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明确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现今社会,素质教育紧遵国家的教育方针,以养成和提高学生的人文精神,不断健全和完善其人格为己任,这个理念已经被各个教育阶段广为重视。对中职教育而言,更应毫不例外。人的素质主要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和身心素质等,其中思想道德素质是灵魂,文化素质是基础。中职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只有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才能适应新时代的要求。
一、现今中职语文教学面临的挑战
现今社会十分注重实效,追求立竿见影,语文作为素质教育的基础课程,在中职教學中面临严峻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学生的学习态度冷漠。首先,中职学生的生源就是很严峻的问题。这些学生大多是中考的落后者,学生的思想品德、心理素质、行为习惯等存在着不少问题。很多学生的学习态度就不够端正,语文作为一门公共课,在他们眼里简直视为无物。他们认为语文对现在的专业以及将来的工作用处不大,只要学好专业课,掌握一门技术,将来就可以找到一份好工作。这种偏激的观念丝毫不可能使学生们对学习语文有半点兴趣和热情。要改变这类学生的学习习惯,端正他们的学习语文的态度,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二是学校支持的力度不足。不少学校设置课程就已经将语文学科边缘化,对于语文教学的师资队伍建设不重视加强,将中职学生的培养集中在专业技能方面,这对中职语文教学无疑是沉痛的打击。本来学生的学习动力就不足,学校再在语文等基础学科上重视程度不够,很容易引起教与学之间的恶性循环。三是中职学生就业的压力。中职学生因为年龄偏小,文化偏浅,学历偏低,各方面素质均不高,所以在就业方面存在很大压力。能够就业的学生基本都在一些小企业里,这些小企业往往对学生素质的要求,特别是文化素质,并不高。用人单位在招聘中不可能对语文作明确要求,在一定程度上让学生更加不会注重语文水平的提高。这样一来,以提高学生人文素质为主的中职语文必然被忽视。
因此,我们对当前中职语文教学要有清醒的认识,面临的不仅仅是语文教学本身,还包括学生、学校、企业和社会等多方面的挑战,在这样的形势下,我们更应该注重中职语文教学在素质教育背景下的作用。
二、中职语文教学的作用
1.培养中职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中职语文教材中有很多篇章,如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青照汗青”,艾青的“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等等,这些无不闪烁着忧国忧民的爱国主义的光芒。中职学生通过学习这些优秀作品,可以受到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的感染,从而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 陶冶性情,提高中职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中职语文很重要的一个教学目的就是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优秀作品中的精彩描写为中职学生提供了阅读鉴赏的条件,能让他们从中区别真善美和假恶丑,从而净化他们的心灵,激发他们的美感,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审美观。
3.提高中职学生的学习创新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中职语文侧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写作和表达的能力,文学欣赏就是一个再创作的过程,能够让学生通过联想和想象,对作品有新的认识。无论从事什么职业,如果没有一定的表达能力,都难以有好的交流,更不要说成为时代发展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了。
三、中职语文教学的改革措施
1.打破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培养目标
中职学生大多文化基础差,对学习缺乏兴趣。所以,中职语文教学必须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不能拘泥于课堂和课本,更不能拘泥于几个简单的教学目标,必须让学生观察生活、感悟生活,把思想性教育渗透在语文教育中,这才是语文教育的源头活水。通过这样的语文教育,除了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2.中职语文教学要坚持课堂学习和课外实践相结合
中职语文教学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把他们在生活中所积累的语文知识和技能运用到课堂中来,引导他们对内在精神进行挖掘,对一些普遍的意义进行阐发。课堂上讨论,课堂外发展,开辟更精彩的第二课堂,如组织文学社团,开展社会调查,举办讲座、辩论赛等活动,让学生把课堂上所学习的知识,能够有机会得到应用。
3.中职语文教学要唤醒全社会学习人文知识的内在需求
中职语文教学的边缘化,必须得到社会、学校以及师生的共同关注。中职学生本身是个特殊的群体,他们不仅要有职业技能,还要有远大理想、有合作精神、有竞争意识、有交际能力、有高尚的情操及审美能力、有艰苦奋斗并承受失败和挫折的能力等等,这些对中职学生的发展是一个极大的挑战。中职语文教学可谓任重而道远,只有全社会切实关注到这一特殊群体中来,才能在素质教育的今天让中职学生更好的得以培养。
总之,在当今素质教育全面推行的背景下,中职语文教育担负着传承民族文化传统,弘扬爱国主义的人文精神,陶冶学生的审美情操的神圣使命,它对于中职学生这一特殊群体,起到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作用。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有义务和责任把中职语文教学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而努力。
一、现今中职语文教学面临的挑战
现今社会十分注重实效,追求立竿见影,语文作为素质教育的基础课程,在中职教學中面临严峻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学生的学习态度冷漠。首先,中职学生的生源就是很严峻的问题。这些学生大多是中考的落后者,学生的思想品德、心理素质、行为习惯等存在着不少问题。很多学生的学习态度就不够端正,语文作为一门公共课,在他们眼里简直视为无物。他们认为语文对现在的专业以及将来的工作用处不大,只要学好专业课,掌握一门技术,将来就可以找到一份好工作。这种偏激的观念丝毫不可能使学生们对学习语文有半点兴趣和热情。要改变这类学生的学习习惯,端正他们的学习语文的态度,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二是学校支持的力度不足。不少学校设置课程就已经将语文学科边缘化,对于语文教学的师资队伍建设不重视加强,将中职学生的培养集中在专业技能方面,这对中职语文教学无疑是沉痛的打击。本来学生的学习动力就不足,学校再在语文等基础学科上重视程度不够,很容易引起教与学之间的恶性循环。三是中职学生就业的压力。中职学生因为年龄偏小,文化偏浅,学历偏低,各方面素质均不高,所以在就业方面存在很大压力。能够就业的学生基本都在一些小企业里,这些小企业往往对学生素质的要求,特别是文化素质,并不高。用人单位在招聘中不可能对语文作明确要求,在一定程度上让学生更加不会注重语文水平的提高。这样一来,以提高学生人文素质为主的中职语文必然被忽视。
因此,我们对当前中职语文教学要有清醒的认识,面临的不仅仅是语文教学本身,还包括学生、学校、企业和社会等多方面的挑战,在这样的形势下,我们更应该注重中职语文教学在素质教育背景下的作用。
二、中职语文教学的作用
1.培养中职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中职语文教材中有很多篇章,如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青照汗青”,艾青的“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等等,这些无不闪烁着忧国忧民的爱国主义的光芒。中职学生通过学习这些优秀作品,可以受到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的感染,从而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 陶冶性情,提高中职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中职语文很重要的一个教学目的就是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优秀作品中的精彩描写为中职学生提供了阅读鉴赏的条件,能让他们从中区别真善美和假恶丑,从而净化他们的心灵,激发他们的美感,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审美观。
3.提高中职学生的学习创新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中职语文侧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写作和表达的能力,文学欣赏就是一个再创作的过程,能够让学生通过联想和想象,对作品有新的认识。无论从事什么职业,如果没有一定的表达能力,都难以有好的交流,更不要说成为时代发展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了。
三、中职语文教学的改革措施
1.打破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培养目标
中职学生大多文化基础差,对学习缺乏兴趣。所以,中职语文教学必须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不能拘泥于课堂和课本,更不能拘泥于几个简单的教学目标,必须让学生观察生活、感悟生活,把思想性教育渗透在语文教育中,这才是语文教育的源头活水。通过这样的语文教育,除了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2.中职语文教学要坚持课堂学习和课外实践相结合
中职语文教学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把他们在生活中所积累的语文知识和技能运用到课堂中来,引导他们对内在精神进行挖掘,对一些普遍的意义进行阐发。课堂上讨论,课堂外发展,开辟更精彩的第二课堂,如组织文学社团,开展社会调查,举办讲座、辩论赛等活动,让学生把课堂上所学习的知识,能够有机会得到应用。
3.中职语文教学要唤醒全社会学习人文知识的内在需求
中职语文教学的边缘化,必须得到社会、学校以及师生的共同关注。中职学生本身是个特殊的群体,他们不仅要有职业技能,还要有远大理想、有合作精神、有竞争意识、有交际能力、有高尚的情操及审美能力、有艰苦奋斗并承受失败和挫折的能力等等,这些对中职学生的发展是一个极大的挑战。中职语文教学可谓任重而道远,只有全社会切实关注到这一特殊群体中来,才能在素质教育的今天让中职学生更好的得以培养。
总之,在当今素质教育全面推行的背景下,中职语文教育担负着传承民族文化传统,弘扬爱国主义的人文精神,陶冶学生的审美情操的神圣使命,它对于中职学生这一特殊群体,起到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作用。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有义务和责任把中职语文教学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