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课标对“现代文教学”有了更高的要求。阅读的过程是深入文本,感受文本的过程,通过深入文本挖掘其教学价值,通过感受文本驶向作者心灵的港湾。探讨现代文有效阅读教学策略,以期有助于教学实践。
[关键词]现代文阅读文本教学价值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060016
现代文教学是当前课改背景下语文改革的重点。不过环顾当下的现代文阅读教学实际,教师的讲解、分析太多,这样的包办式做法,压抑了学生的思维,看似为了学生,实际上剥夺了学生解读文本、体验和感受文本的机会,违背了新课程理念。那么应该怎么做呢?本文就现代文阅读谈两点看法,望能有助于课堂教学实践。
一、深入文本,发掘教学价值
一个文本能够被选入语文教材,一定具备了相当的价值。无论从字、词、句到整个文本的谋篇布局,或是从描述的人物形象到人物的思想感情,或是从课文表达的内容到艺术手法等等,文本所呈现出来的值得学习的东西太多了。因此,我们在引导学生阅读时应该深入文本,对文本的教学价值充分地挖掘。
例如,《金岳霖先生》这篇课文,深度挖掘,我们可以从文本中挖掘出如下几点教学价值:
1.发现金先生高而可攀的人格魅力
按理说,金岳霖先生是中国现代哲学家、逻辑学家,给人的感觉应该是“高山仰止”,不过在汪曾祺先生的笔下,不是高不可攀,而是高而可攀。
从外貌上看,金先生古怪有趣,但是其教学却非常率性自在,生活更是活泼无拘,透露出来金先生整个人率真、可爱、不做作、不雕琢、少俗虑、重真情、爱生活的性情,周身洋溢着人性之美。而有这样的人格魅力的人是不是只有金岳霖呢?汪曾祺先生写作的用意不仅仅是为了写金先生,而是通过对他的描写折射出“西南联大知识分子”所共有的人格魅力。
2.简洁畅达的语言魅力
赏析整篇文本,质朴散淡、平实亲切,细细品读,能够感受到行文克制而有神采,内敛而不宣泄,给读者留有无限的想象。
例如文中的一段描述:“林国达游泳死了,金先生上课,说:‘林国达死了,很不幸。’这一堂课,金先生一直没有笑容。”如此平淡的语言,却透露着金先生无比沉重的内心,短短数言却道出了千般滋味。
3.用细节表现人物的艺术魅力
整篇文章,为了凸显某一个性格,汪先生会在细节处反复描写。
例如,文章为了表现“有趣”两个字,描写了如下细节:“走路深一脚浅一脚,微仰着脑袋,在讲座时突然停下捉跳蚤。”通过这些细节将人物真实地再现,不仅如此还彰显了写人记事类散文的特点——“形散神聚”。
4.有趣的漫画式写法
从写法上看,汪曾祺笔下的金岳霖让读者不由得会联系到契诃夫笔下的套中人,都是教师,而且行为举止都很“怪”,不过,透过文本读者看到的两个形象却是截然相反。这样的漫画笔法被汪先生运用得恰到好处,行文有趣生动、不火不辣,汪先生笔下的金先生并没有因为“怪”而招人讽刺嘲笑,恰恰是这种“怪”反而让金先生显得更为可亲可敬。
二、感受文本,驶向文本意义
语言学习不是教师灌输的,尤其是阅读课,必须让学生自己去亲身感受,什么是“感受文本”?
笔者认为,感受文本是指引导学生凭借或结合课文的语言描述,在学生自己的头脑中再造出与文本内容相对应的情景,或者是从作品出发,想象课文中并没有直接描写的人物的心理、神态、语言行为等内容,感受不是重复,最终是要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将自己的感受与文本的内容相结合,实现个性化阅读。
感受作品中的人、事、物、景、情以及未直接明言的内涵,是鉴赏文学作品的起点。在文学赏析中,教师要注意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去想象、欣赏一个个生动的画面,营造“如观其人,如闻其声”的氛围。为了有效地感受作品的形象,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赏析时可以让学生了解一些文学创作的方法和技巧,引导学生按照这些方法展开想象,经历作家创作时的思维历程。
例如,《荷塘月色》一文在描写荷塘时多处采用电影蒙太奇手法:“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这是由远景推向近景,太近就看不清“曲曲折折"的全貌,而“弥望"就是满眼,显然已由远及近了。“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这是荷叶的近景。“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这是由近景变为特写镜头,以少女的风韵写尽荷花白璧无瑕的美质。“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这是从近景拉到全景,翘首仰望,月夜碧空如洗,犹像弥望的田田荷叶;荷叶星罗棋布,宛如镶嵌在“碧空”中的明珠,视野开阔,全局尽收眼底。如果学生能够像欣赏电影镜头那样去想象上文的景象,就不难获得“身临其境”、“历历在目”的效果,就能欣赏到这令人心旷神怡的意境。
(责任编辑韦淑红)
[关键词]现代文阅读文本教学价值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060016
现代文教学是当前课改背景下语文改革的重点。不过环顾当下的现代文阅读教学实际,教师的讲解、分析太多,这样的包办式做法,压抑了学生的思维,看似为了学生,实际上剥夺了学生解读文本、体验和感受文本的机会,违背了新课程理念。那么应该怎么做呢?本文就现代文阅读谈两点看法,望能有助于课堂教学实践。
一、深入文本,发掘教学价值
一个文本能够被选入语文教材,一定具备了相当的价值。无论从字、词、句到整个文本的谋篇布局,或是从描述的人物形象到人物的思想感情,或是从课文表达的内容到艺术手法等等,文本所呈现出来的值得学习的东西太多了。因此,我们在引导学生阅读时应该深入文本,对文本的教学价值充分地挖掘。
例如,《金岳霖先生》这篇课文,深度挖掘,我们可以从文本中挖掘出如下几点教学价值:
1.发现金先生高而可攀的人格魅力
按理说,金岳霖先生是中国现代哲学家、逻辑学家,给人的感觉应该是“高山仰止”,不过在汪曾祺先生的笔下,不是高不可攀,而是高而可攀。
从外貌上看,金先生古怪有趣,但是其教学却非常率性自在,生活更是活泼无拘,透露出来金先生整个人率真、可爱、不做作、不雕琢、少俗虑、重真情、爱生活的性情,周身洋溢着人性之美。而有这样的人格魅力的人是不是只有金岳霖呢?汪曾祺先生写作的用意不仅仅是为了写金先生,而是通过对他的描写折射出“西南联大知识分子”所共有的人格魅力。
2.简洁畅达的语言魅力
赏析整篇文本,质朴散淡、平实亲切,细细品读,能够感受到行文克制而有神采,内敛而不宣泄,给读者留有无限的想象。
例如文中的一段描述:“林国达游泳死了,金先生上课,说:‘林国达死了,很不幸。’这一堂课,金先生一直没有笑容。”如此平淡的语言,却透露着金先生无比沉重的内心,短短数言却道出了千般滋味。
3.用细节表现人物的艺术魅力
整篇文章,为了凸显某一个性格,汪先生会在细节处反复描写。
例如,文章为了表现“有趣”两个字,描写了如下细节:“走路深一脚浅一脚,微仰着脑袋,在讲座时突然停下捉跳蚤。”通过这些细节将人物真实地再现,不仅如此还彰显了写人记事类散文的特点——“形散神聚”。
4.有趣的漫画式写法
从写法上看,汪曾祺笔下的金岳霖让读者不由得会联系到契诃夫笔下的套中人,都是教师,而且行为举止都很“怪”,不过,透过文本读者看到的两个形象却是截然相反。这样的漫画笔法被汪先生运用得恰到好处,行文有趣生动、不火不辣,汪先生笔下的金先生并没有因为“怪”而招人讽刺嘲笑,恰恰是这种“怪”反而让金先生显得更为可亲可敬。
二、感受文本,驶向文本意义
语言学习不是教师灌输的,尤其是阅读课,必须让学生自己去亲身感受,什么是“感受文本”?
笔者认为,感受文本是指引导学生凭借或结合课文的语言描述,在学生自己的头脑中再造出与文本内容相对应的情景,或者是从作品出发,想象课文中并没有直接描写的人物的心理、神态、语言行为等内容,感受不是重复,最终是要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将自己的感受与文本的内容相结合,实现个性化阅读。
感受作品中的人、事、物、景、情以及未直接明言的内涵,是鉴赏文学作品的起点。在文学赏析中,教师要注意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去想象、欣赏一个个生动的画面,营造“如观其人,如闻其声”的氛围。为了有效地感受作品的形象,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赏析时可以让学生了解一些文学创作的方法和技巧,引导学生按照这些方法展开想象,经历作家创作时的思维历程。
例如,《荷塘月色》一文在描写荷塘时多处采用电影蒙太奇手法:“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这是由远景推向近景,太近就看不清“曲曲折折"的全貌,而“弥望"就是满眼,显然已由远及近了。“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这是荷叶的近景。“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这是由近景变为特写镜头,以少女的风韵写尽荷花白璧无瑕的美质。“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这是从近景拉到全景,翘首仰望,月夜碧空如洗,犹像弥望的田田荷叶;荷叶星罗棋布,宛如镶嵌在“碧空”中的明珠,视野开阔,全局尽收眼底。如果学生能够像欣赏电影镜头那样去想象上文的景象,就不难获得“身临其境”、“历历在目”的效果,就能欣赏到这令人心旷神怡的意境。
(责任编辑韦淑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