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刘基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在元明之际的历史舞台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他是“以天下为己任”的士大夫,抱匡时济世之志,一生绝大多数时间是在仕途中度过。但是,刘基有着两次的隐居生活,隐居是他在当时不得已的选择,隐士身份只是他心中的一种情结而已。
【关键词】刘基 隐士情结 隐居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5-0085-02
隐士在中国古代比较特殊,隐士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深有影响。孔子对隐士的定义是“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身处元明之际的刘基有着较深的隐士情结,有着两次的隐居生活。
刘基(1311-1375),字伯温,浙江青田人,是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元代末年,朝政昏乱,天灾频仍,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在各地酝酿。怀才不遇的刘基,于至正十八年底(1358年)愤而辞官,回到家乡青田,开始了约一年的隐居生活,直至至正二十年(1360)应朱元璋的聘请才出山。明朝建立后,因朱元璋猜忌、胡惟庸构陷,于洪武四年(1371年)告老归田、隐居山中,约两年的时间。
一、中国古代的隐士及隐士文化
按照一般的看法,所谓隐士,就是以“隐”作为最典型的身份标识,可以出仕却选择不仕的士人。大体可以分为:“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避祸保身,逍遥自由。
二、刘基的隐士情结
严格说来,刘基并非真正的隐士,其一生绝大多数的时间都是在官场仕宦中度过的,两次隐居的时间都非常短暂。刘基是以天下为己任的士大夫,毕生追求治国治世之道。所以,两次隐居生活应该是不得已的选择,不过,可以反映出刘基内心深处的隐士情结。
(一)第一次隐居
至正十八年(1358年)底,刘基愤而辞官归隐青田,直至至正二十年三月重入仕途,约一年之久。当时正值元朝末年,朝政昏乱,官场贪污成风,各地起义军此起彼伏,元朝统治日趋末路。在这样纷乱扰攘之时,隐居不仕成为士人的一种风尚。当时著名的浙东四先生(刘基、宋濂、章溢、叶琛),多数隐居不出。
然而,刘基并非真正淡泊名利、追求心灵自由、无视天下大势的隐士,内心深处有着对再次出仕的渴望。这一点在他的隐居生活中有着明显的体现。当时的刘基著述托喻刺世的《郁离子》,用寓言的形式讽刺社会黑暗,表达自己的不满和满腔抱负。同时,密切关注时局的变化。
朱元璋得知浙东四先生德才兼备,派遣下属孙炎前往礼聘。刘基经过元朝仕宦失败的打击,这段失败的经历在一定程度上会加重刘基的隐士情结,他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缓冲自己内心的失意情绪。所以虽然内心深处有着试图再举的渴望,但是出山辅助新主的愿望并不非常强烈。同时,传统的忠臣不事二主的观念,加剧了内心的矛盾和挣扎。所以,对于孙炎的第一次聘请,他没有答应。
在屡次劝勉之下,刘基最终答应出山輔佐朱元璋的。这次重新出仕,是其隐居情结与事功心理两相权衡之后选择的结果。作为一名典型的士大夫,刘基内心深处最原始的渴望,仍然是出仕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他无法彻底放下事功的追求,也就注定了隐居不会是他的最终归宿。而且,从当时的局势来看,刘基作为地方上名人,必然躲不过各个军事集团的诚意邀请或骚扰,真正的隐居恐是妄想。
(二)第二次隐居
洪武四年(1371年),刘基致仕归里,隐居青田约两年时间,直至洪武六年(1373年)被迫北上京师。朱元璋日渐专恣,宰相胡惟庸把持朝政,又与刘基素有怨怼,刘基被迫隐居。他韬光养晦,闭门谢客,整日以喝酒下棋为乐。这完全是避祸保身的无奈之举。
然而,隐居的种种作为并没有打消朱元璋的疑心和停止胡惟庸的报复,依旧遭到胡惟庸构陷,朱元璋怒夺其禄,惊恐万分的他被迫北上,期冀求得宽宥。第二次的隐居生活匆匆结束。“莫须有”的罪名,君主的疑虑,安度晚年的渴望得不到实现,身体的病痛和内心的挣扎,使得他心力交瘁。洪武八年(1375年)病情日笃,归乡后不久即去世。
通过以上对刘基两次隐居生活的分析,可以看出刘基的两次隐居的选择都有着迫不得已的意味。第一次在仕元时的隐居,虽然是“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的无奈选择,但是心中仍然有着“穷则独善其身”以求再度出仕的渴望。第二次在仕明时的隐居,却完全是避祸保身的选择,对政治完全失去了兴趣。刘基是一个典型的儒家士大夫,济世安民占据了他生命的绝大多数时间,隐居的选择只是他心中的一份情结,是一种退而求其次的选择。
参考文献:
[1]蒋星煜.中国隐士与中国文化[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2]郝兆矩.增订刘伯温年谱[M].中州古籍出版社,1990.
[3]王国胜.隐士和隐逸文化初探[J].晋阳学刊,2006(3).
【关键词】刘基 隐士情结 隐居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5-0085-02
隐士在中国古代比较特殊,隐士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深有影响。孔子对隐士的定义是“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身处元明之际的刘基有着较深的隐士情结,有着两次的隐居生活。
刘基(1311-1375),字伯温,浙江青田人,是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元代末年,朝政昏乱,天灾频仍,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在各地酝酿。怀才不遇的刘基,于至正十八年底(1358年)愤而辞官,回到家乡青田,开始了约一年的隐居生活,直至至正二十年(1360)应朱元璋的聘请才出山。明朝建立后,因朱元璋猜忌、胡惟庸构陷,于洪武四年(1371年)告老归田、隐居山中,约两年的时间。
一、中国古代的隐士及隐士文化
按照一般的看法,所谓隐士,就是以“隐”作为最典型的身份标识,可以出仕却选择不仕的士人。大体可以分为:“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避祸保身,逍遥自由。
二、刘基的隐士情结
严格说来,刘基并非真正的隐士,其一生绝大多数的时间都是在官场仕宦中度过的,两次隐居的时间都非常短暂。刘基是以天下为己任的士大夫,毕生追求治国治世之道。所以,两次隐居生活应该是不得已的选择,不过,可以反映出刘基内心深处的隐士情结。
(一)第一次隐居
至正十八年(1358年)底,刘基愤而辞官归隐青田,直至至正二十年三月重入仕途,约一年之久。当时正值元朝末年,朝政昏乱,官场贪污成风,各地起义军此起彼伏,元朝统治日趋末路。在这样纷乱扰攘之时,隐居不仕成为士人的一种风尚。当时著名的浙东四先生(刘基、宋濂、章溢、叶琛),多数隐居不出。
然而,刘基并非真正淡泊名利、追求心灵自由、无视天下大势的隐士,内心深处有着对再次出仕的渴望。这一点在他的隐居生活中有着明显的体现。当时的刘基著述托喻刺世的《郁离子》,用寓言的形式讽刺社会黑暗,表达自己的不满和满腔抱负。同时,密切关注时局的变化。
朱元璋得知浙东四先生德才兼备,派遣下属孙炎前往礼聘。刘基经过元朝仕宦失败的打击,这段失败的经历在一定程度上会加重刘基的隐士情结,他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缓冲自己内心的失意情绪。所以虽然内心深处有着试图再举的渴望,但是出山辅助新主的愿望并不非常强烈。同时,传统的忠臣不事二主的观念,加剧了内心的矛盾和挣扎。所以,对于孙炎的第一次聘请,他没有答应。
在屡次劝勉之下,刘基最终答应出山輔佐朱元璋的。这次重新出仕,是其隐居情结与事功心理两相权衡之后选择的结果。作为一名典型的士大夫,刘基内心深处最原始的渴望,仍然是出仕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他无法彻底放下事功的追求,也就注定了隐居不会是他的最终归宿。而且,从当时的局势来看,刘基作为地方上名人,必然躲不过各个军事集团的诚意邀请或骚扰,真正的隐居恐是妄想。
(二)第二次隐居
洪武四年(1371年),刘基致仕归里,隐居青田约两年时间,直至洪武六年(1373年)被迫北上京师。朱元璋日渐专恣,宰相胡惟庸把持朝政,又与刘基素有怨怼,刘基被迫隐居。他韬光养晦,闭门谢客,整日以喝酒下棋为乐。这完全是避祸保身的无奈之举。
然而,隐居的种种作为并没有打消朱元璋的疑心和停止胡惟庸的报复,依旧遭到胡惟庸构陷,朱元璋怒夺其禄,惊恐万分的他被迫北上,期冀求得宽宥。第二次的隐居生活匆匆结束。“莫须有”的罪名,君主的疑虑,安度晚年的渴望得不到实现,身体的病痛和内心的挣扎,使得他心力交瘁。洪武八年(1375年)病情日笃,归乡后不久即去世。
通过以上对刘基两次隐居生活的分析,可以看出刘基的两次隐居的选择都有着迫不得已的意味。第一次在仕元时的隐居,虽然是“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的无奈选择,但是心中仍然有着“穷则独善其身”以求再度出仕的渴望。第二次在仕明时的隐居,却完全是避祸保身的选择,对政治完全失去了兴趣。刘基是一个典型的儒家士大夫,济世安民占据了他生命的绝大多数时间,隐居的选择只是他心中的一份情结,是一种退而求其次的选择。
参考文献:
[1]蒋星煜.中国隐士与中国文化[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2]郝兆矩.增订刘伯温年谱[M].中州古籍出版社,1990.
[3]王国胜.隐士和隐逸文化初探[J].晋阳学刊,20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