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由于近几年来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对劳动者权益的保护、新一代农民工对薪资水平的期望提高等因素,劳动力成本上升,劳动力缺口增加。劳动力成本倒逼产业升级,作为一种现象在我国一些省市局部出现,沿海一些劳动密集型企业面临“加薪潮”开始被迫转型以转变经营发展方式。劳动力成本对产业升级的倒逼机制逐渐受到重视,而所谓倒逼机制,通常是一种外在的非市场力量迫使市场经济主体顺应外部环境、改变原有决策行为,打破原有市场均衡结果的过程。劳动力成本对产业升级的倒逼机制就是通过提高劳动力成本,迫使企业转型升级,从而实现整个产业升级的过程。
关键词:劳动力成本 产业升级 倒逼机制
中图分类号: F062 文献标识码:A
一、相关文献综述
长期以来,经济学界普遍认为,经济增长、产业升级是带动劳动力价格即工资水平提高的先决条件,因而研究产业升级对国民收入的影响机制文献比较多,如钱纳里的工业化阶段理论、刘易斯二元结构理论等。而直接研究劳动力成本对产业升级的倒逼机制的文献比较少,从微观角度考察,有关的理论主要涉及效率工资理论以及管理学中的激励理论等;从宏观角度考察,相关理论主要集中在工资水平与产业结构高级化作用机制上,如美国经济学家西蒙•库兹涅茨指出:国内需求结构是影响产业结构变动的主要原因之一,并提出了工资水平对产业结构高级化影响的“人均收入增加——消费构成变化——产业结构变化”路径 。还有一些学者从反面角度论证,认为劳动力成本过低将抑制产业升級。如吕政(2003)认为:低工资水平有可能使我国经济陷入“低工资水平——低生产效率——低产业层次或低产品附加值”的困境 ;王佳菲(2010)认为劳动者报酬长期徘徊在偏低水平,将抬高企业采用先进技术设备的临界点,妨碍行业内和行业间的有序竞争,从而使微观主体难以走出“低技术陷阱”,这一消极效应是造成我国产业结构调整滞后的症结所在 。
二、发达国家劳动力成本对产业升级的作用
从发达国家工业化过程来看,劳动力成本对产业升级的倒逼作用十分明显,战后欧洲以及日本都非常注重改善工人的工资及福利,使得这些地区的生产率在劳动力成本增加的情况下不断提高,落后产业得到及时的淘汰,产业升级的步伐加快。以日本为例,二战后,日本工会开始合法化,日本工人的组织率迅速超过50%,上个世纪50年代中后期,日本进入工会斗争的高峰期,进入60年代,工会斗争取得了重大成果,在工会和政府的压力下,企业被迫大幅度提薪,从1961年开始,工人每年工资增长率都超过10%,劳动力成本大幅提升,迫使企业主及时调整战略,走高工资、高生产率的道路。高工资逼着日本企业增加技术含量,提高劳动生产率,结果日本的机器人使用率为世界之最。1968年,日本国民收入增加约一倍,工人实际工资提高了约70%,日本的GDP超过了英国和西德,在资本主义世界跃升至第二位,仅次于美国。与此同时,各种家庭耐用消费品如彩电、冰箱、洗衣机、热水器、微波炉、音响、甚至小汽车开始大规模普及,有力的推动了日本电子、机械、汽车工业的发展和快速升级,实现了经济的持续增长。
日本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产业升级时期正相当于我国上世纪末的产业结构调整时期,都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密集型产业、重化工业过渡时期,有所不同的是日本产业快速的升级伴随着劳动力成本的大幅提升,而同期我国的单位产品劳动力成本却呈相对下降趋势,日本在短短不到二十年内完成了产业升级,而我国的产业升级没有以相应的速度调整到位,依靠廉价的要素资源获取产业竞争力的发展模式依然没有改变,时至今日,我国仍处在全球产业链分工体系当中价值链最低的一环。
三、劳动力成本对产业升级倒逼机制的路径分析
根据总结,笔者认为劳动力成本对产业升级的倒逼机制是在企业内部和外部同时按照以下三个路径来实现的:
(一)要素价格相对变化驱动的技术变迁。
制度主义者认为,要素价格的相对变化会驱使技术变迁。当企业面临某一要素相对价格的提高,在给定的时间内,它将改变生产流程,从而更多地利用那些投入要素相对便宜了的生产流程,如土地(或自然资源)价格相对于劳动力价格的提高诱致了用于减少对由土地的无弹性供给所导致的有制约的生产技术变迁,同时也引致了导致能更准确地定义与配置土地的产权的制度变迁;劳动力相对于土地(自然资源)的价格的提高,导致了能使资本替代劳动的技术变迁 。希克斯认为,某种要素相对价格的提高(或稀缺性增强)会诱致可节约该类要素的技术创新。要素价格相对变化驱动着厂商重新整合并调整企业内生产要素的结构,从而实现企业生产函数的转变和企业生产方式的升级。有学者甚至认为,18世纪在英国发生的产业革命是由于英国的劳动力价格相对较高,可变资本占了极大比例,从而迫使资本家用机器来来代替劳动,以减少可变资本支出 。
由于我国长时间实行低成本的竞争策略,压低了劳动力成本,企业较容易获得低廉生产要素,没有足够动力去改变靠消耗资源、追求低成本和规模扩张的发展模式。对传统经济增长方式和原有企业发展模式的依赖很强,便失去了技术创新的动力。只要这种情况不改变,低级的加工制造业企业就没有以技术替代资源的内生动力,而只有当企业对内面对较高的劳动力成本,对外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时,才能迫使企业决策者下决心改变企业发展模式,重视技术研发的投入,实现企业生产方式的升级。
(二)人力资本变动驱动的技术进步。
亚当•斯密认为高工资地方的劳动者,总是比低工资地方的劳动者活泼、勤勉和敏捷 。并且西方效率工资理论从不同角度、不同模型证明了高工资和高生产率是呈正相关关系的。从人力资本理论角度来解释更有说服力,舒尔茨认为人力资本主要指凝集在人身上的知识、技能、经历、经验和熟练程度等,在货币形式表现为对劳动力健康,知识,技能的形成和改善进行投资 。实践证明:人力资本投资具有边际收益递增的特点,其收益率远高于物质收益率,按照卢卡斯、罗默等人的观点,人力资本投资具有正的外部性,能够产生技术扩散的作用,是推动技术进步的重要力量,已成为当今经济增长中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我国劳动力人力资本存量偏低,劳动力成本远远落后于西方国家,不到西方发达国家的1/20,制造业人均生产率只有美国的1/25,德国的1/20,高级技术工人比例仅占5%,而西方发达国家高级技工比重达到近40%,造成了技术工人尤其是高级技术工人的普遍缺乏,技术进步的动力不足,无法满足产业升级的需要。
人力资本投资的主体通常有企业,政府和家庭,其中企业占极为重要的地位,投资途径包括提高薪酬和增加教育培训。而提高劳动力成本客观上有助于提升劳动力素质以及推动人力资本的形成。一方面,工资的增加使劳动力通过自身或下一代进行投资(包括营养和教育),有利于提高劳动力知识存量,从而实现人力资源到人力资本的转变,劳动力要素到创新要素的转变;另一方面,提高劳动力工资有利于增强雇佣关系的稳定性,吸引和培养高素质人才,强化劳动力的经验和熟练程度,同时能够产生知识技术的溢出效应,促进创新要素聚集,激励激发员工的创新意识,从而提高企业的研发能力和竞争力。有资料表明,有赖于日本劳工的高薪就业和终身雇佣制,日本培养了大量的拥有高技术产业工人,日本的技术发明专利65%以上是由企业员工创造的。而我国企业长时间实行低工资、低成本战略,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企业内部人力资本和创新要素的形成,造成了中高级技术工人的缺乏,限制了技术创新的获取途径,技术进步动力不足,不利于产业升级。
(三)消费需求引致作用的产业升级。
西方国家工业化的路径表明:工业化过程中的产业结构变动,是由收入弹性所引致的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变化所驱动的 。产业升级是伴随着消费能力和结构的提升而提升的,从根本上来说,消费决定生产,当消费者收入提高,普遍趋向高质量商品的时候,这种趋势将更有效地引导企业提高技术和工艺水平,遏制粗制滥造,促使产品深加工化,产品的质量和性能随之升级。同时,消费品的需求结构也将发生变化,传统轻工业消费品需求下降,高科技产品和高端服务的需求上升,消费升级引导生产供给结构的变动从而带动产业升级。因此,企业长期以低劳动成本的发展模式不利于整个产业的长远发展,庞大的低收入群体将遏制产业的升级。产业升级的基础依然是国民的消费能力,而消费能力的提高又主要依赖于劳动者工资收入的持续增长。
关键词:劳动力成本 产业升级 倒逼机制
中图分类号: F062 文献标识码:A
一、相关文献综述
长期以来,经济学界普遍认为,经济增长、产业升级是带动劳动力价格即工资水平提高的先决条件,因而研究产业升级对国民收入的影响机制文献比较多,如钱纳里的工业化阶段理论、刘易斯二元结构理论等。而直接研究劳动力成本对产业升级的倒逼机制的文献比较少,从微观角度考察,有关的理论主要涉及效率工资理论以及管理学中的激励理论等;从宏观角度考察,相关理论主要集中在工资水平与产业结构高级化作用机制上,如美国经济学家西蒙•库兹涅茨指出:国内需求结构是影响产业结构变动的主要原因之一,并提出了工资水平对产业结构高级化影响的“人均收入增加——消费构成变化——产业结构变化”路径 。还有一些学者从反面角度论证,认为劳动力成本过低将抑制产业升級。如吕政(2003)认为:低工资水平有可能使我国经济陷入“低工资水平——低生产效率——低产业层次或低产品附加值”的困境 ;王佳菲(2010)认为劳动者报酬长期徘徊在偏低水平,将抬高企业采用先进技术设备的临界点,妨碍行业内和行业间的有序竞争,从而使微观主体难以走出“低技术陷阱”,这一消极效应是造成我国产业结构调整滞后的症结所在 。
二、发达国家劳动力成本对产业升级的作用
从发达国家工业化过程来看,劳动力成本对产业升级的倒逼作用十分明显,战后欧洲以及日本都非常注重改善工人的工资及福利,使得这些地区的生产率在劳动力成本增加的情况下不断提高,落后产业得到及时的淘汰,产业升级的步伐加快。以日本为例,二战后,日本工会开始合法化,日本工人的组织率迅速超过50%,上个世纪50年代中后期,日本进入工会斗争的高峰期,进入60年代,工会斗争取得了重大成果,在工会和政府的压力下,企业被迫大幅度提薪,从1961年开始,工人每年工资增长率都超过10%,劳动力成本大幅提升,迫使企业主及时调整战略,走高工资、高生产率的道路。高工资逼着日本企业增加技术含量,提高劳动生产率,结果日本的机器人使用率为世界之最。1968年,日本国民收入增加约一倍,工人实际工资提高了约70%,日本的GDP超过了英国和西德,在资本主义世界跃升至第二位,仅次于美国。与此同时,各种家庭耐用消费品如彩电、冰箱、洗衣机、热水器、微波炉、音响、甚至小汽车开始大规模普及,有力的推动了日本电子、机械、汽车工业的发展和快速升级,实现了经济的持续增长。
日本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产业升级时期正相当于我国上世纪末的产业结构调整时期,都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密集型产业、重化工业过渡时期,有所不同的是日本产业快速的升级伴随着劳动力成本的大幅提升,而同期我国的单位产品劳动力成本却呈相对下降趋势,日本在短短不到二十年内完成了产业升级,而我国的产业升级没有以相应的速度调整到位,依靠廉价的要素资源获取产业竞争力的发展模式依然没有改变,时至今日,我国仍处在全球产业链分工体系当中价值链最低的一环。
三、劳动力成本对产业升级倒逼机制的路径分析
根据总结,笔者认为劳动力成本对产业升级的倒逼机制是在企业内部和外部同时按照以下三个路径来实现的:
(一)要素价格相对变化驱动的技术变迁。
制度主义者认为,要素价格的相对变化会驱使技术变迁。当企业面临某一要素相对价格的提高,在给定的时间内,它将改变生产流程,从而更多地利用那些投入要素相对便宜了的生产流程,如土地(或自然资源)价格相对于劳动力价格的提高诱致了用于减少对由土地的无弹性供给所导致的有制约的生产技术变迁,同时也引致了导致能更准确地定义与配置土地的产权的制度变迁;劳动力相对于土地(自然资源)的价格的提高,导致了能使资本替代劳动的技术变迁 。希克斯认为,某种要素相对价格的提高(或稀缺性增强)会诱致可节约该类要素的技术创新。要素价格相对变化驱动着厂商重新整合并调整企业内生产要素的结构,从而实现企业生产函数的转变和企业生产方式的升级。有学者甚至认为,18世纪在英国发生的产业革命是由于英国的劳动力价格相对较高,可变资本占了极大比例,从而迫使资本家用机器来来代替劳动,以减少可变资本支出 。
由于我国长时间实行低成本的竞争策略,压低了劳动力成本,企业较容易获得低廉生产要素,没有足够动力去改变靠消耗资源、追求低成本和规模扩张的发展模式。对传统经济增长方式和原有企业发展模式的依赖很强,便失去了技术创新的动力。只要这种情况不改变,低级的加工制造业企业就没有以技术替代资源的内生动力,而只有当企业对内面对较高的劳动力成本,对外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时,才能迫使企业决策者下决心改变企业发展模式,重视技术研发的投入,实现企业生产方式的升级。
(二)人力资本变动驱动的技术进步。
亚当•斯密认为高工资地方的劳动者,总是比低工资地方的劳动者活泼、勤勉和敏捷 。并且西方效率工资理论从不同角度、不同模型证明了高工资和高生产率是呈正相关关系的。从人力资本理论角度来解释更有说服力,舒尔茨认为人力资本主要指凝集在人身上的知识、技能、经历、经验和熟练程度等,在货币形式表现为对劳动力健康,知识,技能的形成和改善进行投资 。实践证明:人力资本投资具有边际收益递增的特点,其收益率远高于物质收益率,按照卢卡斯、罗默等人的观点,人力资本投资具有正的外部性,能够产生技术扩散的作用,是推动技术进步的重要力量,已成为当今经济增长中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我国劳动力人力资本存量偏低,劳动力成本远远落后于西方国家,不到西方发达国家的1/20,制造业人均生产率只有美国的1/25,德国的1/20,高级技术工人比例仅占5%,而西方发达国家高级技工比重达到近40%,造成了技术工人尤其是高级技术工人的普遍缺乏,技术进步的动力不足,无法满足产业升级的需要。
人力资本投资的主体通常有企业,政府和家庭,其中企业占极为重要的地位,投资途径包括提高薪酬和增加教育培训。而提高劳动力成本客观上有助于提升劳动力素质以及推动人力资本的形成。一方面,工资的增加使劳动力通过自身或下一代进行投资(包括营养和教育),有利于提高劳动力知识存量,从而实现人力资源到人力资本的转变,劳动力要素到创新要素的转变;另一方面,提高劳动力工资有利于增强雇佣关系的稳定性,吸引和培养高素质人才,强化劳动力的经验和熟练程度,同时能够产生知识技术的溢出效应,促进创新要素聚集,激励激发员工的创新意识,从而提高企业的研发能力和竞争力。有资料表明,有赖于日本劳工的高薪就业和终身雇佣制,日本培养了大量的拥有高技术产业工人,日本的技术发明专利65%以上是由企业员工创造的。而我国企业长时间实行低工资、低成本战略,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企业内部人力资本和创新要素的形成,造成了中高级技术工人的缺乏,限制了技术创新的获取途径,技术进步动力不足,不利于产业升级。
(三)消费需求引致作用的产业升级。
西方国家工业化的路径表明:工业化过程中的产业结构变动,是由收入弹性所引致的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变化所驱动的 。产业升级是伴随着消费能力和结构的提升而提升的,从根本上来说,消费决定生产,当消费者收入提高,普遍趋向高质量商品的时候,这种趋势将更有效地引导企业提高技术和工艺水平,遏制粗制滥造,促使产品深加工化,产品的质量和性能随之升级。同时,消费品的需求结构也将发生变化,传统轻工业消费品需求下降,高科技产品和高端服务的需求上升,消费升级引导生产供给结构的变动从而带动产业升级。因此,企业长期以低劳动成本的发展模式不利于整个产业的长远发展,庞大的低收入群体将遏制产业的升级。产业升级的基础依然是国民的消费能力,而消费能力的提高又主要依赖于劳动者工资收入的持续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