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0年的夏天,我有幸在北京听了两位老师精彩的公开课。一位老师讲授的是陶渊明的名篇《桃花源记》,另外一位講授的是《作文拟题技巧》。一节文言文教学课,一节作文拟题训练课。最后讲评时专家的想法与我的预料完全相反,这引发了我对新课改精神的一些思考。
《桃花源记》,教师在处理的时候角度非常新颖。上课之后,老师并没有给学生交代任何教学目的,而是在学生朗读课文,复述课文之后,引导学生说:“我们一起来忘记自己的名字,把自己想象成陶渊明或探险者,我们现在要到森林里去寻找一个答案。这个《桃花源记》就是这个森林,里面藏着一个谜语,有一个谜底。现在你们已经熟悉课文了,那就找出你最想问的问题,我们这节课就来解决这个问题。”在一种神秘的情境预设之后,教师把这篇文言文完全交给了学生。对于这样的“放手”教学,我也曾经尝试过,我知道,这样做非常考验教师对于文本的熟悉度。而学生在接下来就提出了“这个地方真有吗?”、“渔人进去了,为什么别人就没有找到呢?”等一系列的问题。老师围绕这些问题,归结为“渔人沿着清晰的路径走入了桃花源,可出来之后却再也进不去了,为什么?这就是陶渊明留给我们的一个延续千年的谜语。我们怎么解决?”接着,教师引导学生细读文本,解决理解上的难点,关注渔人所犯的错误,整理出“渔人”和“问津者”进入桃花源的异同点,最终,落到一个“忘”字上。只有忘记名利之心,才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桃花源。
整节课,既有对文本的细致品读,也有解读文本的全新视角。虽然是初中的学生,但我可以明显地感受到他们已经随着老师的引导,找到了这座森林的出口,受到了一种情志的培养。
《作文拟题技巧》,教师在处理时,完全是一种规矩的课堂练习。给出图片,学生拟题,修改评价,整理方法,教师补充,课堂训练,方法借鉴,作业布置。环节流畅,思路清晰,方法明确。学生在课堂上有练有评,有总结有借鉴。完全掌握了教师所给出的拟题技巧。
学生一节课都在热闹的练习与点评中度过,上课的教师更是可以用“激情四射”来形容。但一些听课老师议论说,这节课上教师用到的图片,涉及到的拟题方法,都是网络上整理好的,完全没有新意。
可是,最终点评的时候,结果却是出乎大多数听课老师的意料之外,《桃花源记》被评为二等奖,而《作文拟题技巧》却被评为了一等奖。关于这个结果,我也和一起听课的老师们讨论过,大家一致认为,《桃花源记》这节课在很大程度上给了我们一种新鲜的视角,体现了一种学者风范,是能够多角度地提升学生的认知能力、培养情感价值的。并且,整节课,授课老师的节奏掌握得非常好,即使面对的是初中一年级的学生,仍能很好地完成具有一定思想深度的预设目标,解开了陶渊明给我们留了一千五百多年的一个谜团,使学生的情感认识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但为什么最终评课时,评课专家除了“投入课堂”这一不咸不淡的评语之外,对于这位老师的独特解读方式,却没有丝毫的肯定之意呢?
评课的专家在评课之前,曾经重新确立评课标准,他认为,评价一节课的好坏,最核心的标准看学生的提高和发展;教师的唯一目的是让学生得到发展和提高。在他的理念中,学生才是一节课成功与否的关键。的确,《桃花源记》这节课也让学生的认知得到了提升,并且可能会体验到一种新鲜的阅读方式。但细细想来,这节课,似乎凸显出的是教师对于这篇课文的研读结果,教师作为一个领路人,带领学生走到了那个预设好的结果当中去。在这节课上,我更多的是领略了执教教师作为一个学者的深邃思想,却没有看到孩子们自由思想的进发。而《作文拟题技巧》这节课,虽然讲的是教师们已经很熟悉的问题,但这对于学生来说,还是陌生的,新鲜的。且授课教师在课上给同学们的拟题方法,在后面的学生训练中的确见到了效果,这就是学生在课堂上的“生成”吧,也就是评课专家所提倡的“课堂要有效”。
以此来反观一些教师的日常教学,也许因做久了教书匠,很多知识于他们,已经成为熟悉不过的风景,所以在带领学生去欣赏时,就多了份厌倦而少了些激情。《桃花源记》的失利与《作文拟题技巧》的胜出,在某种程度上提醒我:语文老师,应该是永葆激情且以学生的领会为目的。我们必须要充分尊重学生,努力研究学情,让学生成为每一堂课的主人,成为每一堂课真正的收获者。
《桃花源记》,教师在处理的时候角度非常新颖。上课之后,老师并没有给学生交代任何教学目的,而是在学生朗读课文,复述课文之后,引导学生说:“我们一起来忘记自己的名字,把自己想象成陶渊明或探险者,我们现在要到森林里去寻找一个答案。这个《桃花源记》就是这个森林,里面藏着一个谜语,有一个谜底。现在你们已经熟悉课文了,那就找出你最想问的问题,我们这节课就来解决这个问题。”在一种神秘的情境预设之后,教师把这篇文言文完全交给了学生。对于这样的“放手”教学,我也曾经尝试过,我知道,这样做非常考验教师对于文本的熟悉度。而学生在接下来就提出了“这个地方真有吗?”、“渔人进去了,为什么别人就没有找到呢?”等一系列的问题。老师围绕这些问题,归结为“渔人沿着清晰的路径走入了桃花源,可出来之后却再也进不去了,为什么?这就是陶渊明留给我们的一个延续千年的谜语。我们怎么解决?”接着,教师引导学生细读文本,解决理解上的难点,关注渔人所犯的错误,整理出“渔人”和“问津者”进入桃花源的异同点,最终,落到一个“忘”字上。只有忘记名利之心,才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桃花源。
整节课,既有对文本的细致品读,也有解读文本的全新视角。虽然是初中的学生,但我可以明显地感受到他们已经随着老师的引导,找到了这座森林的出口,受到了一种情志的培养。
《作文拟题技巧》,教师在处理时,完全是一种规矩的课堂练习。给出图片,学生拟题,修改评价,整理方法,教师补充,课堂训练,方法借鉴,作业布置。环节流畅,思路清晰,方法明确。学生在课堂上有练有评,有总结有借鉴。完全掌握了教师所给出的拟题技巧。
学生一节课都在热闹的练习与点评中度过,上课的教师更是可以用“激情四射”来形容。但一些听课老师议论说,这节课上教师用到的图片,涉及到的拟题方法,都是网络上整理好的,完全没有新意。
可是,最终点评的时候,结果却是出乎大多数听课老师的意料之外,《桃花源记》被评为二等奖,而《作文拟题技巧》却被评为了一等奖。关于这个结果,我也和一起听课的老师们讨论过,大家一致认为,《桃花源记》这节课在很大程度上给了我们一种新鲜的视角,体现了一种学者风范,是能够多角度地提升学生的认知能力、培养情感价值的。并且,整节课,授课老师的节奏掌握得非常好,即使面对的是初中一年级的学生,仍能很好地完成具有一定思想深度的预设目标,解开了陶渊明给我们留了一千五百多年的一个谜团,使学生的情感认识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但为什么最终评课时,评课专家除了“投入课堂”这一不咸不淡的评语之外,对于这位老师的独特解读方式,却没有丝毫的肯定之意呢?
评课的专家在评课之前,曾经重新确立评课标准,他认为,评价一节课的好坏,最核心的标准看学生的提高和发展;教师的唯一目的是让学生得到发展和提高。在他的理念中,学生才是一节课成功与否的关键。的确,《桃花源记》这节课也让学生的认知得到了提升,并且可能会体验到一种新鲜的阅读方式。但细细想来,这节课,似乎凸显出的是教师对于这篇课文的研读结果,教师作为一个领路人,带领学生走到了那个预设好的结果当中去。在这节课上,我更多的是领略了执教教师作为一个学者的深邃思想,却没有看到孩子们自由思想的进发。而《作文拟题技巧》这节课,虽然讲的是教师们已经很熟悉的问题,但这对于学生来说,还是陌生的,新鲜的。且授课教师在课上给同学们的拟题方法,在后面的学生训练中的确见到了效果,这就是学生在课堂上的“生成”吧,也就是评课专家所提倡的“课堂要有效”。
以此来反观一些教师的日常教学,也许因做久了教书匠,很多知识于他们,已经成为熟悉不过的风景,所以在带领学生去欣赏时,就多了份厌倦而少了些激情。《桃花源记》的失利与《作文拟题技巧》的胜出,在某种程度上提醒我:语文老师,应该是永葆激情且以学生的领会为目的。我们必须要充分尊重学生,努力研究学情,让学生成为每一堂课的主人,成为每一堂课真正的收获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