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调色基本常识

来源 :大众DV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yuet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无颜色不欢乐
  ——调色基础知识和实际操作
  调色过程是影视中一个专门的制作环节,如果我说在Photoshop中进行调色肯定很多人都尝试过,但是对于视频素材的校色和调色尝试过的爱好者就并不多了,我们收到的很多影片都是在前期拍摄下功夫,但是对于后期剪辑和调色合成有些粗糙,这就让影片的质量大大下降,其实调色并不难。
  它是一个画龙点睛的过程,色彩作为视觉艺术中不可或缺的组成要素,我们一定要善用它,无颜色不欢乐,色彩其实也是一门语言,我们要多多地使用它。
  
  调色的必要性
  
  为什么要调色?答案很简单,为了从形式上更好地配合影片内容的表达。
  一部影片的表达语言,由画面、音效、同期音与配音等基本构成。其中,画面自然是最重要的基本要素,画面的表达方式不一样,对影片内容会起到非常大的改变。要想把影片内容表现得很饱满、很到位,那么画面的影调、构图、曝光、视角等细节都要精细安排,才能统一形成完美的、适合主题的表现力。
  
  我们以色调为例,简单了解一下它在影片制作中的重要作用。
  原始视频素材,画面是以中性的所谓“标准”基色为主,前期拍摄中,主要控制的是画面的曝光、白平衡、构图、视角、运动等基本指标。对于色调,往往不会在前期进行调整和设置,前期尽量提供“标准”拍摄,因为,不同的画面素材,可能会在后期用在不同的场景和气氛中,前期不能判断后期处理的所有要求和操作,所以,前期更重要的是把握好构图、曝光这样后期很难处理的环节,而色调,只要提供准确的白平衡即可,当然,模拟夜景、晚霞渲染之类的白平衡也算前期工作,这可以适当改变色调色温,使其大致符合后期要求。前期能做的都在前期做,但不要过分改变太多,那样,会给后期造成麻烦。
  前期素材拍摄完毕,在后期机房,制作师会领会导演意图,根据影片风格,确定色调风格,对前期素材进行一级和二级校色,其目的是把素材这些“蔬菜”做成不同味道的“菜肴”,这完全取决于“厨师”对菜肴的制作手艺。如果说,一道菜是由色、香、味组成,那么,影视后期的调色就是其中的视觉元素,而影片的节奏、蒙太奇剪辑手法等则是影片的味道。调色可以唤起观众的观赏情绪,甚至改变一部影片的风格,都会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色彩的物理属性
  
  如果一部影片,不进行调色,或者调色不正确,会在视觉上大打折扣,本来可以影响观众情绪的画面,因为平淡无奇的色彩而达不到目的。
  或者,调色过于夸张和随意,本应该平和的画面却显得突兀和做作,这也是不允许的。
  合格的调色,应该是完全与影片主题相吻合,不温不火,不夸张,不炫技。
  没有调色的影片是粗制的半成品,调色不正确的影片是半废品,调色也是双刃剑,过犹不及不可取、恰到好处才行。
  调色的第一步,就是对色彩的属性给予深入的理解。
  色彩,是光在不同介质上的反射结果。不同材质,对光的色谱吸收不同,才有了不同的色彩表现。本质上,除了太阳和灯光等发光体,一般物体是没有色彩的,是对光的不同反射能力才产生了各种色彩感受,而这些色彩的物理属性,也会随着光的强弱、角度等不同而发生改变。
  虽然我们通过白平衡偏移,也能改变色彩,但这不是一个好办法,白平衡改变是机器对色彩的不正确还原得到的,其副作用就是,可能对真实环境的某些色彩还原偏差过大,甚至产生严重的噪点。我们应该尽量在前期布光中,先把色彩的分布进行妥当安排,不靠机器去人为改变,靠灯光的不同照射角度和强弱、增减不同的色温滤片等方法,改变光线的物理属性,让摄像机处于标准的主体色温范围。
  光线是由色相、饱和度、明度来整体决定本身的属性。
  色相是一种色彩区别于其他的色彩的属性,尽管自然界的色彩极大丰富,但我们观看影片的媒介却远远不能还原那么多色彩,前期摄像机可以记录很高的色彩色域范围,而电视机这类的媒介,仅仅能够接受8bit色彩,也就是说,前期色相很丰富,后期制作中,只是提供了更多的可控范围,真正能够让观众欣赏的色域要压缩不少。
  饱和度,简单理解就是色彩浓度的大小。饱和度太小,色彩黯淡,缺乏足够的色彩冲击力。饱和度过大,则显示出明显的色彩视觉刺激,让人更加醒目地感受到色彩的力量,但是,饱和度过高,会给暗部色彩产生明显的噪声,这种噪声干扰,是视频调色的底线,应该在处理饱和度过程中,既要保持一定的饱和度,又要接近但不能出现噪声的那个阈值。
  明度,是一种色彩的纯洁度、通透度,明度高,则色彩干净准确,明度低,则色彩有些混沌。调色中,未必要追求所有色彩的明度都是很高的。当需要表现的主体需要高明度的时候,必然要用其他辅助物体的低明度做对比。光线在色彩明度中起到关键作用,光线较强,明度则高,光线较弱,明度则低,必须充分利用布光,改变明度的大小。
  
  色彩的主观作用
  
  色彩除了本身的物理属性,在视频制作中,色彩的主观作用更重要。
  所谓主观作用,就是一种色彩在画面中能对观众的视觉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从而影响到观众的心理。色彩有时候是一种心理上的错觉,它是视觉刺激之后,对观众更深层次的影响。
  现实中,我们常常看到不同的商业环境,色彩基调也是不一样的,这和影视制作异曲同工。比如,我们会感受到大多酒店、饭店采用暖色调照明,就是营造一种安全、温馨、放松的感觉,在饭店,则可以激发食客的食欲。而冷饮店之类的环境,大多使用冷色调,强调清爽、冷静的主观感受。
  一般来说,暖色调会把画面宣示出厚重、可靠、饱满、沉稳的感受。而冷色调则会显示出安静、空荡、遥远、清灵的视觉感受。这样,我们在调色中,就要根据影片的风格,采用恰当的冷暖调,甚至通过冷暖调的反差和对比,进一步强化主观的视觉感受,让观众潜移默化受到影片色调的影响,从而达到影片思想的有效传达。
  比如,寒冷清寂的冷色调夜晚,风雪夜归人,突然,画面中出现一盏温馨的暖色调光亮,不管那个暖色调有多小,在大面积的冷色调中,依然非常显眼,观众会立刻被吸引,这样,接下来的,让暖色调不断扩大,最后,进入完全暖色系的房间,一种家庭的温暖、吸引力和渴望力就大大加强,冷暖色调的作用和鲜明的反差,在强烈的对比中自然形成,而这种色彩上的主观感受,并不需要过多的画面解释,就能水到渠成,这就是调色的作用。
  一定要善于运用冷暖色调,一般性的新闻之类的,可以采用标准客观的自然色彩还原,不能采用主观的人为色调,其目的是更好地再现真实。纪录片、剧情片可以根据影片整体风格,采用以一种色调为基础的调色,是暖色系的怀旧还是冷色系的观察,这都要在后期制作之前确定,而适当加入冷暖对比,可以突出表现的主题,但还是应该以一种基调为标准,不能冷暖色调反复出现,过犹不及,千万不能以一种手段反复应用,那样就失去了主题基调的全片统帅作用了。
  
  调色原则
  
  调色是整体的一个操作过程,不能以单一画面为主,而是要整体把握影片的基调,有时候,某个画面用某种色调表现很有冲击力,但是和整体影片风格有些差异,这样,只能舍弃小众,以大众整体为标准,这就是色彩构成学的基本要求。色彩构成,就是通过不同的色彩组合,达到画面的色彩协调统一,并要遵循一定的色彩规律,才能很好地让不懂专业色彩学的观众却能很舒服地享受色彩带来的视觉滋味。
  首先要确定画面的主体基调,当一个画面中或连续画面中,出现几种不同的色块,那么,要始终以一种色调为标准基调,完成这个主体色调的统一,才能细化其他色调的调整。
  提高对比度,可以明显改善画面的反差,一般我们得到的原始素材画面,饱和度中性偏低,就是给后期调色留出余地,后期调整饱和度,可以降低中间灰度的量值,增加画面的通透性,但对比度不能调太高,否则会是暗部细节丢失抑或高光溢出。要结合亮度调整进行改善,也可以调整Gamma曲率,改变高光、暗部、中间影调的动态范围。调整过程,要结合示波器、直方图等工具作参数参考,不能出现技术上的过度调整。
  如果,在夜景、灯光等亮度对比较大的环境下拍摄的素材,此时可以尝试降低对比度降低对比度,可以改善画面的动态范围,反差降低,目的是让更多大面积灰暗画面多些层次,因为灯光的亮度已经足够增加画面的反差了,此时对比度过大的话,将严重影响暗部层次的表现,没有暗部层次,画面就会显得太单一。
  改变饱和度,饱和度也一样,调高了,艳丽度增加,但画面显得有些假。因为自然界的饱和度并没有影视画面那么高,集中在狭小画面中的饱和度,本身就会被夸张,大面积色块的饱和度,不但容易产生噪声,更容易造成各种色彩的串扰,影响观众平和的收视感受。很多电影和电视剧,都采用了降低饱和度和对比度的处理,营造更真实的环境气氛,所谓电影感和普通电视剧,这个方面的区别很明显。
  其他更细化的调整,包括RGB原色通道调整、曲线调整、色彩滤镜、遮罩等等都是调色的手段,要根据实际画面的视觉元素和所要达到的表达效果,进行有的放矢的调整。不是每次调整都需要所有功能,只要能达到目的,别在意使用什么方式。
  在调色中,常被用到的是偏色的方式,偏色只是一种色彩倾向的调整,不是说画面非常明显地偏向某种色彩,而是要让影片整体看起来稍稍偏向哪个方向的色调。和之前的冷暖色调相似,偏色一般采用偏黄或者偏蓝绿色调,偏黄的色调会烘托一种热闹、活力、温馨甚至苍凉的气氛,这要根据现实画面来针对性调整。
  之所以常用这两种色调为偏色规律,是因为,在大量的镜头画面中,蓝色和黄色相对来说比较中性,其他颜色的跟进容易一些,不会造成其他跟随颜色的色相改变的太突兀,整体画面效果的协调性较好。
  
  调色工具与注意事项
  
  调色工具,在不同的软件中,都会有所提供,有些功能需要额外的插件配合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影视调色使用较多的平台是MAC系统,它的完善的非线性剪辑和合成功能,可以在一个整体系统中完成,配合其他外接辅助硬件,比如常见的专业级调色系统“达芬奇”就是MAC平台常用的设备。而PC平台则更多借助于AE这样的合成软件来处理,尽管执行效率和MAC有差距,但不是大型的调色操作,还是能够完成任务的。
  调色过程,请尽量使用专业的监视器作为临时的“标准”,因为,监视器的色彩还原和色调的反差及亮度灰阶等技术指标要远远好于一般的家庭电视机,更加接近广播电影的高端要求。调节的过程才会更精确。当然,也要配合软件自带的示波器、直方图等数字化工具,随时判断和调节。尤其是高清视频时代,画质很高,画面元素清晰度和色彩更丰富,对调色的要求也就水涨船高,稍微的调色失误,在高清上的反馈比标清明显得多,所以要更加耐心而仔细。
  还有一个细节,就是人眼的记忆惯性,这个惯性可以让人眼逐渐适应某种光环境,并产生视觉上的忽略感,也就是说,当你第一次看某种色调环境,你会很明确画面的色彩倾向,而长时间观看之后,你会发现,当初开始的色调感觉变弱化,色调的视觉冲击力消失了,甚至认为某种偏色反倒是一种正常色调。这样就出现问题了,因此,调色操作一段时间之后,最好暂时离开一会儿,换个色彩环境空间休息一下,正常环境就行,当视觉感受恢复正常,之后再进行继续的调色工作,这样会对色彩的把握一如开始一样准确。
  实践证明,我们完成第一遍调色工作之后,放上一段时间不再去看,之后再重头看起,这时候的感觉,才是真实的、和观众一样视觉。
其他文献
整体介绍    松下AC160MC不但具有前作的优异品质,而且还有很多先进功能的提升,尤其是在镜头和摄录部分都采用了高端的技术完成改进。它配备了新开发的22倍变焦镜头,具有28mm广角,高灵敏度、低噪音、高分辨率的1/3英寸220万像素的ULTMOS图像传感器和专业的AVCHD PH模式确保了高质量全高清画质。  松下AC160MC还具有高质量LPCM录像和高清快、慢动作拍摄的功能,HD-SDI输
期刊
2011年2月21日下午,松下电器(中国)有限公司广播电视系统营销公司总经理数实治的履新媒体见面会在北京新光天地松下展厅大会议室举行。来自国内的二十多家广电专业媒体第一次和数实治总经理面对面,第一时间了解到松下人事调整带来的最新发展战略,倾听这位新掌门上任后的心声。    新领导 新优势    据介绍,数实治来自松下横滨事业部,拥有EFP系统开发的背景,从事过技术研发和企划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系统解
期刊
在首届“索尼杯”成就永恒经典婚庆视频大赛的获奖作品中,广州“质感影视”工作室的作品《赵尊剑 李娇婚礼大片》从诸多作品中脱颖而出,获得“最佳新人奖”的荣誉。在如今市场上,“唯美”、“韩流”等风格已经不新鲜了,但“质感影视”工作室的这部作品受到来自中国婚庆行业协会、索尼高清学院等专家评委的青睐,除去影片中新人“先天”的外形气质优势,必然也有制作上的独到之处。用负责人黄建明的话说,专业的纪实风格是“质感
期刊
忽然之间,身边的摄影人开始拍视频了,昨天的摄影名家,今天也成为DV名家。流媒体从潮流暗涌,如今已风起云涌,四面开花。著名摄影家欧阳星凯,2010年先后在北京798艺术区和中国美术馆举办个人影展,还被拥有100多年历史的美国教学艺术博物馆邀请赴美举办展览。近日见到欧阳星凯时,他给我们展示了一部记录洪江的DV视频短片,他将携这部作品到美国一并展出。精彩的效果一如他的摄影作品,让我们对洪江有了更全面深入
期刊
会场盛况空前    2010年1月14日,《大众摄影》及《大众DV》与马鞍山市摄影家协会的联谊活动顺利举行,影友热情高涨,活动场面热闹非凡。  共有数百名摄影爱好者来到联谊会现场,是近年来摄影活动中参加人数最多的一次。影友们聚到一起了解当前的摄影创作动态、聆听专家的讲座、学习新的创作方法。我们能看见很多影友带着“长枪大炮”等专业设备,还有一些影友紧跟当前影像创作潮流,带着DV进行视频创作。    
期刊
雷声,《人民日报》摄影部副主任,中国摄影最高奖《中国摄影金像奖》获得者。   一直穿行在新闻事业第一线的他,紧扣时代脉搏,先后参加了三峡蓄水、抗击非典、淮河抗洪、神7飞船发射、汶川地震、北京奥运、上海世博等重大采访报道任务,二百多幅作品在国内外摄影大赛中获奖,曾以一张“最柔情微笑”——《您是谁?》感动了亿万网友。  雷声最初是一名军医,因为对摄影的挚爱而成为专职摄影记者。为了实现摄影梦,他曾经专门
期刊
第一批被冠以“拍客”标签的群体多少会感到有些幸运,当普通人也能购置起DV的时代到来,这批或者怀抱新闻理想、或者热爱生活并乐于分享的人们记录下身边有意思的人和事儿,传到网络上,引起了网友们的广泛关注时,他们只是一直在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却意外成就了一项群体事业,于是催生了拍客江湖。   胡萝卜,最早的一批拍客成员,和其他几位在拍客江湖具有开拓者地位的同伴们一起发起了中国拍客联盟,胡萝卜作为最主要的组
期刊
“每个人都必须面对无法逃离的记忆”,这是登山电影《巅峰记忆》的主人公、2002年北大山鹰社希夏邦玛峰山难的经历者李兰所要面对的,是2010年11月18日《巅峰记忆》北京首映式到场几百名嘉宾观看影片后所要思考的,也是本片导演李嘉通过影像所要传达的命题。  《巅峰记忆》是李嘉纪录电影工作室的第一部户外题材的纪录长片,这部影片从拍摄到完成前后经历了一年多的时间,对户外影像制作人李嘉来说也是前所未有的一次
期刊
作为20世纪的中国画家,林风眠是融会中西的中国现代绘画开创者。林风眠的人生充满传奇色彩:少年得志,学贯中西,却不以入世为功业,毕生追求灵魂体验和自由抒发……他的作品吸收了中国传统艺术的精髓,又在法国奠定了造型艺术的基础,林风眠的艺术道路注定是不同以往的。用著名艺术家吴冠中的话说,“他是用西方艺术的手术刀来解剖东方艺术。”  著名艺术评论家何怀硕对林风眠在现代中国艺术史上的崇高地位有很好的解释:如果
期刊
高铭,艺人出身的拍客,丰富的舞台经验让他在镜头前总有精灵一样的表现。多年前,他拿起DV,让自己成为掌控镜头的人,在其他拍客们都刻意隐藏镜头以保持生活原貌的时候,高铭剑走偏锋,把镜头变成自己的秀场,用他出色的现场把控能力,调动被拍者的情绪,取得了不一样的效果。他思维敏捷,语言犀利,能充分与镜头中的人一起互动,这让他的作品往往引人入胜。  生活阅历是智慧的源泉,辗转60多个歌舞团的经历赋予高铭独到的眼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