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间月下尽禅趣,幽梦一帘花影深

来源 :醒狮国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ramis_Ros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同心灵鸡汤总是要将老禅师作为男主角拿出来讲述一番一样,论道说禅在明人小品文中已成风尚。张潮继承和发扬了谈禅的传统,在《幽梦影》中道家美学追求和佛禅的意趣可谓是随处可观。张潮善于利用清风明月、空林松风来引发禅意诗情,将其创作格调和对生命的体悟都牵涉进入别样的禅地画境。正如林语堂所言:“这是一部文艺的格言集,这一类的集子在中国很多,可是没有一部可和张潮自己所写的比拟。”而《幽梦影》中所展现出来的清新灵动的姿态,仿佛将我们带入了古人的小资生活中,甚至让我们产生一种繁华逝去、事理始现的沧桑感。
  于是,“静坐山松下,听风一壶茶”便成为治疗内心苦闷的妙方良药,“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也幻化为枕边席畔的明月清风。细细品读《幽梦影》,我们会发现不少直接使用或借用老庄和佛家典故的句子,这就使其文字读起来颇具庄禅底蕴。
  如第21则谈到:“庄周梦为蝴蝶,庄周之幸;蝴蝶梦为庄周,蝴蝶之不幸也。”“庄周梦蝶”取自《庄子·齐物论》,阐释庄子的物化思想。而此处,张潮化用此典故,意在说明庄周化蝴蝶的自由和蝴蝶变庄周的不幸,一切为自由故也,极富辩证意味。
  又如第142则:“春风如酒,夏风如茗,秋风如烟,如姜芥。”及第147则:“善读书者,无之而非书:山水亦书也,棋酒亦书也,花月亦书也;善游山水者,无之而非山水:书史亦山水也,诗酒亦山水也,花月亦山水也。”这二句中,颇有道家“忘知”和“忘形”的纯洁心灵之道。“忘形”则可以品酒、品茗、品烟般品春风、夏风和秋风;而惟有“忘知”才可以将山水、棋酒、花月都看作书与文,亦可将“书史”“花月”“诗酒”看作是宁静的山水。
  正如《庄子·天道》中所述:“以虚静推于天地,通于万物,此之谓天乐。”人的自由是经过心理调整而达到虚静的结果,惟有虚静这一平常、自然的心态才可以使我们拥有纯真的自然情结。不知悦生,不知恶死,达到“一切皆为文章,万物皆为山水”的真境界。
  与时下用力过猛的文艺小清新所不同的是,《幽梦影》最大美感正在于将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事物融入诗歌的意境,并通过这种意境展现禅味。这种似乎不经意的淡淡禅味,使得整部作品如同笼罩在缕缕檀香中,在缠绕成篆字的烟雾中款款呈现在我们面前。
  在充满禅意的传统意境的观照下,禅味仿佛是一种智慧的选择和象征。《幽梦影》中,作者也撷取了禅宗色彩的哲理,配以古典诗歌的自然韵味,将“即心即佛”的思想于文中多处点染。作者在文中反复向我们阐明的是顿悟和聆听的快感,如第82则:“松下听琴,月下听箫,涧边听瀑布,山中听梵呗,觉耳中别有不同。”借用佛家特具的梵呗之声强调在特别情境下听的不同,禅意立现。
  又如第7则:“春听鸟声,夏听蝉声,秋听虫声,冬听雪声,白昼听棋声,月下听箫声,山中听松风声,水际听欸乃声,方不需生此世耳。若恶少斥辱,悍妻诟谇,真不若耳聋也。”又道出了禅诗随缘任运的日用境。这里有高情远致的“鸟声”“禅声”“虫声”“雪声”,有绝去心机的“棋声”“箫声”“松风声”“欸欸乃声”等美律,日常与山居相融合,雅致之外展现澄明心境,表征精神在脱落情尘意垢之后,时时处处都能感受到澄明本心的悟境。
  诚如张潮所言,“文章是案头之山水”。将心灵恣意放飞,让游思纵横于山水之间,才偷得几多山水之趣。在纷繁复杂的世界里,我们既看得清“落英缤纷”,更看得明“橙黄橘绿”。前人有言,道“梅花三影,妙于梅花”。或许,《幽梦影》才是一枝亦影亦形的梅花,枝干扶疏,自尔天然生动。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境界有大小,不以是而分优劣。”的确,有时鲜活的小境界,能让世人体味参禅的美感,并使之对生命的真谛充满向往,从而产生积极寻求禅道的热情。这是对生活的热爱,也是对生命的崇拜。


  《幽梦影》所带给我们的境界体悟,自然充满了作者所推崇的禅味,清丽又不失明快,如同轻轻拂过晨露的风,带给人一丝快慰。譬如书中谈及自然间种种事物时说道:“艺花可以邀蝶,累石可以邀云,栽松可以邀风,贮水可以邀萍,筑台可以邀月,种蕉可以邀雨,植柳可以邀蝉。”这些本是无生命、无感情的自然之物,在诗人的人性化想象中,顿时有了可观之美,而美中又好似融合了淡淡的温柔之情。七个“邀”字不仅充满了人文情致,而且将淡淡禅味展露无遗。
  当然,禅意是与热闹红尘相背离的。张潮也欲在其间批解繁华,淡定自然,所以他说:“梅令人高,兰令人幽,菊令人野,莲令人淡,春海棠令人艳,牡丹令人豪,蕉与竹令人韵,秋海棠令人媚,松令人逸,桐令人清,柳令人感。”于是乎,千种品格,万般姿态,仿佛都被这寥寥几句所概括;移景而俱现,作者之心胸亦颇有几分舒朗和清淡的超脱。
  这就是张潮的“禅”。 他崇尚自然,“有青山方有绿水,水惟借色于天”;他追求性灵,“在美酒便有佳诗,诗亦乞灵于酒”。纵情于天地之间,乘物以游心,于赏心之外,更需感悟,才可以回归精神家园,方能达到涵容互摄的圆融境。他在这其间所追求的,自然也是性灵与真情的物化,以及物化创造所追求的妙造自然和忘我的艺术境界,并于此之中怡然自得。
  世间万物无一不徘徊着生存的美感。徜徉于天地之间,以自在无拘的平常心,去来自任,方不负这任率天地。正如《幽梦影》序言所言:“幽梦一帘花影深,清风明月露天真。山川万物皆文史,阅尽沧桑自在身。”张潮所教给我们的禅心,如竹影扫佛时的阶尘,安恬不动;似月轮照映时的海水,澄澈无痕。
  这就是《幽梦影》。其间种种充满诗味禅趣的体悟式至情观照,便如同无门禅师的那一首诗偈——“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其他文献
日前,公司新一年经营方针目标的分解工作,各部门已基本完成并通过了论证,艰巨的目标被各部门有序地分解细化掉了,笔者走访了部分员工发现,员工对明年的目标胸有成竹、工作的激情很高。  实现下一年的方针目标,程序化管理是基础,而“激励”则是实现目标的保障。上一年年度目标的超额完成,是公司全体员工齐心协力、辛勤劳动的结果,同时也初步显现了公司激励管理手段的成效,那么,如何做到有效“激励”和充分实现“激励”的
期刊
第四站:丹凤县文化局  从商鞅封邑遗址下来,我在古城村到处找“商鞅遗址保护站”,希望能得到更多的信息,走遍了整个村子,却始终没找到,无奈,只得再次返回村长家去请教,村长建议我到文化局去问,因保护站隶属于文化局。  于是我再次返回丹凤县。丹凤县的文物保护部门隶属于文化广播电视局,在一个小院子里办公,西面是平房。我敲开了文物保护执法队办公室的门,巧遇执法队张股长。张股长能讲普通话,沟通顺利了不少。  
期刊
前面是胸,后面是背,两侧是胁,说起来都是肋。孔颖达疏:“胁是腋下之名,其骨谓之肋。”胸腔由12对肋骨合围而成。肋骨后端与胸椎相关节,前端1至7肋藉软骨与胸骨相连接,称为真肋;8至12肋藉助软骨与上一肋的软骨相连,形成肋弓;11、12肋前端游离,称发力,胸腔才能鼓荡如橐龠、风箱,保障肺的呼吸。肺本身没有力量,只能被动地随胸腔运动,胸腔扩张,肺随之进气。不论内因外因,只要胸膜腔进入空气,就会造成对肺囊
期刊
说了“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和“有无相生”这些玄奥的道理后,老子渐渐把目光转向了社会现实当中。因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把道的根本体性和规律说了一番,归根结底还是要说我们人类社会应该怎样去治理。  老子的假想读者是谁呢?  白居易曾说,“文章合为时而著。”每个人说话或写文章都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针对某些听众和读者而发的,比如《论语》是孔子的“群弟子,记善言”的结果,拿今天
期刊
1788年2月22日,亚瑟·叔本华在但泽出生。这个地方,历史上曾经属于德意志,后来成为了波兰的领土。也许是上天注定,他将成为一个失去国籍、跨越国界的哲学家。  “人生实如钟摆,在痛苦与倦怠之间徘徊。”  这是叔本华的经典名言,也是他一生命运的精彩写照。作为一个悲观主义者,他始终以一种有异于常人的眼光打量着这个世界,并且在充满主观、偏执、狭隘与自私的角度中,发现了世界另一面的真实。  叔本华的所思所
期刊
背景资料: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传统的节日民俗形态,面临着更加深层意义的挑战。有人说:“过年不就是吃吗?我们现在天天过年。”也有人说:“过年越来越没有意思,鞭炮不能放了,娱乐只剩下一台春节晚会了。”物质生活丰富了,却找不到过年的感觉,人们失去以往盼望过年的情绪冲动。旧时的热闹与温馨在哪里?但很多人并没有真的对传统文化产生厌倦,而是感觉我们在传统文化建设方面做得太少,不能满足人们新文化需要,人们
期刊
人过中年就像上满发条的钟表,总是一刻不停地跑着,转着,身心俱疲,总想找个清静的地方停下来,休息一下。初夏,得暇,与友人驱车前往一座寺院,想去寺院里好好地静静心。寺院的住持是一位有思想的朋友,毕业于北大哲学系。进入他的禅房,他正与一位湖北建筑商谈寺院工程的建设,寺院正在开工建设一座规模宏大的佛学交流中心,尽管手续完备,但还是有些单位和个人制造了许多的麻烦,听了住持的介绍,寻求清静之心不免忿忿不平。住
期刊
在中国文化里,“隐”是一个复杂且多层面的概念。大多数的“隐”其实是“显”,低者以“隐”为“名”,如明代的陈眉公,时人讽为“妆点山林大架子,附庸风雅小名家”“翩然一只云间鹤,飞来飞去宰相衙”,此即鲁迅所说之“帮闲”;中者以“隐”为“退”或“伏”,如谢安之“东山”、诸葛孔明之南阳,“隐”只是一种准备或潜伏的阶段,最终还是要达到“显”;高者可算是“渔樵闲话”之“渔樵”了。但是渔樵闲话起来,仍然是历史、政
期刊
一个朋友曾跟我讲过一次颇具浪漫色彩的经历。有一次他去青海一个十分偏僻的地方,汽车抛锚了,手机也没有了信号,目之所见,全无人烟,一片荒野。司机满头大汗地修车,他实在无聊,一个人在黄昏时分行走,漫无目的。断了与外界的联系,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忽然感觉时间在这里停止了。此时他忽然看见,天与地相接的地方,落日将整个天地漂染成一个玫瑰色的梦境,他在一瞬间惊得目瞪口呆。他跟我讲述的时候我看向他的眼睛
期刊
编者按:如是,现代生活的新隐士。与传统的隐居生活不同,她并非为了躲避都市灯红酒绿的热闹繁杂而客居深山,享受山水田园的恬静淡雅。而是一种“吾心安处便是家”的情怀,城市与山林一样,不过是心灵的一个据点。对她而言,过什么样的生活完全无需刻意追求,而是顺其自然的释放本性,如是而已。  终南山,这个历代有着贤达名仕隐居的名山,以前是如是经常采药的地方,那时对它早已是心向往之。山林是一个能量回归之所,它总是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