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隨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信贷的新模式“P2P”模式快速在金融借贷业务中开展起来。在这种新型的网络平台金融贷款业务中,网络信贷公司作为资金供应链中的中介公司,为资金的借贷双方提供平台,由借贷双方自由的借助平台开展借贷业务,由出资人承担风险并获取收益,借入人到期还本付息,网络金融公司作为平台提供者获取中介服务费。但是,P2P模式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各项机制和法律规章尚未完善,加上国家对该行业的准入和监管还不严格,使网络金融贷款存在很多的风险,为互联网金融贷款业的发展创造更加安全的环境便成为了本文的研究重点。
关键词:网络金融:金融模式:金融风险
中图分类号:F713.36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04-000278-01
一、我国网络平台金融贷款的现状
(一)P2P起源与发展
P2P网络借贷(Peer to peer lending),即出资人和借款人通过互联网平台使一方获得资金,一方获得利息的交易模式。该模式最早是在2005年3月由英国人理查德·亚历山大、萨拉·马休斯等在创建“Zopa”网站时首先创造的,英国也成为网络信贷的起源地。继Zopa之后,2006年2月美国出现一家名为“Prosper”的个人信贷网站,用户若有贷款需求,可在网站上列出期望数额和可以承受的最大利率。贷方则为数额和利率展开竞价,由此,网络信贷在美国得到快速发展。此后P2P网络借贷平台在全球范围内发展起来。这些平台大多借助网络直接对借贷双方进行撮合,不承担过多的中间业务,模式比较简单。
(二)主要模式介绍
2007年我国第一个网络借贷平台“拍拍贷”成立,接着“宜信”、“红岭创投”等多家网络借贷平台雨后春笋般出现,借贷主体由个人扩展到企业,模式也趋向多元化,目前主要存在以下几种模式:
1.线上线下结合模式。该模式是指贷款人在线上提交贷款申请,网络金融借贷中介通过平台进行贷款的预审核,并在线下完成客户信息的核实并办理担保手续的贷款方式。这种模式目前是我国互联网金融借贷的主要模式。
2.线上模式。该模式是指客户通过网络平台提交贷款申请,贷款机构审核后直接发放贷款办理放款手续。
二、网络平台金融贷款的风险
1.操作风险。随着网络平台金融贷款的快速发展,提供网络平台金融借贷的公司也更加迫切地需要提高操作人员对金融风险的防范意识和操作技能。很多网络借贷平台内部的相关流程和机制尚不够完善,工作人员对操作风险也缺乏了解和认识,容易造成风险失控,对互联网金融借贷的进行造成一定程度的危害。
2.信用和流动风险。互联网金融借贷平台虽然可以对资金需求方提交的身份信息,资产证明等进行审核认证,但是,对其真实情况很难做到有效鉴别,而且也没有行之有效的办法对需求方的信用情况进行辨认。同时,借贷过程存在时间差,会产生大量的沉淀资金,这资金一旦被互联网企业非法挪用或进行其他不当操作,就很容易引发资金流动性风险。而且,互联网金融借贷平台资金借助网络快速流转很难得到监督和控制,这就为洗钱创造了条件。一些交易方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注册虚假账户,实施非法交易,将非法资金转移,加大了国家反洗钱工作的难度。
3.网络技术风险。随着互联网金融借贷业务的发展,网络金融犯罪问题日益突出。对于商业银行来说,他的通信网络是内部的的,外部难以进入。而对于互联网金融来说,它借助开放的网络服务存在的,大大增加的网络风险。虽然为保障安全,设定了TCP/IP等协议,但是这并不能消除其潜在的风险。而且目前的加密技术、密钥管理并不成熟完备,互联网金融平台很容易遭受到计算机病毒、黑客的入侵,给互联网金融借贷的正常运作带来风险,给资金和信息的安全带来隐患。
4.监管风险。虽然近年互联网金融借贷得到快速发展,但是相关的法律机制和监管机制尚不完善,不利于其规范、健康地发展。互联网金融融合了互联网和金融两个领域,二者的结合使得某些法律条文的适用不明确。虽然我国已经出台了《支付结算办法》、《电子支付指引第一号》等针对互联网支付的法律法规,但是网络借贷方面,各项法律法规仍然缺失,缺乏对互联网借贷的有效监管和控制。
三、我国网络平台金融贷款风险规避的建议
1.加强内部控制
网络金融借贷企业应该制定严谨的操作流程,明确员工责任。同时加强对员工的风险培训,加深员工对网络金融借贷平台的认识,提高员工对金融风险的防范意识和操作技能。
2.加大国家审计力度,进行宏观调控
财政部门应该制定相关的审计和会计制度,加强对网络平台信贷资金的监管,防止企业利用沉淀资金购买高风险金融产品,引发资金流动性风险,监管部门要同时提高互联网金融借贷业的准备金率,务必使其高于同期银行存款准备金风险准备金率,加强宏观调控。对于网络借贷平台的信用审批要加大监管力度,严格控制行业的准入,建立完善的个人网络信用系统,建立完善的规定和后续处理机制,提高信用高风险。
3.采取多项技术手段,维护信息安全
采取多项技术手段,提高技术水平,确保平台的正常运行。加大网络工程维护的费用,提高反黑能力,及时发现漏洞并进行修补,防止不法分子钻技术漏洞,盗取用户的信息和资金。同时对于重要的资料和信息,可以进行多重加密,采用更加先进的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保障用户的个人信息和资金不外泄。
4.加快法律法规的制定
目前国内对互联网金融借贷业还没有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监管方面也缺乏监管依据,使得不少非法分子利用法律漏洞进行违法违规操作。在此,我们可以借鉴国外的经验,加快我国互联网金融监管法律体系的建设,并且根据我国互联网借贷的实际情况做出调整,立法规定各部门的具体职责,避免各部门互相推诿责任,以确保互联网金融借贷业有法可依。
关键词:网络金融:金融模式:金融风险
中图分类号:F713.36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04-000278-01
一、我国网络平台金融贷款的现状
(一)P2P起源与发展
P2P网络借贷(Peer to peer lending),即出资人和借款人通过互联网平台使一方获得资金,一方获得利息的交易模式。该模式最早是在2005年3月由英国人理查德·亚历山大、萨拉·马休斯等在创建“Zopa”网站时首先创造的,英国也成为网络信贷的起源地。继Zopa之后,2006年2月美国出现一家名为“Prosper”的个人信贷网站,用户若有贷款需求,可在网站上列出期望数额和可以承受的最大利率。贷方则为数额和利率展开竞价,由此,网络信贷在美国得到快速发展。此后P2P网络借贷平台在全球范围内发展起来。这些平台大多借助网络直接对借贷双方进行撮合,不承担过多的中间业务,模式比较简单。
(二)主要模式介绍
2007年我国第一个网络借贷平台“拍拍贷”成立,接着“宜信”、“红岭创投”等多家网络借贷平台雨后春笋般出现,借贷主体由个人扩展到企业,模式也趋向多元化,目前主要存在以下几种模式:
1.线上线下结合模式。该模式是指贷款人在线上提交贷款申请,网络金融借贷中介通过平台进行贷款的预审核,并在线下完成客户信息的核实并办理担保手续的贷款方式。这种模式目前是我国互联网金融借贷的主要模式。
2.线上模式。该模式是指客户通过网络平台提交贷款申请,贷款机构审核后直接发放贷款办理放款手续。
二、网络平台金融贷款的风险
1.操作风险。随着网络平台金融贷款的快速发展,提供网络平台金融借贷的公司也更加迫切地需要提高操作人员对金融风险的防范意识和操作技能。很多网络借贷平台内部的相关流程和机制尚不够完善,工作人员对操作风险也缺乏了解和认识,容易造成风险失控,对互联网金融借贷的进行造成一定程度的危害。
2.信用和流动风险。互联网金融借贷平台虽然可以对资金需求方提交的身份信息,资产证明等进行审核认证,但是,对其真实情况很难做到有效鉴别,而且也没有行之有效的办法对需求方的信用情况进行辨认。同时,借贷过程存在时间差,会产生大量的沉淀资金,这资金一旦被互联网企业非法挪用或进行其他不当操作,就很容易引发资金流动性风险。而且,互联网金融借贷平台资金借助网络快速流转很难得到监督和控制,这就为洗钱创造了条件。一些交易方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注册虚假账户,实施非法交易,将非法资金转移,加大了国家反洗钱工作的难度。
3.网络技术风险。随着互联网金融借贷业务的发展,网络金融犯罪问题日益突出。对于商业银行来说,他的通信网络是内部的的,外部难以进入。而对于互联网金融来说,它借助开放的网络服务存在的,大大增加的网络风险。虽然为保障安全,设定了TCP/IP等协议,但是这并不能消除其潜在的风险。而且目前的加密技术、密钥管理并不成熟完备,互联网金融平台很容易遭受到计算机病毒、黑客的入侵,给互联网金融借贷的正常运作带来风险,给资金和信息的安全带来隐患。
4.监管风险。虽然近年互联网金融借贷得到快速发展,但是相关的法律机制和监管机制尚不完善,不利于其规范、健康地发展。互联网金融融合了互联网和金融两个领域,二者的结合使得某些法律条文的适用不明确。虽然我国已经出台了《支付结算办法》、《电子支付指引第一号》等针对互联网支付的法律法规,但是网络借贷方面,各项法律法规仍然缺失,缺乏对互联网借贷的有效监管和控制。
三、我国网络平台金融贷款风险规避的建议
1.加强内部控制
网络金融借贷企业应该制定严谨的操作流程,明确员工责任。同时加强对员工的风险培训,加深员工对网络金融借贷平台的认识,提高员工对金融风险的防范意识和操作技能。
2.加大国家审计力度,进行宏观调控
财政部门应该制定相关的审计和会计制度,加强对网络平台信贷资金的监管,防止企业利用沉淀资金购买高风险金融产品,引发资金流动性风险,监管部门要同时提高互联网金融借贷业的准备金率,务必使其高于同期银行存款准备金风险准备金率,加强宏观调控。对于网络借贷平台的信用审批要加大监管力度,严格控制行业的准入,建立完善的个人网络信用系统,建立完善的规定和后续处理机制,提高信用高风险。
3.采取多项技术手段,维护信息安全
采取多项技术手段,提高技术水平,确保平台的正常运行。加大网络工程维护的费用,提高反黑能力,及时发现漏洞并进行修补,防止不法分子钻技术漏洞,盗取用户的信息和资金。同时对于重要的资料和信息,可以进行多重加密,采用更加先进的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保障用户的个人信息和资金不外泄。
4.加快法律法规的制定
目前国内对互联网金融借贷业还没有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监管方面也缺乏监管依据,使得不少非法分子利用法律漏洞进行违法违规操作。在此,我们可以借鉴国外的经验,加快我国互联网金融监管法律体系的建设,并且根据我国互联网借贷的实际情况做出调整,立法规定各部门的具体职责,避免各部门互相推诿责任,以确保互联网金融借贷业有法可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