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堂教学就是由点、线、面交织而成的一个有机整体,所谓的备课、上课,其实质就是围绕点、线、面做足文章、做好文章。为此,我们可以为语文课堂教学梳理出这样一个常态流程:踩点、串线、铺面。以晴雨伞为喻,要围绕伞头布设伞骨,撑开后形成一个圆形的伞面,语文课堂教学也应当如此,这就是语文课堂教学的“伞形”结构。
一、踩点——瞄准“三点式”
高考语文强调“踩点”,语文教学也同样需要有“踩点”的意识,这个“点”就是“伞头”。语文教学要有起始时的切入,要有教学过程的展开,也要有环节之间的衔接。因此,语文课要瞄准教学的切入点、聚焦点和焊接点这三个点。
1.精巧的切入点
阿基米德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动整个地球。”这句话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启示,对语文教学也同样适用。给语文教学找一个支点,便能撬起整个课堂,而这个支点就是课堂教学的切入点。牵一发就可以动全身,所以这个“点”至关重要,它往往是教师“匠心”的体现。切入的“支点”的选择,要像庖丁解牛那样切中“肯綮”。“支点”的选择,因文而异、因人而异,而文本是基础和依托,可以是文题,可以是文章的中心,也可以是文章的重点难点,但“精准”是前提,“巧妙”是艺术。
朱自清的散文名篇《绿》一文,可供选择的教学切入点很多,多数教师是从文眼“我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一句着手,以“梅雨潭的绿为什么值得惊诧”为教学的主线,梳理全文的内容,而我却以文末的“女儿绿”一词为“支点”。因为我觉得“女儿绿”才是本文真正的“神”,是由绿宝石之王“祖母绿”和中国千年佳酿“女儿红”双向仿词而来,突出的是梅雨潭之绿“鲜嫩”和“醉人”的两个特点,而这正是文章的主要内容,作者“惊诧”于梅雨潭之绿的原因所在。抓这个“支点”,似乎更能高屋建瓴,更便于梳理文章内容。
2.清晰的聚焦点
语文教学就好似画圆,无论是教学的内容和还是教学的思维都要始终指向圆心,而圆心就是课堂教学的“聚焦点”。一堂好课必然要有亮点,因为有亮点才能吸引学生,有亮点方显教学个性;一节课也必然要有聚焦点,就像一篇文章有它的“主脑”,一节课也应该要有一个“主脑”,因为没有了“主脑”,那么一节课就成了一盘散沙、一堆散钱。一节课不应该面面俱到,一节课也不可能解决所有的问题,这是每一个语文教师都懂得的道理。如果一节能解决一个问题,并能把这个问题解决得很好,那无疑也是一节好课。所以,语文教学要有“聚焦”意识,教师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要能把一节课的教学聚集到某一个“点”上,并集中精力“攻其一点”。
如上面所举“女儿绿”之例,不正是课文内容的聚焦点吗?再如巴尔扎克的《守财奴》一文,课题中的“财”就是一个内容的聚焦点,小说的“抢夺梳妆匣(抢财)”“诱骗继承劝(骗财)”“看守密室(守财)”“手抓法器(爱财)”等情节均指向于这个“财”字,因为“葛朗台的眼里只有财”。
3.顺畅的焊接点
语文教学要学会“摆渡”。语文课堂教学是由若干教学的环节构成的,教学的环节与环节之间需要有自然的过渡和转换,需要有流畅的起承转合。因此,教学的内容和教学的环节之间需要我们“焊接”,而不能拼凑甚至脱节;要通过这个“焊接点”,勾连起前后两个教学环节,使课堂教学形成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这其中很重要的一项内容是找到教学前后环节之间的“联络点”。从内容上来看,有按文本内容衔接、按知识联系衔接、按思维推进衔接等;从形式来看,有教师导入式、问题启发式等;从作用来看,有层层铺垫式、前后照应式、相互补充式、逐层深化式等等。
客观来说,教学环节之间的“焊接”是课堂走向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高效课堂也要求每个教学环节都能得以优化,环节之间衔接要紧凑、流畅。
二、串线——打造“教学链”
“纲举”才能“目张”。这里所说的“纲”就是语文教学的“伞头”,而“目”则是“伞骨”。“理线”实际上就是理清教学的思路,一如晴雨伞伞骨的布设。教学的思路是否清晰,与教学的要点是否清楚有直接的关系;要点不清,势必思路不畅。因此,有必要先梳理“文本链”,再整合“教学链”。
1.梳理“文本链”
所有的文本都有一条贯穿始终的主线,是靠这根线串联起文章的内容。语文教学无论切入也好,展开也好,其第一步工作,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文本解读,其实都是抓住文本的行文的主線来梳理文本。因为文本是语文实施课堂教学的最重要的载体,因此,文本梳理一定要细致、全面、实在。梳理文本同样也需要“整体把握,局部揣摩”。既要梳理文本的内容,也要梳理文本的结构;既要把握整体,也要玩味局部。
南京的戴志梅老师在执教《行道树》一文时,以“我们是一列 而
的树”的填空为抓手,带领学生来梳理文本,学生很快就明确了文本所描写的行道树“忧愁”和“快乐”两个方面的内容,并借助表示转折关系的“而”使学生更进一步明确“行道树是忧愁的,但更是快乐的”,从而揭示出文章的主旨。这一清晰的“文本链”的梳理,得益于切入点选取的巧妙,真可谓“投石冲开水底天”。
2.整合“教学链”
文本是教学的一个载体,但也仅仅是个载体,而不是教学的全部。语文课堂更多的情况不是按照“文本链”来实施教学,而应该对文本的内容进行有机的整合,要对文本内容进行必要的解析、归纳、整理,变“文本链”为“教学链”,这样才能瞻前顾后、居高临下。变“文本链”为“教学链”既是一个重组的过程,更是一个优化的过程,可以有效地避免教学内容的零乱、教学环节的机械。
如鲁迅先生的《记念刘和珍君》一文,内容纷繁、叙议交织,作者的悲愤之情是构成文章的主线。梳理“文本链”,就是要理清“悲”和“愤”两条感情线,以及由这两条线而带出的相关记叙内容,这并不困难。但如果就以此进行教学,那未免头绪太多且相互缠绕,有可能会导致教学过程不断“回头”,重复的几率极高。为此,就必须对文本内容进行重组并使之优化。教学时,我将文本七部分的内容整合成“叙”“议”两大块,并以此作为我的“教学链”:以“叙”牵带出“刘和珍其人”和“刘和珍其事”两个方面,并将相关内容进行归类;以“议”牵带出“作者的态度”和“其他人的反应”两个方面,并进行适当的梳理。这样的处理,“伞骨”清晰,思路顺畅,教学也更便捷。
三、铺面——布设“同心圆”
语文教学就如同一座建筑,有它的“建筑美”,美在语文课堂教学的结构。这种美,既体现在课堂的局部,但更体现在教学的整体。由“伞头”(点)向外辐射布设出若干“伞骨”(线),再选用适当的面料铺设于其上,就形成了“伞面”,这就是“铺面”。
叶圣陶先生主张语文教学要形成一个“圆”。语文教学“铺面”的实质就是布“圆”,布设一个“同心圆”,就是铺设“伞面”,铺开教学内容的“横断面”。它是指教学的展开部分。“铺面”是语文课堂教学的主体和过程,是教学最为重要的一环,而这一环节也最能彰显教师的教学素养和教学机智。概括起来说,语文教学的“铺面”讲求裁剪合理,讲求充实丰富,讲求层次清晰。就如高尔基的短篇小说《母亲》一文的教学,我们可以将“传单”作为“聚焦点”,布设出“接传单”“护传单”“散传单”三根“线”,铺展开“独立执行任务”“遭遇敌人暗探”“对敌展开斗争”三方面的内容,从而形成一个教学的“圆”。此外,像上面所举的巴尔扎克的《守财奴》等均可以这样来“铺面”。
在执教《窦娥冤》一文时,我以现实生活中人们常用的一句表示冤屈的口头语“我比窦娥还冤”为切入点,说明“冤”是窦娥的核心,也是文本的“圆心”;进而由这个“点”向外辐射,以“窦娥 冤”动词填空的形式,来梳理出文本“鸣冤”“诉冤”“显冤”“明冤”这样四根呈放射状的“链”;最后由“链”引出文本“走向刑场”“婆媳诀别”“三桩誓愿”“官差对白”四个方面的内容,从而铺设出一个教学的“同心圆”。这样,由“点”到“线”再到“面”,无论文本的梳理还是教学的流程,思路都比较清晰、流畅。
综上所说,语文课堂教学就像是一把“晴雨伞”,要使其能“遮风挡雨”,就必须精心打造,“点”的支撑、“线”的布置、“面”的铺设就都必须要有讲究,这就是我所认为的语文课堂教学的“伞形”结构。
(作者单位:江苏省华罗庚中学)
一、踩点——瞄准“三点式”
高考语文强调“踩点”,语文教学也同样需要有“踩点”的意识,这个“点”就是“伞头”。语文教学要有起始时的切入,要有教学过程的展开,也要有环节之间的衔接。因此,语文课要瞄准教学的切入点、聚焦点和焊接点这三个点。
1.精巧的切入点
阿基米德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动整个地球。”这句话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启示,对语文教学也同样适用。给语文教学找一个支点,便能撬起整个课堂,而这个支点就是课堂教学的切入点。牵一发就可以动全身,所以这个“点”至关重要,它往往是教师“匠心”的体现。切入的“支点”的选择,要像庖丁解牛那样切中“肯綮”。“支点”的选择,因文而异、因人而异,而文本是基础和依托,可以是文题,可以是文章的中心,也可以是文章的重点难点,但“精准”是前提,“巧妙”是艺术。
朱自清的散文名篇《绿》一文,可供选择的教学切入点很多,多数教师是从文眼“我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一句着手,以“梅雨潭的绿为什么值得惊诧”为教学的主线,梳理全文的内容,而我却以文末的“女儿绿”一词为“支点”。因为我觉得“女儿绿”才是本文真正的“神”,是由绿宝石之王“祖母绿”和中国千年佳酿“女儿红”双向仿词而来,突出的是梅雨潭之绿“鲜嫩”和“醉人”的两个特点,而这正是文章的主要内容,作者“惊诧”于梅雨潭之绿的原因所在。抓这个“支点”,似乎更能高屋建瓴,更便于梳理文章内容。
2.清晰的聚焦点
语文教学就好似画圆,无论是教学的内容和还是教学的思维都要始终指向圆心,而圆心就是课堂教学的“聚焦点”。一堂好课必然要有亮点,因为有亮点才能吸引学生,有亮点方显教学个性;一节课也必然要有聚焦点,就像一篇文章有它的“主脑”,一节课也应该要有一个“主脑”,因为没有了“主脑”,那么一节课就成了一盘散沙、一堆散钱。一节课不应该面面俱到,一节课也不可能解决所有的问题,这是每一个语文教师都懂得的道理。如果一节能解决一个问题,并能把这个问题解决得很好,那无疑也是一节好课。所以,语文教学要有“聚焦”意识,教师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要能把一节课的教学聚集到某一个“点”上,并集中精力“攻其一点”。
如上面所举“女儿绿”之例,不正是课文内容的聚焦点吗?再如巴尔扎克的《守财奴》一文,课题中的“财”就是一个内容的聚焦点,小说的“抢夺梳妆匣(抢财)”“诱骗继承劝(骗财)”“看守密室(守财)”“手抓法器(爱财)”等情节均指向于这个“财”字,因为“葛朗台的眼里只有财”。
3.顺畅的焊接点
语文教学要学会“摆渡”。语文课堂教学是由若干教学的环节构成的,教学的环节与环节之间需要有自然的过渡和转换,需要有流畅的起承转合。因此,教学的内容和教学的环节之间需要我们“焊接”,而不能拼凑甚至脱节;要通过这个“焊接点”,勾连起前后两个教学环节,使课堂教学形成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这其中很重要的一项内容是找到教学前后环节之间的“联络点”。从内容上来看,有按文本内容衔接、按知识联系衔接、按思维推进衔接等;从形式来看,有教师导入式、问题启发式等;从作用来看,有层层铺垫式、前后照应式、相互补充式、逐层深化式等等。
客观来说,教学环节之间的“焊接”是课堂走向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高效课堂也要求每个教学环节都能得以优化,环节之间衔接要紧凑、流畅。
二、串线——打造“教学链”
“纲举”才能“目张”。这里所说的“纲”就是语文教学的“伞头”,而“目”则是“伞骨”。“理线”实际上就是理清教学的思路,一如晴雨伞伞骨的布设。教学的思路是否清晰,与教学的要点是否清楚有直接的关系;要点不清,势必思路不畅。因此,有必要先梳理“文本链”,再整合“教学链”。
1.梳理“文本链”
所有的文本都有一条贯穿始终的主线,是靠这根线串联起文章的内容。语文教学无论切入也好,展开也好,其第一步工作,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文本解读,其实都是抓住文本的行文的主線来梳理文本。因为文本是语文实施课堂教学的最重要的载体,因此,文本梳理一定要细致、全面、实在。梳理文本同样也需要“整体把握,局部揣摩”。既要梳理文本的内容,也要梳理文本的结构;既要把握整体,也要玩味局部。
南京的戴志梅老师在执教《行道树》一文时,以“我们是一列 而
的树”的填空为抓手,带领学生来梳理文本,学生很快就明确了文本所描写的行道树“忧愁”和“快乐”两个方面的内容,并借助表示转折关系的“而”使学生更进一步明确“行道树是忧愁的,但更是快乐的”,从而揭示出文章的主旨。这一清晰的“文本链”的梳理,得益于切入点选取的巧妙,真可谓“投石冲开水底天”。
2.整合“教学链”
文本是教学的一个载体,但也仅仅是个载体,而不是教学的全部。语文课堂更多的情况不是按照“文本链”来实施教学,而应该对文本的内容进行有机的整合,要对文本内容进行必要的解析、归纳、整理,变“文本链”为“教学链”,这样才能瞻前顾后、居高临下。变“文本链”为“教学链”既是一个重组的过程,更是一个优化的过程,可以有效地避免教学内容的零乱、教学环节的机械。
如鲁迅先生的《记念刘和珍君》一文,内容纷繁、叙议交织,作者的悲愤之情是构成文章的主线。梳理“文本链”,就是要理清“悲”和“愤”两条感情线,以及由这两条线而带出的相关记叙内容,这并不困难。但如果就以此进行教学,那未免头绪太多且相互缠绕,有可能会导致教学过程不断“回头”,重复的几率极高。为此,就必须对文本内容进行重组并使之优化。教学时,我将文本七部分的内容整合成“叙”“议”两大块,并以此作为我的“教学链”:以“叙”牵带出“刘和珍其人”和“刘和珍其事”两个方面,并将相关内容进行归类;以“议”牵带出“作者的态度”和“其他人的反应”两个方面,并进行适当的梳理。这样的处理,“伞骨”清晰,思路顺畅,教学也更便捷。
三、铺面——布设“同心圆”
语文教学就如同一座建筑,有它的“建筑美”,美在语文课堂教学的结构。这种美,既体现在课堂的局部,但更体现在教学的整体。由“伞头”(点)向外辐射布设出若干“伞骨”(线),再选用适当的面料铺设于其上,就形成了“伞面”,这就是“铺面”。
叶圣陶先生主张语文教学要形成一个“圆”。语文教学“铺面”的实质就是布“圆”,布设一个“同心圆”,就是铺设“伞面”,铺开教学内容的“横断面”。它是指教学的展开部分。“铺面”是语文课堂教学的主体和过程,是教学最为重要的一环,而这一环节也最能彰显教师的教学素养和教学机智。概括起来说,语文教学的“铺面”讲求裁剪合理,讲求充实丰富,讲求层次清晰。就如高尔基的短篇小说《母亲》一文的教学,我们可以将“传单”作为“聚焦点”,布设出“接传单”“护传单”“散传单”三根“线”,铺展开“独立执行任务”“遭遇敌人暗探”“对敌展开斗争”三方面的内容,从而形成一个教学的“圆”。此外,像上面所举的巴尔扎克的《守财奴》等均可以这样来“铺面”。
在执教《窦娥冤》一文时,我以现实生活中人们常用的一句表示冤屈的口头语“我比窦娥还冤”为切入点,说明“冤”是窦娥的核心,也是文本的“圆心”;进而由这个“点”向外辐射,以“窦娥 冤”动词填空的形式,来梳理出文本“鸣冤”“诉冤”“显冤”“明冤”这样四根呈放射状的“链”;最后由“链”引出文本“走向刑场”“婆媳诀别”“三桩誓愿”“官差对白”四个方面的内容,从而铺设出一个教学的“同心圆”。这样,由“点”到“线”再到“面”,无论文本的梳理还是教学的流程,思路都比较清晰、流畅。
综上所说,语文课堂教学就像是一把“晴雨伞”,要使其能“遮风挡雨”,就必须精心打造,“点”的支撑、“线”的布置、“面”的铺设就都必须要有讲究,这就是我所认为的语文课堂教学的“伞形”结构。
(作者单位:江苏省华罗庚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