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27年的中国,风刀霜剑,群芳凋零。
诞生不久的中国共产党,满怀着热忱和希望,与国民党合作开启了大革命的大幕。然而,反帝反封建的北伐战争烽火未熄,国民党反动派就背叛革命,对共产党人举起了屠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成果在一片白色恐怖中付诸东流,共产党人的鲜血染红中国。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失败的大革命,亦是中国共产党人认清革命目标的新起点。
这一年,从尸山血海中爬起来的中国共产党人,揩干净身上的血迹,奔向南昌,拿起了枪杆子。
4月12日凌晨,上海工人纠察队全部被解除了武装。随后,屠杀开始了。
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的3天中,上海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被杀者300多人,被捕者500多人,失踪者5000多人。
而这,仅仅是血流成河的开始。
4月15日,广州的国民党反动派也发动了反革命政变。当日逮捕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2000多人,封闭工会和团体200多个,优秀共产党员萧楚女、熊雄、李启汉等被害。江苏、浙江、安徽、福建、广西等地也以“清党”名义,对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进行大肆屠杀。
6月,中共江苏省委书记陈延年被捕。他是陈独秀长子,被鲁迅赞为“中国大有希望”的年轻人,几年前赴法留学时,和周恩来一起创建了旅欧共产主义组织中国少年共产党。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陈延年临危受命,在白色恐怖笼罩下的上海恢复和重建党的组织,不幸被捕。
因为陈延年的特殊身份,敌人对他施尽酷刑企图获取党组织的秘密,而陈延年宁死不屈。被捕9天后,无计可施的敌人将他押赴刑场。面对敌人的屠刀,这位革命者几次被强按在地,都一跃而起,昂然挺立。最后,刽子手恼羞成怒,一拥而上,再次将他按倒,以乱刀残忍地将他杀害。
几天后,接替陈延年任中共江苏省委书记的赵世炎也被捕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这位上海工人运动的主要领导人本有机会离开上海,但他却毅然决然地选择了留下。
7月19日晨,赵世炎在上海郊外的枫林桥畔慷慨就义,年仅26岁。
屠刀,砍下了革命者的头颅,却挡不住中国共产党人前赴后继的坚定步伐。
1927年4月27日,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的腥风血雨中,中共“五大”召开了。
会议第二天,便传来李大钊遇害的消息。此时,南方的国民党、北方的军阀,几乎同时对共产党举起了屠刀。
1927年2月,蒋介石设在南昌的北伐总司令部中,机要秘书、共产党员蒋先云接到了周恩来的密信,告知蒋介石已经走向反共,让他尽快脱离蒋介石到武汉。
蒋先云是湖南人,于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为黄埔军校第一期学员,中共黄埔特别支部第一任书记。在众多黄埔生中,蒋先云有“黄埔第一人”之誉,这源自他创下的一个空前绝后的纪录:入学考试、毕业考试,以及在校期间所有考试成绩均名列第一。
蒋介石对蒋先云是有知遇之恩的。在蒋介石任职黄埔军校校长时,他就不曾掩饰对蒋先云的厚爱,“北伐成功之时,我归隐田园,黄埔军校这些龙虎之将谁能领导啊,只有蒋先云”。此后更是大加栽培提拔,封官至少将。
得知蒋先云去了武汉,蒋介石捶胸顿足。他也给蒋先云发了一封密信,“许以师长之位”,只要他能回头。
然而,蒋先云自此与蒋介石决裂,他拒绝了蒋介石的“师长之位”,留在武汉国民政府所率的国民革命军中任团长,继续参加北伐。
惜乎枪炮無眼,1927年5月27日,河南临颍决战,在北伐军与奉军最惨烈的一仗中,率队冲锋的蒋先云殒命疆场。周恩来得知蒋先云战死,万分痛惜,感叹道:“蒋先云是个将才,这是革命的损失!”
曾经的蒋介石“爱将”陈赓,也到了武汉。
陈赓是黄埔一期毕业生,与蒋先云、贺衷寒被称为“黄埔三杰”。蒋介石也十分看重他,评价他“此生外形文弱,但性格稳重,能刻苦耐劳,可以带兵”。
陈赓和蒋介石的关系更“亲密”——他救过蒋介石的性命。
1925年10月,黄埔军东征,华阳战斗失败,蒋介石身陷重围,不禁仰天长叹:“我唯有自杀以成仁了。”是陈赓夜行160里,背着蒋介石冲出敌人封锁。
东征时的蒋介石展现出来的还是革命面目,陈赓自然要救他。蒋介石被陈赓救下后,将他调为随从参谋,可以随便出入他的办公室,甚至连一声“报告”都不用喊。这般待遇,能有几人?
如果陈赓继续追随蒋介石,必是“前程似锦”。但是,当蒋介石策动“整理党务案”,要求他麾下第一军中的共产党员退出共产党时,陈赓反其道而行之,公开共产党员身份,宣布退出国民党。1927年前往武汉,在第二方面军任特务营营长。
人才济济的黄埔军校是蒋介石的发家资本,但蒋先云、陈赓这样的黄埔精英,却忠诚于自己的信仰,与他割席裂袍。
1927年,南昌起义刚刚两个月后,南下的主力部队在敌人的围追堵截下被各个击破,起义领导人失散,下落不明。轰轰烈烈的南昌起义失败了。据守三河坝与敌人血战了三昼夜的朱德部负责断后,成了南昌起义部队最后的孤军。
然而,朱德作为人民军队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之一,在三河坝之前,都不在党和军队的核心领导之列。
危急关头,朱德主持召开了一次会议,20余名排以上干部参会。“我拒绝向军阀主义投降,我已经选定了人民革命的道路,我要坚持到底。”这位蓄着长髯的革命者率先表明自己的态度。“只要还有一个人和我留下来,我就继续战斗;就是这个人也开了小差,我敢说,我还能发动起另外的人。”
在闽赣边界石经岭附近的隘口,国民党军的一个师紧追至此,并以两个团的兵力发起猛攻。起义军余部仓促应战,有些人面对敌人,慌张得手足无措。关键时刻,朱德亲自率领几个警卫员,从长满灌木和荆棘的悬崖峭壁往上攀登,出其不意地在敌侧后方发起进攻,杀出了一条血路。
当时,朱德威武地站在一块断崖上,手里掂着驳壳枪,挥舞着手臂,指挥后续部队通过隘口。在很多人的记忆里,他的身影被阳光镀上了一层金光。
在生死攸关的时刻,朱德表现出磐石一般的革命意志。从此,他成为这支队伍无可争议的领袖。
(刘智宏董少东摘编)
诞生不久的中国共产党,满怀着热忱和希望,与国民党合作开启了大革命的大幕。然而,反帝反封建的北伐战争烽火未熄,国民党反动派就背叛革命,对共产党人举起了屠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成果在一片白色恐怖中付诸东流,共产党人的鲜血染红中国。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失败的大革命,亦是中国共产党人认清革命目标的新起点。
这一年,从尸山血海中爬起来的中国共产党人,揩干净身上的血迹,奔向南昌,拿起了枪杆子。
血流成河
4月12日凌晨,上海工人纠察队全部被解除了武装。随后,屠杀开始了。
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的3天中,上海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被杀者300多人,被捕者500多人,失踪者5000多人。
而这,仅仅是血流成河的开始。
4月15日,广州的国民党反动派也发动了反革命政变。当日逮捕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2000多人,封闭工会和团体200多个,优秀共产党员萧楚女、熊雄、李启汉等被害。江苏、浙江、安徽、福建、广西等地也以“清党”名义,对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进行大肆屠杀。
6月,中共江苏省委书记陈延年被捕。他是陈独秀长子,被鲁迅赞为“中国大有希望”的年轻人,几年前赴法留学时,和周恩来一起创建了旅欧共产主义组织中国少年共产党。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陈延年临危受命,在白色恐怖笼罩下的上海恢复和重建党的组织,不幸被捕。
因为陈延年的特殊身份,敌人对他施尽酷刑企图获取党组织的秘密,而陈延年宁死不屈。被捕9天后,无计可施的敌人将他押赴刑场。面对敌人的屠刀,这位革命者几次被强按在地,都一跃而起,昂然挺立。最后,刽子手恼羞成怒,一拥而上,再次将他按倒,以乱刀残忍地将他杀害。
几天后,接替陈延年任中共江苏省委书记的赵世炎也被捕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这位上海工人运动的主要领导人本有机会离开上海,但他却毅然决然地选择了留下。
7月19日晨,赵世炎在上海郊外的枫林桥畔慷慨就义,年仅26岁。
屠刀,砍下了革命者的头颅,却挡不住中国共产党人前赴后继的坚定步伐。
忠诚信仰
1927年4月27日,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的腥风血雨中,中共“五大”召开了。
会议第二天,便传来李大钊遇害的消息。此时,南方的国民党、北方的军阀,几乎同时对共产党举起了屠刀。
1927年2月,蒋介石设在南昌的北伐总司令部中,机要秘书、共产党员蒋先云接到了周恩来的密信,告知蒋介石已经走向反共,让他尽快脱离蒋介石到武汉。
蒋先云是湖南人,于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为黄埔军校第一期学员,中共黄埔特别支部第一任书记。在众多黄埔生中,蒋先云有“黄埔第一人”之誉,这源自他创下的一个空前绝后的纪录:入学考试、毕业考试,以及在校期间所有考试成绩均名列第一。
蒋介石对蒋先云是有知遇之恩的。在蒋介石任职黄埔军校校长时,他就不曾掩饰对蒋先云的厚爱,“北伐成功之时,我归隐田园,黄埔军校这些龙虎之将谁能领导啊,只有蒋先云”。此后更是大加栽培提拔,封官至少将。
得知蒋先云去了武汉,蒋介石捶胸顿足。他也给蒋先云发了一封密信,“许以师长之位”,只要他能回头。
然而,蒋先云自此与蒋介石决裂,他拒绝了蒋介石的“师长之位”,留在武汉国民政府所率的国民革命军中任团长,继续参加北伐。
惜乎枪炮無眼,1927年5月27日,河南临颍决战,在北伐军与奉军最惨烈的一仗中,率队冲锋的蒋先云殒命疆场。周恩来得知蒋先云战死,万分痛惜,感叹道:“蒋先云是个将才,这是革命的损失!”
曾经的蒋介石“爱将”陈赓,也到了武汉。
陈赓是黄埔一期毕业生,与蒋先云、贺衷寒被称为“黄埔三杰”。蒋介石也十分看重他,评价他“此生外形文弱,但性格稳重,能刻苦耐劳,可以带兵”。
陈赓和蒋介石的关系更“亲密”——他救过蒋介石的性命。
1925年10月,黄埔军东征,华阳战斗失败,蒋介石身陷重围,不禁仰天长叹:“我唯有自杀以成仁了。”是陈赓夜行160里,背着蒋介石冲出敌人封锁。
东征时的蒋介石展现出来的还是革命面目,陈赓自然要救他。蒋介石被陈赓救下后,将他调为随从参谋,可以随便出入他的办公室,甚至连一声“报告”都不用喊。这般待遇,能有几人?
如果陈赓继续追随蒋介石,必是“前程似锦”。但是,当蒋介石策动“整理党务案”,要求他麾下第一军中的共产党员退出共产党时,陈赓反其道而行之,公开共产党员身份,宣布退出国民党。1927年前往武汉,在第二方面军任特务营营长。
人才济济的黄埔军校是蒋介石的发家资本,但蒋先云、陈赓这样的黄埔精英,却忠诚于自己的信仰,与他割席裂袍。
英雄挺立
1927年,南昌起义刚刚两个月后,南下的主力部队在敌人的围追堵截下被各个击破,起义领导人失散,下落不明。轰轰烈烈的南昌起义失败了。据守三河坝与敌人血战了三昼夜的朱德部负责断后,成了南昌起义部队最后的孤军。
然而,朱德作为人民军队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之一,在三河坝之前,都不在党和军队的核心领导之列。
危急关头,朱德主持召开了一次会议,20余名排以上干部参会。“我拒绝向军阀主义投降,我已经选定了人民革命的道路,我要坚持到底。”这位蓄着长髯的革命者率先表明自己的态度。“只要还有一个人和我留下来,我就继续战斗;就是这个人也开了小差,我敢说,我还能发动起另外的人。”
在闽赣边界石经岭附近的隘口,国民党军的一个师紧追至此,并以两个团的兵力发起猛攻。起义军余部仓促应战,有些人面对敌人,慌张得手足无措。关键时刻,朱德亲自率领几个警卫员,从长满灌木和荆棘的悬崖峭壁往上攀登,出其不意地在敌侧后方发起进攻,杀出了一条血路。
当时,朱德威武地站在一块断崖上,手里掂着驳壳枪,挥舞着手臂,指挥后续部队通过隘口。在很多人的记忆里,他的身影被阳光镀上了一层金光。
在生死攸关的时刻,朱德表现出磐石一般的革命意志。从此,他成为这支队伍无可争议的领袖。
(刘智宏董少东摘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