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识字写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任务之一,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对识字写字教学做了比较明确的定位,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一二年级教学的重点,识字写字教学对完成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的目标和任务具有多方面的意义。本论文分析了低段小学生错别字的类型及其成因,将错别字拆分为错字和别字两种进行分析研究,试图解开学生错别字现象的谜底,为他们掌握正确的汉字打下牢固的基础。
关键词:小学语文;低段;错别字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一、错别字类型
(一)错字类型
一是笔画增减错误。第一,笔画增加。在写字过程中,添加笔画是小学生经常犯的一个书写错误,如多写一点,多写一竖,多写一撇,多写一横等。第二,笔画减少。在书写汉字的过程中,把应该有的笔画丢失是汉字书写错误的另一缘由。如国王的“国”字里边是玉字,错写成“王”字等。二是形近笔画错误。由于一些笔画比较相似或者接近,学生容易造成混淆,最后造成书写错误。在书写过程中,“点”、“捺”这两个笔画学生容易写错,瀑布的“瀑”字,好多学生会把下边改写成了水字。三是部件错误。第一,写错部件。字形的某一部件写错,形成错字。如:“被”字的偏旁是衣字旁,写成了示字旁。第二,多写了部件。如“崖”左边多加了一个“三点水”。第三,少写了部件。如“猴”少写了中间的部件“单人旁”。
(二)别字类型
一是音同或音近别字,如在家的“在”学生常常会写成再见的“再”。二是形近别字,老师和蔼(应为“蔼”)的声音在我耳旁响起。三是不规范汉字,这里所说的“不规范字”主要指:写得比较潦草,有连笔现象的字,笔画连接不到位的字,以及结构不紧凑的字。最常见的就是“人”字和“八”字写混淆。
二、错别字原因分析
(一)出现错字原因分析
(1)学生的注意力不稳定。学生在课堂上的时候,一节课四十分钟的时间,学生很难做到把全部的精力都放在课堂上,很容易受到其他事物的干扰。教师稍不做提醒,学生就会三心二意,思绪就不知道跑去了哪里,因此常常会在写字的时候丢三落四,出现笔画增加和减少的错误。虽然随着学生年龄的增加,有意主义也在逐渐提升,但是低学段的小学生还是很难将全部的精力都放在识字上面。在写作业的时候,学生都知道要把全部的精力都放在做作业上。但是,学生的有意注意时间较短,自制力也很差,写着作业的同时就会分心玩了起来。在这种边写边玩的情况之下,学生很难做到准确书写汉字,因此就会出现笔画增减的错误。
三、趣味识字
好的开头,打下好的基础。但是“创业”容易,“守业”难。怎样才能把学生的兴趣保持下去呢?
(1)借助不同色有趣识字。课堂上PPT 里和板书中利用不同颜色形成鲜明对比,突出汉字的不同点,通过鲜明的对比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教学汉字“和”“禾”时,将“和”的部首“口”用不同颜色的粉笔书写,强化学生了对汉字“和、禾”的记忆。这样,既使学生轻松地记住了这些字,又给它们归了类,一举两得。
(2)借助顺口溜轻松识字。遇到难字,易错的字,借助顺口溜教学。如教学《日月明》这课的时候,让学生也学着课文里的样子,自己编一编,学生说出了:“问”字,门里一个口,问问问;“早”字:太阳站在十字架上说:“早早早。”这样的顺口教学,风趣幽默,贴近生活,学生容易记住,印象也十分深刻,既能展现语文课的趣味性,活跃课堂气氛,又能提高识字效果。
(3)借助猜字谜比赛识字。在教学中,笔者尽可能地鼓励学生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进行自主性识字和创造性识字。如“画”字:“山”底上一亩田。“朋”字:两个月字肩并肩。通过编字谜,学生牢牢地记住了这些字。
四、立足课堂,扩识字质量
1.学生的识字主要还是在课堂中完成的,书本上的生字分为一类和二类生字。在教生字时,笔者对一类、二类生字的教学侧重点不同。一类生字的侧重点是保证学生会认读,会根据字义正确组词,掌握生字的笔顺。二类生字的教学要求学生会认读生字、简单理解字义或词义。因为只有达到这样的标准,学生才不会对字义模糊不清,产生“张冠李戴”的笑话,才能保证学生识字的质量。
2.延伸阅读,扩识字数量
课外阅读是语文课堂阅读的继续和扩展,对增加学生的识字量,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有很大的帮助。今年一年级的教学中,第一个月笔者实施的是亲子阅读,家长教孩子一起读,教会学生阅读的方法和习惯。第二个月开展家长和孩子一起读,孩子不会的借助拼音,不会的家长给予指导。第三和第四个月开展我读你听,孩子读家长听。与此同时,笔者购买了200 本绘本,供孩子午间休息的时候阅读。这样做可以让学生获得更多的感悟以及与字宝宝更多“见面”的机会,无形中扩大了识字的数量。
结语
本文从错字和别字的类型及其成因对小学低段错别字的现象进行了研究。小学低年级学生有不少写错别字的现象,如不及时纠正,一旦进入中高年级,势必会造成蔓延之势。多笔画、少笔画、笔画错误形成错字;形近字分不清成为错别字;同音字混用成为别字,音近字读不准成为别字。知道错别字的类型及成因,才能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扎实学习生字,做到读准字音,认清字形,明辨字义,不断复习,帮助学生记忆,提高学生的识字及写字的效率。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7.
[2]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3]黄丽霞.小学生错别字产生的原因及对策[J].七彩语文(教师论坛),2018(1):28-30.
[4]张昊.低年段小学生错别字成因类型及改进策略—基于盘锦市小学的个案调查研究[D].沈阳:沈阳师范大学,2014.
[5]杨金.不同年段小学生错别字现象成因分析[J].中华少年,2016(14):56-57.
[6]吳心怡.小学生错别字成因分析—基于汉字部件层面[D].南通:南通大学,2018.
[7]阴翠林.小学生错别字类型分析[D].乌鲁木齐:新疆师范大学,2016.
[8]孙海清.小学中年段学生错别字情况调查分析与解决策略研究[D].武汉:华中师大学,2016.
关键词:小学语文;低段;错别字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一、错别字类型
(一)错字类型
一是笔画增减错误。第一,笔画增加。在写字过程中,添加笔画是小学生经常犯的一个书写错误,如多写一点,多写一竖,多写一撇,多写一横等。第二,笔画减少。在书写汉字的过程中,把应该有的笔画丢失是汉字书写错误的另一缘由。如国王的“国”字里边是玉字,错写成“王”字等。二是形近笔画错误。由于一些笔画比较相似或者接近,学生容易造成混淆,最后造成书写错误。在书写过程中,“点”、“捺”这两个笔画学生容易写错,瀑布的“瀑”字,好多学生会把下边改写成了水字。三是部件错误。第一,写错部件。字形的某一部件写错,形成错字。如:“被”字的偏旁是衣字旁,写成了示字旁。第二,多写了部件。如“崖”左边多加了一个“三点水”。第三,少写了部件。如“猴”少写了中间的部件“单人旁”。
(二)别字类型
一是音同或音近别字,如在家的“在”学生常常会写成再见的“再”。二是形近别字,老师和蔼(应为“蔼”)的声音在我耳旁响起。三是不规范汉字,这里所说的“不规范字”主要指:写得比较潦草,有连笔现象的字,笔画连接不到位的字,以及结构不紧凑的字。最常见的就是“人”字和“八”字写混淆。
二、错别字原因分析
(一)出现错字原因分析
(1)学生的注意力不稳定。学生在课堂上的时候,一节课四十分钟的时间,学生很难做到把全部的精力都放在课堂上,很容易受到其他事物的干扰。教师稍不做提醒,学生就会三心二意,思绪就不知道跑去了哪里,因此常常会在写字的时候丢三落四,出现笔画增加和减少的错误。虽然随着学生年龄的增加,有意主义也在逐渐提升,但是低学段的小学生还是很难将全部的精力都放在识字上面。在写作业的时候,学生都知道要把全部的精力都放在做作业上。但是,学生的有意注意时间较短,自制力也很差,写着作业的同时就会分心玩了起来。在这种边写边玩的情况之下,学生很难做到准确书写汉字,因此就会出现笔画增减的错误。
三、趣味识字
好的开头,打下好的基础。但是“创业”容易,“守业”难。怎样才能把学生的兴趣保持下去呢?
(1)借助不同色有趣识字。课堂上PPT 里和板书中利用不同颜色形成鲜明对比,突出汉字的不同点,通过鲜明的对比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教学汉字“和”“禾”时,将“和”的部首“口”用不同颜色的粉笔书写,强化学生了对汉字“和、禾”的记忆。这样,既使学生轻松地记住了这些字,又给它们归了类,一举两得。
(2)借助顺口溜轻松识字。遇到难字,易错的字,借助顺口溜教学。如教学《日月明》这课的时候,让学生也学着课文里的样子,自己编一编,学生说出了:“问”字,门里一个口,问问问;“早”字:太阳站在十字架上说:“早早早。”这样的顺口教学,风趣幽默,贴近生活,学生容易记住,印象也十分深刻,既能展现语文课的趣味性,活跃课堂气氛,又能提高识字效果。
(3)借助猜字谜比赛识字。在教学中,笔者尽可能地鼓励学生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进行自主性识字和创造性识字。如“画”字:“山”底上一亩田。“朋”字:两个月字肩并肩。通过编字谜,学生牢牢地记住了这些字。
四、立足课堂,扩识字质量
1.学生的识字主要还是在课堂中完成的,书本上的生字分为一类和二类生字。在教生字时,笔者对一类、二类生字的教学侧重点不同。一类生字的侧重点是保证学生会认读,会根据字义正确组词,掌握生字的笔顺。二类生字的教学要求学生会认读生字、简单理解字义或词义。因为只有达到这样的标准,学生才不会对字义模糊不清,产生“张冠李戴”的笑话,才能保证学生识字的质量。
2.延伸阅读,扩识字数量
课外阅读是语文课堂阅读的继续和扩展,对增加学生的识字量,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有很大的帮助。今年一年级的教学中,第一个月笔者实施的是亲子阅读,家长教孩子一起读,教会学生阅读的方法和习惯。第二个月开展家长和孩子一起读,孩子不会的借助拼音,不会的家长给予指导。第三和第四个月开展我读你听,孩子读家长听。与此同时,笔者购买了200 本绘本,供孩子午间休息的时候阅读。这样做可以让学生获得更多的感悟以及与字宝宝更多“见面”的机会,无形中扩大了识字的数量。
结语
本文从错字和别字的类型及其成因对小学低段错别字的现象进行了研究。小学低年级学生有不少写错别字的现象,如不及时纠正,一旦进入中高年级,势必会造成蔓延之势。多笔画、少笔画、笔画错误形成错字;形近字分不清成为错别字;同音字混用成为别字,音近字读不准成为别字。知道错别字的类型及成因,才能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扎实学习生字,做到读准字音,认清字形,明辨字义,不断复习,帮助学生记忆,提高学生的识字及写字的效率。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7.
[2]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3]黄丽霞.小学生错别字产生的原因及对策[J].七彩语文(教师论坛),2018(1):28-30.
[4]张昊.低年段小学生错别字成因类型及改进策略—基于盘锦市小学的个案调查研究[D].沈阳:沈阳师范大学,2014.
[5]杨金.不同年段小学生错别字现象成因分析[J].中华少年,2016(14):56-57.
[6]吳心怡.小学生错别字成因分析—基于汉字部件层面[D].南通:南通大学,2018.
[7]阴翠林.小学生错别字类型分析[D].乌鲁木齐:新疆师范大学,2016.
[8]孙海清.小学中年段学生错别字情况调查分析与解决策略研究[D].武汉:华中师大学,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