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大学生就业季

来源 :时代金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kiv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面对大学生“最难就业季”的到来,社会各界都在关注政府部门如何破题。云南在全国首创“贷免扶补”大学生创业贷款,给云南大学生自主就业、自主创业带来福音。
  寻路毕业生就业难
  步入6月,2012~2013年度高校毕业生求职周期已逐渐进入尾声,2月初的统计显示,今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将达到699万,比2012年增加19万人,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大学毕业生人数最多的一年。然而,今年全国计划招聘大学毕业生岗位数同比降幅接近15%。史上最大规模的毕业生数量,却遭遇计划招聘岗位数的下降,于是今年被网友戏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年”。对于即将离开校园的学子,面对这股就业寒潮,如何顺利度过“最难就业季”仍然是个难题。
  大学生就业难是个持续了10年以上的老话题,对于就业难的原因以及解决之道的探讨也随之被社会各方关注。然而从近年的统计来看,毕业生的就业率一直都不太理想。大学生找一份工作,咋就这么难呢?
  从大学生自身看,笔者认为在观念、心智、职业技能等三方面都没能适应社会需求。从观念上看,长期以来形成的陈旧观念,即上大学的目的就是要出人头地,严重束缚了中国人。我们的传统价值是以“官本位”为轴心的,所以现在年年都是“公务员热”,进入公务员系统或者事业单位成了很多大学生的梦。退而求其次,那就是出国,所以辅导托福、GRE考试的产业都成了暴利产业。社会的主流价值导向就是这样,要让青年逆流而行确实不易。另外,由于现有社会发展的不平衡,资源越来越往中心城市集中,许多大学生尤其是名校毕业的,普遍不愿离开大城市,不愿到小城市、县城或乡镇去工作,大家都挤在大城市,就业的位置就那么多,能找到满意工作的概率自然就低了。出现“民工短缺、大学生多余”现象也就不足为怪了。
  从心智上说,大学生经过中学6年激烈拼杀,从应试教育的路上艰难跋涉过来,考试高于一切,把人生变成了以分数为中心,学生社会常识尚未健全,从教科书和考卷上认识的社会与真实的社会并不是同一回事。真实的社会错综复杂,处于不断的变化发展之中,而学生在最关键的青少年时代呆在教室和校园里,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为考试读书,对眼花缭乱的社会缺乏应有的认知和准备,心智上没有成熟,免不了在应对社会时不知所措。
  从职业技能来说,现在有不少大学定位不清晰,所提供的是“上不着天,下不着地”的教育,既缺少务实的职业教育,又远离超越性的合乎天道人心的理想化教育,造就的人才往往游离于真实社会。换言之,就是在“谋食”和“谋道”两方面都不到位。
  从外在因素看,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复杂严峻,主要是面临着经济放缓、毕业生总量持续增加、结构性矛盾突出的三重压力。一方面,在总的劳动力供过于求的背景下,当前国内外经济的不确定性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双重影响导致部分行业就业需求下降,用人单位“不招人、少招人”的趋势使得大学生就业面临不少困难。而另一方面,高校毕业生就业人数逐年增多,加之历年累积下来的未就业人数的助推,就业难有可能在较长一段时期内存在。我国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之后,大学毕业生的数量一直持续增长,2009年就已突破了600万人大关,目前,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达30%,而根据国家发展规划,到2020年将提高到40%。不仅如此,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间的结构性矛盾问题长期存在,毕业生就业期望与市场需求也还有差距。首先是高校专业设置与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错位,其次是我国人才结构失衡,供求矛盾加大。
  以高校毕业生为重要组成的青年就业问题,是社会发展的关键,也越来越成为我国劳动力市场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就业问题如果解决不好,高校毕业生就业不足,将影响家庭尤其是农村家庭对教育投入的信心,并影响家庭和社会稳定。那么,该如何应对“史上最难就业季”呢?
  就业关系民生,解决就业问题,政府责无旁贷。虽然政府不可能提供全部就业岗位,但可以做好就业创业引导,比如建立相应的保障机制指导就业;及时提供就业信息,做好就业咨询;出台扶持政策,倡导就业公平等。另外,高校也要主动作为,在平常的教育教学中,就要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练就过硬的本领,教给学生适应社会的技术技能。高校在档案保管、生存支持、就业资源共享等方面也要给毕业生提供方便,并在高校教育过程中帮助大学生树立积极正确的就业观,从容奔赴毕业季。同时,用人单位必须取消性别、户籍、年龄、乙肝等种种就业歧视,对求职者一视同仁、一把尺子量到底。
  当然,除了政府、用人单位、高校等有所作为外,关键还是求职者要转变就业观念。转变观念天地宽。上大学不过是接受更高的教育,绝不意味着鲤鱼跃龙门,从此身价百倍。所谓“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通过读书改变社会身份,实现从下到上的社会流动,那是科举时代的美丽梦境,这个梦在一百年前就做到了尽头。大学毕业生们如果要比,就比比就业以后的贡献,而不是就业之前的那点成绩。另外,大学生还应练就过硬本领、学会适应社会。打铁还需自身硬,只要胸有丘壑、肚里有货,出路就在前方。
  大学生们艰难的求职之路
  应届毕业生的苦恼:人生关口处何去何从
  随着“史上最难就业季”的到来,今年全国大学毕业生数量达到699万,比去年增加了19万人。与此同时,云南省大学毕业生也创历史新高,达13.8万人,比去年增加了1万人。
  据调查,应届毕业生中60%以上想进入国企或公务员系统工作,其吸引力不仅来自高工资和高福利,也来自事业发展机会。记者近期采访了云南省15名应届毕业大学生,其中有9人都将预期薪酬待遇定位在2500元及以下,相比于去年毕业生的预期工资,着实低了500多元。面对今年严峻的就业形势,大部分毕业生都放低了姿态。
  昆明理工大学应届毕业生小张从去年底开始,先后到七八家单位求职均无果,终于在5月底前签下了昆明的一家企业。总结之前失败的原因,小张说关键在于“眼高手低”,专业“对口”的工作要求较高,自己的能力达不到;符合自己条件的单位,对方开出的薪水又过低。新闻专业毕业的小李告诉记者:“我所应聘的媒体公司更青睐有工作经验的人,像我们这样的大学生,他们根本看不上。而且,对于我来说,有些媒体公司起薪太低了,只有1000元,我还要租房,在昆明扎根难。”   云南大学英语专业的应届毕业生小刘表示,英语专业找工作要求很高,口语、证书一样都不能少,之前面试了几家公司都不理想,加上自己是女孩子,家里也希望找份安定的工作。小刘决定回老家报考事业单位去学校当老师。当然,这也是一个好选择。
  相比之下,云南民族大学电气自动化专业的应届毕业生小李的求职之路就顺利很多。小李说:“我半年前就找好工作了,目前已经培训完正式入职了。我们这个专业找工作还是挺容易的,我没有感觉到太大的就业压力。我们班有38个人,三分之二的同学工作都已经定了。”
  教育部数据显示,由于今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空前,再加上经济不景气导致劳动力需求下降,因此,那些专业不占优势、几乎没有工作经验的应届毕业生在求职市场上的主动权并不大。应届毕业生们要想在激烈的职场上求得一席之地,得出的经验还是那句老话:机会只会青睐有所准备的人。
  往届生的尴尬:如何划定自己的职业生涯
  除了数据庞大的应届毕业生求职无门外,还有相当一部分的往届生需要一个庞大的就业市场来消化,他们要么在自己不喜欢的岗位上苦苦挣扎,要么就是四处飘荡。
  熬过了艰难的大四毕业季,很多大学毕业生至今没有找到如意的归宿。经过一次又一次无果而终的求职,有些人不断降低自己的求职要求,终于将自己推介出去,结束尴尬境地;有些人暂时放弃求职,积极备战考研或考公务员;当然,也有一部分毕业生在家人的帮助下,踏上了创业之路。看着学习成绩不如自己的很多同学都已找到满意的“婆家”,他们的内心有着说不清道不明的焦急和无奈。追根究底,很多大学生在校期间过于安于现状,只想着如何做一名好学生,心想只要能考几个资格证书,就业根本不成问题,却不知只靠几张资格证书远远不够,还得学会运筹帷幄,及时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做好求职的准备。当然我们不排除也有很多大学生虽然成绩不好,但是他们在关键的大四时期及时调整,抓好时机,搭上了就业的列车。痛定思痛,如果已经错过了招聘旺季,大学生们也千万不要灰心,应当及时调整好心态,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生涯。要知道,暂时的低头是为了成就更好的自己。
  小林毕业已经快有1年的时间了,在她眼里,上大学时无忧无虑的学校生活仿佛就在昨天。那时的她是一个很听话的学生,从来不会无故旷课、逃课,虽然在校期间参加的活动不多,但是她的人缘一直不错,和同学们相处融洽。但残酷的是小林也没能幸运地避开失业大军,至今她也没能找到满意的工作。其实在大四时,看到身边的同学们都在热火朝天地参加各种面试,小林自己也很着急,但是因为对外面的就业环境和招聘企业知之甚少,所以小林完全无从下手,跟很多同学一样,她像一只无头苍蝇到处乱撞,结果为一些根本不适合自己的面试白白浪费了时间和精力。
  虽然艰难的求职之路给小林很大的打击,但是如今的小林已调整好心态,她说:“虽然这几年是个艰难的时期,但是我绝不随便地找份工作应付自己,这毕竟事关我的一生。一个小女生不应该过多地为生活或工作东奔西跑,而且我的性格过于温和,不适合竞争激烈的职场环境,所以毕业后我一直都在参加我中意的一家事业单位的招聘考试,虽然直到现在都没考上,但是我想再怎么都应该坚持下去。我已经后悔过一次了,不想终生再为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后悔。”
  如今已毕业两年的大学生李亦然比小林的情况稍微好一点,目前他在一家建筑公司做会计,他所在的这家建筑公司成立不到5年时间。由于公司人手有限,繁琐的事务、堆积如山的文件、天天加班的处境压得李亦然喘不过气来。他表示自己的工作环境并不如意,他说:“其实我挺喜欢做财务工作,只是在我们公司,叫我做的事情太多,根本不能安心做财务,随时加班是常态,劳累不说,而且很容易出错,还有就是待遇太低了。”
  回想起自己的求职经历,李亦然露出悔不当初的神态,大四时,他对自己满怀信心,相信凭借自己的能力一定可以到一家大企业上班。可事与愿违,他总是与一些好岗位擦肩而过。当谈到下一步计划时,他说:“等再做一两年的时间,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后,我打算到大企业去,毕竟大企业的升职空间大。当然,除了做财务工作,我还想参加一些管理类的培训,争取做一名管理人才。”虽然出师不利,但是李亦然并没有灰心。
  吴涛是个特别机灵的小伙子,在上大学时,当同学们遇到麻烦,他总能第一个站出来为同学们排忧解难,因此口碑特好。吴涛的家境不错,虽然毕业时他也积极参加各种招聘会,但当时他所了解到的岗位要么是待遇太低看不上、要么就是要求太高进不去。到后来,他一咬牙索性自己创业。就这样,在家人的扶持下,他开了一家精品小店。
  吴涛开的店可不是一般的精品小店,虽然店面不大,但是装潢特别精致,而且里面的商品琳琅满目,既便宜又实惠。他介绍说,所有商品都代表着某个地区的典型特色,要么特别具有民族风味,要么就是饱含异国风情,其中有女士热衷的各种首饰,也有男士喜欢的古色古香的手表、打火机、钱夹等,还有其它说不上名字、形状奇特的东西。每一位进店的顾客,吴涛都会耐心地向他们讲解商品的各个细节和来历,以及它们所蕴含的特殊意义。看着吴涛有声有色地介绍自己的产品,顾客们总会会心一笑,不少人成为他的忠实顾客。
  当然,吴涛除了卖东西外,还会收集顾客向他兜售的特色精品,只要看得上的,他来着不拒。他说,他的店就像一个中转站,买卖兼做,且卖的就是精致和特色。但是当问到店里的运营情况时,吴涛有些惭愧,他说:“虽然我的店开了1年多了,但是至今还没摆脱亏损的状态。”他顿了顿继续道,“创业路肯定是不好走的。但是,我会继续摸索,相信我的店一定会扭亏为盈。”
  大学生们的求职模式各异,求职经历也千差万别,当然其中的酸甜苦辣,只有他们自己才能体会。大学生们只有持有永不灰心的信念、越挫越勇的毅力、不拘一格的胆识,才能走好自己的路。
  托起创业梦
  ——云南在全国首创“贷免扶补”支持大学生创业
  “干旱三年饿不死手艺人。”中国的这句古话,让2003年毕业于重庆邮电学院的丁大为毅然于2009年辞去昆明市邮政局支局长的职务,跟随其岳父金永才学习手艺,并成立了云南乌铜走银文化产业有限公司。在云南官渡古镇,记者见到今年33岁、已经是公司总经理的丁大为。他告诉记者,乌铜走银是云南一种独特的铜制纯手工工艺,距今已有280多年历史,云南乌铜走银文化产业有限公司是中国第一家以制作、展示、传承、销售乌铜走银工艺品、藏品、饰品礼品、纪念品为主,主要经销乌铜走银、纯银制品、珠宝玉器、云南传统特色手工艺品、古董杂件等的文化产业有限公司。为了更好地宣传乌铜走银工艺,2010年8月18日,金永才开办了乌铜走银传习馆,收了6个徒弟。由于前期筹办公司资金花销很大,2010年公司仍处于亏损状况,制约着公司的发展。2011年8月,正为资金发愁的丁大为偶然间得到可以申请“贷免扶补”的消息,就去官渡区就业局咨询具体的申请办法,就业局的工作人员还帮助他填表,资料提交后一天,丁大为就拿到了5万元的“贷免扶补”全额贴息贷款。他说:“这笔贷款正可谓是及时雨,当时订单多,公司赶紧采购了原料,年底按期交货,公司2011年底就收支持平了,半年时间就提前还清了贷款。”现在,公司员工已经从最初的8人增至36人,去年实现产值500万元,已经开始盈利,预计今年年底员工将突破50人,产值将达七八百万元。同时,公司正在培训16名残疾人,让残疾人也拥有一份手艺,回馈社会。   1997年毕业于黑龙江大学俄语专业的哈尔滨女孩高晶莹则选择在昆明开办了自己的培训学校——昆明中奥艺术职业培训学校。记者眼前的高晶莹,披着长发,一套黑衣黑裤,干练、聪颖。她告诉记者,她曾在一家装饰公司做人力资源工作,因招不到合适的装饰设计师而屡次碰壁,于是她萌生了成立一所专业培训设计师学校的想法,于2009年1月成立了昆明中奥艺术职业培训学校。她跑遍昆明所有的装饰公司,了解公司对设计师的需求量和技能要求,并与各装饰公司初步建立了一个“人才战略合作协议”,这为培训学校将来的学员输出找到了出路。学校前期的筹办和宣传,高晶莹已经倾囊而出,运营初期,她便遭遇资金短缺的危机,一筹莫展之际,她了解到各级政府为鼓励创业实施了“贷免扶补”政策,她找到盘龙区就业局,递交了贷款申请,很快她就拿到了5万元的政府全额贴息贷款。2011年还清贷款后,去年又从农信社贷了8万元,用于扩大规模。中奥培训学校作为盘龙区就业局下岗职工再就业培训基地和劳动力输出转移培训基地,建立起了“订单式”培训运行机制,受培人员的就业率特别高,已向社会输送了500多名具有专业技能的下岗工人、农民工和大学生,引导和带领8名失业人员成功创业。同时,她先后在盘龙区龙泉办事处、青云办事处、白龙寺社区为农村妇女开办电脑培训班,并在富民、红河建水两地设立州市培训点。2009年,高晶莹被昆明市农业局评为先进工作者,她的培训学校被昆明市妇联评为巾帼创新业示范基地。高晶莹说:“一个外省人在昆明创业并不容易,特别感谢就业局和农信社一直以来的支持,我会带动更多的人员就业,回报社会。”
  据了解,为推进云南省创业工作,破解影响和制约创业人员创业面临的困难和问题,进一步优化创业环境,2009年云南省制定了《云南省鼓励创业“贷免扶补”实施办法》、《云南省鼓励创业“贷免扶补”实施办法细则》,为有创业能力人员自主创业,提供贷款支持、税费减免、创业服务、资金补助等一套完整、系统的创业服务,对符合贷款条件的每一名创业者根据要求提供不超过10万元的贷款,期限最长为2年;全省的创业小额贷款由省政府建立的省级担保基金统一担保,正常期限内的贷款利息由中央财政全额贴息,对创业人员免除担保、免付利息。鼓励创业“贷免扶补”模式实行“政府主导、部门负责、多方参与、农信社承贷”的组织领导方式,政府就业经办机构、工会、共青团、妇联、工商联、个私协会、教育系统是其具体承办部门,负责鼓励创业“贷免扶补”模式的具体实施工作;云南省农村信用社是其金融服务机构,负责创业小额贷款的发放、回收等工作。
  云南省就业局局长石丽康介绍,近年来,为了缓解就业压力,云南省就业局指导全省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以促进就业为根本,多形式多渠道地开展了各类公共就业服务工作。一是积极做好就业岗位的收集和开发,帮助失业人员实现就业。2009年以来,累计实现新增就业107万余人,帮助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34万余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严格控制在4.3%以内。二是积极开展就业援助活动,帮助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全省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立足“春风行动”、“再就业援助月”、“民营企业招聘周”等专项就业活动,针对“零就业家庭”、低保人员、“4050”等就业困难群体开展就业援助活动,通过公益性岗位开发、推荐就业岗位、灵活就业社会保险补贴等援助手段,促进了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2009~2012年累计帮助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25万余人。三是结合“大学生就业援助活动”,全力做好大学生就业服务工作。通过开展就业、创业政策进校园,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会等形式积极帮助大学生就业,2009~2012年累计帮助近5万余名大学生参加就业见习,全省共建立大学生就业见习基地860多个。
  在扶持创业方面,云南省委、省政府2009年以1号文件出台制定了鼓励创业促进就业的20条措施,每年安排1亿元创业资金用于扶持创业。并在同年出台了独具云南特色的免担保、注重后续跟踪服务、强化激励机制的“贷免扶补”创业贷款新模式。从“贷、免、扶、补”四个方面向创业者提供创业帮扶。一是拓宽范围“贷”。对有创业能力的高校毕业生(含大学生“村官”、在校高年级大学生)、农民工、复转军人、留学回国人员等首次自主创业人员提供5~10万元不等的创业小额贷款,拓宽了政策扶持创业对象范围。二是降低门槛“免”。对创业人员按照有关规定免除相关行政事业性收费,减免相关税收;在省创业小额贷款担保中心建立担保金,为全省创业者统一担保,创业者申请贷款免担保、免利息。三是贯穿全程“扶”。为创业人员提供咨询培训、项目评审、小额贷款、配备导师、后续跟踪“一条龙”创业服务;建立了“1+3”跟踪服务机制,使每1名享受“贷免扶补”政策的创业者,都有1个承办单位负责服务,1名联络员负责联系协调,1名创业导师负责帮扶指导,使帮扶服务涵盖创业培育期、成长期、成熟期的整个过程。四是激励机制“补”。对首次创业成功者并稳定1年以上的,按吸纳就业人数给予1000~3000元的一次性创业补贴。其中:对首次创业的大学生,再增加一次性创业补贴1000元。
  “贷免扶补”工作启动以来,在短短的4年中,全省通过“贷免扶补”已累计扶持17万余人成功创业,发放创业贷款突破了100亿元,有效带动了50万余人就业。平均每扶持1人创业可有效带动3.08人就业,平均每万元贷款有效促进1.91人就业。“贷免扶补”扶持创业取得显著成效:一是促进了就业总量增长。2009~2012年,通过“贷免扶补”累计实现扶持创业17.53万人,占全省同期城镇新增就业人数的16%。全省城镇登记失业率持续控制在4.5%以内,2012年4.03%的全省城镇登记失业率,创造了近10年来的新低。同时,“贷免扶补”在促进重点群体的就业方面也发挥了积极作用。4年来,共扶持1.1万名高校毕业生创业,扶持11万余名农村劳动者创业,帮助近4万名失业人员创业,在维护社会安定团结上发展了积极作用。二是促进了个休私营经济发展。云南省通过“贷免扶补”,充分调动了创业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全省非公经济呈现快速发展的态势。2009~2012年,全省新增个体工商户数突破百万户,通过“贷免扶补”扶持创业的人数占到了新增总量的15.7%。使一大批创业人员快速进入非公经济发展领域。三是增强了劳动者自主创业的意识。“贷免扶补”政策实行以来,云南省建立了一套鼓励创业的政策服务体系,形成了政府重视创业、鼓励创业,部门扶持创业、服务创业,全社会支持创业、推进创业的良好氛围。4年来,累计申请“贷免扶补”创业贷款的总人数已超过35万人,参加创业培训人数23.2万人,全省广大劳动者的自主创业意识大幅提高。   石丽康告诉记者,面对“史上最难就业季”的新形势,省就业局始终把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作为重中之重来抓,从拓展渠道、鼓励创业、加强服务、完善见习等4个方面做好工作,使云南高校毕业生就业水平总体保持稳定。第一,多措并举努力拓宽就业渠道。力争今年通过实施“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农村特岗教师”等基层项目,实现就业的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1万人以上。从财税、社保补贴、培训等方面,引导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吸纳更多高校毕业生就业。建立高校毕业生走出去就业长效机制,依托“部省合作”、“央企入滇”等项目为载体,启动实施万名大学生走出云南行动计划,向外输送更多的云南籍高校毕业生。第二,进一步提高就业公共服务水平。从今年起,对云南城乡低保家庭、3个藏区县和人口较少民族的应届高校毕业生给予每人500元的一次性求职补助;对城乡低保家庭、残疾人,以及连续失业一年以上的高校毕业生,安排公益性岗位实现就业;从今年7月起,将见习生活补助标准从每人每月300元提高到500元。第三,进一步加大大学生创业扶持力度。充分发挥“贷免扶补”和小额担保贷款的作用,加大对高校毕业生创业的支持力度,通过组织大学生创业培训,提高创业能力;通过贷款资金扶持,提高大学生创业的比例;通过“1+3”创业跟踪服务措施,提高大学生创业的成功率,有效推动更多高校毕业生通过创业实现就业从而带动就业。同时,进一步调动各地大学生创业园区的建设积极性,为大学生创业搭建平台。
  石丽康表示,金融机构在大学生就业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严格落实了就业扶持政策,结合岗位需求积极吸纳大学生就业,同时配合政府开展了创业扶持工作,通过贷免扶补、小额担保贷款积极地向大学生等各类创业群体提供创业贷款的支持,帮助创业者起步。
  云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主任万仁礼介绍,云南省农信社作为全省“贷免扶补”工作的独家承办金融机构,全程参与“贷免扶补”新模式创建,与省就业部门紧密协作,协商明确财政资金的担保和风险补偿作用合二为一,实行统一担保,分担风险机制,代拟了《省级创业小额贷款担保基金管理暂行办法》、《云南省创业小额贷款呆账代偿管理办法》,制定配套的“贷免扶补”创业小额贷款管理办法,及时研制专项借款合同文本,并根据实情适时提高单笔贷款额度,调增首期还贷的期限及分期还贷频率,减轻了创业者初期的还贷压力;牵头组织对农信社信贷管理和核心业务的升级改造,使创业小额贷款全流程实现电子化监督和控制,规范性和效率性得到较大的提升;建立完善的信息报送制度,设计23项统计指标,及时准确收集分析数据,主动协调配合就业部门和承办单位工作,及时沟通信息,及时协调解决承办单位反映的基层金融服务问题。同时,通过“1+3”跟踪服务机制,建立专项台账,强化对创业者的跟踪帮扶,助推创业成功率,加强对各地创业小额贷款业务的检查指导,控制违约率,4年还款率达98.08%。截至去年末,全省农村信用社累计发放创业小额贷款102.93亿元,扶持175325名创业者实现创业,带动了近52万人实现就业,连续3年超额完成省政府下达的目标任务。今年云南省农信社共计划投放36亿元贷款额度“贷免扶补”,扶持创业6万人。
  同时,万仁礼表示,云南省农信社在鼓励创业“贷免扶补”实施过程中,也碰到一些困难:一是政府统筹协调力度还需进一步加强。少数地方在“贷免扶补”工作推进中政府重视不够,没有切实履行好政府主导的责任,导致各个系统之间统筹协调不够,各地工作进展有很大差距。二是对创业人员后续跟踪服务还需进一步加强。2012年,扶持6.2万人创业的目标任务分级下达,任务数相当于2009年的三倍,各地、各具体承办单位的精力主要集中在项目筛选和发放贷款的工作上。“贷免扶补”政策要求对创业者有两年的创业帮扶期,确保成功率和稳定率,随着工作的快速推开,对部分创业人员的后续跟踪服务没有及时跟上。三是创业项目缺乏竞争优势。据统计,扶持的创业项目多集中在餐饮、零售、加工制造、养殖种植等传统产业,在新兴产业上很少涉及,一定程度缺乏市场竞争优势。四是部分地区财政贴息到位迟缓。部分州、县由于部门配合和协调工作不够,贴息到位时间较为迟缓,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经办联社的积极性。
  大学生创业“贷”来“及时雨”
  面对“最难就业季”,相关部门相继出台了包括财税、金融、创业培训等在内的一系列支持措施,为广大青年学子铺起了一条创业之路。据央行有关负责人介绍,在支持大学生创业过程中,央行综合运用再贷款、再贴现、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利率等货币政策工具,加强货币信贷指导,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大学生创业的金融支持力度。同时,央行还鼓励各相关金融机构在开展小额担保贷款、贴息贷款、信用贷款的同时,积极创新适应大学生创业资金需求特点的信贷产品和模式,进一步提高大学生创业金融服务水平。
  陕西大学生开公司注册资本50万以下零首付
  随着2013年高校毕业生就业总量继续加大,日前陕西省工商局出台《进一步支持高校毕业生创业就业的实施意见》,降低了大学生创业门槛。陕西省工商局首先降低登记注册门槛,高校毕业生(含五年内往届毕业生)申办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在50万元以下的(涉及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前置许可项目除外),可以先“零首付”申请注册,注册资本金在规定时限内到位即可。同时鼓励高校毕业生以实物、知识产权等作价出资创办企业,知识产权可占注册资本总额的100%。允许高校毕业生将符合条件的自有住房、租赁房、临时商业用房作为登记注册的住所,可实行一址多照和一照多址。申请经营项目需经前置许可审批的,除涉及国家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前置许可审批项目外,可实行“先照后证”;鼓励高校毕业生从事经营教育培训、家政服务等现代服务业,支持农村高校毕业生回乡创业。
  共青团贵州省委多举措“助力”大学生创业就业
  面对较为严峻的就业形势,共青团贵州省委积极发挥“领航”作用,通过成立青年创业担保公司、建设贵州省大学生创业园等,积极帮助大学生就业创业。其中,“贵州省大学生创业园”近两年来,已培育了254家企业,获得专利45项,就业青年超过4000人。   据共青团贵州省委、贵州省青年创业就业服务中心介绍,贵州省青年创业就业服务中心建立了自已的青年创业担保公司,联合中国银行贵州省分行发行了“青年创业卡”。该卡除具有银行一般借记卡的所有功能外,还是贵州青年创业的身份识别,通过此卡可由省青创基金会的担保公司或相互间进行联保形式申请无抵押贷款。青创卡在今年“五四”正式启动,已发放了3000多张,发放贷款4520万元,正在审批的贷款1.05亿元。据了解,2013年下半年,共青团贵州省委将联合贵州省科学技术厅,共同开展“贵州省青年科技创新创业合作计划”,合作期限3年,每年双方各出100万元,共建科技创业创新基金,重点扶持有一定科技含量和专利产品的企业。
  湖北大学生创业贷款累计发放16亿元
  目前,湖北省内有邮储银行、省农信联社和农行可发放大学生创业贷款,额度为5万元至10万元,部分贷款需要担保和抵押,也有纯信用贷款。创业者获得贷款后,可向财政部门申请贴息。截至2013年4月末,湖北省累计发放大学生创业贷款5.6万笔,总金额16亿元。
  广东大学毕业生创业可申贷10万元
  广东省政府办公厅近日印发有关《通知》,提出了29条措施,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其中,高校毕业生自毕业学年起3年内自主创业,自首次注册登记之日起3年内,免收登记类、证照类和管理类等行政事业性收费,符合条件的,3年内按每户每年8000元为限额依次扣减其当年实际应缴纳的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和个人所得税。同时,自主创业资金不足的,可申请最高10万元的小额担保贷款,多人组织起来创业的,可按每人10万元、总额最高200万元的额度实行“捆绑式”贷款。高校毕业生离校前申请小额担保贷款的,由学校就业(创业)指导部门指导推荐和协助申请,送经办银行按程序办理。而毕业学年起3年内自主创业,领取营业执照正常经营6个月以上的,政府部门可给予5000元左右的一次性创业资助;经相关部门评选出的优秀创业项目,还可给予5万~20万元的一次性资助。
  安徽近万名大学生获创业贷款
  据《合肥日报》报道,农村青年创业贷款、大学生村官创业贷款、整贷直发再就业小额担保贷款……大学生创业贷款将有更多选择。安徽省银行业创新金融产品,提供信贷资金优先支持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初步统计,2013年截至6月初,银行机构已开发各类创业贷款64种,累计投放信贷规模7579.5万元,扶持近万名大学生实现创业。
  据悉,为缓解毕业生临时资金周转紧张,银行机构还推出低额度信用卡透支服务。辖内多家银行可以为毕业生办理透支额度在500~5000元不等的学生优惠卡(即低额度信用卡),免收短信服务、工本费、年费、小额账户管理费、账户间异地转账等手续费。据统计,截至4月末,已发放信用卡超过19000张,累计透支规模超5000万元。
  青岛应届毕业生可领就业补贴
  据报道,青岛8万名应届毕业生每人发500元就业补贴,自主创业的毕业生最高可获30万元政府担保贷款。据悉,青岛今年将加大对毕业生职业介绍、就业指导和公共就业服务的投入。2013年市财政安排资金1140万元,完善毕业生岗位网络配置平台,举办毕业生专场招聘会900场以上,实现就业信息有效对接。安排资金2000万元,对1.3万名毕业生参加就业技能培训、综合能力培训和创业培训给予补贴,提高毕业生就业技能水平。
  为完善毕业生基层就业财政扶持政策,毕业生在小微企业就业的,给予每月540元最长12个月的社会保险补贴;毕业生参加就业见习,财政部门按照最低工资标准给予见习补贴;毕业生到农村参加“三支一扶”服务,给予最长6年的生活补贴和社会保险补贴,引导1万名毕业生基层就业,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对于打算自主创业的应届毕业生,青岛市财政对毕业生自主创业给予5000元的一次性创业补贴,启动资金不足的可申请最高30万元的政府担保贷款。
  总把关:苏丽霞
  栏目主持:黎 风
  执行编辑:伍 芳
  编辑:陈彦彤 杜 杉
  周小丽 薛盘栋
  图片:王蓉蓉
其他文献
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传统的教学媒体如黑板、教科书等由于其承载信息的种类和能力十分有限,远远满足不了现代教学的需要。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多媒体计算机出现在教学中,它可以将多媒体信息集成于一体,而且有极灵活的交互功能,代表了教学媒体发展的方向。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应用于物理课堂教学,对物理课堂教学的全面优化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一、多媒体计算机辅助物理教学是教学改革的必然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是利
6月12日,针对近期全国多地接连发生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并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情况,最高人民法院下发通知,明确对重大、敏感的危害生产安全刑事案件,可按《刑事诉讼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房地产业在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房地产的发展速度和发展规模越来越快,要想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中站稳脚跟,提高房地产业
ITIL走进企业,往往是带着满腔热情而去,带着怏怏不乐而归。究其原因,小部分是因为技术人员的实现问题,而大部分原因则在项目实施人员的管理和协调能力。尤其,随着ITIL不断升
污染场地,即为被危险物质污染后需要进行修复的土地与建筑。但是其本质上都是指指定空间或区域中,有害物质的存在量已经超过环境背景值,并且会对该区域的生态环境与人类健康造成
  日前,国家审计署公布对长江三峡工程竣工财务决算草案审计结果,这也是审计署10年来第20次对三峡工程进行审计。从2011年6月到2012年2月的此番审计,暴露出三峡工程挪用移民资
摘 要:本文以“互联网 ”视域下互联网法学教育的机遇与挑战为研究题目,在明确互联网与法学教育关系基础上,探讨了我国互联网法学教育的基本问题。全文基本结构由“互联网 ”视域下法学教育的基本情况、国外互联网法学教育的发展状况、目前我国互联网法学教育发展的机遇与挑战以及对互联网法学教育发展面临的挑战提出破解对策等主要部分组成。  关键词:互联网 ;法学教育;困境;对策  中图分类号:D90-4;G642
建筑工程是具有多个环节的复杂性系统工程,施工过程中的环节相互制约,保证建筑施工安全和质量稳定就要对施工的各个环节予以重视。施工质量如果不过关就会造成人力、物力资源的
虽然我国正在经历社会的快速发展时期,但是我国现在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许多企业仍然在快速扩展,面临着很多方面带来的挑战,企业想要更为快速稳定的发展,就需要完善自己
当前正在进行的新课程改革,课程功能转变了,课程结构调整了,课程内容、学习方式、评价制度、管理制度也有了一定的变化。那么在教学实践中,教学理念要转变,教学手段要更新,众多教学因素要应之而改,但有一点却是永恒不变的,那就是兴趣。  托尔斯泰曾说:“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兴趣这一非智力因素,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已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从心理学上看,兴趣是主要的正情绪之一,它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