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个用心过日子的人,这辈子早晚都能遇上些幸运的事儿,比如平凡、平淡的我,竟写起了自幼就着迷、仰望的小说;一个不知天高地厚想把小说写好的人,只要肯用心,有诚意,那她好歹也总能有所获益,比如,我在正儿八经写起小说后不久,就能幸会艾玛。
时隔多年,我现在都还清楚地记得那个开头儿:“下了一段时间的雨,往河边去的小路被野草吞没了……人几天没走,这些贱贱的草啊藤啊就迅速占领了一切可占领的地方。”它来自艾玛的《人面桃花》,是我读到的她的第一篇小说。我已记不清自己是在哪儿把它贴下来的了——我更喜欢纸质旧书,读同时代作者的作品不多,偶尔在网上遇到自己有兴趣的文字,只贴下来,攒起来集中排版打印,闲时再看。那篇小说就混在一些来路不明的诗歌、散文当中,在一个周日的午后袭击了我。我像个贪吃的孩子似的,边享用边担心它要完,完了回头又咂摸了一遍,放下来,脑子懵懵地还溺在那其中,放眼到处是那其中的滋味、气息、细微末节。
是的,那是我喜欢的小说,它绵密、细致而又宽广、空灵,符合我对小说一贯的审美,然而它同时又可以那么柔韧、那么倔强,带着一股不依不饶不离不弃的执着劲儿,更让我羡慕和敬佩。
自此我记住了艾玛这个名字,《米线店》《绿浦的新娘》《小强的六月天》《浮生记》……后来我到处找她的小说看,它们也大都没让我失望。再后来,我在网上发现了她的博客,时常去看,喜欢那里的文章,偶尔留言。
和艾玛第一次见面是2009年秋天,《小说选刊》崔艾真、鲁太光两位老师来青岛。我被电话叫去见面,说话间提到她,大家都交口称赞。崔老师便嘱我去约,我于是去她博客留悄悄话,约她出来。
当晚,独自站在酒店门口等她,我脑子里满满的,晃来晃去全是她博客里的那些文字、话题——家人、家乡、寻常百姓的尊严、知识分子的命运……渐深的暮色里,我突然看见一个身材小巧的灰衣女子正袅袅走来,心底顿时蓦然升腾起惊喜,是觉得,眼前这女子和自己在文字中感受到的艾玛,色彩、轮廓,都搭调、相符。那晚的聚餐还有尤凤伟老师等让我们高山仰止的大家在座,就近聆听大家高论,我们都很安静,只是常隔着众人,远远地,相视一笑。初次照面,尽管拘谨、紧张,并未深谈,但我却毫无来由地觉得她亲,觉得她的目光里有体恤和温暖。
后来的相处也不断地印证着我的直觉。我得承认自己不是热情的人,也不爱凑热闹,辞职回家后,生活半径更是越画越短,然而在如今自己享受的宅居生活中,我却不时会渴望听到来自艾玛的声音——读到她新的小说,有时是热乎乎刚脱手的初稿,有时则印在我心仪的杂志上。出去开会,来回路上,晚上住在酒店,也总跟她有说不够的话。因同居一城,我们还让自己的家人也慢慢熟识起来,隔段时间会一起聚聚。我喜欢听她说话——自己的困惑、周围亲朋的境遇,甚至道听途说的市井小民故事……有时聊着聊着,她会变得有些冲动起来——瞪着大眼睛、皱着眉头、不停地摇晃着头……她善良、率直、坦诚,她对自己身处的世界有爱、有情怀,才会感同身受,才体察得细致入微,表达得深切、感人、有力量。在我看来,这正是艾玛的小说有血性、有大气象的原因。在创作的道路上,我坚信艾玛一定会走得更远、更好。
想想自己自读小说开始认识艾玛,不觉已七年,这几乎跟我真正开始写作的时间相当,在我看来,文学书写是跟人的精神成长相关的,如今每每我回望自己在文字中的这一路走来,时不时总会发现来自艾玛的影响——她的小说,她的阅读取舍,她对所谓的文坛中人、事的态度,她对我小说的具体的批评和建议……都对我有过太多有益的提醒、感染、触动和激励。
现实宏大无边,个体的书写是何等渺小、脆弱的行为,在寂寞、艰辛的写作路初始,我就能有幸结识艾玛,这让我时常要感激命运,感激这慷慨、珍贵的馈赠。
时隔多年,我现在都还清楚地记得那个开头儿:“下了一段时间的雨,往河边去的小路被野草吞没了……人几天没走,这些贱贱的草啊藤啊就迅速占领了一切可占领的地方。”它来自艾玛的《人面桃花》,是我读到的她的第一篇小说。我已记不清自己是在哪儿把它贴下来的了——我更喜欢纸质旧书,读同时代作者的作品不多,偶尔在网上遇到自己有兴趣的文字,只贴下来,攒起来集中排版打印,闲时再看。那篇小说就混在一些来路不明的诗歌、散文当中,在一个周日的午后袭击了我。我像个贪吃的孩子似的,边享用边担心它要完,完了回头又咂摸了一遍,放下来,脑子懵懵地还溺在那其中,放眼到处是那其中的滋味、气息、细微末节。
是的,那是我喜欢的小说,它绵密、细致而又宽广、空灵,符合我对小说一贯的审美,然而它同时又可以那么柔韧、那么倔强,带着一股不依不饶不离不弃的执着劲儿,更让我羡慕和敬佩。
自此我记住了艾玛这个名字,《米线店》《绿浦的新娘》《小强的六月天》《浮生记》……后来我到处找她的小说看,它们也大都没让我失望。再后来,我在网上发现了她的博客,时常去看,喜欢那里的文章,偶尔留言。
和艾玛第一次见面是2009年秋天,《小说选刊》崔艾真、鲁太光两位老师来青岛。我被电话叫去见面,说话间提到她,大家都交口称赞。崔老师便嘱我去约,我于是去她博客留悄悄话,约她出来。
当晚,独自站在酒店门口等她,我脑子里满满的,晃来晃去全是她博客里的那些文字、话题——家人、家乡、寻常百姓的尊严、知识分子的命运……渐深的暮色里,我突然看见一个身材小巧的灰衣女子正袅袅走来,心底顿时蓦然升腾起惊喜,是觉得,眼前这女子和自己在文字中感受到的艾玛,色彩、轮廓,都搭调、相符。那晚的聚餐还有尤凤伟老师等让我们高山仰止的大家在座,就近聆听大家高论,我们都很安静,只是常隔着众人,远远地,相视一笑。初次照面,尽管拘谨、紧张,并未深谈,但我却毫无来由地觉得她亲,觉得她的目光里有体恤和温暖。
后来的相处也不断地印证着我的直觉。我得承认自己不是热情的人,也不爱凑热闹,辞职回家后,生活半径更是越画越短,然而在如今自己享受的宅居生活中,我却不时会渴望听到来自艾玛的声音——读到她新的小说,有时是热乎乎刚脱手的初稿,有时则印在我心仪的杂志上。出去开会,来回路上,晚上住在酒店,也总跟她有说不够的话。因同居一城,我们还让自己的家人也慢慢熟识起来,隔段时间会一起聚聚。我喜欢听她说话——自己的困惑、周围亲朋的境遇,甚至道听途说的市井小民故事……有时聊着聊着,她会变得有些冲动起来——瞪着大眼睛、皱着眉头、不停地摇晃着头……她善良、率直、坦诚,她对自己身处的世界有爱、有情怀,才会感同身受,才体察得细致入微,表达得深切、感人、有力量。在我看来,这正是艾玛的小说有血性、有大气象的原因。在创作的道路上,我坚信艾玛一定会走得更远、更好。
想想自己自读小说开始认识艾玛,不觉已七年,这几乎跟我真正开始写作的时间相当,在我看来,文学书写是跟人的精神成长相关的,如今每每我回望自己在文字中的这一路走来,时不时总会发现来自艾玛的影响——她的小说,她的阅读取舍,她对所谓的文坛中人、事的态度,她对我小说的具体的批评和建议……都对我有过太多有益的提醒、感染、触动和激励。
现实宏大无边,个体的书写是何等渺小、脆弱的行为,在寂寞、艰辛的写作路初始,我就能有幸结识艾玛,这让我时常要感激命运,感激这慷慨、珍贵的馈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