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日,农业部传来振奋人心的好消息:作为全年粮食生产重头戏的秋粮,截至10月25日已收获10.1亿亩,完成种植面积的86.4%。从各地田间测产和实打实收情况看,丰收已成定局。加上夏粮和早稻,全年粮食产量有望再创历史新高,实现半个世纪以来首次连续九年增产。农业部部长韩长赋表示,粮食“九连增”将为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为应对严峻复杂的国际经济形势、转变国内经济结构提供强劲支撑。
在高起点、高基数之上,“九连增”是如何实现的?在气象灾害、生物灾害频发多发重发的情况下,在成本上升和国际市场波动等不利因素的影响下,粮食连年增产的支撑是什么?
据专家分析,2004年以来,在经受了耕地和水资源约束“双紧”、气象灾害与生物灾害“双灾”、物化成本与人工成本“双涨”等多重考验下,粮食连年增产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亮点。盘点粮食生产“九连增”之路,与三个关键支撑密不可分。预计今年秋粮面积增加,长势均衡,穗数、粒重等产量要素看好,今年秋粮将继续增产。
科技支撑,让种粮改变“靠天吃饭”
江苏省水稻单产连续多年全国第一,省农委主任吴沛良说,一个重要原因是江苏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居全国首位。如今,江苏超过七成的稻麦生产实现精确定量栽培,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0%,测土配方施肥主要环节全部实现数字化。
我国粮食“九连增”的过程就是适用增产技术不断推广的过程。据测算,在生产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仅通过提高农业技术到户率、到位率,粮食单产提高幅度可在10%以上。2011年,全国因单产提高增产粮食425.4亿斤。
“每一次品种更新都释放出巨大的增产能量。”玉米遗传育种专家戴景瑞说,8年来,我国玉米单产从640斤提高到764斤,品种的更新换代在玉米单产增加因素中占40%至50%的比重。良种对我国粮食作物增产的贡献率达到35%以上,通过实施种子工程,选育推广高产、优质、多抗品种,目前我国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超过95%。
良种良肥不分家。配方肥可使粮食增产10%,肥料利用率提高10个百分点。起步于2005年的测土配方施肥项目,7年间由试点到普及,中央财政累计投入57亿元,技术推广面积达到12亿亩以上,基本覆盖全国所有农业县。
农业机械是农业科技的物化载体。9年间,农机作业水平提高了22.5%,相当于过去30多年的总量。农机化技术创新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引发的增产效应也无处不在。在南方稻区,应用水稻机械插秧技术,平均每公顷能增产750斤以上,且作物抗倒伏性更好。
科技是摆脱农业“靠天吃饭”的关键。随着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改革,我国农业科技贡献率达53.5%,比10年前提高了10个百分点以上,我国农业发展已从主要依靠增加投入步入主要依靠科技的轨道。
政策支撑,形成惠农长效机制
秋收时节,黑龙江省大庆市种粮大户刘宏伟的2000亩玉米喜获丰收。“每亩能增收500多元,离不开国家的好政策。”
刘宏伟说,“除了种粮补贴,膜下滴灌技术也能享受补贴。”
几年来,惠农促粮的长效机制正在梯次构建。2004年起,国家对种粮农民开始粮食直补,同年还启动实施农机具购置补贴。2006年在取消农业税的同时,陆续增设了农资综合补贴和良种补贴。国家还多次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数据显示,实行粮食直补前,全国粮食种植面积总体上呈现下降趋势,而从2004年起到2011年,粮食面积连年增加,共增长1000多万公顷,总产由8613亿斤增加到了11424亿斤。
农业补贴和价格杠杆撬动了农民种粮积极性,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则调动了地方政府抓粮积极性。“农业大县、经济小县、财政穷县”,这曾是全国的普遍情况。“不让抓粮食的地方吃亏。”在对种粮农民实行补贴之后,2005年以来,中央财政对产粮大县进行奖励补助,由最初的55亿元增加到2011年的211亿元,累计安排奖励951亿元,1000多个产粮大县受益。
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开辟了农民合作的新机制,解决小生产与大市场对接的问题,组织化提高了粮食产出。在黑龙江肇东市五里明现代农业示范区,2300户农户建立了8个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经营7万亩玉米。依靠统一经营,亩产稳定在2000斤,成为名副其实的吨粮田。
几年间,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支出从2004年的2626亿元快速增加到2011年的1万亿元左右,年均递增21%。我国已初步形成了价格支持、直接补贴和一般服务支持等功能互补,综合补贴和专项补贴相结合的农业支持保护政策机制框架。
投入支撑,增强农业抗风险能力
“粮食生产经常面临干旱、洪涝、冰冻等灾害,立足抗灾夺丰收已成为粮食生产发展的常态。”中国农科院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所首席研究员梅旭荣说。我国把加强农业基础投入作为粮食稳产增产的关键措施。近年来,农田水利、土地整治等农田基础建设更加完善,夯实了粮食稳定增产的物质基础。
合理调整农作物区域布局,变对抗性种植为适应性种植,防灾减灾首先要做到主动避灾。甘肃省十年九旱,这些年探索出地膜集雨增温的全膜双垄沟播技术,使降雨利用率提高40%,平均增产25%至40%。农业部副部长张桃林说,要加大政策、资金、科技等的支持力度,“十二五”期间力争使自然降水生产效率提高10%以上,实现对抗性农业向适应性农业的转变。
农业部门与气象、水利等部门建立了紧密的信息共享机制,及时分析会商灾害影响,适时发布预警信息,把握了农业防灾抗灾的主动权。目前已初步建立了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和评估服务系统,开展了气候变化背景下全国800个产粮大县光、温、水资源与气候生产潜力分析。
今夏针对黏虫大批侵蚀玉米而开展的一场“虫口夺粮”攻坚战让人记忆犹新。参与此次黏虫防治的中国农科院迁飞害虫实验室研究员罗礼智说,玉米黏虫得到及时防治,病虫害统防统治功不可没。通过开展专业化统防统治,病虫防治作业效率可提高5倍以上,农药用量可减少20%以上,增产增效作用显著。 “水”如何成为全国粮食“九连增”的“功臣”?
今年秋粮丰收已成定局。农业部10月23日宣布,我国粮食产量实现半个世纪以来首次连续九年增产。近日,水利部组织的“兴水利保丰收”中央媒体记者采访团赴黑龙江、湖北、安徽,深入田间地头看秋粮、问收成。
“有收无收在于水”。今年我国粮食再次获得大丰收,在实现粮食“九连增”的背后,是快速发展的农田水利设施为亿万农民旱涝保收撑起一把把保护伞,是广大水利工作者用贴心的服务让粮食持续增产增收成为现实。
抗旱保粮,水利工程彰显兴利减灾巨大作用
潘祥树是湖北省随州市万福店乡凤凰山村的水稻种植大户。“今年4月到8月一直天旱,插秧的时候一滴雨没下。”他说,“要是在过去肯定又是灾年,现在即便受旱,渠里有水,塘里有水,庄稼随时能浇水,种田人心里吃了定心丸,种啥也都能丰收。”
今年的粮食丰收来之不易。去冬以来,我国一些地区降雨偏少,特别是黄准大部降雨偏少,部分耕地出现了无法播种、出苗不齐或苗小苗弱的现象,旱情高峰期全国耕地受旱面积一度达到8142万亩。
抗大旱、保丰收,上下齐心,共同努力。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抗旱工作。中央领导对抗旱工作作出重要指示,部署抗旱工作。国家防总、水利部高度重视抗旱工作,国家防总副总指挥、水利部部长陈雷多次主持召开会商会,对抗旱工作及时做出部署。国家防总密切监视旱情发展变化,先后派出16个工作组深入云南、四川、湖北等重旱地区协助指导抗旱工作,科学调度长江三峡、汉江丹江、小浪底等骨干水利工程,有效蓄洪滞洪削峰错峰,实现防洪减灾与抗旱供水的共赢。并先后协调财政部下达中央抗旱经费8.2亿元,支持旱区开展抗旱工作。
旱区各地及时启动应急响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抗旱保种、抗旱保苗。黑龙江省抓住春耕前有利时机,积极开展打井修塘、架设临时泵站等抗旱水源工程建设,保证春灌用水。湖北省及时组织抗旱水源摸底调查,并协调邻省,跨省提引水库水源,提前储备抗旱水源。安徽省把调配水源、加大供给作为抗旱灌溉的重点,各大灌区强化引、提、抽等措施,加大供水力度。在淠史杭史河灌区抗旱紧张时期,通过动用梅山水库部分死库容进行灌溉,保障受旱农作物得到及时浇灌。
有无工程两个样。越是大旱,水利工程的兴利减灾作用越明显。为应对今年旱情的困扰,多年建成的大中小型水库和灌区,以及水窖、水池、泵站、塘坝、水渠等“五小”水利工程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水库、塘坝等超前蓄水,灌区、泵站、调水工程等开足马力,为抗旱提供了充足的水源。
一组组数据印证了水利工程的巨大兴利减灾作用:今年以来,全国累计抗旱浇地2亿亩次,确保了夏粮连续九年丰收,为夺取全国粮食“九连增”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据国家防总监测,目前全国大部分地区水利工程蓄水总量比多年同期偏多或持平,蓄水情况总体较好,预计今年冬麦主产区大部秋播和南方秋冬种用水有保障。
夯实基础,大兴农田水利强壮国家粮食安全的根基
秋收正忙,在安徽省六安市,新一轮冬春农田水利建设已经掀起高潮,病险水库加固、干渠清淤整治、塘坝开挖扩建、泵站更新改造等兴修水利现场随处可见。
近年来,中央坚持把农田水利建设作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基础,不断完善政策支持体系。特别是2011年,中央明确提出,土地出让收益10%用于农田水利,一系列新政策、新举措,推动农田水利建设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安徽、湖北等省以塘堰整治、沟渠清淤为建设重点,持续开展小型农田水利建设。湖北省随县厉山镇灯塔、联群村地处封江水库灌区尾水,由于渠道年久淤积,部分农田只能采取泵提、车驮取水下秧。国家小农水重点县工程实施后,完成了末级两级渠系的硬化工程,减少了水的渗透率,尤其在今年百年不遇的大旱之年,依然取得了丰收。农民深有感叹地说:“以前下秧等雨,吃饭靠天,现在只靠小农水工程就行了!”
从2002年到2011年,中央财政不断加大投入力度,累计投入303亿元,支持各地开展小农水工程建设。截至2011年,全国维修改造塘坝5.3万处,新建雨水集蓄利用工程18.6万处,整治渠道36.4万公里,新建及维修各类渠系建筑物139万多处,新增粮食生产能力438多亿斤。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核心在灌区。”占全国耕地面积49%的灌区,生产了约占全国总量75%的粮食和90%以上的棉花、蔬菜等经济作物。特别是大型灌区,更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主力军。
淠史杭灌区始建于1958年,有效灌溉面积突破1000万亩,是新中国兴建的全国最大灌区,也是全国唯一跨省的特大型灌区。由于土法上马,投入不足,灌区工程老损率达50%左右。通过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年节约农业灌溉用水2.5亿立方米。2012年实灌面积达到1056万亩,全灌区水稻产量约520万吨,实现大旱之年灌区粮食增产。
截至2011年底,全国纳入规划的434处大型灌区已有110处完成投资。通过大型灌区节水改造,新增、恢复有效灌溉面积1900万亩,改善灌溉面积9700万亩,新增粮食生产能力160亿公斤,年新增节水能力163亿立方米。
“过去用小白龙漫灌,一亩玉米收成七八百斤,今年上了大喷灌,亩产一千五六百斤,不仅增产七八百斤,而且成色好,买价也高。”黑龙江安达市升平镇新建村村民张玉成说起节水灌溉滔滔不绝。
储粮于仓一吃就光,储粮于田受益万年。“继续保持粮食稳产丰收,必须把发展节水灌溉作为一项根本性措施来抓。”这是水利给出的解决之道。
广袤的东北平原被誉为“中华大粮仓”,稻田连成片,玉米排成行,土豆个头大,大豆闪金黄。这一派丰收年景背后,是高效又节水的水利措施发挥的巨大作用。
2012年年初,我国启动在东北四省区实施“节水增粮行动”,计划用四年时间,总投入380亿元,发展3800万亩高效节水灌溉面积,有力推动了东北、西北、华北等重点地区以及全国高效节水灌溉的加速发展。
大田作物膜下滴灌遍布黑土地,大型喷灌机组灌溉在田间洒下道道彩虹。节水、增产、增效,数字是最好的佐证:据水利部统计,全国节水灌溉工程面积由2002年的2.79亿亩增加到2011年的4.38亿亩。农田灌溉系数由0.43提高到0.51,亩均灌溉用水量由403立方米下降到367立方米。农业灌溉用水总量占全社会用水的比例由61.4%以上降低到55%左右。连续30多年灌溉用水总量保持零增长。
节水灌溉滋润了希望的田野,也滋润了群众的心田。
管好工程,打通“最后一公里”让工程长久发挥效益
周富祥是湖北省随州市万福店乡凤凰山村枯树垸40户村民推选的管水员,负责六口堰塘的管护和灌溉用水分配。农忙时节,他按照先边后中的分水方案,公平合理分配水量,闲时带领村民工投劳清淤扩塘、整治坝埂,使周边500亩稻田旱涝保收。
工程建得好,还要管得好。由于不少地方基层水利服务体系线断、网破、人散,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建设滞后,管理主体缺位,致使一些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处于“政府管不到、集体管不好、群众管不了”的局面。农村水利管理“最后一公里”问题十分突出。
2012年,水利部与中央编办、财政部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健全完善基层水利服务体系的指导意见》进一步强化基层水利服务机构的公益属性。要求以乡镇或小流域为单位,健全基层水利服务机构,进一步强化其公益性职能;建立完善财政对农民用水合作组织的补贴机制;支持各地成立各级抗旱服务队,引导各地通过定向补贴等方式,鼓励学校、科研单位及专业水利公司为农民提供水利专业服务,保证水利工程“建得起、管得好、长受益”。
如今,在广袤的农村,农民自觉投工投劳维修堰塘、水库、渠道,把干水利当作自己家的事来做,不但填补了农村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主体的缺位,还担负着受益区内水量分配、水费收取、水事纠纷调解、末级渠系建设与管护等重任,有效破解了农田水利管理“最后一公里”难题。
截至2011年底,全国共有基层水利站2.7万个,组建农民用水合作组织7.8万多个,管理灌溉面积2.4亿多亩,建成各级抗旱服务队等专业化服务队伍1.4万支,初步建成了社会化抗旱服务网络,为农村水利建设管理提供了保障。
水利命脉保粮食安全,“藏粮于田”筑千秋基业。随着一大批大型灌区的改造建设,新的农田水利建设投入机制形成,高效节水灌溉等一项项有效措施的实施,我国的粮食根基更加稳固。
在高起点、高基数之上,“九连增”是如何实现的?在气象灾害、生物灾害频发多发重发的情况下,在成本上升和国际市场波动等不利因素的影响下,粮食连年增产的支撑是什么?
据专家分析,2004年以来,在经受了耕地和水资源约束“双紧”、气象灾害与生物灾害“双灾”、物化成本与人工成本“双涨”等多重考验下,粮食连年增产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亮点。盘点粮食生产“九连增”之路,与三个关键支撑密不可分。预计今年秋粮面积增加,长势均衡,穗数、粒重等产量要素看好,今年秋粮将继续增产。
科技支撑,让种粮改变“靠天吃饭”
江苏省水稻单产连续多年全国第一,省农委主任吴沛良说,一个重要原因是江苏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居全国首位。如今,江苏超过七成的稻麦生产实现精确定量栽培,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0%,测土配方施肥主要环节全部实现数字化。
我国粮食“九连增”的过程就是适用增产技术不断推广的过程。据测算,在生产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仅通过提高农业技术到户率、到位率,粮食单产提高幅度可在10%以上。2011年,全国因单产提高增产粮食425.4亿斤。
“每一次品种更新都释放出巨大的增产能量。”玉米遗传育种专家戴景瑞说,8年来,我国玉米单产从640斤提高到764斤,品种的更新换代在玉米单产增加因素中占40%至50%的比重。良种对我国粮食作物增产的贡献率达到35%以上,通过实施种子工程,选育推广高产、优质、多抗品种,目前我国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超过95%。
良种良肥不分家。配方肥可使粮食增产10%,肥料利用率提高10个百分点。起步于2005年的测土配方施肥项目,7年间由试点到普及,中央财政累计投入57亿元,技术推广面积达到12亿亩以上,基本覆盖全国所有农业县。
农业机械是农业科技的物化载体。9年间,农机作业水平提高了22.5%,相当于过去30多年的总量。农机化技术创新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引发的增产效应也无处不在。在南方稻区,应用水稻机械插秧技术,平均每公顷能增产750斤以上,且作物抗倒伏性更好。
科技是摆脱农业“靠天吃饭”的关键。随着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改革,我国农业科技贡献率达53.5%,比10年前提高了10个百分点以上,我国农业发展已从主要依靠增加投入步入主要依靠科技的轨道。
政策支撑,形成惠农长效机制
秋收时节,黑龙江省大庆市种粮大户刘宏伟的2000亩玉米喜获丰收。“每亩能增收500多元,离不开国家的好政策。”
刘宏伟说,“除了种粮补贴,膜下滴灌技术也能享受补贴。”
几年来,惠农促粮的长效机制正在梯次构建。2004年起,国家对种粮农民开始粮食直补,同年还启动实施农机具购置补贴。2006年在取消农业税的同时,陆续增设了农资综合补贴和良种补贴。国家还多次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数据显示,实行粮食直补前,全国粮食种植面积总体上呈现下降趋势,而从2004年起到2011年,粮食面积连年增加,共增长1000多万公顷,总产由8613亿斤增加到了11424亿斤。
农业补贴和价格杠杆撬动了农民种粮积极性,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则调动了地方政府抓粮积极性。“农业大县、经济小县、财政穷县”,这曾是全国的普遍情况。“不让抓粮食的地方吃亏。”在对种粮农民实行补贴之后,2005年以来,中央财政对产粮大县进行奖励补助,由最初的55亿元增加到2011年的211亿元,累计安排奖励951亿元,1000多个产粮大县受益。
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开辟了农民合作的新机制,解决小生产与大市场对接的问题,组织化提高了粮食产出。在黑龙江肇东市五里明现代农业示范区,2300户农户建立了8个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经营7万亩玉米。依靠统一经营,亩产稳定在2000斤,成为名副其实的吨粮田。
几年间,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支出从2004年的2626亿元快速增加到2011年的1万亿元左右,年均递增21%。我国已初步形成了价格支持、直接补贴和一般服务支持等功能互补,综合补贴和专项补贴相结合的农业支持保护政策机制框架。
投入支撑,增强农业抗风险能力
“粮食生产经常面临干旱、洪涝、冰冻等灾害,立足抗灾夺丰收已成为粮食生产发展的常态。”中国农科院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所首席研究员梅旭荣说。我国把加强农业基础投入作为粮食稳产增产的关键措施。近年来,农田水利、土地整治等农田基础建设更加完善,夯实了粮食稳定增产的物质基础。
合理调整农作物区域布局,变对抗性种植为适应性种植,防灾减灾首先要做到主动避灾。甘肃省十年九旱,这些年探索出地膜集雨增温的全膜双垄沟播技术,使降雨利用率提高40%,平均增产25%至40%。农业部副部长张桃林说,要加大政策、资金、科技等的支持力度,“十二五”期间力争使自然降水生产效率提高10%以上,实现对抗性农业向适应性农业的转变。
农业部门与气象、水利等部门建立了紧密的信息共享机制,及时分析会商灾害影响,适时发布预警信息,把握了农业防灾抗灾的主动权。目前已初步建立了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和评估服务系统,开展了气候变化背景下全国800个产粮大县光、温、水资源与气候生产潜力分析。
今夏针对黏虫大批侵蚀玉米而开展的一场“虫口夺粮”攻坚战让人记忆犹新。参与此次黏虫防治的中国农科院迁飞害虫实验室研究员罗礼智说,玉米黏虫得到及时防治,病虫害统防统治功不可没。通过开展专业化统防统治,病虫防治作业效率可提高5倍以上,农药用量可减少20%以上,增产增效作用显著。 “水”如何成为全国粮食“九连增”的“功臣”?
今年秋粮丰收已成定局。农业部10月23日宣布,我国粮食产量实现半个世纪以来首次连续九年增产。近日,水利部组织的“兴水利保丰收”中央媒体记者采访团赴黑龙江、湖北、安徽,深入田间地头看秋粮、问收成。
“有收无收在于水”。今年我国粮食再次获得大丰收,在实现粮食“九连增”的背后,是快速发展的农田水利设施为亿万农民旱涝保收撑起一把把保护伞,是广大水利工作者用贴心的服务让粮食持续增产增收成为现实。
抗旱保粮,水利工程彰显兴利减灾巨大作用
潘祥树是湖北省随州市万福店乡凤凰山村的水稻种植大户。“今年4月到8月一直天旱,插秧的时候一滴雨没下。”他说,“要是在过去肯定又是灾年,现在即便受旱,渠里有水,塘里有水,庄稼随时能浇水,种田人心里吃了定心丸,种啥也都能丰收。”
今年的粮食丰收来之不易。去冬以来,我国一些地区降雨偏少,特别是黄准大部降雨偏少,部分耕地出现了无法播种、出苗不齐或苗小苗弱的现象,旱情高峰期全国耕地受旱面积一度达到8142万亩。
抗大旱、保丰收,上下齐心,共同努力。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抗旱工作。中央领导对抗旱工作作出重要指示,部署抗旱工作。国家防总、水利部高度重视抗旱工作,国家防总副总指挥、水利部部长陈雷多次主持召开会商会,对抗旱工作及时做出部署。国家防总密切监视旱情发展变化,先后派出16个工作组深入云南、四川、湖北等重旱地区协助指导抗旱工作,科学调度长江三峡、汉江丹江、小浪底等骨干水利工程,有效蓄洪滞洪削峰错峰,实现防洪减灾与抗旱供水的共赢。并先后协调财政部下达中央抗旱经费8.2亿元,支持旱区开展抗旱工作。
旱区各地及时启动应急响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抗旱保种、抗旱保苗。黑龙江省抓住春耕前有利时机,积极开展打井修塘、架设临时泵站等抗旱水源工程建设,保证春灌用水。湖北省及时组织抗旱水源摸底调查,并协调邻省,跨省提引水库水源,提前储备抗旱水源。安徽省把调配水源、加大供给作为抗旱灌溉的重点,各大灌区强化引、提、抽等措施,加大供水力度。在淠史杭史河灌区抗旱紧张时期,通过动用梅山水库部分死库容进行灌溉,保障受旱农作物得到及时浇灌。
有无工程两个样。越是大旱,水利工程的兴利减灾作用越明显。为应对今年旱情的困扰,多年建成的大中小型水库和灌区,以及水窖、水池、泵站、塘坝、水渠等“五小”水利工程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水库、塘坝等超前蓄水,灌区、泵站、调水工程等开足马力,为抗旱提供了充足的水源。
一组组数据印证了水利工程的巨大兴利减灾作用:今年以来,全国累计抗旱浇地2亿亩次,确保了夏粮连续九年丰收,为夺取全国粮食“九连增”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据国家防总监测,目前全国大部分地区水利工程蓄水总量比多年同期偏多或持平,蓄水情况总体较好,预计今年冬麦主产区大部秋播和南方秋冬种用水有保障。
夯实基础,大兴农田水利强壮国家粮食安全的根基
秋收正忙,在安徽省六安市,新一轮冬春农田水利建设已经掀起高潮,病险水库加固、干渠清淤整治、塘坝开挖扩建、泵站更新改造等兴修水利现场随处可见。
近年来,中央坚持把农田水利建设作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基础,不断完善政策支持体系。特别是2011年,中央明确提出,土地出让收益10%用于农田水利,一系列新政策、新举措,推动农田水利建设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安徽、湖北等省以塘堰整治、沟渠清淤为建设重点,持续开展小型农田水利建设。湖北省随县厉山镇灯塔、联群村地处封江水库灌区尾水,由于渠道年久淤积,部分农田只能采取泵提、车驮取水下秧。国家小农水重点县工程实施后,完成了末级两级渠系的硬化工程,减少了水的渗透率,尤其在今年百年不遇的大旱之年,依然取得了丰收。农民深有感叹地说:“以前下秧等雨,吃饭靠天,现在只靠小农水工程就行了!”
从2002年到2011年,中央财政不断加大投入力度,累计投入303亿元,支持各地开展小农水工程建设。截至2011年,全国维修改造塘坝5.3万处,新建雨水集蓄利用工程18.6万处,整治渠道36.4万公里,新建及维修各类渠系建筑物139万多处,新增粮食生产能力438多亿斤。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核心在灌区。”占全国耕地面积49%的灌区,生产了约占全国总量75%的粮食和90%以上的棉花、蔬菜等经济作物。特别是大型灌区,更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主力军。
淠史杭灌区始建于1958年,有效灌溉面积突破1000万亩,是新中国兴建的全国最大灌区,也是全国唯一跨省的特大型灌区。由于土法上马,投入不足,灌区工程老损率达50%左右。通过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年节约农业灌溉用水2.5亿立方米。2012年实灌面积达到1056万亩,全灌区水稻产量约520万吨,实现大旱之年灌区粮食增产。
截至2011年底,全国纳入规划的434处大型灌区已有110处完成投资。通过大型灌区节水改造,新增、恢复有效灌溉面积1900万亩,改善灌溉面积9700万亩,新增粮食生产能力160亿公斤,年新增节水能力163亿立方米。
“过去用小白龙漫灌,一亩玉米收成七八百斤,今年上了大喷灌,亩产一千五六百斤,不仅增产七八百斤,而且成色好,买价也高。”黑龙江安达市升平镇新建村村民张玉成说起节水灌溉滔滔不绝。
储粮于仓一吃就光,储粮于田受益万年。“继续保持粮食稳产丰收,必须把发展节水灌溉作为一项根本性措施来抓。”这是水利给出的解决之道。
广袤的东北平原被誉为“中华大粮仓”,稻田连成片,玉米排成行,土豆个头大,大豆闪金黄。这一派丰收年景背后,是高效又节水的水利措施发挥的巨大作用。
2012年年初,我国启动在东北四省区实施“节水增粮行动”,计划用四年时间,总投入380亿元,发展3800万亩高效节水灌溉面积,有力推动了东北、西北、华北等重点地区以及全国高效节水灌溉的加速发展。
大田作物膜下滴灌遍布黑土地,大型喷灌机组灌溉在田间洒下道道彩虹。节水、增产、增效,数字是最好的佐证:据水利部统计,全国节水灌溉工程面积由2002年的2.79亿亩增加到2011年的4.38亿亩。农田灌溉系数由0.43提高到0.51,亩均灌溉用水量由403立方米下降到367立方米。农业灌溉用水总量占全社会用水的比例由61.4%以上降低到55%左右。连续30多年灌溉用水总量保持零增长。
节水灌溉滋润了希望的田野,也滋润了群众的心田。
管好工程,打通“最后一公里”让工程长久发挥效益
周富祥是湖北省随州市万福店乡凤凰山村枯树垸40户村民推选的管水员,负责六口堰塘的管护和灌溉用水分配。农忙时节,他按照先边后中的分水方案,公平合理分配水量,闲时带领村民工投劳清淤扩塘、整治坝埂,使周边500亩稻田旱涝保收。
工程建得好,还要管得好。由于不少地方基层水利服务体系线断、网破、人散,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建设滞后,管理主体缺位,致使一些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处于“政府管不到、集体管不好、群众管不了”的局面。农村水利管理“最后一公里”问题十分突出。
2012年,水利部与中央编办、财政部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健全完善基层水利服务体系的指导意见》进一步强化基层水利服务机构的公益属性。要求以乡镇或小流域为单位,健全基层水利服务机构,进一步强化其公益性职能;建立完善财政对农民用水合作组织的补贴机制;支持各地成立各级抗旱服务队,引导各地通过定向补贴等方式,鼓励学校、科研单位及专业水利公司为农民提供水利专业服务,保证水利工程“建得起、管得好、长受益”。
如今,在广袤的农村,农民自觉投工投劳维修堰塘、水库、渠道,把干水利当作自己家的事来做,不但填补了农村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主体的缺位,还担负着受益区内水量分配、水费收取、水事纠纷调解、末级渠系建设与管护等重任,有效破解了农田水利管理“最后一公里”难题。
截至2011年底,全国共有基层水利站2.7万个,组建农民用水合作组织7.8万多个,管理灌溉面积2.4亿多亩,建成各级抗旱服务队等专业化服务队伍1.4万支,初步建成了社会化抗旱服务网络,为农村水利建设管理提供了保障。
水利命脉保粮食安全,“藏粮于田”筑千秋基业。随着一大批大型灌区的改造建设,新的农田水利建设投入机制形成,高效节水灌溉等一项项有效措施的实施,我国的粮食根基更加稳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