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小学英语教学的“无缝对接”“有效衔接”一直是广大中小学教师所研讨、所要努力实现的课题,中小学教学的衔接涵盖学风、教风、教材的梯度,课标要求的对比,课堂教学方法的衔接等方方面面。本文就英语教学如何进行有效衔接提出个人的观点,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中小学英语;有效衔接;建议
中小学英语教学的“无缝对接”“有效衔接”一直是广大中小学教师所研讨的课题,也是我们追求的目标。目前东莞市中小学英语所使用的教材是人教版(小学PEP:Primary English Students’ Book和中学的新目标Go For It),本文试图通过对教材、教师、教学等方面的探讨、对比、分析,为中小学的英语教学提供一些帮助,为中学起点班英语教学提供参考,为我们的有效课堂教学提供启示。
一、有效衔接所包含的内容
1.环境、学风的有效衔接
中小学教学的衔接是学风、校风的有效衔接;衔接小学的优良传统、良好的学风、良好的学习习惯,将它们带到中学来。中小学的衔接既是行动的衔接,也是思想、观念的衔接,是思想的碰撞。初中时期是学生生理、心理变化最大的时期,小学生到中学来,先后会经历开始的兴奋期,过后的平静期、适应期、分化期,再到七年级下学期开始的心理行为的叛逆期。了解学生的心理发展变化,跟踪学生的心理变化,及时对学生的变化采取相应的、有效的措施,对中小学教育教学的有效衔接具有现实的意义。
2.教材的有效衔接
教材的衔接是一个梯级能否成功跨到另一个梯级、一个章节回转到另一章节的纽带。小学英语课本中每个单元都分为A、B、C三部分,A、B部分要求掌握,C部分可以选学,每部分设计的形式都是Let’s start、Let’s learn、Let’s play、Let’s try、Let’s talk、Let’s read等形式。小学低年级重说、读,小学高年级重听、说、读,重活动,重兴趣的培养。七年级教材比小学教材明显升一个梯度,课本容量明显加大。通过对比发现,小学英语课程针对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测重把听、说作为英语学习的主要手段和英语理解与表达的形式;同时采用听、说、读、写、玩、演、做、唱、视听等多种形式促进语言技能的发展;注重充分调动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通过唱、演、玩、做手工等形式,充分调动学生情感态度、兴趣等非智力因素,重“形式”和“兴趣”方面较多。中学英语教学在培养兴趣、夯实双基、培养能力方面下工夫,加强听、说、读、写,特别是写的能力的训练,重“实”和“兴趣”方面的培养。
3.教师的衔接
教师的衔接主要是学生对新教师的接受度、认可度的衔接。七年级老师要迅速被新学生所接受、认可,一定要在开学3周内有自己的一套看家本领,使学生心服。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主要靠教师主观努力,从思想、行动上积极做好衔接。
4.学生的衔接
学生也同样应该积极想办法从思想上、行动上与中学接轨,调整自己的作息时间,随着科目的增多,要优化学习方法,适当改变学习策略,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学生的衔接包括下面两方面:①在新的学校里,应该重新明确自己的定位,找准目标;②由来自不同的学校,学生有个重新学习、重新适应的过程。
5.课堂教学方法的衔接
现在小学、中学基本上都是大班教学,中学大约为每班48~60人,小学人数相对较少,大约为每班35~45人。小学和中学教学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小学教学的基本要求是:①课堂教学是否达到课程标准,是否解决听、说、读、写,教学计划是否完成,重点是否突出,单词是否能准确流利朗读;②注重单词拼写中的对比记忆,注重朗读,注重思维性的单词的拼写;③小学音标教学注重朗读、感悟、对比;④小学的书写教学基础、规范;⑤着重兴趣的培养。七年级教材比小学的难度大,如果学生基础不好、不扎实,很容易在初中掉队。因此,首先应该积极进行教材优化组合的尝试,不要完全按部就班;要在怎样突出重点、难点方面下工夫;要创新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应有效拓展、有序延伸,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二、七年级英语教学的建议
学生在英语学习方面困难较大是由兴趣、信心和策略等方面的问题造成的。如果学生一开始没有培养足够的兴趣和信心,没有好的开端,以后的学习自然就会有困难。笔者针对这个问题,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首先,小学音标(六年级上册82页)要进行专门教学,对48个音素要真正做到课本要求的辨认和朗读(Pointandread);其次,英语的书写规范、整洁,符合教学要求;再次,单词认读(从四年级开始)要注意思维性的单词的拼写,要注意培养学生单词拼写的对比记忆。六年级上册英语课本的语言部分只设计了读音、连线的练习,而七年级英语上册(课本90~93页)设计了“音素、音标——字母与字母组合的读音——朗读技巧”的三个阶段训练,系统讲述了音标的拼法和用法。所以应该明确,音标教学重点应该放在七年级上册,七年级上学期应该全面系统讲解音标,使学生完全掌握音标的拼读要领,为进一步学好英语打下基础。同时应该明确,小学只要求认读、朗读,中学要求认读、拼读,学生能够根据音标新单词拼出来。
(2)加强写的训练。基础教育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学生书写的规范化,小学六年级课本有Let’s learn、Let’s read、Let’s talk、Let’s chant,就是缺少了Let’s write。适当加强笔头的训练,对学生知识的拓展衍生大有好处。七年级应该加强最基本的书写规范的训练,每届学生在七年级上学期都要进行书法等基础知识比赛。
(3)加强七年级课本的整合,从而实现优化组合。整合教材,不要迷信教材,只有不断地否定自己,才会提高。①根据教学的内容、教材的连贯性,调整英语教学内容的次序;②突出重点内容来支撑教学;③对课本内容适当进行编辑、优化,摒弃教课文的习惯,树立“用课文”的观念,公正有效使用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主要是需要教师转变思想,端正对教材的认识。
(4)突出重点难点,抓住重点,突出难点,适当拓展,使学生学得牢固。
(5)加强写的训练、说的训练、实践的训练。根据英语教学的特点,教师要营造听说的小环境,有针对性地加强专题训练,使学生对写有浓厚的兴趣,喜欢写,爱动笔。
(6)对语法知识要适当归类。无论小学还是中学,教师都应该根据课本内容适当归纳语法知识,使学生掌握最基本的语法。例如,在讲到动词双写规则时,我们可以这样归纳:①重读音节结尾;②闭音节结尾;③单词倒数往上数(从后面往上数):辅音字母—元音字母—辅音字母,符合以上三个条件,应该双写最后一个字母,再加ed或ing。
(7)个别有条件的九年一贯制学校,把七年级上册的内容提前在六年级学完,打个提前量,减轻初中负担。
(8)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解读》指出:小学阶段英语教学的内容比较简单,词汇、词语和语言材料十分有限,因此归纳总结语言知识或规则,对学生的英语学习没有多大的帮助。为此,小学阶段英语教学的重点要放在听、说、读、写训练上;要放在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语音、正确地听说读写习惯和运用英语的习惯上;要放在养成良好的接受英语和学习英语的方法上。同时指出:学英语必须有尽可能大的有声和文字的英语信息输入量;必须有题材和体裁及内容广泛、来源和表现形式多样化的英语输入量。以上这段话,同样适用七至九年级的英语教学。
对中小学英语教学有效衔接的探讨、研究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对六年级以及七年级起点班的教学具有特别的现实意义,愿我们一线的教育工作者,既是教育者、教学者,同时又是教学研究的探讨者、实践者。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英语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 范文芳主编.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英语(PEP)六年级上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3] 于钢.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英语(新目标)七年级上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关键词:中小学英语;有效衔接;建议
中小学英语教学的“无缝对接”“有效衔接”一直是广大中小学教师所研讨的课题,也是我们追求的目标。目前东莞市中小学英语所使用的教材是人教版(小学PEP:Primary English Students’ Book和中学的新目标Go For It),本文试图通过对教材、教师、教学等方面的探讨、对比、分析,为中小学的英语教学提供一些帮助,为中学起点班英语教学提供参考,为我们的有效课堂教学提供启示。
一、有效衔接所包含的内容
1.环境、学风的有效衔接
中小学教学的衔接是学风、校风的有效衔接;衔接小学的优良传统、良好的学风、良好的学习习惯,将它们带到中学来。中小学的衔接既是行动的衔接,也是思想、观念的衔接,是思想的碰撞。初中时期是学生生理、心理变化最大的时期,小学生到中学来,先后会经历开始的兴奋期,过后的平静期、适应期、分化期,再到七年级下学期开始的心理行为的叛逆期。了解学生的心理发展变化,跟踪学生的心理变化,及时对学生的变化采取相应的、有效的措施,对中小学教育教学的有效衔接具有现实的意义。
2.教材的有效衔接
教材的衔接是一个梯级能否成功跨到另一个梯级、一个章节回转到另一章节的纽带。小学英语课本中每个单元都分为A、B、C三部分,A、B部分要求掌握,C部分可以选学,每部分设计的形式都是Let’s start、Let’s learn、Let’s play、Let’s try、Let’s talk、Let’s read等形式。小学低年级重说、读,小学高年级重听、说、读,重活动,重兴趣的培养。七年级教材比小学教材明显升一个梯度,课本容量明显加大。通过对比发现,小学英语课程针对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测重把听、说作为英语学习的主要手段和英语理解与表达的形式;同时采用听、说、读、写、玩、演、做、唱、视听等多种形式促进语言技能的发展;注重充分调动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通过唱、演、玩、做手工等形式,充分调动学生情感态度、兴趣等非智力因素,重“形式”和“兴趣”方面较多。中学英语教学在培养兴趣、夯实双基、培养能力方面下工夫,加强听、说、读、写,特别是写的能力的训练,重“实”和“兴趣”方面的培养。
3.教师的衔接
教师的衔接主要是学生对新教师的接受度、认可度的衔接。七年级老师要迅速被新学生所接受、认可,一定要在开学3周内有自己的一套看家本领,使学生心服。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主要靠教师主观努力,从思想、行动上积极做好衔接。
4.学生的衔接
学生也同样应该积极想办法从思想上、行动上与中学接轨,调整自己的作息时间,随着科目的增多,要优化学习方法,适当改变学习策略,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学生的衔接包括下面两方面:①在新的学校里,应该重新明确自己的定位,找准目标;②由来自不同的学校,学生有个重新学习、重新适应的过程。
5.课堂教学方法的衔接
现在小学、中学基本上都是大班教学,中学大约为每班48~60人,小学人数相对较少,大约为每班35~45人。小学和中学教学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小学教学的基本要求是:①课堂教学是否达到课程标准,是否解决听、说、读、写,教学计划是否完成,重点是否突出,单词是否能准确流利朗读;②注重单词拼写中的对比记忆,注重朗读,注重思维性的单词的拼写;③小学音标教学注重朗读、感悟、对比;④小学的书写教学基础、规范;⑤着重兴趣的培养。七年级教材比小学的难度大,如果学生基础不好、不扎实,很容易在初中掉队。因此,首先应该积极进行教材优化组合的尝试,不要完全按部就班;要在怎样突出重点、难点方面下工夫;要创新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应有效拓展、有序延伸,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二、七年级英语教学的建议
学生在英语学习方面困难较大是由兴趣、信心和策略等方面的问题造成的。如果学生一开始没有培养足够的兴趣和信心,没有好的开端,以后的学习自然就会有困难。笔者针对这个问题,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首先,小学音标(六年级上册82页)要进行专门教学,对48个音素要真正做到课本要求的辨认和朗读(Pointandread);其次,英语的书写规范、整洁,符合教学要求;再次,单词认读(从四年级开始)要注意思维性的单词的拼写,要注意培养学生单词拼写的对比记忆。六年级上册英语课本的语言部分只设计了读音、连线的练习,而七年级英语上册(课本90~93页)设计了“音素、音标——字母与字母组合的读音——朗读技巧”的三个阶段训练,系统讲述了音标的拼法和用法。所以应该明确,音标教学重点应该放在七年级上册,七年级上学期应该全面系统讲解音标,使学生完全掌握音标的拼读要领,为进一步学好英语打下基础。同时应该明确,小学只要求认读、朗读,中学要求认读、拼读,学生能够根据音标新单词拼出来。
(2)加强写的训练。基础教育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学生书写的规范化,小学六年级课本有Let’s learn、Let’s read、Let’s talk、Let’s chant,就是缺少了Let’s write。适当加强笔头的训练,对学生知识的拓展衍生大有好处。七年级应该加强最基本的书写规范的训练,每届学生在七年级上学期都要进行书法等基础知识比赛。
(3)加强七年级课本的整合,从而实现优化组合。整合教材,不要迷信教材,只有不断地否定自己,才会提高。①根据教学的内容、教材的连贯性,调整英语教学内容的次序;②突出重点内容来支撑教学;③对课本内容适当进行编辑、优化,摒弃教课文的习惯,树立“用课文”的观念,公正有效使用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主要是需要教师转变思想,端正对教材的认识。
(4)突出重点难点,抓住重点,突出难点,适当拓展,使学生学得牢固。
(5)加强写的训练、说的训练、实践的训练。根据英语教学的特点,教师要营造听说的小环境,有针对性地加强专题训练,使学生对写有浓厚的兴趣,喜欢写,爱动笔。
(6)对语法知识要适当归类。无论小学还是中学,教师都应该根据课本内容适当归纳语法知识,使学生掌握最基本的语法。例如,在讲到动词双写规则时,我们可以这样归纳:①重读音节结尾;②闭音节结尾;③单词倒数往上数(从后面往上数):辅音字母—元音字母—辅音字母,符合以上三个条件,应该双写最后一个字母,再加ed或ing。
(7)个别有条件的九年一贯制学校,把七年级上册的内容提前在六年级学完,打个提前量,减轻初中负担。
(8)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解读》指出:小学阶段英语教学的内容比较简单,词汇、词语和语言材料十分有限,因此归纳总结语言知识或规则,对学生的英语学习没有多大的帮助。为此,小学阶段英语教学的重点要放在听、说、读、写训练上;要放在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语音、正确地听说读写习惯和运用英语的习惯上;要放在养成良好的接受英语和学习英语的方法上。同时指出:学英语必须有尽可能大的有声和文字的英语信息输入量;必须有题材和体裁及内容广泛、来源和表现形式多样化的英语输入量。以上这段话,同样适用七至九年级的英语教学。
对中小学英语教学有效衔接的探讨、研究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对六年级以及七年级起点班的教学具有特别的现实意义,愿我们一线的教育工作者,既是教育者、教学者,同时又是教学研究的探讨者、实践者。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英语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 范文芳主编.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英语(PEP)六年级上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3] 于钢.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英语(新目标)七年级上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