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流”大学校长群体职业化转型:关注热点、原因及模式

来源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ngminsir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大学被誉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站”,而大学校长是引领大学各项事业发展的发动机.大学校长任期是有期限的,但是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是无限的.大学校长具有双重身份,其理论上是一个学者,而实践中却是一个职业.一般而言,通过大学校长任内发表文献观点可窥探出大学校长的治校理念和职业化转型.围绕“一流”大学校长群体任内在CNKI刊发高教类成果的数量、期刊、下载次数、引用率及高频词进行统计分析,研究表明他们在任期内基本上摈弃“原生态”专业领域的研究,继而转向高等教育领域的研究;聚焦“双一流”建设、立德树人、教学改革、创新型国家、本科建设等高频词进行系统的研究,“一流”大学校长往往选择“个人魅力”主导的“专家治校”模式.政府与社会、大学及校长自身因素合力助推了“一流”大学校长群体职业化转型,并由此形成“衍生的职业道德”,这为助推“双一流”建设和探索现代大学管理制度提供重要借鉴.
其他文献
近30年来,资本主义阵营并未因冷战结束而瓦解,而是仍然存续衍化.其衍化的第一阶段(漂流、凝聚与优化时期)由是否需要保留资本主义阵营到对资本主义阵营整合凝聚并同时迅速扩
新技术的出现会给使用者带来新特权,这种特权往往会打破旧局面,挑战固有秩序,并引发一系列新问题.人工智能时代,“算法即权力”体现为经过用户和技术“赋权”后,算法推荐技术
明清近场私盐贩卖主体为贫难人群.他们大都迫于生计,或就近贩盐,或跨区贩盐,通过赚取差价取得一定收入,贩卖近场私盐虽然有悖于法,但却是近场社会贫难人群重要的生计模式,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