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活身边美术课程资源

来源 :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27358276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术课程标准》指出,美术教学应广泛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开发新的教学内容,探索新的教学方法。美国教育家怀海特曾说:“教育的问题就在于使学生通过树木而见到森林。”因此,美术教学不应该就教材而教教材,教师除了要有好的教学理念、模式、设计以外,还应该为学生构建一个“大美术”课堂,充分挖掘生活、大自然中等身边可利用的各种美术资源,拓展教学空间,提高美术课的教学质量。教学实践证明,盘活身边美术课程资源是丰富美术教学的重要手段。为此,要为学生多创造体验、探究、创作的环境和机会,为学生提供生动有趣、丰富多彩的内容和信息,开拓艺术学习的领域,拓展艺术的视野,使美术学习更有趣、更有用、更丰富,更趋向综合化发展。就“如何盘活身边美术课程资源”,笔者谈谈自己的做法和认识。
  利用大自然环境资源
  艺术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能见到美。在进行美术教学时,教师要善于把大自然作为身边的美术课程资源,引导学生走向自然、走进生活,去感受、观察,去体验、创作,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成长。
  学校每年的春游和秋游是课内外艺术教育的好机会。一、二年级学生去野生动物园、海底世界,笔者就布置他们注意观察各种动物的基本形态特征,如这些动物身上有哪些特型,有几种颜色,走、跑、游、躺的姿态各有什么不一样等。回来后,再组织学生进行交流、作画和展示,看一看哪些人观察得最认真,收获最大,引导学生在游玩时注意保持学习意识。三年级学生去植物园秋游,笔者就布置他们一起做树叶贴画。时值秋季,满地落叶,黄的、红的,三角形、针形、椭圆形……孩子们可兴奋啦!认识树木,捡落叶,讨论贴画主题,分小组现场开始贴画……大家玩得不亦乐乎,做出了各种各样有创意的树叶贴画。此时,大自然就是最好的美术课程资源,学生的创作灵感在作品展现中不只是色彩和造型,还有丰富的想象和灵动的思想,这要比在教室里画画的效果要好得多。把课堂美术教育延伸到大自然中,孩子们得到了美育,更培养了环保意识,也让他们在实践体验活动中真正享受美术课的乐趣。
  多媒体呈现多元化课程资源
  新课标提倡教师“以各种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如电影、电视、录像、范画……甚至故事、游戏、音乐等方式引导学生增强对形象的感受能力与想象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美术兴趣”。因此,在美术教学中教师要能结合教材体系,充分利用多媒体所呈现的多元化的课程资源来优化课堂,不失为一个非常高效的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中的画面色彩丰富,有故事情节、动画效果和音乐相配,可以最大限度的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美术教学真正做到寓教于美、美中育人。
  在教学《爱护古建筑》一课中,欣赏“各地古建筑”并了解其特点是必要的一环,但书上图片不多,又没有与教材配套的挂图,欣赏实景更是不可能,这时候多媒体就是最好的辅助工具。为此,笔者将搜集的各处图片扫描进电脑,精心分类并制作成Flash课件。上课时,学生在优美的古典音乐中,边欣赏,边赞叹,愉悦的学习氛围悄然形成。随着笔者点击用电脑制作的各地古建筑对比图,清晰地展示了生动别致的江南建筑美、大气古朴的北方建筑美,增强了学生的审美意识;再相机对细节进行放大和特写,比如故宫汉白玉的石阶上的浮雕、天井上的图案等,并相应配上生动的播音讲解和精炼的文字说明;学生再也不是坐着听和看了,忍不住站起来要看得更清楚,迫不及待举手想要跟老师交流,和同学小声地讨论起来。这种学习是高效的、自主的,激发了学生发自内在的学习动力,这是以往传统教学无法实现的。现代多媒体教育技术具有形象直观性、声像同步性、画面动态选择性等优势,所呈现出的多元化课程资源为学生学习提供了多方面的信息,取得了较好的学习成效。
  巧用生活资源拓展教学空间
  生活的世界是生动的、鲜活的。生活中蕴含着丰富的美术课程资源,教师应当结合教材巧用各种生活资源,架起“书本世界”和“生活世界”的沟通桥梁,给美术课本增加“营养”,拓展美术教学空间,实现美术知识的“生活化”与生活世界的“美术化”,让学生在活的、变化的美术探究中体验生活,享受学习的快乐。
  废弃物成艺术品,变废为宝 生活中有很多各式各样的废旧物品被人们当成垃圾丢弃,更有很多精美包装盒让人收弃两难。其实,这些“废物”是放错位的“宝贝”。在教学中,笔者引导学生变废为宝制作艺术品,达成环保教育和艺术教育相融相促。如在美术室角落放置了一个“储备箱”,让学生将“废品”收纳其中。慢慢地,他们学会挑选富有个性和特色的特别收藏,艺术素养就是在这样的氛围中熏陶积淀。而这些“宝贝”常常成了老师的教具或是学生手工课的材料。比如,定期开展“新产品”发布会,组织学生开动脑筋,动手摆一摆、贴一贴、剪一剪、粘一粘……让“废品”变身“新产品”。看,学生用废纸搓成细管,然后一根根拼接组合成一座“埃菲尔铁塔”;用矿泉水瓶和塑料袋做成一件彩色礼服……总之,他们用独特的工艺和表现手法来阐述艺术,使美学艺术在实践中升华。
  家庭资源活用,妙手生花 由于美术课教学中需要的大量材料几乎都来自于学生自己的家庭,除了家长购买之外,笔者还经常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家庭现成的美术资源。比如,可以提示有浓厚美术兴趣的学生多看一看、画一画自己家里的水果、鲜花或生活用品;还可以利用地瓜、萝卜以及各类水果等学习简单的雕刻。在《蔬果变变》这一课中,笔者引导学生利用身边常见的蔬菜和水果来雕琢不同的造型,通过教师的讲解、示范、启发,使学生感受和体验到蔬菜水果的雕刻技法。实践证明,孩子们有惊人的想象力,他们用土豆作和尚的头与身体,用白蚕豆、枸杞、花生分别作眼睛、嘴巴、耳朵,用干棕叶皮做了两个桶、一根担,三个形态迥异、“你看我,我看你”的“三个和尚没水喝”的雕塑,便栩栩如生地展现在眼前。还有红萝卜雕刻的乌龟、西红柿刻的荷花、苹果做的娃娃等。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可谓“妙手生花”“玩物益智”。
  引入绘本,实现学科融合
  现行美术教育没有绘本的内容,但是作为拓展内容,引导学生阅读绘本、欣赏绘本、创作绘本是一个非常好的美术课程资源。   阅读绘本 如在根据《逃学的小狐狸》为载体的美术教学中,笔者首先让学生自己欣赏绘本,以视觉元素阅读,然后闭上眼睛,听老师讲故事,再现画面效果。通过这样的练习,可以进一步丰富学生大脑中的视觉形象,让他们养成看到精彩的文字描写,马上就能转化成画面情景的习惯。
  续编绘本 如《逃学的小狐狸》故事的结尾可以是:“这回自以为是的小狐狸总以为自己很聪明,可最后还是被一群母鸡们给作弄了,那么下一回呢?下下一回……”这里给学生留下了无穷的想象空间,学生可以模仿用画面表现故事。
  创作绘本 利用学校德育主题活动,笔者经常引导学生设计书签、藏书卡、宣传画、海报,以及为“童谣”配童画等实践主题创作。在此基础,笔者与低年级语文教师共同探讨尝试绘画日记,以学生生活为脚本,用绘画、图片和文字记录生活,用纯真的画笔勾勒生活。通过以绘本为载体的美术活动,带给学生一个广阔无边的艺术天空。
  发掘乡土文化资源
  乡土资源主要指学校所在地区的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方面的资源。在美术教学时,教师可以结合当地的气候特点、风土人情、戏剧艺术、特色美食等富有本土特点的乡土资源进行教学,打造本土特色课程。
  笔者所在的厦门是一个现代化海滨城市,厦门小吃更是深深吸引着中外游客,它已经融于厦门饮食习俗之中,成为一种偏好、一种习惯、一种民风。在小学二年级《今日的菜单》教学中,笔者带领学生充分挖掘厦门特色小吃文化,补充课程资源,让学生以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尝试采用多种材料和形式表现厦门的小吃。课前,布置学生小组分工,通过查阅、走访、拍照、剪贴报刊、下载图片等途径,去了解厦门小吃的历史、习俗、特色、独特的制作方式等,这不仅培养了学生课前预先学习的习惯,更是借此加深对厦门的民族传统饮食文化的认识。教学时,笔者创设情境导入:“有人想在中山路开一间厦门风味小吃店,苦恼的是还没有定好菜单,现特聘你们来出谋献策,看看店里的菜单上该有哪些厦门风味小吃?”一石激起千层浪, 因为课前的充分准备,各学习小组纷纷上台展示课前学习成果,课堂一下进入高潮,风味小吃在孩子们绘声绘色的汇报中应有尽有:烧肉粽、土笋冻、海蛎煎、面线糊、薄饼、花生汤、韭菜盒、沙茶面……色香味俱全的厦门特色小吃已深深地刻烙在他们的脑海里,也为下面的橡皮泥手工制作打好了感性基础。瞧,小组合作制作的“一桌丰盛的厦门小吃”,把各种小吃的色彩搭配、菜肴造型、配菜点缀、盘子装饰等表现得淋漓尽致。孩子们在切、搓、揉、捏、团等制作方法中,充分感受着做菜的乐趣和巧妙,也明白了小吃中包涵了许多的艺术性,为自己的家乡而骄傲。
  结束语
  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深刻认识到:大自然和社会生活是一部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活教材,其中的丰富性、知识性是文字书本所无法比拟的。但是,无论选择什么,还是怎样合理利用,都需要美术教师拥有一双慧眼去探索、发现。只有盘活身边的课程资源,丰富美术教学,才能引领学生在活生生的环境中去感受美、认识美、表现美、创造美。
  (作者单位:福建省厦门市江头第三小学)
其他文献
幼儿园教学依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将幼儿园活动划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5个领域。《纲要》上要求各领域相互渗透,但实行起来,却很难做到。教师在设计教案时,往往把各个领域独立开来,语言活动即完全让幼儿学儿歌,了解“顶真”之类的语法,科学活动则完全让幼儿认识动植物或一些自然现象等,领域之间的渗透在实际的教学中少之又少。这样的教育其实是片面的,因为生活的各个方面本来就息息相关。幼儿教育要来
问题设计是课堂教学中最重要的环节,然而很多教师却不能掌握问题设计的要领,课堂上不是随意的口头禅就是问题过于简单,缺少深度,从而导致课堂“热闹”而缺乏实际意义。现今倡导课堂教学改革,那么前提就必须关注问题设计。而要让问题成为改革的动力,而不是阻力,笔者认为必须做到“三个注意”。  注意一:问题需要源自学生  谁都知道,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课堂的主体。但很多教师虽然理论上意识到,但在具体实践上却一头雾水
随着艺术类高考的逐渐增多,高中声乐教师开展有效教学的研究愈加深入。因为高考文化和专业并重的要求,决定了学校必然会对声乐教师的有效教学提出更高要求。笔者所任教的学校,是一所省级音美特色学校,每年毕业的声乐类优秀毕业生被西安音乐学院、上海戏剧学院、沈阳音乐学院等录取。在担任声乐教学的过程中,笔者对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进行有效教学形成了一些新的认识和体会。  懂得真正的声音概念  高中生平时耳濡目染的都是
小学英语教学随着新课程改革,各种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不断涌现。相应的,开发利用课外的有效时间与空间,探究不同的途径,使小学生获得最大限度的语言实践机会,从而获得语言实践能力。英语课外作业是对课堂教学的有效延伸,是英语学习的巩固、发展、深化,是学生课外学习英语的重要手段,具有诊断与补救的功能。  设计自主型作业  英语新课标大力倡导“自主式学习方式”和终身学习的理念,极其重视学习习惯的养成和实践
人教版高中政治教材(2013年4月第5版)中,对“科学发展观”有了很大的变动,思路更加条理清晰,表述更加严谨精炼,充分体现了新形势下对科学发展观与时俱进的理解。在历年高考中,科学发展观也是重点考查的知识点,因此充分掌握科学发展观的相关知识尤为重要,笔者试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三个方面进行了教学研究。  科学发展观提出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的进一步加快,我国社会主义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