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好五步曲——拓展课堂宽度的有效策略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高考版·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ngfei2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课程是开放而有活力的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学生文化的积累和建构更多的还要依靠课外的延伸。本文鉴于此,提出了五种有效的拓展课堂宽度的策略。
  关键词:减负;预习;母语教育;网络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2-066-1
  一、预习是课堂的延续
  课前预习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课前通过阅读、查字典、网络等扫除障碍,了解课文内容;以合作探究等形式了解课文的重难点。比如:在学习《蚕姑娘》时,为了让学生理解蚕,我让他们查阅这方面的资料,学生不仅查了资料,咨询了村里有经验的人,有的还把蚕养到了教室里来。于是,课堂上的学习由传授知识变成了展示会、研讨会。气氛活跃而愉快,课前准备得好的学生激动不已;没有准备好的在懊悔,为下次出色的准备而下决心。这样学生不仅解决重难点,通过动手动脑还增强了记忆力。反之,课前不预习,课文读不通,大量词语不理解……这让教师如何进行生动的课堂教学,即使教师讲的精彩绝伦,学生也难以产生共鸣。
  二、网络是课堂的延续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使搜集、筛选、传播等处理信息的能力成为社会成员的基本能力。培养这种能力,语文教育责无旁贷。能运用工具书,借助现代媒体获取信息,具有选择的眼光,储存有用的信息,是语文课外延伸经常要用到的方法。学完了二年级《识字5》,我提出要求:任选下列一题或几题,搜集有关资料。(1)其他动物过冬的方式。(2)知道“岁寒三友”吗?能背诵相关的诗歌吗?(3)你能说出几个表示冬天寒冷的词语吗?活动中,引导和鼓励学生以“冬”为中心,大量搜集、处理信息,广开学习渠道的做法关注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让每个孩子都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能,从而享受到学习的快乐。
  三、阅读是课堂的延续
  在课堂上,我们很难看到学生读着读着就手舞足蹈起来的,那活泼生动的情景在课下却能经常看到。这到底是为什么——现在的课堂已被合作、探究、引导给大量的占用,学生根本就没有时间去精读,教师的指导也不尽如人意,有的教师以自己的心得强加于学生,或用教参的答案限制了学生的自由;或强调阅读技法,而忽视个体的情感体验;这种不从接受者的角度引导学生阅读的教学造成了主体错位。
  “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阅读的意义在于读者与作者的心灵对话,而决不是读文字本身。然而,读者对文本意义的把握,是基于自己的“前理解”,在对文本的叩问、质疑、充实、延伸过程中,在与作者之心的沟通、交流、碰撞过程中生成的。阅读中,作者求之以知音,读者求之以会意,双方同时臻于一个新的境界,即陶渊明在《五柳先生传》中所说的“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读者与作者进行对话,在对话过程中,通过与作者精神世界的对照,构建和丰富起自己的精神王国。
  鼓励、引导学生有创意的阅读,培养积极的对话意识,让学生创设对话情境。像“演一演”、“做一做”、“说一说”、“唱一唱”、“画一画”等活动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在指导朗读时,更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他们与作者对话,用心感受体验,进行开创性阅读。这样,仅靠课堂上的时间读书是不够的,必须在课外时间加强阅读。
  四、课后练习是课堂的延续
  思维空间不随时间的结束而封闭,使学生余兴未尽。教师可以布置弹性作业,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性地做练习,这是巩固高效语文课堂的保证,是课堂的“绕梁余音”。一个好的课后作业,可以使学生把浓厚的学习兴趣、旺盛的创新意识有效地延续到课外。让学生带着强烈的创新欲望去观察、去寻找、去体验、去思考,这不仅可以保持学生的创新意识,还能拓宽他们的视野,增长他们的知识,他们在参与生活中动手操作,实践能力得以长足发展,进而语文创新的火花便在生活中迸射。
  五、课外活动是课堂的延续和补充
  1.让学生带着生活经验走进课本。
  在学习《分类》时,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带学生在校园里观察。用自己明亮的小眼睛去观察身边的事物,如给鞋子、袜子、花草树木、楼房等分类,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观察能力。
  2.让学生带着道德认识,走向社会。
  学生道德情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铸造成。教师可以在课后组织学生开展活动。如:“珍惜劳动成果”宣传活动;“勤俭章”雏鹰争章活动。活动还可以延伸到家庭、社区,使学生在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养成品质,塑造心灵。
  3.从热点出发,关爱自然。
  众所周知,“环保”是当今时代的热点问题之一。学习《鸟的天堂》后,作者优美的语言和鸟的可爱使孩子的心中充满浓浓的爱。我深深知道只有来自于学生兴趣的探究问题,才能使他们积极地投入,热情地参与。在课外活动时间,我组织他们讨论从何处着手开展探究活动。学生踊跃献技献策,有的说,要去动物园与鸟来个“亲密接触”;有的说,要多看看有关鸟类知识的科普文章,了解他们的习性,以便更好地保护他们;有的提出,要为小鸟做一个新家……
  语文学习是一种养成,一种熏陶,一种浸染,一种生活。无论是课内开拓,还是课外延伸,方法多种多样,但都是课堂的延续。有道是:“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课外延伸是课内开拓的源泉,课内开拓是课外延伸的舞台。两者相辅相成,辨证统一,是一个积累与表达的关系。合理、恰当、巧妙的课堂延续不仅不是为学生加压,还能教他们学习方法,指导如何做人,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爱心,塑造人的心灵,提高学生的整体文化素质。
其他文献
摘要: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认为阅读教学可以从三方面入手:词语的教学立足生活,使理解充满情趣;句子的训练融以情感,使积累充满意趣;篇章的分析渗透人文,使运用充满理趣。在教学中,教师要时刻以语言的感受、理解、运用为基本内容,从语言出发,感悟内容,激发情感,再回归语言,使学生的言语能力获得提高,情感世界得到丰富,精神世界得到熏陶,从而真正体现阅读教学的艺术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语言训练;情感体验;言语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