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为而至

来源 :茶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gmeizhujiuly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无为而至,而非“治”。一字之差,意相去甚远。不妄加作为,也不意有所图。来时放空,去时放下。意“无为而至”。
  戊戌年的冬至前,自韩国、台湾、大陆来的十余位茶人学者,自八方闻讯来的众茶友,与上海冇空间齐聚。在名为“冇”的空间,做一场“无为”的会面。
  志趣相投人的聚会,以茶、香、花、禅音为介,言志,宜趣。
  那场名为“无为而至”的人文讲座与音乐茶会,结束一周有余。这一周里,循环着当时听到的禅音和啸吟。在乐音的环绕里,闭上眼,那日当天色渐暗时,被这乐音带入到的深幽旷静的瞑想状态就载回到眼前。
  伴着啸吟,在清醒的身体知觉了,意识走向了深邃的辽远之境,近乎无限的自由和广大,安住自我。曲尽时,意识归来,双目触摸真实的世界。禅音再起,佛的慈悲,一声声入耳,一句甸入心。
  听禅音啸语,并非要传达佛家道家的义理,仅是借佛道两家的自修的境,自省反观。渐次,遇见更好的自己。无为而无不为,宜静而宜动。
  吃茶前,瑜伽带入,在呼吸的吐纳里,从身体的细致觉察开始,体会每一口茶汤给身体的感受。十人十席,用不同的瀹茶手法冲不同的茶,燃不同的香,在味觉和嗅觉里安住身心。随遇而安的茶人,自在自然的瀹茶手法,毫无压力的一杯茶。吃茶的事,本该如此。不舍本味,不失本色。
  青青涩涩却一口难忘的韩国绿茶,带着竹叶香汤水甘醇的单丛,花香桂圆味的正山小种,花蜜味的古树红茶,醇厚甘鲜的武夷岩茶……茶香温热,暖了一室烟。
  而再燃香時,已是茶味尽时。人文情怀皆是诗。乐音茶香,常有。有高度和深度的“人文”讲座,不常有。
  国人制茶史,宋人茶文化,寺院茶文化,明朝文人士大夫雅室笔记,中国茶道之精神……三位老师娓娓道来。那些我们遗忘的,甚至是丢失掉的文化,是我们区别于别族的文化基因。
  在古人的笔记里,古时的画作里,当天的讲述里,那些远去的时代和时代里的人、事,皆鲜活起来。所谓“人文”情怀,大抵是对这种美好文化遗失的不舍得。
  在这种情愫里,学者们经由古籍旧物,甚至是只言片语,去追溯那些尘封了几百上千年的人物和文化。我们感谢,他们考证和复述而出的那些朝代、那些事。字字句句,都成诗。
其他文献
2020年《茶道》马来西亚分场由紫藤文化集团及许玉莲茶道院联合承办,茶会形式采用目前茶界正热切推动的“茶道艺术家茶汤作品会欣赏会”来进行。地点是位于吉隆坡茨厂街附近的紫藤茶坊。  紫藤茶坊创立于1987年,是马来西亚第一家茶馆、紫藤文化集团的起点,亦是马来西亚现代茶文化滥觞之所在。品茗者陆续抵达茶会现场。此次茶会茶具、茶席、茶叶,皆由茶道艺术家本身亲自预备,不假手他人来做,这展现了泡茶师在选择原料
期刊
白居易的一生,琴不离手,茶不离口,悠游于俗世与山林之间,过着恬然安适的生活。像他这样既知音又知味的文人雅士,宋元、明清时代就更多了。  『焚香鼓琴,饮何雅也。』弦上之音,盏中之茶,炉内之香,就像三条彼此独立的丝线,从历史的最深处生发、游走,然后借文人之手,缠绕、交织成闲情雅致。  琴静心,茶清心,香息心,三者皆以心契入,或抚或听,或泡或饮,或燃或品,不论施与受,皆以实现涵养性情、治身修心为旨归,从
期刊
去年严冬一个晴暖的午后,暂把公事俗务撇到一边,去老友茗淑那里蹭茶偷得半日之闲。  既然友情够“老”,她每次请我喝的茶都不会“嫩”到哪里去,总是很慷慨,有次还把压箱底的“60年代绿印”给泡了,真有种受宠若惊的感觉。  “今天喝什么?”我承认,我是有“选择恐惧症”,但也从不挑茶,泡什么就喝什么。而且,我還知道,她一定不会随便抓个茶敷衍了事。  “试一下。”她把一只装有干茶的青花小茶碗放到我面前。从形态
期刊
2017年初冬,回乡小聚,甘肃名刊《丝绸之路》的马玉蕻主编得高铁之便,从兰州来天水小聚——多年以来,她与散文家薛林荣、诗人唐宏,还有我,像一个秘密小团体,交往甚深。可惜,薛林荣因公在张家川回族自治县木河乡等待省精准扶贫检查组的大驾光临,来不了天水市区,于是,我们一行三人欣然前往张家川。薛部长的安排很是惬意,第一站就是张家川民族博物馆。博物馆不大,两层,一楼看完马家塬遗址出土的文物后,就去二楼看馆藏
期刊
在日本街头,会看到一道特别的风景:走几步路就有色彩鲜艳的自动贩卖机。每次路过,都被花花绿绿的瓶子包装吸引,仔细一看会发现,这些贩卖机里,茶饮料占了三分之一,有纯茶也有奶茶,还分热饮和冷饮。即使下雪天,也可以走在路上喝到一杯热茶,心里想着就暖暖的。  日本年轻人为什么爱喝茶饮料?  日本茶饮料在年轻人中十分受欢迎,如果说随处可见的居酒屋是夜晚抚慰一天辛勤劳作者的栖息地,那各色茶屋就是白天给人们加油充
期刊
这是一座两进两护厝的古厝,在永春五里街镇埔头村的村庄里。在42岁的王新柏到来前,这座塌了屋顶的古厝,养鸡养鸭,还有一头猪、和周边人零零散散隔起来的竹鼠巢。  修葺过后的古厝,百年前鹅卵石铺地的天井处处苔痕,翠绿的草从石缝里挤出,四方竹种在天井里,攀到了乌黑的厝顶瓦沿,一阵风游进古厝,带来淡淡的竹香。明清的石狮,卧在竹边,抵着含苞欲放的茶花。  天籁将寂未寂的时候,霞陵溪水从屋前流过。美人榻处在天井
期刊
“朝九晚五,夜夜笙歌”这是我对曾经都市生活的总结。这样的生活让我总是在“压力”和“释放”两种形态下不断转变,却始终找不到属于自己的灵魂。然而终于有一天,我放下了拿鼠标的手,拿起了竹筛(制茶工具),来到了大山,在这里一住就是八年。现在,我也可以用当下的身份,毫无掩饰地介绍自己,我是八零后制茶人——李旸。  我定义自己有颗不羁的灵魂,如果可以穿越,回到魏晋时期应该没有什么违和感。喜欢自然,性子野,路子
期刊
编者按  40年间,在改革开放的大舞台上,活跃着台湾同胞的身影。他们的作用是开创性的、持续性的,也是深层次的、多领域的。在中国改革开放前后,茶艺在台湾也是新生事物,当时在台湾有一位对茶十分感兴趣的学者,他就是范增平。  孜孜以求  青年时代的范增平一直有着改善社会,完善人间的美好愿望,多少年后,他选择用“茶”来完成他的心愿。为此,他费尽心思,去图书馆从中国古典文学诗词中寻找资料,去茶山向茶农请教,
期刊
说文解字中,养字的含义是个由俗致雅的递进过程:首先是供给生活品,即常说的养家糊口,其次是饲养动物、培植花草,再次是抚养、教育,最后是使身心得到滋补和休息。养的境界逐步提升,从物质上升到精神,这在茶上表现地尤为突出。《神农本草经》中记载:『茶茗久服,令人有力悦志。』『有力』说的是茶对身体的滋养,『悦志』是指喝茶会让人精神愉悦。茶桌上多一些玩物,颐养的正是自己的快慰。  菖蒲与兰花  菖蒲耐苦寒、安淡
期刊
“人在草木间,茶中有大美。因茶引发的设计思考,即把自然引入生活,体现素朴之美。素朴之美是自然的原味、艺术的表达,让生活多几分诗情,更浪漫。”  ——高级室内建筑师、生活茶倡导者张迎军  北国亦轻灵  较之声名显赫的京津,对于正定这座北方小城的认识,仅仅是那个单枪匹马杀入曹营的虎将赵云和他那声彻山谷的高吼: “吾乃常山赵子龙也!”也正因如此,正定给我的印象是雄浑豪迈、充满英雄气概的。然而,当我真正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