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穿腿动作是自由式摔跤站立技术中的主要进攻动作之一。随着国际摔跤的蓬勃发展,技术水平不断提高,规则的改变,特别是国际摔跤提出“积极主动、勇猛顽强、全面连贯”的原则以来,这一动作在训练和比赛中就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
关键词 自由式摔跤 站立技术 进攻 穿腿动作
穿腿动作是自由式摔跤站立技术中的最主要进攻动作之一。如蝉联几次全国冠军的云南运动员徐继华的站立主要得分就是穿腿。穿腿动作是上肢腰背和腿并用,技术性很强的动作,主要特点就是利用对方向前冲发动进攻时,便可顺势采用这一摔法。通过对这动作的分析,了解了该动作主要参加的肌肉、力学原理及技术特点,为训练、比赛中能更好地发挥该动作的威力,提供理论支持。
一、动作过程
(一)准备姿势(右站立)
站姿:两脚开立,距离与肩宽相等,右脚在前,左脚在后,两脚距离30-50cm,使右脚跟与左脚和左脚尖落在一条横线上,两腿自然弯曲,两臂肘部微屈,略前伸,尽量使重心平均分配在两条腿上。
(二)方法
当对手向前冲发动进攻时,可顺势采用这一摔法。左手抓握对方的左肘关节以上大臂中部,利用其自然冲力将对方拉向自己同时迅速地将左脚移到对方的两腿中间,屈膝下蹲,头钻到对方的左腋下,从里侧抱住对方的左大腿用左肩将对手扛起,右肩下垂,左臂上抬,向自己右侧把对手摔出去。在摔出对手后及时右转体,面向对手,这时自己在对手的左侧,右手握其左上臂,并把其左小臂压在自己的左肩下贴紧自己的躯干,自己的左臂握抱对方颈部,往上翘其头,左体侧压对方的胸和肩,左腿向前,右腿后伸,两大腿之间成150-160°之间。小右腿内测与大腿外侧成45°左右,这时即可保持最稳定最有利的控制对方,使其双肩着地。
(三)防守
不让对方抓握和控制。
(四)反攻
如果对方抓握和控制自己的大腿并且往自己的腋下钻时,自己迅速将左小腿插入对方的两腿中,并缠住其右腿,以破坏对方的技术,并进而将对方压在身下得分。
二、力学与解剖学分析
(一)力学分析
从力学方面看,左腿动作过程中,被摔者是绕摔者的左肩部转动。根据力学原理可知,造成物体转动的动力来源是力矩。力矩是力的大小与力的作用线到转动支点垂直距离的乘积。力矩越大,力越大,物体转得越快,即力的作用线到物体转动支点的垂直距离越大,力矩越大,物体转动得越快。
在穿腿动作过程中,使被摔者转动的动力来源有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摔者的拉力形成的拉力矩。它等于拉力的大小与拉力作用线对转动支点的垂直距离的乘积,拉力越大,拉力矩就越大,被摔者转动就快,越容易被摔倒。第二部分,动力来源是被摔者的身体重力形成重力矩,它等于(拉力的大小与拉力作用线对转动支点的垂直距离的乘积)被摔者的身体重力与重力作用线到转动支点垂直距离的乘积,垂直距离越大,重力矩越大,被摔者转动越快,越容易被摔倒,第三部分动力来源是摔者左臂的向上方的抬力形成的力矩,它的大涉等于上抬作用线到转动支点的垂直距离的乘积。抬力越大,被摔者转动越快,越容易被摔倒。
为了使重力远离转动支点,增大重力矩,穿腿时,摔者的身体应尽量靠近被摔者的腿部使摔者的左肩接近被摔者的下腹部。
(二)动作解剖学分析
可以看出,完成这个动作,左臂这个运动环节在肩关节处作内收和后伸这两个动作的综合运动,右前臂在肘关节处作屈的运动,右手在腕关节、掌指关节、指间关节处作屈的运动,具体完成此动作的原动肌以及肌肉工作条件如下:
肩关节作内收和后伸运动的联合运动,并且环节运动方向和阻力矩相反(阻力指对方的反作用力),完成这个动作的原动肌主要是胸大肌、胧三头肌、三角肌后部、大圆肌、小圆肌、背阔肌、肩肝下肌、冈下肌在近固定情况下工作克制工作。
前臂在肘关节处作屈的运动的主要肌群是肱二头肌、肱肌、肱桡肌,在近固定情况下作克制工作,另外,旋前圆肌协助屈肘。
另外,在完成自侧上肢运动过程中,右肩胛骨还作下回旋和后缩动作,完成这个动作的肌肉是菱形肌,肩胛提肌、斜方肌。
这个动作左臂的主要肌肉有胸大肌、肱二头肌、三角肌后部、大圆肌、小圆肌、背阔肌、肩胛下肌、冈下肌、肱肌、肱桡肌、肱肌、桡侧腕肌、尺侧腕屈肌、掌长肌、指浅屈肌、菱形肌,肩胛提肌、斜方肌等在近固定情况下作克制工作。
左侧肢体是各运动环节分别在肩关节外展、内收、左手腕作屈动作。
那么完成上臂在肩关节处外展的肌肉主要是三角肌和冈上肌在近固定情况下作克制工作,它成屈肘运动的肌肉是肢二头肌、股肌、胧挠肌和旋前圆肌等在近固定情况下作克制工作,完成屈腕、屈指的肌肉是左侧的居腕屈指肌(同上)。
此外,这个动作还有脊柱作右回旋和微屈,完成这个动作是下固定时,右侧的腹骨斜肌肩肝提肌、夹肌和左侧的腹外斜肌、斜角肌、胸锁乳突肌等组成的旋转力偶。加上胸锁乳突肌、斜角肌、头长肌、颈长肌和腹直肌等克制工作。
三、结论
从上述分析来看完成穿腿动作的上肢和脊柱的肌肉主要有胸大肌、月在二头肌、三角肌、肩袖肌、背阔肌、胧二、背阔、腕、指屈肌、掌长肌、尺侧、挠侧腕屈肌、斜方肌、腹直肌、腹外斜肌,胸锁乳头肌、斜角肌、榕腰肌等,这些肌肉都是在神经系统的支配和调节下,在近固定条件下,作克制工作完成的。这里面有使某一环节屈的肌肉群,也有内收的,这些肌群的力量强弱,肌肉是否能协调工作,是完成这个动作的关键因素。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需加强这个动作的专项力量练习的时候,应该选择近固定情况下这些肌肉克制工作的力量。例如:卧推、弯举、负重转体、拿哑铃“飞鸟展翅”、左右旋转布袋及双人对抗练习。
关键词 自由式摔跤 站立技术 进攻 穿腿动作
穿腿动作是自由式摔跤站立技术中的最主要进攻动作之一。如蝉联几次全国冠军的云南运动员徐继华的站立主要得分就是穿腿。穿腿动作是上肢腰背和腿并用,技术性很强的动作,主要特点就是利用对方向前冲发动进攻时,便可顺势采用这一摔法。通过对这动作的分析,了解了该动作主要参加的肌肉、力学原理及技术特点,为训练、比赛中能更好地发挥该动作的威力,提供理论支持。
一、动作过程
(一)准备姿势(右站立)
站姿:两脚开立,距离与肩宽相等,右脚在前,左脚在后,两脚距离30-50cm,使右脚跟与左脚和左脚尖落在一条横线上,两腿自然弯曲,两臂肘部微屈,略前伸,尽量使重心平均分配在两条腿上。
(二)方法
当对手向前冲发动进攻时,可顺势采用这一摔法。左手抓握对方的左肘关节以上大臂中部,利用其自然冲力将对方拉向自己同时迅速地将左脚移到对方的两腿中间,屈膝下蹲,头钻到对方的左腋下,从里侧抱住对方的左大腿用左肩将对手扛起,右肩下垂,左臂上抬,向自己右侧把对手摔出去。在摔出对手后及时右转体,面向对手,这时自己在对手的左侧,右手握其左上臂,并把其左小臂压在自己的左肩下贴紧自己的躯干,自己的左臂握抱对方颈部,往上翘其头,左体侧压对方的胸和肩,左腿向前,右腿后伸,两大腿之间成150-160°之间。小右腿内测与大腿外侧成45°左右,这时即可保持最稳定最有利的控制对方,使其双肩着地。
(三)防守
不让对方抓握和控制。
(四)反攻
如果对方抓握和控制自己的大腿并且往自己的腋下钻时,自己迅速将左小腿插入对方的两腿中,并缠住其右腿,以破坏对方的技术,并进而将对方压在身下得分。
二、力学与解剖学分析
(一)力学分析
从力学方面看,左腿动作过程中,被摔者是绕摔者的左肩部转动。根据力学原理可知,造成物体转动的动力来源是力矩。力矩是力的大小与力的作用线到转动支点垂直距离的乘积。力矩越大,力越大,物体转得越快,即力的作用线到物体转动支点的垂直距离越大,力矩越大,物体转动得越快。
在穿腿动作过程中,使被摔者转动的动力来源有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摔者的拉力形成的拉力矩。它等于拉力的大小与拉力作用线对转动支点的垂直距离的乘积,拉力越大,拉力矩就越大,被摔者转动就快,越容易被摔倒。第二部分,动力来源是被摔者的身体重力形成重力矩,它等于(拉力的大小与拉力作用线对转动支点的垂直距离的乘积)被摔者的身体重力与重力作用线到转动支点垂直距离的乘积,垂直距离越大,重力矩越大,被摔者转动越快,越容易被摔倒,第三部分动力来源是摔者左臂的向上方的抬力形成的力矩,它的大涉等于上抬作用线到转动支点的垂直距离的乘积。抬力越大,被摔者转动越快,越容易被摔倒。
为了使重力远离转动支点,增大重力矩,穿腿时,摔者的身体应尽量靠近被摔者的腿部使摔者的左肩接近被摔者的下腹部。
(二)动作解剖学分析
可以看出,完成这个动作,左臂这个运动环节在肩关节处作内收和后伸这两个动作的综合运动,右前臂在肘关节处作屈的运动,右手在腕关节、掌指关节、指间关节处作屈的运动,具体完成此动作的原动肌以及肌肉工作条件如下:
肩关节作内收和后伸运动的联合运动,并且环节运动方向和阻力矩相反(阻力指对方的反作用力),完成这个动作的原动肌主要是胸大肌、胧三头肌、三角肌后部、大圆肌、小圆肌、背阔肌、肩肝下肌、冈下肌在近固定情况下工作克制工作。
前臂在肘关节处作屈的运动的主要肌群是肱二头肌、肱肌、肱桡肌,在近固定情况下作克制工作,另外,旋前圆肌协助屈肘。
另外,在完成自侧上肢运动过程中,右肩胛骨还作下回旋和后缩动作,完成这个动作的肌肉是菱形肌,肩胛提肌、斜方肌。
这个动作左臂的主要肌肉有胸大肌、肱二头肌、三角肌后部、大圆肌、小圆肌、背阔肌、肩胛下肌、冈下肌、肱肌、肱桡肌、肱肌、桡侧腕肌、尺侧腕屈肌、掌长肌、指浅屈肌、菱形肌,肩胛提肌、斜方肌等在近固定情况下作克制工作。
左侧肢体是各运动环节分别在肩关节外展、内收、左手腕作屈动作。
那么完成上臂在肩关节处外展的肌肉主要是三角肌和冈上肌在近固定情况下作克制工作,它成屈肘运动的肌肉是肢二头肌、股肌、胧挠肌和旋前圆肌等在近固定情况下作克制工作,完成屈腕、屈指的肌肉是左侧的居腕屈指肌(同上)。
此外,这个动作还有脊柱作右回旋和微屈,完成这个动作是下固定时,右侧的腹骨斜肌肩肝提肌、夹肌和左侧的腹外斜肌、斜角肌、胸锁乳突肌等组成的旋转力偶。加上胸锁乳突肌、斜角肌、头长肌、颈长肌和腹直肌等克制工作。
三、结论
从上述分析来看完成穿腿动作的上肢和脊柱的肌肉主要有胸大肌、月在二头肌、三角肌、肩袖肌、背阔肌、胧二、背阔、腕、指屈肌、掌长肌、尺侧、挠侧腕屈肌、斜方肌、腹直肌、腹外斜肌,胸锁乳头肌、斜角肌、榕腰肌等,这些肌肉都是在神经系统的支配和调节下,在近固定条件下,作克制工作完成的。这里面有使某一环节屈的肌肉群,也有内收的,这些肌群的力量强弱,肌肉是否能协调工作,是完成这个动作的关键因素。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需加强这个动作的专项力量练习的时候,应该选择近固定情况下这些肌肉克制工作的力量。例如:卧推、弯举、负重转体、拿哑铃“飞鸟展翅”、左右旋转布袋及双人对抗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