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梵净山有“梵天净土”之称,这座古代被认为是蛮荒之地的深山长年人迹罕至,直到明代才因佛教的兴盛而逐步发展。存留下来的佛教文物记录了古人关于梵净山自然环境的描述,风景优美,堪称仙山佛地,政府对山林的保护十分重视,禁止伐木毁林,养护当地的林木,从而培育当地水土。僧侣苦修,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不损害山林草木生灵,客观上维护了自然生态。
【关键词】 梵净山佛教 生态保护思想 佛教文物
梵净山得名于“梵天净土”,位于贵州省铜仁地区的江口、印江、松桃交界处,是武陵山脉主峰,海拔2493米,森林覆盖率为95%,植被类型多样,动植物群落丰富。梵净山佛教文化可以追溯至宋元时期,明代后成为一方名胜,历四次大修,清康乾年间,百余年朝山之风不坠,香火鼎盛。梵净山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良好,是国际“人与生物圈保护网”(MAB)成员。近年来梵净山作为世界自然遗产进行申报,佛教文化是梵净山重要的组成部分,其良好的自然环境与佛教文化的发展密不可分。
刘禹锡《陋室铭》曾言:“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中国的名山大川往往都流传着各种神话传说,山水与人文交融,为其增添了一股神秘的色彩,吸引四方的人们前往探寻。名山孕育的文化带上了各自的特色,受佛教、道教和儒家文化的影响,这些名山保留了良好的自然环境,成为一方胜地。梵净山作为中国自然遗产预备名录名单中的一员,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早在1986年就被列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联合国“人与生物圈”国际自然保护区网。梵净山受佛教文化影响历史悠久,从北宋的西岩寺,到明清兩代“五大皇庵,四十八脚庵”盛况,从辟支佛遗迹到禅宗圣地,佛教在梵净山刻下了深刻的烙印,留下诸多佛教文物记载这段历史。作为一方佛教胜地,不仅仅是僧侣重视生态保护,政府也对这片地区非常关注,立碑警示后人保护自然,培护风水。
一、梵净山佛教发展历史
梵净山山名载于史册始于明,出于郭子章《黔记·卷十三“山水志下”》,在此之前关于梵净山的称谓并未确定。梵净山老金顶下《敕赐梵净山重建金顶序》记载:“旧说者,以弥勒、释迦二祖分管世界,用金刀劈破红云金顶,于是一山分为二山”,从碑文中可知,梵净山传说是弥勒和释迦两位佛祖划界分治的地方,在金顶上至今还保留有释迦殿和弥勒殿,作为对这段传说的印证。梵净山地区现存最早的关于佛教的碑碣是思南的《白云寺舍白碑》,立于明嘉靖三年(1524年),记录了寺庙的日常管理的内容。梵净山佛教具体发源于何时,学界持有不同看法,有隋唐传入说、宋代传入说和明代传入说之争,梵净山金顶开山时间根据金顶的《院道摩崖》可以追溯追溯到万历元年(1573年),印江当地官员查勘梵净山,招募人员开上山道路。万历四十六年受皇家敕赐重修,留有《敕赐梵净山重建金顶序》,为后世研究梵净山佛教发展提供了依据。
《脉源宗谱碑记》和《天池院海阔塔铭》皆以妙玄为开山祖师,但并未说明妙玄传承自何派系,至第七代的海阔彗惺禅师则明确说明传承临济宗破山海明法系,禅宗对于梵净山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根据《敕赐梵净山重建金顶序》、《天池院海阔塔铭》和《脉源宗谱碑记》,梵净山佛教传承的是临济宗杨岐派法系,梵净山临济宗的法派为“智能清净,道德圆明,真如性海,寂照普通”,其法系示意图如下:
梵净山佛教经历了起起伏伏。开山后经历万历年间播州(今遵义)杨应龙叛乱,佛教发展受影响,直至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敕赐重建,修复金顶,盛况空前,修复五寺六殿,承恩寺和天庆寺、天池寺、天林寺、朝天寺合称明代“五大皇庵”。明代灭亡后,康熙年间深持和尚重修天庆寺、坝梅寺、天马寺等,佛教再次蓬勃发展。随后又受石柳邓起义、红号军起义等影响,梵净山众多佛寺烧毁,佛教受重创,直至光绪年间才重归平静,心常和尚和隆参和尚修复梵净山,并于光绪十年(1884年)在护国寺成立梵净山佛教会。光绪二十一年,除修复了全部旧的寺庙外,还增修了镇国寺、水源寺、明珠寺等,此时梵净山有一座正殿、四座皇庵、四十八座脚庵。此次重建,使梵净山佛教达到鼎盛时期。民国时期,成立了梵净山佛教分会,会址设在香山寺,但由于当时中国战乱不休,佛教发展受到影响,再次走向没落。建国后,当地的朝山拜佛活动停止,山上寺庙由于缺乏维修,损坏严重。改革开放后,1988年,贵州省人民政府拨款重修太平寺;1993年,恢复了印江佛教协会;1998年辽宁高僧释佛友重建护国禅寺;2004年,护国寺修复并成功举办了首届“中国梵净山佛教文化研讨会”,之后梵净山的佛教地位得到逐步认可,提出建设弥勒佛道场,弘扬净土文化,打造真正的“梵天净土”。
二、碑刻诗词中描述的梵净山自然环境
梵净山自然环境优良,生物资源丰富,诸多文物描述了它良好的自然环境,在碑刻中用华丽的辞藻描绘这一胜地。明朝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所立的《敕赐梵净山重建金顶碑序》以“虬螭结蟠,林木郁苍;剑气横天,仙梯接斗。迭经台、炼丹台,层峦耸翠;献果山、凤凰山,飞彩流丹。四时有不谢之花,缡缡然蓬莱三岛;八节有长生之景,炳炳兮阆苑瑶池”来赞美这座黔地名山,认为梵净山环境优美,花开四季,有如浩渺仙境,美不胜收。《梵净山下茶殿碑》对梵净山这样描述:“崔嵬不减五岳,灵异足播千秋。仰观有象,如登天之三十三;俯瞰无涯,但数溪之九十九。以彼之天桥荡荡,金顶巍巍,白云入怀,青霭可掬”,梵净山磅礴大气,不输五岳名山,向上看似有三十三条登天路,往下看则有九十九条溪流,金顶巍峨,可拥白云紫气。梵净山被认为是仙山佛地,山体高大,景色秀丽,山间林木葱郁,可与仙境瑶池媲美,深处山中飘然欲仙。《重修九龙山碑》则这样描述:“考《黔志》记,梵净山古为荆楚地,钟灵毓秀,俨然嵩生岳降,为我地培人,为佛梵之最高顶。蜿蜒数百里而来,右挟五雷山飞腾直入来安营,直上天堂哨,如旌旗布满,飞东路之十五洞,西向大石墩而托印江县,皆此山绵绵延延为手杖”,梵净山气势恢宏,地理位置险要,与数地相连。 诗词中也对梵净山多有赞赏。刘禹锡形容“猿狖窥齐林叶动,蛟龙闻咒浪花低”,深山密林中猿猴窥视行人扰动树叶,江河中蛟龙听闻人声而起浪花。猿猴与蛟龙皆生于人迹罕至、静谧幽深的地方,虽然诗中孤单影只,但另一方面说明了当地的环境没有收到人的影响,有着很好的生态。喻政则称“回溯昆仑本是根,辟支复起小昆仑;但看上界三垣近,肯信中华五岳尊”,将梵净山与传说中的昆仑山相提并论,山高能接近星空,与五岳名山相比也不逊色,说明了梵净山是一座仙山,而被称为仙山就需要是一个鸟语花香、林木幽深的地方,有着良好的生态环境。徐訚在《游天台寺》中感慨:“挺然孤秀吐奇峰,知是蓬瀛第几重;云海拓开千里目,天风吹下数声钟”,将其比作蓬莱瀛洲仙山,风景秀美迷人。
不论是碑刻还是诗词,都反映出梵净山景色的美丽,可媲美仙山佛地,山间林木郁郁葱葱,一年四季风光绮丽,山水交融,孕育独特的自然环境。林间有猿猴(很可能就是黔金丝猴),动物自在无人干扰,是为一方净土。
三、梵净山碑碣摩崖中生态保护的思想
碑碣摩崖是研究梵净山佛教文化的一个重要宝库,它们记载了发生在古时的事情,并且也作为警示警醒后人。坝梅寺现存的立于清道光十二年(1832年)的《名播万年》和《勒石垂碑》,这两通石碑记录了清道光年间外来商人和当地寺僧勾结,毁林烧炭、破坏山林的恶劣行为,认为梵净山作为两江发源地,也是周边数郡的屏障,“自应永远培护,不容擅自伤毁”,告诫后人“灵山重地,严禁伐木掘窟,以培风脉事”和“严禁采伐山林,开窑烧炭,以培风水事”。《梵净山禁树碑记》认为此山是仙佛圣地,以“嗟乎!草木者山川之精华。山川者,一郡之气脉”说明了保护当地一草一木的重要性,草木繁盛体现了山岳的气韵精华,劝诫世人保护山林、护蓄气脉。由此可以看出政府重视养护梵净山的林木,阻止人为破坏山林的行为,以期保护风水,护佑这片灵山圣地。
这些碑刻除了告诫后人保护山林外,同时也警醒世人要保护野生动物。立于清光绪十七年(1891年)的《王总爷功德碑》上记载了“禁止毒鱼网鸟,以积民福”,梵净山作为一座佛教圣山,不捕鱼、不网鸟是积累福祉的重要途径,客观上有利于生态的保护。中国佛教徒有如素的传统,从与自然和谐中感悟大道。佛教的因果观揭示了人与自然关系,人类对于自然的索取要与人对自然的回馈存在着一种平衡,不能打破,否则就会产生因果报应。《脉源宗谱碑记》中记载的梵净山佛教第五代传人明然如泰“生性朴素……煮藿餐藜。朝则枕白云于松头,夜则采明月于溪畔,相与猿俦鹤侣”,这种苦行僧似的生活反映了僧人不追求物质欲望,与自然融为一体,与山间生灵和谐相处。僧人是梵净山自然环境保护的先行者和实践者,平素与山林为伍,不杀生和食素的习惯暗含保护生态的思想。
碑碣摩崖中流传下来的生态保护思想反映了当时人们对爱护山林的重视。梵净山作为人们朝拜的佛山,政府重视养护这座灵山,禁止毁坏林木的行为;同时也意识到要保护动物,维护生态多样性。僧人更是身体力行,遵守佛家的戒律,守护自然,从自然中感悟大道,与自然形成了一种平衡。
四、结语
梵净山的文物描述了當地美丽的自然环境,将其比作仙山间接承认了生态的良好。政府为其自然保护也做出了许多努力,明令禁止砍伐山林,养护水土。僧人在山林间悟道,珍视一草一木,不破坏环境。这些行为都为梵净山的生态保护作出了贡献,使得这座大山直到今天仍保留有丰富的物种,堪称世外桃源。
在人地关系紧张的现代社会,自然保护屡屡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政府也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古人用些朴素的行为保护了梵净山,使其免遭人为的毁坏,这可以成为当代人自然保护的经验,从而在旅游开发和生态保护间找到平衡,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建设美丽中国。自然生态保护是当今社会重要的课题,自然保护任重道远,我们可以学习古人的做法,为后代留下一个同样美好的自然。
【参考文献】
[1] 方立天.佛教生态哲学与现代生态意识[J].文史哲,2007,04:22-28.
[2] 黄尚文.梵净山佛教文化研究[M].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2012.
[3] 王路平.贵州第一佛教名山梵净山佛教考论(上)[J].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1:13-19.
[4] 王路平.贵州第一佛教名山梵净山佛教考论(下)[J].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2:1-9.
[5] 杨曾文.贵州梵净山佛教法系试论[J].佛学研究,2010,00:272-279.
[6] 章海荣.梵净山神[M].贵州人民出版社,1997.
[7] 政协铜仁地区工作委员会编著.中国梵净山佛教文化文物研究[M].贵州人民出版社,2011.
通讯作者:蔡华(1992-),女,硕士,主要从事文化地理与遗产学等相关领域研究
【关键词】 梵净山佛教 生态保护思想 佛教文物
梵净山得名于“梵天净土”,位于贵州省铜仁地区的江口、印江、松桃交界处,是武陵山脉主峰,海拔2493米,森林覆盖率为95%,植被类型多样,动植物群落丰富。梵净山佛教文化可以追溯至宋元时期,明代后成为一方名胜,历四次大修,清康乾年间,百余年朝山之风不坠,香火鼎盛。梵净山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良好,是国际“人与生物圈保护网”(MAB)成员。近年来梵净山作为世界自然遗产进行申报,佛教文化是梵净山重要的组成部分,其良好的自然环境与佛教文化的发展密不可分。
刘禹锡《陋室铭》曾言:“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中国的名山大川往往都流传着各种神话传说,山水与人文交融,为其增添了一股神秘的色彩,吸引四方的人们前往探寻。名山孕育的文化带上了各自的特色,受佛教、道教和儒家文化的影响,这些名山保留了良好的自然环境,成为一方胜地。梵净山作为中国自然遗产预备名录名单中的一员,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早在1986年就被列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联合国“人与生物圈”国际自然保护区网。梵净山受佛教文化影响历史悠久,从北宋的西岩寺,到明清兩代“五大皇庵,四十八脚庵”盛况,从辟支佛遗迹到禅宗圣地,佛教在梵净山刻下了深刻的烙印,留下诸多佛教文物记载这段历史。作为一方佛教胜地,不仅仅是僧侣重视生态保护,政府也对这片地区非常关注,立碑警示后人保护自然,培护风水。
一、梵净山佛教发展历史
梵净山山名载于史册始于明,出于郭子章《黔记·卷十三“山水志下”》,在此之前关于梵净山的称谓并未确定。梵净山老金顶下《敕赐梵净山重建金顶序》记载:“旧说者,以弥勒、释迦二祖分管世界,用金刀劈破红云金顶,于是一山分为二山”,从碑文中可知,梵净山传说是弥勒和释迦两位佛祖划界分治的地方,在金顶上至今还保留有释迦殿和弥勒殿,作为对这段传说的印证。梵净山地区现存最早的关于佛教的碑碣是思南的《白云寺舍白碑》,立于明嘉靖三年(1524年),记录了寺庙的日常管理的内容。梵净山佛教具体发源于何时,学界持有不同看法,有隋唐传入说、宋代传入说和明代传入说之争,梵净山金顶开山时间根据金顶的《院道摩崖》可以追溯追溯到万历元年(1573年),印江当地官员查勘梵净山,招募人员开上山道路。万历四十六年受皇家敕赐重修,留有《敕赐梵净山重建金顶序》,为后世研究梵净山佛教发展提供了依据。
《脉源宗谱碑记》和《天池院海阔塔铭》皆以妙玄为开山祖师,但并未说明妙玄传承自何派系,至第七代的海阔彗惺禅师则明确说明传承临济宗破山海明法系,禅宗对于梵净山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根据《敕赐梵净山重建金顶序》、《天池院海阔塔铭》和《脉源宗谱碑记》,梵净山佛教传承的是临济宗杨岐派法系,梵净山临济宗的法派为“智能清净,道德圆明,真如性海,寂照普通”,其法系示意图如下:
梵净山佛教经历了起起伏伏。开山后经历万历年间播州(今遵义)杨应龙叛乱,佛教发展受影响,直至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敕赐重建,修复金顶,盛况空前,修复五寺六殿,承恩寺和天庆寺、天池寺、天林寺、朝天寺合称明代“五大皇庵”。明代灭亡后,康熙年间深持和尚重修天庆寺、坝梅寺、天马寺等,佛教再次蓬勃发展。随后又受石柳邓起义、红号军起义等影响,梵净山众多佛寺烧毁,佛教受重创,直至光绪年间才重归平静,心常和尚和隆参和尚修复梵净山,并于光绪十年(1884年)在护国寺成立梵净山佛教会。光绪二十一年,除修复了全部旧的寺庙外,还增修了镇国寺、水源寺、明珠寺等,此时梵净山有一座正殿、四座皇庵、四十八座脚庵。此次重建,使梵净山佛教达到鼎盛时期。民国时期,成立了梵净山佛教分会,会址设在香山寺,但由于当时中国战乱不休,佛教发展受到影响,再次走向没落。建国后,当地的朝山拜佛活动停止,山上寺庙由于缺乏维修,损坏严重。改革开放后,1988年,贵州省人民政府拨款重修太平寺;1993年,恢复了印江佛教协会;1998年辽宁高僧释佛友重建护国禅寺;2004年,护国寺修复并成功举办了首届“中国梵净山佛教文化研讨会”,之后梵净山的佛教地位得到逐步认可,提出建设弥勒佛道场,弘扬净土文化,打造真正的“梵天净土”。
二、碑刻诗词中描述的梵净山自然环境
梵净山自然环境优良,生物资源丰富,诸多文物描述了它良好的自然环境,在碑刻中用华丽的辞藻描绘这一胜地。明朝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所立的《敕赐梵净山重建金顶碑序》以“虬螭结蟠,林木郁苍;剑气横天,仙梯接斗。迭经台、炼丹台,层峦耸翠;献果山、凤凰山,飞彩流丹。四时有不谢之花,缡缡然蓬莱三岛;八节有长生之景,炳炳兮阆苑瑶池”来赞美这座黔地名山,认为梵净山环境优美,花开四季,有如浩渺仙境,美不胜收。《梵净山下茶殿碑》对梵净山这样描述:“崔嵬不减五岳,灵异足播千秋。仰观有象,如登天之三十三;俯瞰无涯,但数溪之九十九。以彼之天桥荡荡,金顶巍巍,白云入怀,青霭可掬”,梵净山磅礴大气,不输五岳名山,向上看似有三十三条登天路,往下看则有九十九条溪流,金顶巍峨,可拥白云紫气。梵净山被认为是仙山佛地,山体高大,景色秀丽,山间林木葱郁,可与仙境瑶池媲美,深处山中飘然欲仙。《重修九龙山碑》则这样描述:“考《黔志》记,梵净山古为荆楚地,钟灵毓秀,俨然嵩生岳降,为我地培人,为佛梵之最高顶。蜿蜒数百里而来,右挟五雷山飞腾直入来安营,直上天堂哨,如旌旗布满,飞东路之十五洞,西向大石墩而托印江县,皆此山绵绵延延为手杖”,梵净山气势恢宏,地理位置险要,与数地相连。 诗词中也对梵净山多有赞赏。刘禹锡形容“猿狖窥齐林叶动,蛟龙闻咒浪花低”,深山密林中猿猴窥视行人扰动树叶,江河中蛟龙听闻人声而起浪花。猿猴与蛟龙皆生于人迹罕至、静谧幽深的地方,虽然诗中孤单影只,但另一方面说明了当地的环境没有收到人的影响,有着很好的生态。喻政则称“回溯昆仑本是根,辟支复起小昆仑;但看上界三垣近,肯信中华五岳尊”,将梵净山与传说中的昆仑山相提并论,山高能接近星空,与五岳名山相比也不逊色,说明了梵净山是一座仙山,而被称为仙山就需要是一个鸟语花香、林木幽深的地方,有着良好的生态环境。徐訚在《游天台寺》中感慨:“挺然孤秀吐奇峰,知是蓬瀛第几重;云海拓开千里目,天风吹下数声钟”,将其比作蓬莱瀛洲仙山,风景秀美迷人。
不论是碑刻还是诗词,都反映出梵净山景色的美丽,可媲美仙山佛地,山间林木郁郁葱葱,一年四季风光绮丽,山水交融,孕育独特的自然环境。林间有猿猴(很可能就是黔金丝猴),动物自在无人干扰,是为一方净土。
三、梵净山碑碣摩崖中生态保护的思想
碑碣摩崖是研究梵净山佛教文化的一个重要宝库,它们记载了发生在古时的事情,并且也作为警示警醒后人。坝梅寺现存的立于清道光十二年(1832年)的《名播万年》和《勒石垂碑》,这两通石碑记录了清道光年间外来商人和当地寺僧勾结,毁林烧炭、破坏山林的恶劣行为,认为梵净山作为两江发源地,也是周边数郡的屏障,“自应永远培护,不容擅自伤毁”,告诫后人“灵山重地,严禁伐木掘窟,以培风脉事”和“严禁采伐山林,开窑烧炭,以培风水事”。《梵净山禁树碑记》认为此山是仙佛圣地,以“嗟乎!草木者山川之精华。山川者,一郡之气脉”说明了保护当地一草一木的重要性,草木繁盛体现了山岳的气韵精华,劝诫世人保护山林、护蓄气脉。由此可以看出政府重视养护梵净山的林木,阻止人为破坏山林的行为,以期保护风水,护佑这片灵山圣地。
这些碑刻除了告诫后人保护山林外,同时也警醒世人要保护野生动物。立于清光绪十七年(1891年)的《王总爷功德碑》上记载了“禁止毒鱼网鸟,以积民福”,梵净山作为一座佛教圣山,不捕鱼、不网鸟是积累福祉的重要途径,客观上有利于生态的保护。中国佛教徒有如素的传统,从与自然和谐中感悟大道。佛教的因果观揭示了人与自然关系,人类对于自然的索取要与人对自然的回馈存在着一种平衡,不能打破,否则就会产生因果报应。《脉源宗谱碑记》中记载的梵净山佛教第五代传人明然如泰“生性朴素……煮藿餐藜。朝则枕白云于松头,夜则采明月于溪畔,相与猿俦鹤侣”,这种苦行僧似的生活反映了僧人不追求物质欲望,与自然融为一体,与山间生灵和谐相处。僧人是梵净山自然环境保护的先行者和实践者,平素与山林为伍,不杀生和食素的习惯暗含保护生态的思想。
碑碣摩崖中流传下来的生态保护思想反映了当时人们对爱护山林的重视。梵净山作为人们朝拜的佛山,政府重视养护这座灵山,禁止毁坏林木的行为;同时也意识到要保护动物,维护生态多样性。僧人更是身体力行,遵守佛家的戒律,守护自然,从自然中感悟大道,与自然形成了一种平衡。
四、结语
梵净山的文物描述了當地美丽的自然环境,将其比作仙山间接承认了生态的良好。政府为其自然保护也做出了许多努力,明令禁止砍伐山林,养护水土。僧人在山林间悟道,珍视一草一木,不破坏环境。这些行为都为梵净山的生态保护作出了贡献,使得这座大山直到今天仍保留有丰富的物种,堪称世外桃源。
在人地关系紧张的现代社会,自然保护屡屡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政府也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古人用些朴素的行为保护了梵净山,使其免遭人为的毁坏,这可以成为当代人自然保护的经验,从而在旅游开发和生态保护间找到平衡,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建设美丽中国。自然生态保护是当今社会重要的课题,自然保护任重道远,我们可以学习古人的做法,为后代留下一个同样美好的自然。
【参考文献】
[1] 方立天.佛教生态哲学与现代生态意识[J].文史哲,2007,04:22-28.
[2] 黄尚文.梵净山佛教文化研究[M].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2012.
[3] 王路平.贵州第一佛教名山梵净山佛教考论(上)[J].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1:13-19.
[4] 王路平.贵州第一佛教名山梵净山佛教考论(下)[J].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2:1-9.
[5] 杨曾文.贵州梵净山佛教法系试论[J].佛学研究,2010,00:272-279.
[6] 章海荣.梵净山神[M].贵州人民出版社,1997.
[7] 政协铜仁地区工作委员会编著.中国梵净山佛教文化文物研究[M].贵州人民出版社,2011.
通讯作者:蔡华(1992-),女,硕士,主要从事文化地理与遗产学等相关领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