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公路交通安全设施可有效的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为人们的道路出行提供了可靠的舒适性和安全性,本文就主要通过对安全护栏、防眩设施以及隔离封闭设施等三个方面对公路交通安全设施的设计技术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公路交通 安全设计 设计 对策
中图分类号: TU714文献标识码: A
交通安全设施属于道路的基础设施,它对减轻事故的严重度,排除各种纵、横向干扰,提高道路服务水平,提供视线诱导,改善道路景观等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世界各国尤其是工业发达国家,对安全设施的开发研究及其应用非常重视,不断推出了形式多样、经济美观,性能优良和安全适用的新产品,以满足交通运输发展对安全设施的需求。
1 安全护栏的设计
1.1 护栏的设计条件
公路的安全护栏,需要进行正确的设计才有可能实现以下功能:
(1)能绊阻车辆,防止车辆越出路外,保护路外建筑物的安全,确保行人不致受到重大伤害,确保与其相交道路、铁路的安全,阻止失控车辆穿越中央分隔带闯入对向车道。
(2)能使车辆回复到正常行驶方向。车辆碰撞护栏的运动轨迹应能圆滑过渡,以较小的驶离角和较小的回弹量停留在不影响车辆正常行驶的地方,不致发生二次事故。
(3)一旦失控车辆与护栏发生碰撞时,对驾驶员和乘客的损伤为最小,要求护栏具有良好的吸收碰撞能量的功能。
(4)能诱导驾驶员的视线,能清晰看到道路的轮廓及前进方向的线形,增加行车的安全性,使道路更加美观。
(5)护栏制造、安装、维修的经济性。
1.2 护栏形式的选择
1.2.1 护栏的性能选择
在选择护栏形式时,首先应充分注意到各种护栏的性能。波形梁护栏具有一定的刚性韧性,当车辆冲撞后塑性变形较大,损坏处容易更换,具有较好的视线诱导功能,能很好地与道路线形相协调,外形美观;管梁护栏具有美观的外形,能很好地与道路线形相协调,适用于积雪地区,缺点是接头施工处麻烦;箱梁护栏具有美观的外形,适用于窄的中央分隔带和积雪地区,小半径曲线路段不能使用;混凝土墙式护栏防止车辆越出路外的效果好,适用于窄的中央分隔带,由于几乎不变形,维修费用很低,但在车辆与护栏的碰撞角度较大时,对车辆和乘员的损害大,安全性和舒适性较差,行驶时有较强的压迫感。因此,只有对各种护栏性能充分了解后,才有可能作出更符合实际的选择。
1.2.2 护栏的安全性选择
从设置护栏的最终目标来看,当然希望通过护栏的保护作用来减轻事故的严重度。特别在车辆越出路外可能引起严重事故的区段,如:同铁路、重要公路相交或平行的部分,靠近居民房屋区段,高度大于10m的桥梁与填方区段等,要根据设计条件,选择能经受超负荷冲撞的护栏形式。
1.2.3 护栏的美感及其对驾驶员的心理影响
护栏的美感是和道路的景观设计联系在一起的,护栏的存在,应该使道路使用者增加舒适感和安全感,还应照顾到行驶中驾驶员的视觉和心理反应,能在视觉上自然地诱导驾驶员的视线,保持公路线形的连续性。对一些会使道路使用者产生恐惧心理的危险路段,在选择护栏形式时,宜采用遮挡视线的梁式护栏,混凝土护栏。
1.2.4 结合气象条件的选择
在降雪或冰冻地区,主要考虑护栏对挡风积雪的影响;在多雾地区,设置结构连续性好,比较醒目的护栏为好;在多雨地区,护栏的设置应不影响路面排水。
1.2.5 经济性的考虑
从建设费用与承担能力考虑,应切合实际地选择护栏形式。
2 防眩设施的设计
2.1 设置依据
设置防眩设施可防止对向车前照灯的眩目,改善夜间行车条件,增大駕驶员的视距,消除驾驶员夜间行车的紧张感觉,降低交通事故率。防眩设施还要改善道路景观,诱导驾驶员视线,克服行车的单调感。下列情况可作为考虑设置防眩设施的依据:
(1)夜间相对白天事故率较高的路段;
(2)夜间交通量较大,特别是货车等大型车混入率较高的路段;
(3)不寻常的夜间事故(尾撞、碰撞路侧结构物或从弯道外侧越出路外)较多的路段;
(4)中央分隔带宽度小于3m的路段;
(5)平曲线半径小于一般最小半径的路段;
(6)夜间事故集中的凹形竖曲线路段;
(7)道路使用者对眩光程度的评价。
2.2 防眩设施结构形式
一般来说,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来评价防眩设施结构形式的功能是否符合要求;
(1)有效地减少对向车前照灯的眩目;
(2)对驾驶员的心理影响小(压抑感、单调感);
(3)经济、美观;
(4)施工简单、易于维护;
(5)对风阻挡小、积雪少,通视效果好;
(6)受车辆冲撞时不对车辆构成威胁。
道路上使用的防眩设施可分为三种类型。
Ⅰ型:是指连续封闭型的防眩设施,如足够宽度的中央分隔带(宽度≥9m)上的树墙等。它基本上阻止了对向车道从水平面上所有角度射来的光线。
Ⅱ型:是由连续网状结构组成的防眩设施,金属(或塑料)防眩网为其代表型式。它能阻挡水平面上0~β1角度射来的光线,在β1角以外可横向通视。
Ⅲ型:是以一定的间距连续设置板状结构而组成的防眩设施。金属(或塑料)防眩板为其代表型式,防眩扇板、百叶窗式防眩栅、一定间距植树等从遮光原理上讲均是Ⅲ型防眩设施。它可阻拦水平面上0~β1角度射来的光线,在β1角以外可横向通视。
3 隔离封闭设施的设计
3.1 隔离栅设置原则
(1)为保证公路调整、舒适安全、经济的运行,防止横向干扰、减少延误,高速公路和其它等级的认可有必要的路段,尤其是高速公路沿线两侧原则上均应设置隔离栅。
(2)隔离栅一般沿公路用地界线以内20~50cm处设置。
(3)隔离栅在遇桥梁、通道时,应朝桥头锥坡或端墙方向围死,不应留有让人、畜可以钻入的空隙。
(4)由于地形的原因,隔离栅前后不能连续设置时,就以该处作为隔离栅的端部,并处理好端头的围封。
(5)在地形起伏较大,隔离栅不易施工的路段,可根据需要把隔离栅设计成阶梯的形式。
(6)隔离栅宜根据管理养护的需要在适当地点设置开口。凡开口处均应设门,以便控制出入。
3.2 结构高度设计
隔离栅的高度是结构设计的一个重要指标,该指标的取值大小直接影响工程的单位造价和使用性能。结构高度须结合实际的地形地物,道路两侧的人口稠密程度,及人口的流动分布情况等因素综合分析确定。
隔离栅的高度主要以成人高度为参考标准,其取值范围在1.50~2.10m之间。在城市及其郊区人口密度较大的路段,特别是青少年较为集中的地方,如学校、运动场、体育馆、影(剧)院等处,隔离栅高度应取上限,并且根据实际需要,可从高度和结构设计上做到使人无法攀越的程度。而在人迹稀少的路段,山岭地区和公路保留用地,隔离栅的高度值可取下限。
3.3 隔离栅的稳定性设计
隔离栅的稳定性直接关系到其使用效果和使用年限,其设计荷载主要考虑风力,同时也考虑人、畜的破坏作用。
风力可按下式计算:
P=ρW0S=SW
W=ρW0
式中:P——设计风力(N);
W——设计风压(Pa);
W0——基本风压(Pa),按《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J021-89)的规定取值;
S——迎风面积(㎡),为每片隔离栅的外轮廓线面积;
ρ——考虑隔离栅为网孔结构的折减系数,一股ρ=0.50~0.85,ρmax=1.0.
ρ值的取定,主要考虑隔离栅网面网孔率大小,其次应考虑隔离栅设置后,一般均有野外牵藤植物依附,维护清除又有困难,故在南方枝叶常青地区宜取上限,甚至取最大值,而北方地区则可取中值或下限。
结束语:综上所述,公路交通安全设施的设计至关重要,它直接影响到了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因此,在进行设计与时,应严格按照设计规范与标准进行,根据不同的地理位置与环境选择科学合理的安全设施,做到公路交通与安全设施的完美结合。
参考文献:
[1] 陈宇 浅谈交通安全设施设计中的几个问题 西南公路 2009(03)
[2] 罗丹霞 唐滨 浅谈山区公路防撞护栏设计及维护 山西建筑 2009(27)
关键词:公路交通 安全设计 设计 对策
中图分类号: TU714文献标识码: A
交通安全设施属于道路的基础设施,它对减轻事故的严重度,排除各种纵、横向干扰,提高道路服务水平,提供视线诱导,改善道路景观等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世界各国尤其是工业发达国家,对安全设施的开发研究及其应用非常重视,不断推出了形式多样、经济美观,性能优良和安全适用的新产品,以满足交通运输发展对安全设施的需求。
1 安全护栏的设计
1.1 护栏的设计条件
公路的安全护栏,需要进行正确的设计才有可能实现以下功能:
(1)能绊阻车辆,防止车辆越出路外,保护路外建筑物的安全,确保行人不致受到重大伤害,确保与其相交道路、铁路的安全,阻止失控车辆穿越中央分隔带闯入对向车道。
(2)能使车辆回复到正常行驶方向。车辆碰撞护栏的运动轨迹应能圆滑过渡,以较小的驶离角和较小的回弹量停留在不影响车辆正常行驶的地方,不致发生二次事故。
(3)一旦失控车辆与护栏发生碰撞时,对驾驶员和乘客的损伤为最小,要求护栏具有良好的吸收碰撞能量的功能。
(4)能诱导驾驶员的视线,能清晰看到道路的轮廓及前进方向的线形,增加行车的安全性,使道路更加美观。
(5)护栏制造、安装、维修的经济性。
1.2 护栏形式的选择
1.2.1 护栏的性能选择
在选择护栏形式时,首先应充分注意到各种护栏的性能。波形梁护栏具有一定的刚性韧性,当车辆冲撞后塑性变形较大,损坏处容易更换,具有较好的视线诱导功能,能很好地与道路线形相协调,外形美观;管梁护栏具有美观的外形,能很好地与道路线形相协调,适用于积雪地区,缺点是接头施工处麻烦;箱梁护栏具有美观的外形,适用于窄的中央分隔带和积雪地区,小半径曲线路段不能使用;混凝土墙式护栏防止车辆越出路外的效果好,适用于窄的中央分隔带,由于几乎不变形,维修费用很低,但在车辆与护栏的碰撞角度较大时,对车辆和乘员的损害大,安全性和舒适性较差,行驶时有较强的压迫感。因此,只有对各种护栏性能充分了解后,才有可能作出更符合实际的选择。
1.2.2 护栏的安全性选择
从设置护栏的最终目标来看,当然希望通过护栏的保护作用来减轻事故的严重度。特别在车辆越出路外可能引起严重事故的区段,如:同铁路、重要公路相交或平行的部分,靠近居民房屋区段,高度大于10m的桥梁与填方区段等,要根据设计条件,选择能经受超负荷冲撞的护栏形式。
1.2.3 护栏的美感及其对驾驶员的心理影响
护栏的美感是和道路的景观设计联系在一起的,护栏的存在,应该使道路使用者增加舒适感和安全感,还应照顾到行驶中驾驶员的视觉和心理反应,能在视觉上自然地诱导驾驶员的视线,保持公路线形的连续性。对一些会使道路使用者产生恐惧心理的危险路段,在选择护栏形式时,宜采用遮挡视线的梁式护栏,混凝土护栏。
1.2.4 结合气象条件的选择
在降雪或冰冻地区,主要考虑护栏对挡风积雪的影响;在多雾地区,设置结构连续性好,比较醒目的护栏为好;在多雨地区,护栏的设置应不影响路面排水。
1.2.5 经济性的考虑
从建设费用与承担能力考虑,应切合实际地选择护栏形式。
2 防眩设施的设计
2.1 设置依据
设置防眩设施可防止对向车前照灯的眩目,改善夜间行车条件,增大駕驶员的视距,消除驾驶员夜间行车的紧张感觉,降低交通事故率。防眩设施还要改善道路景观,诱导驾驶员视线,克服行车的单调感。下列情况可作为考虑设置防眩设施的依据:
(1)夜间相对白天事故率较高的路段;
(2)夜间交通量较大,特别是货车等大型车混入率较高的路段;
(3)不寻常的夜间事故(尾撞、碰撞路侧结构物或从弯道外侧越出路外)较多的路段;
(4)中央分隔带宽度小于3m的路段;
(5)平曲线半径小于一般最小半径的路段;
(6)夜间事故集中的凹形竖曲线路段;
(7)道路使用者对眩光程度的评价。
2.2 防眩设施结构形式
一般来说,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来评价防眩设施结构形式的功能是否符合要求;
(1)有效地减少对向车前照灯的眩目;
(2)对驾驶员的心理影响小(压抑感、单调感);
(3)经济、美观;
(4)施工简单、易于维护;
(5)对风阻挡小、积雪少,通视效果好;
(6)受车辆冲撞时不对车辆构成威胁。
道路上使用的防眩设施可分为三种类型。
Ⅰ型:是指连续封闭型的防眩设施,如足够宽度的中央分隔带(宽度≥9m)上的树墙等。它基本上阻止了对向车道从水平面上所有角度射来的光线。
Ⅱ型:是由连续网状结构组成的防眩设施,金属(或塑料)防眩网为其代表型式。它能阻挡水平面上0~β1角度射来的光线,在β1角以外可横向通视。
Ⅲ型:是以一定的间距连续设置板状结构而组成的防眩设施。金属(或塑料)防眩板为其代表型式,防眩扇板、百叶窗式防眩栅、一定间距植树等从遮光原理上讲均是Ⅲ型防眩设施。它可阻拦水平面上0~β1角度射来的光线,在β1角以外可横向通视。
3 隔离封闭设施的设计
3.1 隔离栅设置原则
(1)为保证公路调整、舒适安全、经济的运行,防止横向干扰、减少延误,高速公路和其它等级的认可有必要的路段,尤其是高速公路沿线两侧原则上均应设置隔离栅。
(2)隔离栅一般沿公路用地界线以内20~50cm处设置。
(3)隔离栅在遇桥梁、通道时,应朝桥头锥坡或端墙方向围死,不应留有让人、畜可以钻入的空隙。
(4)由于地形的原因,隔离栅前后不能连续设置时,就以该处作为隔离栅的端部,并处理好端头的围封。
(5)在地形起伏较大,隔离栅不易施工的路段,可根据需要把隔离栅设计成阶梯的形式。
(6)隔离栅宜根据管理养护的需要在适当地点设置开口。凡开口处均应设门,以便控制出入。
3.2 结构高度设计
隔离栅的高度是结构设计的一个重要指标,该指标的取值大小直接影响工程的单位造价和使用性能。结构高度须结合实际的地形地物,道路两侧的人口稠密程度,及人口的流动分布情况等因素综合分析确定。
隔离栅的高度主要以成人高度为参考标准,其取值范围在1.50~2.10m之间。在城市及其郊区人口密度较大的路段,特别是青少年较为集中的地方,如学校、运动场、体育馆、影(剧)院等处,隔离栅高度应取上限,并且根据实际需要,可从高度和结构设计上做到使人无法攀越的程度。而在人迹稀少的路段,山岭地区和公路保留用地,隔离栅的高度值可取下限。
3.3 隔离栅的稳定性设计
隔离栅的稳定性直接关系到其使用效果和使用年限,其设计荷载主要考虑风力,同时也考虑人、畜的破坏作用。
风力可按下式计算:
P=ρW0S=SW
W=ρW0
式中:P——设计风力(N);
W——设计风压(Pa);
W0——基本风压(Pa),按《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J021-89)的规定取值;
S——迎风面积(㎡),为每片隔离栅的外轮廓线面积;
ρ——考虑隔离栅为网孔结构的折减系数,一股ρ=0.50~0.85,ρmax=1.0.
ρ值的取定,主要考虑隔离栅网面网孔率大小,其次应考虑隔离栅设置后,一般均有野外牵藤植物依附,维护清除又有困难,故在南方枝叶常青地区宜取上限,甚至取最大值,而北方地区则可取中值或下限。
结束语:综上所述,公路交通安全设施的设计至关重要,它直接影响到了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因此,在进行设计与时,应严格按照设计规范与标准进行,根据不同的地理位置与环境选择科学合理的安全设施,做到公路交通与安全设施的完美结合。
参考文献:
[1] 陈宇 浅谈交通安全设施设计中的几个问题 西南公路 2009(03)
[2] 罗丹霞 唐滨 浅谈山区公路防撞护栏设计及维护 山西建筑 20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