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善于采取策略,创设教学情境,让自己首先进入“角色”,把作者寄托的情感化为自己的真情实感,以情动人,然后去扣击学生的心弦,营造课堂群体心理气氛,用“真情”激发“兴趣”,用“真诚”启迪“智慧”,用“真爱”鼓励“创新”,形成课堂教学情感交融的效应,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思想的教育和智慧的启迪,从而激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学习欲望,进一步推动教学活动向纵深发展。
关键词:情感 语文 教学
1、运用教育导语,奠定情感基调
导语是课堂教学的突破口,是创设情境教学的开始,是调节学生的状态、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热情的首要手段。富有情感的导语,往往能“先声夺人”,一下子扣住学生的心弦,为学生学习全文定下情感基调,为学生把握作者的情感脉络,把握作品中蕴涵的情感基调作好铺垫。记得有一次听课,一位教师教学《七根火柴》一文时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上课一开始,他就从口袋里掏出事先准备好的火柴,对同学们说:“这小小的火柴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可以说天天用到,看起来是那么的微不足道。但是,你们可曾想过,在革命艰苦的年代里,就是这小小的火柴,发出过多少光?多少热?在红军行经荒无人烟的草地时,有一位无名战士身带七根火柴,为了大部队的需要,在风雨交加,极度严寒的情况下,宁可牺牲自己也不用火柴,为保存七根火柴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这篇课文——《七根火柴》,作者围绕七根火柴,给我们描述了一个动人心弦的故事,谱写了一曲感人肺腑的悲壮赞歌。我们将会看到在这曲悲壮的赞歌中,火柴起着怎样重要的作用。”这一段开场白,创造了一个悲壮的情感气氛,把学生带入一个特定的情感之中,唤起了学生的情感。整个一堂课,学生配合得非常默契,在场的听课教师无不拍手称好。
2、通过示范朗读,传递情感信息
有人说:“一次成功的朗读,胜过一百次蹩脚的分析。”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读既是引导学生领悟课文思想内容的过程,也是“以声传情”感染学生的过程,学生的情感往往是潜在的、内蕴的,教师用“动情”的语言传达“动情”的事,通过调节自己语言的轻重高低,语调的抑扬顿挫,语速的快慢缓急,表情的喜怒哀乐,将课文中的文字语言及蕴涵的感情声情并茂地传达给学生,点燃学生感情的火焰,激发学生那灼热的情感,使他们在强烈的感情驱使下学知识、受教育、懂道理、明人生,使学生从教师悦耳的语言、起伏的语调、适宜的节奏、丰富的表情中传递情感信息,进入情感意境,从而达到培养学生情感的目的。如教《岳阳楼记》这一托景言志的散文名篇时,教师可先用一种低沉、缓慢、凄苍的语气形象地描绘一幅阴冷的画面:淫雨霏霏,阴风怒号;然后,转用一种轻快活泼的语气具体地描绘晴朗的画面:春和景明,波澜不惊,这两景一阴沉一晴朗,都把学生带进特定的情境,从而让学生深切地体会到“迁客骚人”的“悲”和“喜”。学生的情感随着教者的朗读而发生或悲或喜的变化。同时,为学生进一步领会下文的“不以物喜,不以物悲”的崇高思想境界作好铺垫。
3、借助音乐语言,创设情感氛围
音乐是一种特殊的语言。通过音乐创设情感氛围,能使学生感受到美的形象,理解体会到美的意境。如讲《沁园春·雪》时,通过歌声使学生体会到北方山河,冰封雪覆,粉妆玉砌的美景。配乐朗诵,则更有效地把学生引入作品的艺术境界,让学生伴随着婉转激越的音乐,品味作者倾注在作品中的感情。我永远也忘不了小学语文老师在教学《周总理,你在那里》一诗时的情景,在播放缅怀总理的哀乐中,语文老师那发自内心的一声声低沉、深情的呼唤,是多么的哀痛、多么的悲伤,多么的眷恋。由此,使我在语文教学实践中经常挖掘可运用音乐语言、章节,创设情感氛围,以情感人,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和理解能力。
4、利用现代媒体,再现情感意境
文学作品是通过描绘生动如画的景物,塑造栩栩如生的形象,表现意蕴深邃的思想来感染人。因此,讲解课文要让文中描绘的画面逼真地展现在学生的眼前,让意境在他们心中冉冉升起,从而引导学生进入作品特定的氛围,让他们感受到一种特别的愉悦和欢畅。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的进步,现代教学媒体也飞速发展,从过去单纯的一本书、一支粉笔到现在的计算机多媒体、网络教学等这些现代媒体的介入,对学生的学习提供了良好的条件。鲁迅先生说过:“意美以感心,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现代化教学媒体以新颖、生动、虚拟、动态的形式展现出来,可以创设出悦耳、悦目、悦心的教学情景,像磁铁一样吸引着学生,使学生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身临其境的感受,学生的好奇心油然而升,从而引起他们兴奋、愉悦的感受,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他们的心智,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如在教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这篇课文时,教完一个段落,便立即播放《荷塘月色》的多媒体教学篇,让学生的视线由课本上的语言文字转移到客观可感的画面上,引领学生走进那幽静的月下荷塘,学生的心灵在月下荷塘的画景中得到了美的净化,美的享受。
5、设计课堂练习,丰富情感体验
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重点,难点,结合学生个性特征,不断设计有层次、有坡度、要求明确、题型多变、形式新颖、活泼有趣的练习题,以及安排必要的表演、辩论、竞赛等等,能够激起学生愉悦的心情,丰富學生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情感品质。此外,还可以用改编课本剧或小品等形式启发学生体验课本中的情感真谛,营造课堂情感氛围。
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一个情感世界,离开情感,许多事物都会变得苍白无力。情感教育与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有极为重要的关系,尤其是在语文这门工具性学科中更为重要。因此,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设置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状态,尽可能地调动学生的情感,使学生自然进入课文中的情感世界,领略文学艺术殿堂里一幅幅绚丽多彩,耐人寻味的画图,使学生得到美的享受,受到艺术的熏陶,引起情感上的共鸣,使他们的思维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在生动活泼的充溢着情感的教学活动中得到锻炼和提高。
(作者单位:河北省临漳县实验学校 )
关键词:情感 语文 教学
1、运用教育导语,奠定情感基调
导语是课堂教学的突破口,是创设情境教学的开始,是调节学生的状态、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热情的首要手段。富有情感的导语,往往能“先声夺人”,一下子扣住学生的心弦,为学生学习全文定下情感基调,为学生把握作者的情感脉络,把握作品中蕴涵的情感基调作好铺垫。记得有一次听课,一位教师教学《七根火柴》一文时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上课一开始,他就从口袋里掏出事先准备好的火柴,对同学们说:“这小小的火柴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可以说天天用到,看起来是那么的微不足道。但是,你们可曾想过,在革命艰苦的年代里,就是这小小的火柴,发出过多少光?多少热?在红军行经荒无人烟的草地时,有一位无名战士身带七根火柴,为了大部队的需要,在风雨交加,极度严寒的情况下,宁可牺牲自己也不用火柴,为保存七根火柴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这篇课文——《七根火柴》,作者围绕七根火柴,给我们描述了一个动人心弦的故事,谱写了一曲感人肺腑的悲壮赞歌。我们将会看到在这曲悲壮的赞歌中,火柴起着怎样重要的作用。”这一段开场白,创造了一个悲壮的情感气氛,把学生带入一个特定的情感之中,唤起了学生的情感。整个一堂课,学生配合得非常默契,在场的听课教师无不拍手称好。
2、通过示范朗读,传递情感信息
有人说:“一次成功的朗读,胜过一百次蹩脚的分析。”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读既是引导学生领悟课文思想内容的过程,也是“以声传情”感染学生的过程,学生的情感往往是潜在的、内蕴的,教师用“动情”的语言传达“动情”的事,通过调节自己语言的轻重高低,语调的抑扬顿挫,语速的快慢缓急,表情的喜怒哀乐,将课文中的文字语言及蕴涵的感情声情并茂地传达给学生,点燃学生感情的火焰,激发学生那灼热的情感,使他们在强烈的感情驱使下学知识、受教育、懂道理、明人生,使学生从教师悦耳的语言、起伏的语调、适宜的节奏、丰富的表情中传递情感信息,进入情感意境,从而达到培养学生情感的目的。如教《岳阳楼记》这一托景言志的散文名篇时,教师可先用一种低沉、缓慢、凄苍的语气形象地描绘一幅阴冷的画面:淫雨霏霏,阴风怒号;然后,转用一种轻快活泼的语气具体地描绘晴朗的画面:春和景明,波澜不惊,这两景一阴沉一晴朗,都把学生带进特定的情境,从而让学生深切地体会到“迁客骚人”的“悲”和“喜”。学生的情感随着教者的朗读而发生或悲或喜的变化。同时,为学生进一步领会下文的“不以物喜,不以物悲”的崇高思想境界作好铺垫。
3、借助音乐语言,创设情感氛围
音乐是一种特殊的语言。通过音乐创设情感氛围,能使学生感受到美的形象,理解体会到美的意境。如讲《沁园春·雪》时,通过歌声使学生体会到北方山河,冰封雪覆,粉妆玉砌的美景。配乐朗诵,则更有效地把学生引入作品的艺术境界,让学生伴随着婉转激越的音乐,品味作者倾注在作品中的感情。我永远也忘不了小学语文老师在教学《周总理,你在那里》一诗时的情景,在播放缅怀总理的哀乐中,语文老师那发自内心的一声声低沉、深情的呼唤,是多么的哀痛、多么的悲伤,多么的眷恋。由此,使我在语文教学实践中经常挖掘可运用音乐语言、章节,创设情感氛围,以情感人,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和理解能力。
4、利用现代媒体,再现情感意境
文学作品是通过描绘生动如画的景物,塑造栩栩如生的形象,表现意蕴深邃的思想来感染人。因此,讲解课文要让文中描绘的画面逼真地展现在学生的眼前,让意境在他们心中冉冉升起,从而引导学生进入作品特定的氛围,让他们感受到一种特别的愉悦和欢畅。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的进步,现代教学媒体也飞速发展,从过去单纯的一本书、一支粉笔到现在的计算机多媒体、网络教学等这些现代媒体的介入,对学生的学习提供了良好的条件。鲁迅先生说过:“意美以感心,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现代化教学媒体以新颖、生动、虚拟、动态的形式展现出来,可以创设出悦耳、悦目、悦心的教学情景,像磁铁一样吸引着学生,使学生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身临其境的感受,学生的好奇心油然而升,从而引起他们兴奋、愉悦的感受,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他们的心智,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如在教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这篇课文时,教完一个段落,便立即播放《荷塘月色》的多媒体教学篇,让学生的视线由课本上的语言文字转移到客观可感的画面上,引领学生走进那幽静的月下荷塘,学生的心灵在月下荷塘的画景中得到了美的净化,美的享受。
5、设计课堂练习,丰富情感体验
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重点,难点,结合学生个性特征,不断设计有层次、有坡度、要求明确、题型多变、形式新颖、活泼有趣的练习题,以及安排必要的表演、辩论、竞赛等等,能够激起学生愉悦的心情,丰富學生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情感品质。此外,还可以用改编课本剧或小品等形式启发学生体验课本中的情感真谛,营造课堂情感氛围。
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一个情感世界,离开情感,许多事物都会变得苍白无力。情感教育与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有极为重要的关系,尤其是在语文这门工具性学科中更为重要。因此,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设置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状态,尽可能地调动学生的情感,使学生自然进入课文中的情感世界,领略文学艺术殿堂里一幅幅绚丽多彩,耐人寻味的画图,使学生得到美的享受,受到艺术的熏陶,引起情感上的共鸣,使他们的思维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在生动活泼的充溢着情感的教学活动中得到锻炼和提高。
(作者单位:河北省临漳县实验学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