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方,自古就在人类的意识和概念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在理解自然的过程中,一如“黑与白”“善与恶”“夏与冬”这样的成对概念,存在于神话传说、艺术创作和文学作品里。在英语文学中,“北”更是有着宏大而变幻莫测的主题。牛津大学坎皮恩学院的彼得·戴维森在《北方的观念—地形、历史和文学想象》中,将“北方”的地理特征、历史记忆、文化内涵与人们关于北方的想象巧妙地融为一体,做了细致、生动而又意味深长的描述。
书中最重要的章节围绕与“北方”有关的各种想象展开: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英国人的北方情结;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小说中虚构的赞巴拉王国;玻璃与冰之间的隐喻及实际联系;对北方短暂夏天的思考;作为流放地的北方;以及北方流传的鬼故事汇总。同时,书中还比较了加拿大、中国、日本等国家及地域文化中对于北的认知。此外,他还特意用不少篇幅中细致描述了有关北方的具象绘画艺术,北方的特质、面貌与北方的色彩,那些纯净而丰富的白,与神秘而点数不尽的灰。
彼得·戴维森提到了一个颇为有趣的视角,即便是在居于地球北端的斯堪的纳维亚人眼中,格陵兰岛也一度是异常偏远而神秘的。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当乘船途径法罗群岛时,威廉·莫里斯亦曾惊讶于那里奇异的不真实感,“恐怕要住上一百年,才有可能看到船驶进这里的海湾,似乎昔日的英雄传说时代逝去,而现代生活又从未来过此地”。他感慨冰岛人与想象中截然不同:“这个曾经热血而暴力的地方怎会变得如此无助和渺小?”进而一步步陷入痴迷,尊奉那片地域为“北方的大教堂”。北方,确有一种纯朴、绝对而艰辛的美。亘古不变、朴实无华的峡湾、岛屿,以及生活于其中的人的命运,都可以在挪威电影人克努特·埃里克·延森的作品《北极星》和《被霜冻灼伤》中感受到。
如果搜索更早一些的文獻记录,不难发现有关“北”的脉络与更多线索。在古希腊时期论文集《论空气、水和地域》里,希波克拉底认为,人的性格和能力不仅受遗传因素的直接影响,也与其生活环境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在古欧罗巴人的想象中,极北之地存在名为“希柏里尔”(Hyperborean)的另一文明,那里的人“纯朴而幸运”,生活在“北风之外”。此说绵延日久,乃至玛丽·雪莱也在《弗兰肯斯坦》中继续书写着对于极北乐土流传已久的想象。而在另一维度,北方被认为是阴森冥界的所在,《奥德赛》中的死亡地域正是两个世界交界之处、亡灵出没的荒凉海滩。公元七世纪的百科全书编纂者圣依西多禄将现英格兰肯特郡的萨尼特(Thanet)与希腊词语“thanatos”联系在一起,后者意为死亡。这里虽殊实同的一点是,北方早已被构架出一个独特、超自然的地理概念。
“真北”(true north)一词是地理学的精准术语,表明地球最北端和指南针所指示的磁北之间细微的偏移。在英语文学层面,它还蕴含着更深一层的意义:“真北”并不局限于一望无垠的蛮荒北方,每一个个体心中都有专属于他自己的极北之地,真正的、纯净的北方。这或与探索和迁徙的天性,以及人类的心理和哲思相关。
著名的“西北航道”发现于十九世纪中叶,指从北大西洋经加拿大北极群岛进入北冰洋,再进入太平洋的航道,是连接大西洋与太平洋的捷径—无比艰险的捷径。一九三八年在自传体小说《狮子与影子》中,伊舍伍德用“西北航道”来指代不合常规的行为、无谓的英勇表现,宁愿涉足那危机四伏的海域,也不选择更合理的路线,穿越地处温带区的“辽阔美国”。这与中国唐代的寒山诗别有一些相同意味:“人问寒山道,寒山路不通。夏天冰未释,日出雾朦胧。似我何由届,与君心不同。君心若似我,还得到其中。”进一步探究内中缘由,可以是直面险阻、勇而不辞,也可以是“失于外者,求诸内(心)”。
既是一片特异而决绝的所在,北方便始终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创作者为之“前赴后继”,尤其成为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英国作家心目中的胜地。赫伯特·里德的金句“通往北方之路就是通往未知之途”,几乎可作为北方的完美隐喻。W. H. 奥登的《如果可以,重返那片曾令你引以为傲的土地吧》、约翰·巴肯的《三十九级台阶》、乔治·奥威尔的《通往维根码头之路》同期相继问世。当时一同受到北方召唤的作家还包括伊夫林·沃、塞西尔·戴·刘易斯、斯蒂芬·斯彭德,以及汤姆·哈里森、威廉·科尔德斯特里姆、汉弗莱·斯彭德这样的博物学家、画家和设计师。具有标志意义的“雪与亡魂”主题,宣告“奥登式”北方世界的真正成形,与冰岛神话中生与死之间那总是模糊的界限,可谓一脉相承。
在儿童文学领域,更不乏北方题材的作品,经典之作多有安徒生的《冰雪皇后》、拉格洛夫的《骑鹅旅行记》、托芙·扬松的《姆明谷的春天》、C. S. 刘易斯的《狮子、女巫和魔衣橱》等。冰雪女巫、来自冬天的客人是地域特色的鲜明代表。而北方带给人的感觉更是格外触动心弦:每一座小岛专属一个家庭、一栋房屋、一艘船。住在岛上的人通过船只与内陆保持联系,他们心灵手巧、自力更生,享有独立自由,仿佛季节性移动的畜牧群。
自由的同时,也意味着疏离,而且注定会让人节奏趋缓。“冬日午后,独自一人,突然发现天光渐暗。屋外,远处浮现第一团雾气,在田间弥漫开来。”戴维森在书中记录了亲身感受,地点是与现今概念中的“北方”相差三个纬度的苏格兰居所,写作时,正是苏格兰白昼最短的下午三点左右,就可以看到窗外山谷中泛起的暮色。“幽暗的初冬,漫长的夏夜,令人印象最深的始终是天边最后那一道钴蓝”,北方的独特气质,正如同斯堪的纳维亚或俄罗斯等地才可见到的天色,让人沉静以至感伤。
这在小说《微暗的火》中也可以寻见踪迹。纳博科夫在这部出版于一九六二年的作品里,详尽而真切地描绘了虚构的赞巴拉,一个地处欧洲北部的遥远国度。赞巴拉不仅具有斯堪的纳维亚国家的特色,也是纳博科夫心目中失落的俄国镜像,迷惘是其气质,悲伤、距离是其属性,过去式是其唯一时态。对于回归故里的无助期盼,只能存在于人的无限怀念和悔恨当中。
抛开消极情绪,在流放、逝去、偏远的另一面,是更具积极意义的探索之旅。向北行进,一如人类早期在地球板块间的迁徙,已深深嵌入后世每个个体的基因记忆。北上之旅往往被视作揭晓真相之旅,这也频频体现在诸如《北极光》这类作品中。而在许多神话里,最北之地常常包含通向另一个世界的入口,提供进入另一个世界的能量。
百多年前,“北”的指示还依赖于一枚磁针。如今,很难想象随便在哪一处城市街角、哪一页旅行指南或是地图上,抑或是某个人迹罕至的荒野路口,看不到“北”“North”“Norte”“Cевер”“Pohjois”等文字标识。打开手机里的指北针,也许是一种意味深长的郑重之举:“北”既是地理意义上的,也是心理层面的。
一个有趣的事实是:当置身北极点,无论面向何方,都将是南。这对于生息繁衍在这颗星球之上的人们而言,是否也包含着一个终极隐喻:正如其永恒的召唤,真北,恰是我们自身命运的转折点?
书中最重要的章节围绕与“北方”有关的各种想象展开: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英国人的北方情结;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小说中虚构的赞巴拉王国;玻璃与冰之间的隐喻及实际联系;对北方短暂夏天的思考;作为流放地的北方;以及北方流传的鬼故事汇总。同时,书中还比较了加拿大、中国、日本等国家及地域文化中对于北的认知。此外,他还特意用不少篇幅中细致描述了有关北方的具象绘画艺术,北方的特质、面貌与北方的色彩,那些纯净而丰富的白,与神秘而点数不尽的灰。
彼得·戴维森提到了一个颇为有趣的视角,即便是在居于地球北端的斯堪的纳维亚人眼中,格陵兰岛也一度是异常偏远而神秘的。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当乘船途径法罗群岛时,威廉·莫里斯亦曾惊讶于那里奇异的不真实感,“恐怕要住上一百年,才有可能看到船驶进这里的海湾,似乎昔日的英雄传说时代逝去,而现代生活又从未来过此地”。他感慨冰岛人与想象中截然不同:“这个曾经热血而暴力的地方怎会变得如此无助和渺小?”进而一步步陷入痴迷,尊奉那片地域为“北方的大教堂”。北方,确有一种纯朴、绝对而艰辛的美。亘古不变、朴实无华的峡湾、岛屿,以及生活于其中的人的命运,都可以在挪威电影人克努特·埃里克·延森的作品《北极星》和《被霜冻灼伤》中感受到。
如果搜索更早一些的文獻记录,不难发现有关“北”的脉络与更多线索。在古希腊时期论文集《论空气、水和地域》里,希波克拉底认为,人的性格和能力不仅受遗传因素的直接影响,也与其生活环境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在古欧罗巴人的想象中,极北之地存在名为“希柏里尔”(Hyperborean)的另一文明,那里的人“纯朴而幸运”,生活在“北风之外”。此说绵延日久,乃至玛丽·雪莱也在《弗兰肯斯坦》中继续书写着对于极北乐土流传已久的想象。而在另一维度,北方被认为是阴森冥界的所在,《奥德赛》中的死亡地域正是两个世界交界之处、亡灵出没的荒凉海滩。公元七世纪的百科全书编纂者圣依西多禄将现英格兰肯特郡的萨尼特(Thanet)与希腊词语“thanatos”联系在一起,后者意为死亡。这里虽殊实同的一点是,北方早已被构架出一个独特、超自然的地理概念。
“真北”(true north)一词是地理学的精准术语,表明地球最北端和指南针所指示的磁北之间细微的偏移。在英语文学层面,它还蕴含着更深一层的意义:“真北”并不局限于一望无垠的蛮荒北方,每一个个体心中都有专属于他自己的极北之地,真正的、纯净的北方。这或与探索和迁徙的天性,以及人类的心理和哲思相关。
著名的“西北航道”发现于十九世纪中叶,指从北大西洋经加拿大北极群岛进入北冰洋,再进入太平洋的航道,是连接大西洋与太平洋的捷径—无比艰险的捷径。一九三八年在自传体小说《狮子与影子》中,伊舍伍德用“西北航道”来指代不合常规的行为、无谓的英勇表现,宁愿涉足那危机四伏的海域,也不选择更合理的路线,穿越地处温带区的“辽阔美国”。这与中国唐代的寒山诗别有一些相同意味:“人问寒山道,寒山路不通。夏天冰未释,日出雾朦胧。似我何由届,与君心不同。君心若似我,还得到其中。”进一步探究内中缘由,可以是直面险阻、勇而不辞,也可以是“失于外者,求诸内(心)”。
既是一片特异而决绝的所在,北方便始终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创作者为之“前赴后继”,尤其成为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英国作家心目中的胜地。赫伯特·里德的金句“通往北方之路就是通往未知之途”,几乎可作为北方的完美隐喻。W. H. 奥登的《如果可以,重返那片曾令你引以为傲的土地吧》、约翰·巴肯的《三十九级台阶》、乔治·奥威尔的《通往维根码头之路》同期相继问世。当时一同受到北方召唤的作家还包括伊夫林·沃、塞西尔·戴·刘易斯、斯蒂芬·斯彭德,以及汤姆·哈里森、威廉·科尔德斯特里姆、汉弗莱·斯彭德这样的博物学家、画家和设计师。具有标志意义的“雪与亡魂”主题,宣告“奥登式”北方世界的真正成形,与冰岛神话中生与死之间那总是模糊的界限,可谓一脉相承。
在儿童文学领域,更不乏北方题材的作品,经典之作多有安徒生的《冰雪皇后》、拉格洛夫的《骑鹅旅行记》、托芙·扬松的《姆明谷的春天》、C. S. 刘易斯的《狮子、女巫和魔衣橱》等。冰雪女巫、来自冬天的客人是地域特色的鲜明代表。而北方带给人的感觉更是格外触动心弦:每一座小岛专属一个家庭、一栋房屋、一艘船。住在岛上的人通过船只与内陆保持联系,他们心灵手巧、自力更生,享有独立自由,仿佛季节性移动的畜牧群。
自由的同时,也意味着疏离,而且注定会让人节奏趋缓。“冬日午后,独自一人,突然发现天光渐暗。屋外,远处浮现第一团雾气,在田间弥漫开来。”戴维森在书中记录了亲身感受,地点是与现今概念中的“北方”相差三个纬度的苏格兰居所,写作时,正是苏格兰白昼最短的下午三点左右,就可以看到窗外山谷中泛起的暮色。“幽暗的初冬,漫长的夏夜,令人印象最深的始终是天边最后那一道钴蓝”,北方的独特气质,正如同斯堪的纳维亚或俄罗斯等地才可见到的天色,让人沉静以至感伤。
这在小说《微暗的火》中也可以寻见踪迹。纳博科夫在这部出版于一九六二年的作品里,详尽而真切地描绘了虚构的赞巴拉,一个地处欧洲北部的遥远国度。赞巴拉不仅具有斯堪的纳维亚国家的特色,也是纳博科夫心目中失落的俄国镜像,迷惘是其气质,悲伤、距离是其属性,过去式是其唯一时态。对于回归故里的无助期盼,只能存在于人的无限怀念和悔恨当中。
抛开消极情绪,在流放、逝去、偏远的另一面,是更具积极意义的探索之旅。向北行进,一如人类早期在地球板块间的迁徙,已深深嵌入后世每个个体的基因记忆。北上之旅往往被视作揭晓真相之旅,这也频频体现在诸如《北极光》这类作品中。而在许多神话里,最北之地常常包含通向另一个世界的入口,提供进入另一个世界的能量。
百多年前,“北”的指示还依赖于一枚磁针。如今,很难想象随便在哪一处城市街角、哪一页旅行指南或是地图上,抑或是某个人迹罕至的荒野路口,看不到“北”“North”“Norte”“Cевер”“Pohjois”等文字标识。打开手机里的指北针,也许是一种意味深长的郑重之举:“北”既是地理意义上的,也是心理层面的。
一个有趣的事实是:当置身北极点,无论面向何方,都将是南。这对于生息繁衍在这颗星球之上的人们而言,是否也包含着一个终极隐喻:正如其永恒的召唤,真北,恰是我们自身命运的转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