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项目课程的特色是基于工作任务,高职院校应用小语种专业的项目课程开发意义深远。本文从构想的角度,对课程开发应遵循的几个原则与过程进行了初步探索,为高职院校应用小语种专业项目课程开发的具体实施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应用小语种 项目课程 课程开发
项目课程实质就是基于工作任务的课程。“项目”二字与职业中的各种工作挂钩,指的是相互之间具有独立性,又具有相联性的客观存在的各个工作任务的模块。
作为高职院校应用小语种专业的课程培养新目标,必定要彻底打破传统的语言系统化、学科化课程体系,要尽可能实现“在实际工作中运用语言”,把语言当成实际工作运用工具,而不一门知识科学。科学化实现有效、可操作性的外语类课程内容与外语类实际工作内容的对接,把语言的各种系统知识理论和其他学科知识理论融合到外语类工作实践中去,放低对语言的系统学习的强调性,提高对语言的实际运用的重视度。把真实的工作任务和工作情境融入外语教学中来,按照外语外贸类职业能力形成的规律,职业的相关性来组合、编序和构建设计项目课程,让学生真正实现在模拟的职业实践情境中来开展对外语外贸技能与工作要求下的各种知识的学习和各种技能的掌握,真正实现“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课程目标”,从而真实地实现强化学生的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的培养宗旨。
一、项目课程开发应遵循的几个原则
要在高职院校应用小语种专业中进行项目课程开发,可借鉴其他专业项目课程建设的设计经验并结合本专业的特色进行,但有以下原则必须要遵守,不能背离。
原则一:课程开发的主线要设立在外语外贸类工作职业能力的培养上。
原则二:课程开发要以学生今后的职业生涯为背景。
原则三:课程开发的依据要紧跟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
原则四:课程开发的框架要落在外语类实际工作结构上。
原则五:课程开发的线索为对各小语种运用类工作任务的合理设计。
二、应用小语种专业项目课程开发的过程
要进行项目课程开发,其过程大致要包含以下几个重点环节:
环节一:合理选定行业与企业专家
行业与企业专家要来自于与学院及应用小语种专业有紧密联系或合作关系的企业。这些专家要参与研究的主要环节有:社会对小语种类人才,特别是应用小语种类人才需求的定位、应用小语种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的开发、应用小语种专业毕业生质量分析等。
环节二:在专家组的指导下进行外语运用类工作任务的具体分析
由于专家组成员来自于不同的企业和岗位,他们必然有着自己不同的见解和从业的经验。综合分析与研究他们的建议,才能进行系统的、有效的工作任务分析和准确把握各个工作的结构。
环节三:准确定位工作模块
可以把欲设计的工作模块进行分级化处理:一级是最大的模块,其定位的是小语种语言专业运用下的各个实际工作内容,并不用对学生具体需要掌握的各种知识进行具体的涉及;之下的二级模块,可以按照确立的工作项目的各种门类来划分;三级模块可以按照每个具体设计的工作项目下的具体工作流程来划分。
环节四:根据设计好的工作模块来梳理与整合应用小语种专业的项目课程结构
首先,要合理划分好应用小语种专业的课程门类。之前的应用小语种课程门类是在语言的系统知识与学科体系的原则下,分成的关于听、说、读、写、译的各科课程。但经过具体的工作分析和研究得出,在商务运用的实际工作实践中,各个工作的环节与过程都是这几个语言基础运用的综合体。因此,可以根据商务活动的各个不同的项目来形成应用小语种项目课程的门类。
其次,最优化设计各个项目课程的结构,可以确定“三条线”方针:
第一条是主线。以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为依据和向导,这也是培养目标的关键所在。
第二条是明线。以学生的语言、商务等各种知识的构成为依据和向导。同时要合理安排好语言及其他各类知识的分配,保证学生今后上岗的最短时间的适应性。当然,这条明线的设计主要依据必然是对于外语类实践工作任务的具体分析,通过研究与分析来了解小语种实践运用的工作岗位所需要的综合工作能力,进而来正确定位项目课程的教学目标。应用小语种课程项目的设计必须是有代表性的,但各个项目模块之间又要具有相互独立、有针对性、可有效完成的结构特点。
第三条线是暗线。这是各个工作过程中的语言及其他知识储备与支撑的要求。其作用是要把原本课程设置中学科性的语言系统知识与各门其他课程中相关的理论知识,按照知识与运用的内在关系进行分配,并渗透到设定好的各个项目课程的模块中去,要确保项目设计的完整性和全覆盖面。
环节五:制订合理的课程计划与操作性强的应用小语种专业教学大纲。
根据设计好的应用小语种专业实际运用的各种工作内容与结构框架来合理设计项目课程门类与构建,并根据工作的重要性与难度系数高低来合理分配课时,确定教学的重难点,制订课程计划与教学大纲。
【参考文献】
[1]徐国庆. 职业教育项目课程的几个关键问题.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02).
[2]黎八保,张德炎. 基于 “工作过程”的高职课程开发. 科技咨询,2008(25).
[3]蔡玳燕. 德语课堂教学模式的新探索——项目课.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7(09).
[4]姜大源.“学习领域”课程:概念、特征与问题——关于德国职业学校课程重大改革的思考. 外国教育研究,2003.
【关键词】应用小语种 项目课程 课程开发
项目课程实质就是基于工作任务的课程。“项目”二字与职业中的各种工作挂钩,指的是相互之间具有独立性,又具有相联性的客观存在的各个工作任务的模块。
作为高职院校应用小语种专业的课程培养新目标,必定要彻底打破传统的语言系统化、学科化课程体系,要尽可能实现“在实际工作中运用语言”,把语言当成实际工作运用工具,而不一门知识科学。科学化实现有效、可操作性的外语类课程内容与外语类实际工作内容的对接,把语言的各种系统知识理论和其他学科知识理论融合到外语类工作实践中去,放低对语言的系统学习的强调性,提高对语言的实际运用的重视度。把真实的工作任务和工作情境融入外语教学中来,按照外语外贸类职业能力形成的规律,职业的相关性来组合、编序和构建设计项目课程,让学生真正实现在模拟的职业实践情境中来开展对外语外贸技能与工作要求下的各种知识的学习和各种技能的掌握,真正实现“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课程目标”,从而真实地实现强化学生的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的培养宗旨。
一、项目课程开发应遵循的几个原则
要在高职院校应用小语种专业中进行项目课程开发,可借鉴其他专业项目课程建设的设计经验并结合本专业的特色进行,但有以下原则必须要遵守,不能背离。
原则一:课程开发的主线要设立在外语外贸类工作职业能力的培养上。
原则二:课程开发要以学生今后的职业生涯为背景。
原则三:课程开发的依据要紧跟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
原则四:课程开发的框架要落在外语类实际工作结构上。
原则五:课程开发的线索为对各小语种运用类工作任务的合理设计。
二、应用小语种专业项目课程开发的过程
要进行项目课程开发,其过程大致要包含以下几个重点环节:
环节一:合理选定行业与企业专家
行业与企业专家要来自于与学院及应用小语种专业有紧密联系或合作关系的企业。这些专家要参与研究的主要环节有:社会对小语种类人才,特别是应用小语种类人才需求的定位、应用小语种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的开发、应用小语种专业毕业生质量分析等。
环节二:在专家组的指导下进行外语运用类工作任务的具体分析
由于专家组成员来自于不同的企业和岗位,他们必然有着自己不同的见解和从业的经验。综合分析与研究他们的建议,才能进行系统的、有效的工作任务分析和准确把握各个工作的结构。
环节三:准确定位工作模块
可以把欲设计的工作模块进行分级化处理:一级是最大的模块,其定位的是小语种语言专业运用下的各个实际工作内容,并不用对学生具体需要掌握的各种知识进行具体的涉及;之下的二级模块,可以按照确立的工作项目的各种门类来划分;三级模块可以按照每个具体设计的工作项目下的具体工作流程来划分。
环节四:根据设计好的工作模块来梳理与整合应用小语种专业的项目课程结构
首先,要合理划分好应用小语种专业的课程门类。之前的应用小语种课程门类是在语言的系统知识与学科体系的原则下,分成的关于听、说、读、写、译的各科课程。但经过具体的工作分析和研究得出,在商务运用的实际工作实践中,各个工作的环节与过程都是这几个语言基础运用的综合体。因此,可以根据商务活动的各个不同的项目来形成应用小语种项目课程的门类。
其次,最优化设计各个项目课程的结构,可以确定“三条线”方针:
第一条是主线。以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为依据和向导,这也是培养目标的关键所在。
第二条是明线。以学生的语言、商务等各种知识的构成为依据和向导。同时要合理安排好语言及其他各类知识的分配,保证学生今后上岗的最短时间的适应性。当然,这条明线的设计主要依据必然是对于外语类实践工作任务的具体分析,通过研究与分析来了解小语种实践运用的工作岗位所需要的综合工作能力,进而来正确定位项目课程的教学目标。应用小语种课程项目的设计必须是有代表性的,但各个项目模块之间又要具有相互独立、有针对性、可有效完成的结构特点。
第三条线是暗线。这是各个工作过程中的语言及其他知识储备与支撑的要求。其作用是要把原本课程设置中学科性的语言系统知识与各门其他课程中相关的理论知识,按照知识与运用的内在关系进行分配,并渗透到设定好的各个项目课程的模块中去,要确保项目设计的完整性和全覆盖面。
环节五:制订合理的课程计划与操作性强的应用小语种专业教学大纲。
根据设计好的应用小语种专业实际运用的各种工作内容与结构框架来合理设计项目课程门类与构建,并根据工作的重要性与难度系数高低来合理分配课时,确定教学的重难点,制订课程计划与教学大纲。
【参考文献】
[1]徐国庆. 职业教育项目课程的几个关键问题.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02).
[2]黎八保,张德炎. 基于 “工作过程”的高职课程开发. 科技咨询,2008(25).
[3]蔡玳燕. 德语课堂教学模式的新探索——项目课.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7(09).
[4]姜大源.“学习领域”课程:概念、特征与问题——关于德国职业学校课程重大改革的思考. 外国教育研究,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