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首乌中两个新化合物

来源 :药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illt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制首乌 (RadixPolygonimultifloriPreparata)化学成分。 方法 :应用硅胶、Sephadex、反相硅胶柱色谱对制首乌正丁醇萃取部分中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 ,应用理化常数测定和光谱 (IR ,MS ,1HNMR ,13 CNMR ,2D NMR)分析技术鉴定结构。结果 :分离并鉴定了 5个单体化合物 :大黄素甲醚 8 O β D 葡糖苷 (I)、大黄素 8 O β D 葡糖苷 (II)、决明蒽酮 8 O β D 葡糖苷 (III)、6 甲氧基 2 乙酰基 3 甲基 1,4 萘醌 8 O β D 葡糖苷 (IV)、2 ,3,5 ,4′ 四羟基二苯乙烯 2 O (2″ O 乙酰基 ) β D 葡糖苷 (V)。结论 :IV和V为新化合物。 Objective: To study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Radix Polygoni multiflori Prepara. METHODS: The chemical constituents of n-butanol extracted from Radix Polygoni multiflori were separated and purified by column chromatography on silica gel, Sephadex and reversed-phase silica gel. The physicochemical constants and spectroscopic (IR, MS, 1HNMR, 13 CNMR, 2D NMR) analysis were used to identify the chemical constituents. structure. Results: Five monomeric compounds were isolated and identified: emodin 8 O β D glucoside (I), emodin 8 O β D glucoside (II), californone 8 O β D glucoside (III ), 6 methoxy 2 acetyl 3 methyl 1,4 naphthoquinone 8 O β D glucoside (IV), 2,3,5,4′ tetrahydroxystilbene 2 O (2′′ O acetyl) β D Glucoside (V).Conclusion: IV and V are new compounds.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情景教学对妇科带教的意义;方法:设立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实习结果的对比,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实验组采用情景教学;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在无菌观念、配合熟练度、工作积极性
为研究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预测棒束通道内流场分布的准确性,基于网格敏感性分析所确定的网格方案,采用标准k-ε模型(SKE)、可实现k-ε模型(RKE)、标准k-ω模型(SKW)和剪切
研究背景:甲状腺是合成、驻存和分泌甲状腺素的人体重要器官。甲状腺疾病已是一种多发病、常见病,一部分病人需要手术治疗,其中又以年轻女性较多。随着医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目的回顾性分析本院药物临床试验不良事件管理的方案设计状况。方法调查我院2009年至今承接的Ⅱ期和Ⅲ期临床试验方案,对照不良事件的方案设计质量评分标准,回顾性分析不良事
【目的】解析不同培养条件对菌株A02,A08固氮酶活力的影响,以期找到菌株的培养条件最优组合,为木薯固氮菌的培养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方法】采用单因素浓度梯度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做了一次意义深远的谈话,提出高校应该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和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这次谈话为新
目的:了解城乡居民医疗负担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因素,探讨减轻我国医疗负担过重的途径。方法:提取《中国国家统计年鉴》全国31个省级行政单位1998—2010年的相关数据,采用多元回
在外汇业务量不断扩大、外汇收支规模增大、外汇行为主体激增以及资金流向H益复杂多变的环境下,外汇检查工作要达到发现问题、惩治违规行为的目的必须依靠外汇指定银行、外汇
目的:观察参芪扶正注射液通过免疫调节提高顺铂化疗的敏感性,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噻唑蓝(MTT)比色法测定参芪扶正注射液1,10,100 m L·L-1对细胞的敏感性,流式细胞法
<正> 我国伟人的诗人陶渊明著有三大奇文:一曰《归去来辞》,二曰《桃花源记》,三曰《五柳先生传》。这三篇奇文影响巨大,而以《桃花源记》尤甚。《桃花源记》描写了一个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