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乡村小学教师新入职阶段是其专业发展的关键时期,关系着他们的专业发展和职业认同感。培训在教师教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对乡村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后发现:(一)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教师具有不同的素质结构;(二)新入职时期与成熟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三)教师培训的制度、形式和内容直接影响培训效果。针对这些问题建议乡村新入职小学教师专业发展职后培训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一是关注需求,优化培训内容;二是创新乡村新入职小学教师培训模式;三是建立培训共同体;四是健全评价机制。
关键词:乡村新入职小学教师;专业发展;职后培训
中图分类号:G62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916(2021)12-0118-03
引言
乡村小学教师入职后的0—3年是教师职业生涯的适应期,也称为入职适应期,它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关键时期。乡村小学教师主要来源有师范院校毕业生和非师范院校毕业生两种;有特岗招考和社会招考等多种形式。他们在职业认同、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等方面有很大差异。因此,新入职乡村小学教师需要在入职后被正确引领,以顺利度过入职适应期,进入教师专业良性发展阶段。
一、相关概念界定
(一)乡村新入职小学教师
新入职教师,也被称为新教师或初任教师[1]。本文结合小学教师专业成长规律,将“乡村新入职小学教师”界定為:已经完成了包括教学实习在内的职前教师教育课程学习,并取得教师资格证,同时受雇于乡村的某所小学的1到3年的教师。
(二)专业发展
从某种意义上看,教师专业发展是自我发展[2]。一是教师要有自我发展的意识,具备发展的主管积极性;二是教师要具备自我发展的能力;三是教师要自我控制、自主安排如何发展和何时发展。此外,教师专业发展还具有终身发展的特点。本文研究的专业发展是指乡村新入职小学教师在岗位适应过程中的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的提升与专业认同的过程。
(三)职后培训
我国教师的教育包含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本文中的教师职后培训主要指入职教师的在职进修提高。
二、研究对象与研究工具
为了深入了解小学教师专业成长与教育的相关性,我们对湖南省部分地区乡村小学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重点调查了乡村小学教师的专业水平和结构、教育的积极性和专业态度。从实际需要、影响教育效果的主要因素等方面,设计了21个问题。通过教育局发放730份问卷,共回收有效问卷713份,采用spss15.0软件进行数据收集和分析。
三、调查结果
参与调查的教师按“新手期”“成长期”“成熟期”和“专家期”进行分类。新手期占比10.3%,成长期占比59%,成熟期占比30.1%,专家期占比0.6%。
(一)不同阶段的教师培训积极性
围绕专业水平、职业情感、教育热情、教育效果,设置四个能反映这一程度的问题。结果表明,最大值为4,最小值为1。通过SPSS系统分别计算出四个阶段的平均值和标准差(见表1)。因此,教师的专业水平从新手期到专家阶段逐步提高,在长期专业水平的分布要相对扩大。各阶段教师参与教育的积极性相差不大。两者在开始阶段都比较高,但在成熟阶段稍有下降,上升到专家阶段又有所回升。教师职业情感在成熟期最低,造成职业态度前后期有很大的不同。部分教师进入“成熟期”后,职业情感和教育热情下降,出现“高原现象”。培训效果方面,专家期的认可水平较高,其次是新手期,而成熟期的认可程度相对较低。因此,抓住教师新入职阶段的教育热情关键时期,对新入职教师进行培训,可以达到良好的培训效果[3]。
(二)不同阶段教师的培训需求
如表2所示,专业能力和科学素养是新手期教师专业结构中最大的不足。在培训需求中,最有待提升的是教学技能,其次是学科知识,但新手期教师对信息技术的使用掌握得比较好。
(三)不同阶段教师的培训形式与内容
由表3可见,对于新手期教师最有效的培训方式是“观摩骨干教师课堂”。然后是“教学反思”和“短期进修”。从总体来看“观摩骨干教师课堂”和“短期进修”为最有效的培训方式。
(四)影响不同阶段教师职后培训的因素
如表4所示,对于新教师而言,影响培训效果的主要因素为“工学矛盾突出”和“形式不好”,而总体显示也是这两项。因此,进行培训模式的改革势在必行。
四、调查结果分析
(一)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教师具有不同的素质结构
乡村小学教师的职业生涯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教师专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其知识、专业水平、情感、能力、科研水平等方面的结构和特征是不同的[4]。新入职适应期教师具有最高的职业爱心和参与教育的热情。进入成长期和成熟期后,教育实践能力明显提高,希望能在新的理论素养和专业素养的研究中有所突破。尤其是在成熟阶段,教育科研素养决定了教师走向衰退或走向专业化的程度。可见,乡村小学教师在工作生活的不同阶段,在不同的素养结构中有着不同的成长需求。
(二)新入职时期与成熟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
我们发现,乡村小学教师参与教育的积极性最高的时期是新手的适应期,最低点是成熟期。新手期教师认为他们的专业水平、教育技能和能力不足。这一阶段的教育可以帮助新手期教师提高专业操作能力,将理论转化为实践,快速完成其专业成长的第一个飞跃。
(三)教师培训的制度、形式和内容直接影响培训效果
职后培训的效果决定着教师成长的质量。在“影响培训效果的主要因素”中,超过30%的人认为“教育模式不好”。值得注意的是,最有效的教育方法是“观摩骨干教师课堂”,其次是“短期培训”。由此可见,目前乡村小学教师普遍重视职后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大量的职后教育缺乏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教育与学习的互动。因此,提高培训效果的关键在于培训体系、形式和内容的改革。 五、乡村新入职小学教师专业发展职后培训建议
(一)关注需求,优化培训内容
不断优化培训内容,根据需求以问题为中心,科学设计培训课程[3]。乡村新入职小学教师专业发展职后培训内容包含以下几方面:师德修养、专业知识、通识课程和信息技术。培训中从新教师的实践角度出发,提高实践课程的比例,满足学员需求,增强实践指导[2];改进课程的组织与呈现方式,以案例、研讨、观摩等为主要形式,帮助新手期教师尽快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并在培训后跟踪关注学员课堂教学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的提升情况。
(二)创新乡村新入职小学教师培训模式
1.发挥网络优势,线上线下培训相结合。在网络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建立乡村新入职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可持续发展的网络平台。培训可以采取多种多样的形式,充分利用线上线下形式,按照师德修养、专业知识、通识课程分类;依照学员的需求,确定培训主题,设计系列模块。线上课程可以将必修和选修相结合,采用适当的激励评价机制,让学员夯实专业知识、提高专业能力;线下可以采取同步课程与异步课程,同时利用名师工作室、学科工作坊等途径对他们进行专业指导。
2.校本师徒结对模式。培训还可以借鉴国外先进的教师培训模式,如导师制[5]。为每名新入职教师配备一名有经验的教师作为导师,“青蓝结对”,对新入职教师进行指导。通过指导加强新入职教师的师德修养,丰富其专业知识,提升其专业技能。从而做到以老帶新,以新促老,以研促教。
3.城乡合作交流模式。依托一所城区小学,以该校为引领,让城区小学发挥对乡村小学教师的专业引领作用。以工作坊的形式开展线上线下交流活动,开展城乡小学教研联谊活动。通过工作坊的形式建立乡村小学与城市小学教师的帮扶关系,以平衡城乡教育资源。从而大幅度提升乡村新入职小学教师的职业认同感与专业能力。
(三)建立培训共同体
过去,人们更多地关注“学校模式”和“校本模式”,这两种模式各有利弊,它们基本上是相互孤立的。为了提高教育效果,必须改革教育模式。要充分发挥这两种模式的优势,改善其不足,实现教育的综合效果,就必须对这两种模式进行整合。一是与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小学合作,为乡村新入职小学教师职后培训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以政府为主导,学校为主体,共同建立以小学为基础的教育基地和网络[6-8]。二是要把专家讲座、集中教育等学校教育形式与优秀课程观摩、教学现场评估、教学活动等形式相结合,让专家走进小学教育改革工程,实现名流教育平台化,走向教育资源分享。三是合理设计培训内容,可以包含专业理念、师德、能力等通识类课程。整合教育技能、操作等实践性知识,结合教育改革项目,建立科学、连贯的教育内容体系,让教师边实践边研究,真正推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四)健全评价机制
评价是检测培训实际效果的方式,也是教师自我反思和成长的过程[4]。健全的评价体系是高效教师培训的构成要素,只有及时评价与反思培训的实施过程,才能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意见。
对乡村新教师入职教育评价必须全面、客观。除了学业成绩外,还要从知识、技能、课程、方法等方面进行评价。评价主体不应局限于学校行政部门,还应包括教师、同事、学生和新教师本人。只有统一评价主体,对新手期教师的入职教育统一一个更全面的评价效果,才能帮助新手期教师掌握个人发展的方向,使教师评价成为激发新手期教师成长的有效手段,而不是成为阻碍其成长的负担。
乡村新入职小学教师是乡村教育的主要力量之一,关注乡村新入职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了解其存在的不足,分析其原因,寻找帮助其专业发展的对策,不断提高乡村新入职小学教师的专业素养,对我国乡村小学教育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陈静言.小学初任教师入职培训问题及对策研究——以L区为例[D].太原:山西大学,2020.
[2] 黎勇.农村初中新教师入职培训探索:现状、问题与对策——以江西省L县为例[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1.
[3] 吕丽华,李作平,徐文婷,等.中小学乡村教师“案例研究”培训模式研究——以苏州市乡村音体美教师培育站为例[C]//全国科研理论学术研究成果汇编.北京:华教创新(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2020.
[4] 王治国.农村小学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以淮坊市为例[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5.
[5] 杨淑珍.乡镇初中教师职后培训需求现状及对策研究——以抚松县乡镇初中为例[D].延吉:延边大学,2016.
[6] 米高睿.农村中小学教师职后教育现状调查研究——以云南省鲁甸县为例[D].昆明:云南大学,2017.
[7] 左显兰.中小学新教师入职教育研究[D].金华:浙江师范大学,2002.
[8] 赵娴.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现状的调查研究——以莱阳市为例[D].烟台:鲁东大学,2013.
作者简介:陈姝(1979—),女,汉族,湖南常德人,湖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讲师,研究方向为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小学英语教育。
文君(1970—),女,汉族,湖南常德人,湖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授,研究方向为小学教师培养。
(责任编辑:易衡)
关键词:乡村新入职小学教师;专业发展;职后培训
中图分类号:G62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916(2021)12-0118-03
引言
乡村小学教师入职后的0—3年是教师职业生涯的适应期,也称为入职适应期,它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关键时期。乡村小学教师主要来源有师范院校毕业生和非师范院校毕业生两种;有特岗招考和社会招考等多种形式。他们在职业认同、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等方面有很大差异。因此,新入职乡村小学教师需要在入职后被正确引领,以顺利度过入职适应期,进入教师专业良性发展阶段。
一、相关概念界定
(一)乡村新入职小学教师
新入职教师,也被称为新教师或初任教师[1]。本文结合小学教师专业成长规律,将“乡村新入职小学教师”界定為:已经完成了包括教学实习在内的职前教师教育课程学习,并取得教师资格证,同时受雇于乡村的某所小学的1到3年的教师。
(二)专业发展
从某种意义上看,教师专业发展是自我发展[2]。一是教师要有自我发展的意识,具备发展的主管积极性;二是教师要具备自我发展的能力;三是教师要自我控制、自主安排如何发展和何时发展。此外,教师专业发展还具有终身发展的特点。本文研究的专业发展是指乡村新入职小学教师在岗位适应过程中的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的提升与专业认同的过程。
(三)职后培训
我国教师的教育包含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本文中的教师职后培训主要指入职教师的在职进修提高。
二、研究对象与研究工具
为了深入了解小学教师专业成长与教育的相关性,我们对湖南省部分地区乡村小学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重点调查了乡村小学教师的专业水平和结构、教育的积极性和专业态度。从实际需要、影响教育效果的主要因素等方面,设计了21个问题。通过教育局发放730份问卷,共回收有效问卷713份,采用spss15.0软件进行数据收集和分析。
三、调查结果
参与调查的教师按“新手期”“成长期”“成熟期”和“专家期”进行分类。新手期占比10.3%,成长期占比59%,成熟期占比30.1%,专家期占比0.6%。
(一)不同阶段的教师培训积极性
围绕专业水平、职业情感、教育热情、教育效果,设置四个能反映这一程度的问题。结果表明,最大值为4,最小值为1。通过SPSS系统分别计算出四个阶段的平均值和标准差(见表1)。因此,教师的专业水平从新手期到专家阶段逐步提高,在长期专业水平的分布要相对扩大。各阶段教师参与教育的积极性相差不大。两者在开始阶段都比较高,但在成熟阶段稍有下降,上升到专家阶段又有所回升。教师职业情感在成熟期最低,造成职业态度前后期有很大的不同。部分教师进入“成熟期”后,职业情感和教育热情下降,出现“高原现象”。培训效果方面,专家期的认可水平较高,其次是新手期,而成熟期的认可程度相对较低。因此,抓住教师新入职阶段的教育热情关键时期,对新入职教师进行培训,可以达到良好的培训效果[3]。
(二)不同阶段教师的培训需求
如表2所示,专业能力和科学素养是新手期教师专业结构中最大的不足。在培训需求中,最有待提升的是教学技能,其次是学科知识,但新手期教师对信息技术的使用掌握得比较好。
(三)不同阶段教师的培训形式与内容
由表3可见,对于新手期教师最有效的培训方式是“观摩骨干教师课堂”。然后是“教学反思”和“短期进修”。从总体来看“观摩骨干教师课堂”和“短期进修”为最有效的培训方式。
(四)影响不同阶段教师职后培训的因素
如表4所示,对于新教师而言,影响培训效果的主要因素为“工学矛盾突出”和“形式不好”,而总体显示也是这两项。因此,进行培训模式的改革势在必行。
四、调查结果分析
(一)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教师具有不同的素质结构
乡村小学教师的职业生涯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教师专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其知识、专业水平、情感、能力、科研水平等方面的结构和特征是不同的[4]。新入职适应期教师具有最高的职业爱心和参与教育的热情。进入成长期和成熟期后,教育实践能力明显提高,希望能在新的理论素养和专业素养的研究中有所突破。尤其是在成熟阶段,教育科研素养决定了教师走向衰退或走向专业化的程度。可见,乡村小学教师在工作生活的不同阶段,在不同的素养结构中有着不同的成长需求。
(二)新入职时期与成熟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
我们发现,乡村小学教师参与教育的积极性最高的时期是新手的适应期,最低点是成熟期。新手期教师认为他们的专业水平、教育技能和能力不足。这一阶段的教育可以帮助新手期教师提高专业操作能力,将理论转化为实践,快速完成其专业成长的第一个飞跃。
(三)教师培训的制度、形式和内容直接影响培训效果
职后培训的效果决定着教师成长的质量。在“影响培训效果的主要因素”中,超过30%的人认为“教育模式不好”。值得注意的是,最有效的教育方法是“观摩骨干教师课堂”,其次是“短期培训”。由此可见,目前乡村小学教师普遍重视职后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大量的职后教育缺乏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教育与学习的互动。因此,提高培训效果的关键在于培训体系、形式和内容的改革。 五、乡村新入职小学教师专业发展职后培训建议
(一)关注需求,优化培训内容
不断优化培训内容,根据需求以问题为中心,科学设计培训课程[3]。乡村新入职小学教师专业发展职后培训内容包含以下几方面:师德修养、专业知识、通识课程和信息技术。培训中从新教师的实践角度出发,提高实践课程的比例,满足学员需求,增强实践指导[2];改进课程的组织与呈现方式,以案例、研讨、观摩等为主要形式,帮助新手期教师尽快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并在培训后跟踪关注学员课堂教学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的提升情况。
(二)创新乡村新入职小学教师培训模式
1.发挥网络优势,线上线下培训相结合。在网络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建立乡村新入职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可持续发展的网络平台。培训可以采取多种多样的形式,充分利用线上线下形式,按照师德修养、专业知识、通识课程分类;依照学员的需求,确定培训主题,设计系列模块。线上课程可以将必修和选修相结合,采用适当的激励评价机制,让学员夯实专业知识、提高专业能力;线下可以采取同步课程与异步课程,同时利用名师工作室、学科工作坊等途径对他们进行专业指导。
2.校本师徒结对模式。培训还可以借鉴国外先进的教师培训模式,如导师制[5]。为每名新入职教师配备一名有经验的教师作为导师,“青蓝结对”,对新入职教师进行指导。通过指导加强新入职教师的师德修养,丰富其专业知识,提升其专业技能。从而做到以老帶新,以新促老,以研促教。
3.城乡合作交流模式。依托一所城区小学,以该校为引领,让城区小学发挥对乡村小学教师的专业引领作用。以工作坊的形式开展线上线下交流活动,开展城乡小学教研联谊活动。通过工作坊的形式建立乡村小学与城市小学教师的帮扶关系,以平衡城乡教育资源。从而大幅度提升乡村新入职小学教师的职业认同感与专业能力。
(三)建立培训共同体
过去,人们更多地关注“学校模式”和“校本模式”,这两种模式各有利弊,它们基本上是相互孤立的。为了提高教育效果,必须改革教育模式。要充分发挥这两种模式的优势,改善其不足,实现教育的综合效果,就必须对这两种模式进行整合。一是与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小学合作,为乡村新入职小学教师职后培训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以政府为主导,学校为主体,共同建立以小学为基础的教育基地和网络[6-8]。二是要把专家讲座、集中教育等学校教育形式与优秀课程观摩、教学现场评估、教学活动等形式相结合,让专家走进小学教育改革工程,实现名流教育平台化,走向教育资源分享。三是合理设计培训内容,可以包含专业理念、师德、能力等通识类课程。整合教育技能、操作等实践性知识,结合教育改革项目,建立科学、连贯的教育内容体系,让教师边实践边研究,真正推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四)健全评价机制
评价是检测培训实际效果的方式,也是教师自我反思和成长的过程[4]。健全的评价体系是高效教师培训的构成要素,只有及时评价与反思培训的实施过程,才能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意见。
对乡村新教师入职教育评价必须全面、客观。除了学业成绩外,还要从知识、技能、课程、方法等方面进行评价。评价主体不应局限于学校行政部门,还应包括教师、同事、学生和新教师本人。只有统一评价主体,对新手期教师的入职教育统一一个更全面的评价效果,才能帮助新手期教师掌握个人发展的方向,使教师评价成为激发新手期教师成长的有效手段,而不是成为阻碍其成长的负担。
乡村新入职小学教师是乡村教育的主要力量之一,关注乡村新入职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了解其存在的不足,分析其原因,寻找帮助其专业发展的对策,不断提高乡村新入职小学教师的专业素养,对我国乡村小学教育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陈静言.小学初任教师入职培训问题及对策研究——以L区为例[D].太原:山西大学,2020.
[2] 黎勇.农村初中新教师入职培训探索:现状、问题与对策——以江西省L县为例[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1.
[3] 吕丽华,李作平,徐文婷,等.中小学乡村教师“案例研究”培训模式研究——以苏州市乡村音体美教师培育站为例[C]//全国科研理论学术研究成果汇编.北京:华教创新(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2020.
[4] 王治国.农村小学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以淮坊市为例[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5.
[5] 杨淑珍.乡镇初中教师职后培训需求现状及对策研究——以抚松县乡镇初中为例[D].延吉:延边大学,2016.
[6] 米高睿.农村中小学教师职后教育现状调查研究——以云南省鲁甸县为例[D].昆明:云南大学,2017.
[7] 左显兰.中小学新教师入职教育研究[D].金华:浙江师范大学,2002.
[8] 赵娴.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现状的调查研究——以莱阳市为例[D].烟台:鲁东大学,2013.
作者简介:陈姝(1979—),女,汉族,湖南常德人,湖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讲师,研究方向为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小学英语教育。
文君(1970—),女,汉族,湖南常德人,湖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授,研究方向为小学教师培养。
(责任编辑:易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