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媒介技术的进步,媒介环境发生了改变,在新的媒介环境下,受众的角色由被动变为主动,参与性大大加强。青少年的媒介接触行为也不同于在传统媒介环境下,产生了很多新的情况和问题,由此对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提出了更高和更新的要求。
关键词:新媒介;青少年媒介接触;媒介素养教育
中图分类号:G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3)05-0134-02
麦克卢汉“媒介即信息”观点使我们深刻体会到媒介在社会中所扮演角色的重要性,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介依然影响着我们的生活。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媒介形式的改变和媒介技术的进步使我们身处新的媒介环境,媒介的使用者不再是信息流通的最底层、被动接受者,而成为信息的传播者、意愿的表达者,公民身份得以自我实现。新媒介的开放性、全球性、多元性、快捷性、交互性特征深深吸引了思维活跃,主体意识增强、乐于挑战的青少年,但这些特征也造成了青少年信息选择的迷茫、自我认同的焦虑等问题。新媒介催化了青少年成长过程中心理和生理的不同步性。在这种情况下,媒介素养教育应运而生。
一、新媒介环境样式
(一)新媒介与传统媒介融合,呈现多样性的形态
新媒介可以承载传统媒体所能承载的各种形式,文字、图形、视频、音频等,使得报纸有了音频和视频新闻,电视不再是单纯的线性传播,广播也有了数字广播,从视觉、听觉、形象思维方面把信息传递给受众。新媒介这种多媒体的特点、丰富的信息量、多样的呈现方式符合青少年对信息多元化需求的特点。
(二)受众在复杂的传播环境下地位和角色发生了改变
互联网、手机、PDA、移动电视、IPTV、博客、微博、维客、以及各种社交类网站的开通和使用,一改以往由报纸、广播、电视传统媒体构成的相对单纯的传播环境。在新媒介环境下,受众不再是被动的信息接受者,而是主动的信息接受者、信息传播者和行为参与者。在以虚拟社区为平台和载体的环境中形成了特有的参与式文化。事实证明在我国参与主体即最活跃的力量是青少年。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于2013年1月发布的《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1]:年龄在10到19岁的网民占24%,20到29岁的占30.4%,学生这一职业群体网民占25.1%,青少年参与度高的网络游戏、网络文学、网络视频都较2012年有所增加。可见,在新的媒介环境下,青少年是网络这一虚拟社区的主要群体,虚拟社区正成为青少年彰显自由、表现个性、逃避乃至抵抗现实权威和压制的主要方式之一。
新媒介强大的吸引力,传播环境的复杂和多样性,传播过程的不可控,对于涉世不深、生理和心理不成熟的青少年来说如何正确理解分析媒介信息,提高分辨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生产能力,产生对负面信息的免疫能力是必须掌握的行为要求。即说明在新的媒介环境下,青少年必须具备媒介素养,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重要而紧迫。
二、新媒介环境下青少年媒介接触行为特点分析
(一)媒介接触频繁,但对媒体批判能力有待加强
在新的媒介环境下,青少年对网络、手机的频繁使用,较之以往可以更快捷地获得丰富的信息。从近一两年有些学者对部分高校大学生的媒介使用情况调查中看到,被调查的大学生每天上网时间至少1~2小时[2],了解信息是接触媒介的最主要动机[3]。
媒体批判能力是衡量媒介素养的一项重要指标,包括受众对传播内容的鉴别能力、媒体对于人和社会的影响的了解等内容。由于青少年生活阅历单纯,面对海量的信息时判断能力不够,缺少质疑和思辨,多是被动接受媒体的观点和报道的事实,对媒体的依赖性较强。对媒介的使用多集中在网络、手机等新媒体上,缺乏多元化利用媒体验证信息的能力。对媒体的批判意识和质疑能力欠缺。
(二)参与性增强,但道德失范事件时有发生
新媒介的传播形式和媒介文化的本质性变化,使得受众不仅仅是受众,而成为新媒介的生力军和参与式文化的创造者。作为新媒体的主要使用者——青少年在新媒体的虚拟空间中可以拥有自己的空间,创造能力极大发挥,参与性大大加强,对微博和博客的热衷使用便是明证。
由于缺乏新媒介基本知识的必要引导,以及青少年道德和法律意识的薄弱,道德失范事件时有发生。例如:2010年世博会期间的69圣战——青少年网友非理性爱国,对韩国明星团体及粉丝进行爆吧、聲讨等行为,造成网络运行秩序的混乱;2011年8月,一些青少年在“脸谱”、“推特”为代表的社交网站和“黑莓通信手机”上发布谣言和煽动骚乱言论,导致事态严重,影响社会治安。使人们注意到社交网站、微博、智能手机等新媒介成为犯罪工具,青少年成为了发起者、参与者和受害者。
(三)社交方式改变,人际交往能力下降
新媒介构建的虚拟空间改变了青少年的社交方式,“宅男宅女”增多,网购代替实物交易,通过发微薄交流情感,发微信取代打电话。虚拟的网络空间使青少年表现出与社会的疏离,在现实社会中身份迷失,与他人交往能力下降,造成人际关系的冷漠,形成孤独、焦虑等不良心态,不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由此可见,新媒体正以全新的样式影响着青少年,影响着媒介素养教育,传统的媒介素养教育已不能适应新的媒介环境,要在内容与策略上有相应的调整。
三、新媒介环境下媒介素养教育策略
新的媒介环境迫切需要新的媒介素养教育。我国关于媒介素养教育的研究起步较晚,也就十几年的时间,媒介素养教育的框架还未搭建成熟,研究基础还不稳固。而且,我国的媒介素养教育更多的是传统媒介素养教育,新媒介素养教育还未全面展开。
因此,开展媒介素养教育不仅利于媒介素养理论的完善和发展,还利于媒介素养教育的推广。这也要求我国媒介素养教育亟待开拓新的研究方法和途径以适应新的媒介环境。 (一)媒介素养教育思维和范式的转变
媒介素养教育的范式是以“保护主义”为起源,即抵制流行文化对受众的负面影响,培养受众对媒介信息的批判能力,提高受众的主体意识,从而更好地完善自我,服务自我[4]。直到今天的新媒介环境,我国媒介素养教育的思路依然没有大的改变,作为受众的青少年依然被视为受媒介信息危害的高危人群。
而实际情况是,在新媒介环境下,以微博、SNS社区为代表的新媒体改变了传播模式和受众的角色,参与式文化已渗透到青少年的媒介接触行为中,青少年参与传播的热情使得新媒介文化异彩纷呈。换言之,传统媒介素养教育所依赖的理论基础和媒介环境已发生改变,如果媒介素养教育还无视这种改变的话,媒介素养教育将与现实脱轨,其开展和推广的意义就不存在了。
因此,新媒介素养教育要在传统媒介素养的基础上加入新媒介素养要求,进行扩展和提升,要进行范式的转变,在参与式文化背景下进行媒介素养教育行为。
(二)政府、媒体、学校、家庭共建教育体系
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需要各方面的介入和参与才能给青少年营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首先,国家教育部门应支持、鼓励相关研究单位、公益性组织和社团对媒介素养教育的研究和调研,为媒介素养教育提供有力的理论和实践支持;尽快将媒介素养教育纳入正规的教育体系,相关课程成为青少年必修课程;培养一批擁有较高媒介素养和能力的教师。
其次,媒体应积极开展媒介素养的宣传和教育。可通过建立专门的媒介素养网站等方式宣传媒介相关知识,增强青少年对媒介的参与和使用能力。
再次,学校应发挥媒介素养教育主阵地的作用,开设媒介素养课程或将媒介素养教育的内容加入到现有课程体系当中,例如,可将有关新媒介的相关知识和信息融入到课堂内容中去,可训练学生如何在网络中的文学社区或博客中发表和共享自己的作品,这些方式可以让学生更直观真切地了解新媒介。
最后,家庭也是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场所。父母在青少年的媒介素养教育中发挥着关键性作用。据2013年1月发布的《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统计,至2012年底有91.7%的网民在家中上网,较上年底提升了2.9个百分点,显示出家庭互联网接入率的提升。由此可见,家庭是中学生接触媒介的主要场所,父母的新媒介素养直接影响青少年对媒介的使用,因此家长要提升媒介素养,辩证地认识新媒介,指导和教会孩子掌握新媒介。
(三)青少年在媒介传播中的自我教育
自我教育是一种自觉的行为,青少年作为媒介素养教育的主体要积极地进行媒介知识的自我学习、媒介能力的自我培养和媒介品质的自我修养。在新媒介的参与中完成对新媒介的认知、对信息的判断、对道德的提升。
四、结 语
今天的中国,城乡贫富差距的扩大,新媒介的快速发展,造成了城乡青少年“信息鸿沟”,而且这个“鸿沟”还有不断加剧的趋势,因此对媒介素养教育者和研究者而言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网.http://www.cnnic.cn.
[2] 焦红强.新媒介时代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模式研究[J].河南教育(中旬),2012(4).
[3] 王莲华.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媒介素养问题思考[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5).
[4] 李德刚.新媒介素养:参与式文化背景下媒介素养教育的转向[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7(12).
关键词:新媒介;青少年媒介接触;媒介素养教育
中图分类号:G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3)05-0134-02
麦克卢汉“媒介即信息”观点使我们深刻体会到媒介在社会中所扮演角色的重要性,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介依然影响着我们的生活。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媒介形式的改变和媒介技术的进步使我们身处新的媒介环境,媒介的使用者不再是信息流通的最底层、被动接受者,而成为信息的传播者、意愿的表达者,公民身份得以自我实现。新媒介的开放性、全球性、多元性、快捷性、交互性特征深深吸引了思维活跃,主体意识增强、乐于挑战的青少年,但这些特征也造成了青少年信息选择的迷茫、自我认同的焦虑等问题。新媒介催化了青少年成长过程中心理和生理的不同步性。在这种情况下,媒介素养教育应运而生。
一、新媒介环境样式
(一)新媒介与传统媒介融合,呈现多样性的形态
新媒介可以承载传统媒体所能承载的各种形式,文字、图形、视频、音频等,使得报纸有了音频和视频新闻,电视不再是单纯的线性传播,广播也有了数字广播,从视觉、听觉、形象思维方面把信息传递给受众。新媒介这种多媒体的特点、丰富的信息量、多样的呈现方式符合青少年对信息多元化需求的特点。
(二)受众在复杂的传播环境下地位和角色发生了改变
互联网、手机、PDA、移动电视、IPTV、博客、微博、维客、以及各种社交类网站的开通和使用,一改以往由报纸、广播、电视传统媒体构成的相对单纯的传播环境。在新媒介环境下,受众不再是被动的信息接受者,而是主动的信息接受者、信息传播者和行为参与者。在以虚拟社区为平台和载体的环境中形成了特有的参与式文化。事实证明在我国参与主体即最活跃的力量是青少年。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于2013年1月发布的《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1]:年龄在10到19岁的网民占24%,20到29岁的占30.4%,学生这一职业群体网民占25.1%,青少年参与度高的网络游戏、网络文学、网络视频都较2012年有所增加。可见,在新的媒介环境下,青少年是网络这一虚拟社区的主要群体,虚拟社区正成为青少年彰显自由、表现个性、逃避乃至抵抗现实权威和压制的主要方式之一。
新媒介强大的吸引力,传播环境的复杂和多样性,传播过程的不可控,对于涉世不深、生理和心理不成熟的青少年来说如何正确理解分析媒介信息,提高分辨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生产能力,产生对负面信息的免疫能力是必须掌握的行为要求。即说明在新的媒介环境下,青少年必须具备媒介素养,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重要而紧迫。
二、新媒介环境下青少年媒介接触行为特点分析
(一)媒介接触频繁,但对媒体批判能力有待加强
在新的媒介环境下,青少年对网络、手机的频繁使用,较之以往可以更快捷地获得丰富的信息。从近一两年有些学者对部分高校大学生的媒介使用情况调查中看到,被调查的大学生每天上网时间至少1~2小时[2],了解信息是接触媒介的最主要动机[3]。
媒体批判能力是衡量媒介素养的一项重要指标,包括受众对传播内容的鉴别能力、媒体对于人和社会的影响的了解等内容。由于青少年生活阅历单纯,面对海量的信息时判断能力不够,缺少质疑和思辨,多是被动接受媒体的观点和报道的事实,对媒体的依赖性较强。对媒介的使用多集中在网络、手机等新媒体上,缺乏多元化利用媒体验证信息的能力。对媒体的批判意识和质疑能力欠缺。
(二)参与性增强,但道德失范事件时有发生
新媒介的传播形式和媒介文化的本质性变化,使得受众不仅仅是受众,而成为新媒介的生力军和参与式文化的创造者。作为新媒体的主要使用者——青少年在新媒体的虚拟空间中可以拥有自己的空间,创造能力极大发挥,参与性大大加强,对微博和博客的热衷使用便是明证。
由于缺乏新媒介基本知识的必要引导,以及青少年道德和法律意识的薄弱,道德失范事件时有发生。例如:2010年世博会期间的69圣战——青少年网友非理性爱国,对韩国明星团体及粉丝进行爆吧、聲讨等行为,造成网络运行秩序的混乱;2011年8月,一些青少年在“脸谱”、“推特”为代表的社交网站和“黑莓通信手机”上发布谣言和煽动骚乱言论,导致事态严重,影响社会治安。使人们注意到社交网站、微博、智能手机等新媒介成为犯罪工具,青少年成为了发起者、参与者和受害者。
(三)社交方式改变,人际交往能力下降
新媒介构建的虚拟空间改变了青少年的社交方式,“宅男宅女”增多,网购代替实物交易,通过发微薄交流情感,发微信取代打电话。虚拟的网络空间使青少年表现出与社会的疏离,在现实社会中身份迷失,与他人交往能力下降,造成人际关系的冷漠,形成孤独、焦虑等不良心态,不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由此可见,新媒体正以全新的样式影响着青少年,影响着媒介素养教育,传统的媒介素养教育已不能适应新的媒介环境,要在内容与策略上有相应的调整。
三、新媒介环境下媒介素养教育策略
新的媒介环境迫切需要新的媒介素养教育。我国关于媒介素养教育的研究起步较晚,也就十几年的时间,媒介素养教育的框架还未搭建成熟,研究基础还不稳固。而且,我国的媒介素养教育更多的是传统媒介素养教育,新媒介素养教育还未全面展开。
因此,开展媒介素养教育不仅利于媒介素养理论的完善和发展,还利于媒介素养教育的推广。这也要求我国媒介素养教育亟待开拓新的研究方法和途径以适应新的媒介环境。 (一)媒介素养教育思维和范式的转变
媒介素养教育的范式是以“保护主义”为起源,即抵制流行文化对受众的负面影响,培养受众对媒介信息的批判能力,提高受众的主体意识,从而更好地完善自我,服务自我[4]。直到今天的新媒介环境,我国媒介素养教育的思路依然没有大的改变,作为受众的青少年依然被视为受媒介信息危害的高危人群。
而实际情况是,在新媒介环境下,以微博、SNS社区为代表的新媒体改变了传播模式和受众的角色,参与式文化已渗透到青少年的媒介接触行为中,青少年参与传播的热情使得新媒介文化异彩纷呈。换言之,传统媒介素养教育所依赖的理论基础和媒介环境已发生改变,如果媒介素养教育还无视这种改变的话,媒介素养教育将与现实脱轨,其开展和推广的意义就不存在了。
因此,新媒介素养教育要在传统媒介素养的基础上加入新媒介素养要求,进行扩展和提升,要进行范式的转变,在参与式文化背景下进行媒介素养教育行为。
(二)政府、媒体、学校、家庭共建教育体系
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需要各方面的介入和参与才能给青少年营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首先,国家教育部门应支持、鼓励相关研究单位、公益性组织和社团对媒介素养教育的研究和调研,为媒介素养教育提供有力的理论和实践支持;尽快将媒介素养教育纳入正规的教育体系,相关课程成为青少年必修课程;培养一批擁有较高媒介素养和能力的教师。
其次,媒体应积极开展媒介素养的宣传和教育。可通过建立专门的媒介素养网站等方式宣传媒介相关知识,增强青少年对媒介的参与和使用能力。
再次,学校应发挥媒介素养教育主阵地的作用,开设媒介素养课程或将媒介素养教育的内容加入到现有课程体系当中,例如,可将有关新媒介的相关知识和信息融入到课堂内容中去,可训练学生如何在网络中的文学社区或博客中发表和共享自己的作品,这些方式可以让学生更直观真切地了解新媒介。
最后,家庭也是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场所。父母在青少年的媒介素养教育中发挥着关键性作用。据2013年1月发布的《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统计,至2012年底有91.7%的网民在家中上网,较上年底提升了2.9个百分点,显示出家庭互联网接入率的提升。由此可见,家庭是中学生接触媒介的主要场所,父母的新媒介素养直接影响青少年对媒介的使用,因此家长要提升媒介素养,辩证地认识新媒介,指导和教会孩子掌握新媒介。
(三)青少年在媒介传播中的自我教育
自我教育是一种自觉的行为,青少年作为媒介素养教育的主体要积极地进行媒介知识的自我学习、媒介能力的自我培养和媒介品质的自我修养。在新媒介的参与中完成对新媒介的认知、对信息的判断、对道德的提升。
四、结 语
今天的中国,城乡贫富差距的扩大,新媒介的快速发展,造成了城乡青少年“信息鸿沟”,而且这个“鸿沟”还有不断加剧的趋势,因此对媒介素养教育者和研究者而言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网.http://www.cnnic.cn.
[2] 焦红强.新媒介时代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模式研究[J].河南教育(中旬),2012(4).
[3] 王莲华.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媒介素养问题思考[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5).
[4] 李德刚.新媒介素养:参与式文化背景下媒介素养教育的转向[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