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我国大学生数量不断的增加,求职者日益增多,求职者在就业指导中出现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高职院校职业指导的重点就是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搭建就业桥梁,帮助学生实现优质就业,同时,也是为用人单位塑造高水平人才。我国的高职院校的职业指导工作缺乏指导制度和方法。有必要对高职院校职业指导人员进行培训和对就业学生进行职业指导,帮助他们解决在就业中出现的问题。
【关键词】高质量 高职院校 职业指导 解决对策
近几年来,我国的高校学生越来越多,给求职者增加了很大的竞争力。现今社会是竞争的社会,求职者很难找到合适的用人单位,而用单位也很难求得合适的人才,这种矛盾变得日益突出,为此,高职院校应当更加重视职业指导。我国高职院校在职业指导道路上已经积累了很多的实践经验,也取得了很多的成就,但是在高职院校职高指导上扔存在很多的问题。通过对用人单位进行问卷调查发现,他们对就业者的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很不满意,可见,指导学生优质就业,与帮助用人单位塑造高水平人才是一项很艰巨的任务。
一、高职院校缺乏实现高质量职业指导的表现
我国高职院校一直以来都存在职业指导观念不当,教师的整体素质低下,缺乏行政化指导等问题。
(一)就业生缺乏择业观与自信心
现今很多的就业生缺乏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多数人对择业的选择都不够重视。有的认为,“择业就是为了挣钱,工作干得不顺心可辞了在找,家里有钱的则认为,自己的家庭环境好,不工作也一样有钱花”等等负面的想法。通过对就业学生的问卷调查发现,大多数的学生对学习和就业都持有盲目性,这些问题都与我们高校职业指导有着一定的关系。
(二)行政化指导过于强烈,应当掺加柔性指导
对大学生的职业指导应采取柔性指导,要根据实际情况,和客观环境,引导学生正确的对待职业态度。在我们的实际职业指导中,都是教导学生哪些是应该做的,哪些是不应该做的,这些条条框框对有些学生是有作用的,但是不能以偏概全。有的可能逆反心理特强,甚至厌烦这样的制度,从而没有起到良好的指导就业的效果。
(三)高校的职业指导失去目的性
现在高校授课还是大课堂式,缺乏个性化的分类指导,很多就业者由于所学专业与去兴趣爱好存在很大的差异,在找工作中失去信心。就我个人在工作中了解到的,很多院校都缺少一对一的分类指导,这种大课堂式授课存在着很多的弊端,严重影响高校职业指导的方向。
(四)高职院校的整体指导教师的素质不高,严重影响就业指导
我国高职院校教师的队伍很多,从数量上看,基本满足师资条件,但是就质量而言,整体的专业水平落后,很多教师还处在刚起步的阶段。有些地方,辅导员还兼职指导员的现象存在,还有的指导员一直依靠多年的指导经验进行教学和就业指导,这些根本满足不了当今社会的需要。这些因素就造成我国的高职院校在就业指导上的质量普遍不高。
二、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质量难以提高的原因分析
(一)就业指导单一的追求就业率,而忽视就业质量
很多高职教师认为,只要提高就业学生的就业率,就达到了就业指导的目的,而忽视就业质量这个问题。对于高职教师的职业指导的目的就是提高就业质量问题。就业质量的好坏主要体现在就业者的满意度,就业的薪资等。具多年的就业数据显示,高职的就业率明显比一二本的就业率高,但其稳定性,和就业薪资要比一二本的差些,这些都客观的说明了高职的就业质量低,缺乏正确的职业指导。
(二)就业指导中对用人单位的考虑欠缺
在就业现场,真正的主体只有两部分,那就是就业人员与用人单位。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以毕业学生能够找到工作位己任,却没有对用人单位的招聘职位考虑,工作是否能适合学生,能否在其职位中发挥出他们的才能是指导教师有欠考虑。这种片面考虑就业者,而不考虑用人单位的想法只会对学生的职业发展带来影响。
(三)高校职业指导形式单一,缺乏系统性指导
我国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形式比较单一,常见的有专业招聘会、专业讲座、就业指导课等,其中,以职业指导为主。通过职业指导对学生进行职业规划和相关知识的灌输对就业人员没有太大的意义。因为这些不能转化成为求职者的能力。职业指导缺乏的是系统性设计,主要体现在专门咨询和个性分类指导两方面。所以说,要想提高职业指导质量,就要采取系统性指导。
三、实现更高质量高职院校的职业指导的实践方法
(一)强化教育基础,培养学生职业兴趣
强化基础教育,是更高质量的高职院校职业指导的基础工作。首先做的是提高各院校的培训力度,健全职业指导体系。其次,职业指导工作并非单一指导教师,每个教师都要发挥其指导作用,为学生做好职业发展的规划。指导教师应当关注学生的兴趣爱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指导教师应当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对学生要不断加大知识扩展,帮助学生的职业生涯的规划。
(二)加强与用人单位合作模式的多样化
学校要与用人单位紧密合作,为企业推荐兴趣爱好匹配的学生到企业去实习,或者校方在校园内可以多组织一些实践活动,以增加他们的实践创新能力。学生在实习和实践中会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从而为他们在就业竞争中赢得一票。
(三)为高校学生开展多元化指导
首先,对高校学生进行划分,按照兴趣爱好或专业相似度进行分化,并分别进行职业指导,但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指导内容不同,比如大三学生,要一提升就业竞争力和职业发展为主。其次,建立职业指导咨询室,并定期开展相关的活动,以提高职业指导的效果。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要想实现更高质量的高职院校职业指导工作,就要解决好当前存在的问题,并要大胆的探索和总结经验,以更好的提高高职院校的职业指导质量,进而为高职院校的健康和稳定发展指明了道路。
参考文献:
[1]张小建等.创新职业指导—新理念[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2(09).
[2]朱启臻.职业指导理论与方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3(05).
[3]里尔登.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2(03).
[4]张丽华,杨明方.就业质量比“数字”更重要[N]. 人民日报, 2012(01).
【关键词】高质量 高职院校 职业指导 解决对策
近几年来,我国的高校学生越来越多,给求职者增加了很大的竞争力。现今社会是竞争的社会,求职者很难找到合适的用人单位,而用单位也很难求得合适的人才,这种矛盾变得日益突出,为此,高职院校应当更加重视职业指导。我国高职院校在职业指导道路上已经积累了很多的实践经验,也取得了很多的成就,但是在高职院校职高指导上扔存在很多的问题。通过对用人单位进行问卷调查发现,他们对就业者的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很不满意,可见,指导学生优质就业,与帮助用人单位塑造高水平人才是一项很艰巨的任务。
一、高职院校缺乏实现高质量职业指导的表现
我国高职院校一直以来都存在职业指导观念不当,教师的整体素质低下,缺乏行政化指导等问题。
(一)就业生缺乏择业观与自信心
现今很多的就业生缺乏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多数人对择业的选择都不够重视。有的认为,“择业就是为了挣钱,工作干得不顺心可辞了在找,家里有钱的则认为,自己的家庭环境好,不工作也一样有钱花”等等负面的想法。通过对就业学生的问卷调查发现,大多数的学生对学习和就业都持有盲目性,这些问题都与我们高校职业指导有着一定的关系。
(二)行政化指导过于强烈,应当掺加柔性指导
对大学生的职业指导应采取柔性指导,要根据实际情况,和客观环境,引导学生正确的对待职业态度。在我们的实际职业指导中,都是教导学生哪些是应该做的,哪些是不应该做的,这些条条框框对有些学生是有作用的,但是不能以偏概全。有的可能逆反心理特强,甚至厌烦这样的制度,从而没有起到良好的指导就业的效果。
(三)高校的职业指导失去目的性
现在高校授课还是大课堂式,缺乏个性化的分类指导,很多就业者由于所学专业与去兴趣爱好存在很大的差异,在找工作中失去信心。就我个人在工作中了解到的,很多院校都缺少一对一的分类指导,这种大课堂式授课存在着很多的弊端,严重影响高校职业指导的方向。
(四)高职院校的整体指导教师的素质不高,严重影响就业指导
我国高职院校教师的队伍很多,从数量上看,基本满足师资条件,但是就质量而言,整体的专业水平落后,很多教师还处在刚起步的阶段。有些地方,辅导员还兼职指导员的现象存在,还有的指导员一直依靠多年的指导经验进行教学和就业指导,这些根本满足不了当今社会的需要。这些因素就造成我国的高职院校在就业指导上的质量普遍不高。
二、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质量难以提高的原因分析
(一)就业指导单一的追求就业率,而忽视就业质量
很多高职教师认为,只要提高就业学生的就业率,就达到了就业指导的目的,而忽视就业质量这个问题。对于高职教师的职业指导的目的就是提高就业质量问题。就业质量的好坏主要体现在就业者的满意度,就业的薪资等。具多年的就业数据显示,高职的就业率明显比一二本的就业率高,但其稳定性,和就业薪资要比一二本的差些,这些都客观的说明了高职的就业质量低,缺乏正确的职业指导。
(二)就业指导中对用人单位的考虑欠缺
在就业现场,真正的主体只有两部分,那就是就业人员与用人单位。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以毕业学生能够找到工作位己任,却没有对用人单位的招聘职位考虑,工作是否能适合学生,能否在其职位中发挥出他们的才能是指导教师有欠考虑。这种片面考虑就业者,而不考虑用人单位的想法只会对学生的职业发展带来影响。
(三)高校职业指导形式单一,缺乏系统性指导
我国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形式比较单一,常见的有专业招聘会、专业讲座、就业指导课等,其中,以职业指导为主。通过职业指导对学生进行职业规划和相关知识的灌输对就业人员没有太大的意义。因为这些不能转化成为求职者的能力。职业指导缺乏的是系统性设计,主要体现在专门咨询和个性分类指导两方面。所以说,要想提高职业指导质量,就要采取系统性指导。
三、实现更高质量高职院校的职业指导的实践方法
(一)强化教育基础,培养学生职业兴趣
强化基础教育,是更高质量的高职院校职业指导的基础工作。首先做的是提高各院校的培训力度,健全职业指导体系。其次,职业指导工作并非单一指导教师,每个教师都要发挥其指导作用,为学生做好职业发展的规划。指导教师应当关注学生的兴趣爱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指导教师应当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对学生要不断加大知识扩展,帮助学生的职业生涯的规划。
(二)加强与用人单位合作模式的多样化
学校要与用人单位紧密合作,为企业推荐兴趣爱好匹配的学生到企业去实习,或者校方在校园内可以多组织一些实践活动,以增加他们的实践创新能力。学生在实习和实践中会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从而为他们在就业竞争中赢得一票。
(三)为高校学生开展多元化指导
首先,对高校学生进行划分,按照兴趣爱好或专业相似度进行分化,并分别进行职业指导,但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指导内容不同,比如大三学生,要一提升就业竞争力和职业发展为主。其次,建立职业指导咨询室,并定期开展相关的活动,以提高职业指导的效果。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要想实现更高质量的高职院校职业指导工作,就要解决好当前存在的问题,并要大胆的探索和总结经验,以更好的提高高职院校的职业指导质量,进而为高职院校的健康和稳定发展指明了道路。
参考文献:
[1]张小建等.创新职业指导—新理念[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2(09).
[2]朱启臻.职业指导理论与方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3(05).
[3]里尔登.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2(03).
[4]张丽华,杨明方.就业质量比“数字”更重要[N]. 人民日报, 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