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辑手记
面对如诗如画的大自然,每个钟情于风光摄影的人都有自己的实践经验和独到的思考,在这方面,牛犇东付出的努力是巨大的,同时,大自然也给了他丰厚的回报。
8月3日,一个名字叫“莫拉克”的台风到达深圳,那时我在牛犇东的工作室。那天傍晚,忽然下起了滂沱大雨,透过他办公室的茶色玻璃,帝王大厦在变幻的浓云的背景中,显得格外傲然。
牛犇东是职业摄影师,他长期打理一家设计公司,他自诩为不称职的商人,摄影是他的最爱。
我让老牛给自己的两个角色打分,他说,经商59分,摄影61分。经商不及格,摄影马马虎虎。
老牛说他不能忍受长期的城市生活,每隔一段时间,就要出去跑跑。我想这大概是因为在很多时候,他脚下的高度,远远在帝王大厦之上。
牛犇东:重庆北碚人。1968年毕业于北京化工学院机械系本科。曾先后在政府部门做文化工作;在动力设备工厂、电气公司任工程师兼摄影师。1979年开始从事广告摄影。
1989年牛犇东移居深圳从事广告行业后,较为关注人类自然生态环境,足迹遍及中国大地,致力风光摄影。1998年10月由中国画报出版社出版的大型画册《澄净的大地》牛犇东·中国风景摄影集之专著,已由中国印刷博物馆、北京图书馆、美国哈佛大学图书馆和著名的埃及亚历山大图书馆收藏。
2002年3月到瑞士日内瓦,做为中国团成员参加联合国中国摄影图片展。
四年前看牛犇东的中国风景摄影集《澄净的大地》,他的风景视界全面地展开并延续至今。美丽而深沉的书、不断洗出的胶片、鱼贯变化的幻灯让你震慑、摇曳于你从来没有真正面对过,或者永远也不可能再次面对的风景:这些澄净的、仍处在洪荒状态或古老文明之中,被现代的中国乃至世界文明隔阂或侵蚀的“悠仙美地”。
无庸置疑的是,这种震撼和摇曳的力量,很大程度上要归结于牛犇东精湛的技艺和他拥有的卓越顶级的相机们,正如伟大的雕塑家罗丹所言:“没有灵敏的手,最强烈的感情也是瘫痪的。”优秀的摄影家如同雕塑家那样,在凝神思考之后,大匠运斤,持重若轻,眼波的流动与心灵的闪念却比任何快门都更加轻灵。
在眼波中快速流动的物象与心灵中闪烁的念想是人类情感涌动的内外因缘,而艺术家绝不能像常人那样歌哭感叹地宣泄,那是一种本能的生命现象。他必须用艺术的形式来升华、表现他的感情,天长日久,艺术的形式便成了他生命的现象。对牛犇东来说,摄影造成了他的生命现象。这也是继《澄净的大地》之后,我们能够不断地沉浸于牛犇东的风景视界,阅读他的新作的原因。
值得 注意的是,尽管牛犇东新作迭出,比如多了一些南方中国深秀的风景,也多了些春的明媚与秋的丰华,但他似乎还驻足在他的起点:那些澄净的大地。在他近年的作品里,你仍旧看不到现代文明的痕迹,也看不到风景视界或是拍摄题材的转变。他的足迹还是一次一次地留连于高山大可、长城雄关、奔涌咆哮的峡口急流、翠滴云绕的幽谷深渊——这些纯正的“大风景”。他的视界只是随着地理的拓展和季节的变换而愈加宽广,甚至我们能看到近年来他用617相机拍出的宏阔风景,但由于他没有离开过起点,因而广阔同时带来了深邃。
时间证明,他对中国的风景有一种骑士般的忠诚与执着,用他自己的话说是“迷恋与崇拜”,因为这一切是他的情感源泉。当然,从艺术表现的角度来看,这一切也是最能抒发他的情感的题材。他把他的作品称为“大风歌”,又说这一切能让他“大苦当歌”。他的情感是豪放、雄浑、超越的,他只是苦恋式地等待这些大美的到来,然后投入他们的怀抱,痛快淋漓,却从不顾影自怜,为文造情,因而他的作品真切而少修饰,自然而少刻意。
他的风景视界如苍鹰在盘旋、俯瞰,让我们看到云蒸霞蔚中涌动呼应的山峦全景,象茫茫大海中迁徙的鲸群;有时,他的风景视界又如神人相恋时的秋波一瞥,让我们在真真切切地面对这些出乎想象的风景时,心有灵犀,但立刻怅惘若失,仙凡永隔,不能自主。于是风景在这样的强烈的情感宕荡中冲破了怡情悦性式的欣赏,启发了我们对生命的感悟。
此时,我们或许可以重新领悟北宋大画家郭熙的话:“山,大物也;水,活物也。”风景摄影面对的物象与山水画是相似的,这要求艺术家不断地大其心、大其情,才能拥抱这些大物、活物。
此时,我们或许可以感悟到牛犇东为何驻足于起点的意义,真正的起点必然也是终点,初始的大地也是终极的大地。风景的视界和摄影的生涯不仅让他认识到这是艺术的预设,更是宇宙的规律。对此,他自己曾经深有体会地说过:“面对景物,要不断思考,反复构思,感知自然,感知自我,力求展示‘天人合一’状态中的体验,让作品散发出原创的魅力。”初始与终极的合一、天与人的合一,造就了澄净洗炼、大气磅礴的风景,这些历经了亿万年和千万劫的地貌,对于短如一瞬的人类文明来说,他们永远具备初始的和根源的力量,
牛犇东这些年来的徘徊与寻访,既是他的艺术创作,更包含了他的对大自然进一步的皈依与思考。那些奇松云海,灵岩异峰,并不因为我们而存在;急湍巨瀑并不因为我们而奔腾;相反,那些排列在高原上的僧塔,在缕缕天光的照耀下获得了神秘的光环;那些点缀于草原、山谷的土舍茅墙与炊烟村落,因为他们的渺小谦卑而获得了崇高的美感;那来自远古的梯田,已经成就了一种华丽律动的自然地貌;而在紫霞和夕照中蜿蜒游动的古长城,犹如一条白龙隐归于苍茫。
最后要说的是,在牛犇东的工作室里观看他播放摄影作品的幻灯片已是一种全身心的享受,他的编辑贯穿了他的艺术理念,而且,他为播放的过程编辑了奔放抒情的音乐,这可能是一种欣赏技巧,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当他面对天地大美之际,他的内心一定奏响了这些澎湃的音乐。
牛犇东的轻重武器
很多人都想知道牛 东到底有多少器材,应本刊的要求,老牛给他的器材拍了这张合影。但是他说,这只是他拍摄风光时常用的设备。
牛 东不是“唯武器论”者,对于摄影器材与摄影的关系,他有自己一惯的主张:拍好照片,需要好器材;有好器材,不一定用得精道,用的精道,也不一定能拍出好作品。
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有钱能买到器材,不能买到艺术。
1、lowepro摄影背包 2、大号ROWI摄影包 3、中号ROWI摄影包 4、仙娜 8×10″相机及300mm APO镜头 5、8×10″480mm镜头 6、 8×10″300mm镜头 7、8×10″165mm镜头 8、8×10″150mm镜头 9、8×10″120mm镜头 10、林好夫Technika 4×5″相机及150mm APO镜头 11、4×5″ 600mm镜头 12、4×5″ 400mm镜头 13、4×5″210mm APO镜头 14、4×5″90mm镜头 15、4×5″75mm镜头 16、4×5″47mm镜头 17、4×5″六片背 18、防辐射铅袋 19、林好夫 617相机及90mm镜头 20、玛米亚 W67相机 21、哈苏相机及80mm镜头 22、哈苏350mm镜头 23、哈苏250mm镜头 24、哈苏 150mm镜头 25、哈苏135mm微距镜头 26、哈苏 40mm镜头 27、哈苏 6×6后背 28、玛米亚 7Ⅱ相机及43mm镜头 29、玛米亚7Ⅱ 150mm镜头 30、玛米亚 7Ⅱ 80mm镜头 31、玛米亚 6相机及80mm镜头 32、玛米亚 6 150mm镜头 33、玛米亚6 65mm镜头 34、佳能 T90相机及20-35mm镜头 35、美能达 Ⅳ测光表 36、除尘吹球 37、52-110mm PL滤镜 38、Vebon三脚架 39、GITZO 3#脚架 40、GITZO 5#脚架及FOBA云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