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媒体时代下视听艺术文化创新

来源 :艺术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c36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新媒体时代下,视听艺术文化已经在多个方面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新媒体对其视听艺术的影响已经渗透了视听艺术的层层面面,这也为艺术创作带来了一个新的挑战和机遇,人们的视听生活也开始发生了变化。因此,在新媒体时代下进行视听艺术文化创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新媒体;视听艺术;创新
  在人类艺术史中视听艺术有着复杂的表现手段和丰富的表现内容,不过视听艺术作为新兴的媒体形式不仅能够营造出一种新型的视听文化,这种新文化也对视听艺术的传播、创作和营销都有很大的影响,另外也让人们能够将视听作为一种新的娱乐方式。视听艺术以及与当前科技发展紧紧联系,技术为视听艺术带来了更好的创作方式和传播方法,让视听艺术有了更好的盈利状态。因此,新媒体将视听艺术带向了更好的发展道路,可以说是新媒体的产生刺激了视听艺术的发展。
  1 视听艺术传播的数字化
  当前已经处于新媒体时代,视听艺术利用新媒体进程传播,数字化技术为视听艺术提高了更好的传播平台,且还能够保障视听艺术的质量,让人们能够与视听艺术更近距离的去体验与互动。视听艺术发展过程中传播是受到业内人士最为注重的一个阶段,传播质量较好才能让人们考到视听艺术的作品,才能去认可该作品。新媒体的产生便解决了视听艺术的这个燃眉之急,新媒体以及新技术的出现,直接为视听艺术的传播提供了一个理想平台,让视听艺术通过新媒体的传播让更多的人们去接近视听艺术,以丰富他们的生活。
  2 新媒体时代下的视听艺术创新——以中学音乐课堂为例
  运用多媒体技术的视听艺术效果则更能营造接近真实的音乐欣赏学习环境氛围,通过画面来帮助学生在大脑中建立感性的思维认知素材,运用音乐来刺激学生的听觉感官,有助于将视觉感知与听觉认知能够进行有效融合。第一,我们要根据教学中显示内容所做,将其中一些与学习相似的内容找出,再利用媒体视听技术进行创造和设计,设计时要将学生自我具备的特点所展现出来,即所创造出的场景能符合学生表现所需;另外其情景的创造也可以进行适当的拓展,学生最好能够在基于很好掌握其内涵之上再适当进行延伸,利用情景来教导学习使得学生能够有更理想的审美激情。利用新媒体的高清多彩的画面和好的音响视听效果来深深打动观众,让学生能够自发领悟其认知能力和感悟能力。深入研究和挖掘其音效特点能让整个课堂教学的目标能够在教学过程中体现的淋漓尽致,让课堂内容更加丰富多彩,师生之间能够有更多的机会去交流。比如在京剧《红灯记》中,笔者使用新媒体进行观看,其能够完美展示出京剧人物的四大行当(生旦净丑)的动作和形态,且京剧的唱腔能够通过新媒体的音响更好的表现出来,学生就能够更好的去体会整个京剧的演唱节奏和特点,因此情境导入是一个比较理想的教学方法。
  3 运用新媒体技术中的动画技术,丰富传统视听艺术文化
  观众对于信息的接收方式发生了质的改变,这也是新媒体技术下的动画能够带给观众视觉冲击效果的原因。直接、生动的视觉动作能够让抽象画、静态化和二维动画更真实的展现在观众面前,让观众有更好的直觉感受和体验,对其所看到的内容留下很深刻的印象。
  动画技术中所包含的视觉体验是多样性的。首先能够将传统动画中视觉表象的形式进行更深的拓展和表现,另外其还能够创新动画表现的形式和方法。对传统动画进行拓展,使用计算机图像制作技术来更好的表现其数字动画,这样使得动画效果的控制能力更加强悍,让整个绘画过程都能很好的将动画的视觉效果表现出来。比如在我国央视上的水墨动画形象片——《相信品牌的力量》,其将古老的东方文化和美学借助于水墨的形式,让墨汁通过气的帮助进而幻化出了我国发展的种种画面,然后再融合这些画面,进而得出品牌无形之中的内蕴——“象”。
  4 视听艺术文化创新发展前景展望
  在人类艺术发展至今,能够在现代科学技术的带领下继续保存的只有视听艺术了。信息社会的发展使得新媒体时代已经向人们打开了大门。现代科技与视听艺术的融合不仅能够将现代科技的作用表现的淋漓尽致,同时也让视听艺术的发展更加客观。分析一些艺术作品中,比如《星球大战》、《泰坦尼克号》、《侏罗纪公园》、《阿凡达》、《西游记》、《宝莲灯》等一些列的作品都无不再述说着新媒体技术给世界带来的变化和奇观,让人们有了更佳的观看享受。所以,新媒体技术的出现直接将视听艺术的表现形式进行了丰富,让其能够更快、更好的发展。
  不过,我们也要懂得,数字动画中如果只有动画而没有具体的内容,没有对于现实中人们的生活实际和内心情感等进行反映和衬托终将只是一个皮囊,没有灵魂的数字动画是不会得到人们的喜爱,只能算是一对数字堆积而成的“作品”而已。因此,新媒体时代的影视艺术创作,必须本着“艺术为本科技为用”的原则,将视听艺术的创新与技术的应用有机结合。
  5 小结
  综上所述,我们在将视听艺术数字化的同时,只认识到了“旧人穿新衣”的概念和体会,并不能将新技术进行开拓和创新,这样并不能让我们的视听艺术得到长久的发展,观众逐渐对视听艺术产生反感和厌恶之情,甚至我们都已经迷失了发展方向,这样就可能会让视听艺术失去借助数字化技术的力量进而发展自身的机会,因此,在新媒体时代下进行视听艺术文化创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吴起.数字媒体作品剖析[M].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8:2324.
  [2] 陈念群.数字媒体创意艺术[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
  [3] 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3436.
  [4] 石杨.浅谈多媒体的运用对音乐教学的辅助作用[J].中华少年,2012(13).
  [5] 朱明洁.浅析音乐教学中多媒体运用的作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15).
  [6] 王恒.浅析多媒体在音乐教学中的作用与运用[J].大众文艺,2011(O1).
  作者简介: 付欢(1983—),女,重庆人,重庆市文化艺术研究院科研组织部干部,研究方向:艺术文化综合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当今互联网的发展,计算机专业越来越受到中职学生的欢迎。中职计算机的教学,旨在为国家培育计算机技术性人才,但在教学的过程中也存在许多的问题,因此正确高效的教学方法是十分重要的。本文就中职计算机教学过程中的教学难点以及教学方法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中职计算机 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
【摘 要】当前,我国的幼儿教育得到了全社会和政府前所未有的重视和支持,特别是国家二胎政策放开后,幼儿园的建设与幼儿入园率快速增长,家长对孩子的教育重视程度提高了,更加注重追求高质量的幼儿教育。随之社会涌现出了大量的幼儿园,有的打着国际化的教学理念,有的打着素质教育的理念,幼儿园相继出现了各式各样的园本特色课程。而现阶段所需要的园本课程不仅要有特色,更要遵循儿童发展的基本规律,寻求适用于本地区本园
“唱法”的概念不是一个单纯的技术概念,而是包含了音樂风格、文化内涵和演唱技术等多种内涵在内的一个综合性的概念。采取开放的教学模式,首先应改变美声唱法与民族唱法彼此隔离的高校声乐教学体制,使学生有一个更加开放的学习平台。其次要向中国传统音乐,尤其是各民族民间音乐学习。譬如中国民歌,其本身因民族和地域的不同,存在着难以计数的声乐风格种类与声音表现方式,由此就产生出非常多样的声乐风格与唱法。确立和贯彻各
作为一名技工院校的音乐教学教师,虽然音乐课并不涉及到升学考试,但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因素,音乐课的质量,也是极为重要的。在实际的音乐教学过程中,现在的学生热衷于流行歌曲、偶像歌星,而对教材中的歌曲却不屑一顾。他们可以如数家珍似的报出一长溜的、连音乐老师恐怕还未所闻的歌名及某某歌星所唱的歌曲,而对音乐课上老师反复教唱、竭尽所能讲解的歌曲、音乐基础知识却提不起兴趣。因此,如何做好技工院校的音乐
【摘 要】国家需要发展,就要加强能让社会进步的储备力量和中坚力量。在这之中,大学生一直是大家最为关注的人才群体,大学生的思想与行为决定了他们行走的高度,能够为社会做出的贡献量。作为高校辅导员,对此更应该引起重视。尤其是思想方面的教育,更是不容忽视的。  【关键词】大学生 思路教育 教学模式 教学意义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