现,整体上未成年人重新犯罪率处于逐年下降态势。同时发现,社会接纳程度低是东莞市未成年人重新犯罪的主要原因。据此,东莞市政法机关在预防未成年人重新犯罪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取得较为显著成效。  关键词:未成年人;重新犯罪;实证研究;东莞市  中图分类号:D9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12-0088-02  未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