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校园雕塑往往是校园景观环境的视觉焦点,在优化校园育人环境,提升校园文化内涵和品位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校园雕塑设计要通过结合校园环境和文化传统审慎选题、创新表现形式与材料、综合考虑采光和照明来实现其美化环境、提升内涵的作用。
关键词 校园雕塑 校园景观 校园文化
文章编号 1008-5807(2011)03-094-02
随着知识经济、信息时代的到来,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教育理念的更新,校园环境建设越来受到重视,雕塑作为环境要素之一,在优化校园育人环境,提升校园文化内涵和品位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雕塑是如此紧密地把校园环境与建设、文化、艺术结合在一起,因此如何利用雕塑来塑造环境,来反映校园文明成果,来记录大学的人文历史,来展示美好的理想,就成为校园文化建设中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一、 雕塑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需要
雕塑几乎与人类文明是双胞胎,打制工具的出现也就意味着雕塑的诞生。人类最早的雕塑把人类本身的形象作为表现的中心。这种对于人类自身的关注一直贯穿于整个雕塑艺术的历史,并在不同的时期里加入了各自丰富多彩的时代特征。现今的雕塑艺术不仅仅是环境的装饰点缀,而是与现代园林景观融合在一起的一个全新的“景观”。
校园雕塑往往是校园景观环境的视觉焦点,作为校园空间环境的艺术元素,能丰富师生的精神生活和审美需求,因此,雕塑某种程度上是校园时代精神和文化状态的标志,是营造高尚健康的人文环境氛围的重要手段。每所校园都具有自己特有的文化传统与精神风貌,这些传统与精神风貌通过校园雕塑生动醒目地表现出来,如我国校园内许多纪念性的人物雕塑,这些人物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曾对学校、社会产生一定的影响。雕塑中或颂扬勤奋求索的科学精神,或刻画为人师表、献身教育的忘我精神,使其成为激励学生上进的动力。
随着现代雕塑表现手法的多样化、材料的丰富化、空间意识的转变以及技术的不断发展,艺术家突破传统追求新的表现形式,注重感性和主观的自我表现,在艺术表现的形式上具有表现性、抽象性和象征性的艺术特征,现代雕塑开始关注日常生活,注重日常生活的体验和表达,使得现代雕塑的内涵和外延得到极大的扩展。同时景观学的发展促使了雕塑必须与对应的环境相融合,景观雕塑也就应运而生。随着大学校园景观设计水平的不断提高,校园景观雕塑作为新的发展方向,在校园文化境建设中起着日益重要的作用。现代校园雕塑要求与校园景观相映相融,营造出一种宁静、亲和的大学校园文化氛围。校园雕塑不仅要能体现出一种形式上的美感,更要有着健康向上的育人寓意。
二、 雕塑艺术手法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应用的具体方法
建立在一定社会、经济、文化基础上的大学校园,是通过外在物质构成要素的形态来反映这些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的,如社会、经济、民族宗教、文化、自然环境、工程技术水准以及不同时期艺术风格等。概括起来,这些影响因素可分为自然、人文和社会三大类。这三类影响因素中的各因子相互制约、相辅相成,最终决定了大学校园的环境景观形态。过去,我国高等学校校园中,校园雕塑很少。上个世纪80 年代以来,随着校园和校舍建设的发展、提高,许多高等院校在校园内设置了雕塑。然而,也有一些校园雕塑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不足,难以发挥出预期的作用。因此,在校园内设置雕塑涉及许多问题,值得认真探讨。
(一)关于校园雕塑的选题
校园雕塑主题的选定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校园环境的特点,校园的历史传统及人们的审美习惯等因素得综合考虑,主题的选择须视设置的目的而定。雕塑一方面作为被观赏的对象,另一方面又是人们观赏景观的所在。任何一座雕塑都有其明确的主题,而任何一座校园雕塑的主题都应该切合校园的总体环境。
设计校园雕塑的主题时,要考虑其自身的造型的艺术性;同时还要尊重校园的历史文脉,反映出每个校园独特的文化内涵。除此之外,还应处理好它们与周围环境的关系,与建筑的关系以及与植物的配置关系。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它们在校园中“画龙点睛”的作用,充分体现其艺术价值,形成美好的意境。在我国很多具有历史传统的老校都有独特的景观小品来体现其深厚的文化与悠久的历史。在这种艺术环境当中,各种景观小品与建筑、庭院、绿地有机的融合在一起,营造出浓郁的艺术气氛;真正地做到了使学生们的身心受到熏陶。但是,设置一座雕塑要真正达到这样的效果也是很不容易的事。因此,对设置校园雕塑的工作需要给予足够的重视,认真调查研究,审慎决策;并且,自始至终贯彻精品意识去进行和完成。
(二)关于校园雕塑的形式
雕塑形式有抽象与具象之分,具象的雕塑比较容易为学生们所接受理解,而抽象的雕塑通常要比具象的雕塑涵义更为深刻,更能激发学生们的联想,启发学生们的思维,成功的雕塑往往与环境相协调、呼应,除了自身比例、色调,材质关系外,应与校园环境、大学的历史和未来联系、校园环境的主流精神相和谐。一方面在形式上要力求创新,保持与周围环境的和谐统一,要具有本校的风格特色。另一方面,校园雕塑的位置要适得其所,避免浅薄,庸俗。总之,雕塑不能只着眼于个别作品的美,必须充分考虑与环境的关系,形成总的形象和节奉,创造整体环境的美。那种不顾校园环境的特点,把国内甚至国外的现成雕塑作品,生硬地安置在校园内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三)关于校园雕塑的材料
雕塑的产生和发展与人类的生产活动紧密相联,同时会受到各个时代宗教 、哲学等社会意识形态的直接影响。雕塑是时代、思想、感情、审美观念的结晶,是社会发展形象化的记录,历史上每次材料的变化和新材料的应用都将雕塑的发展向前推进一大步。如法国旧石器时代的圆雕裸女和牝马、野猪等浮雕,中国陕西何家湾和辽宁凌源、建平等地发现的五六千年前新石器时代的石雕、骨雕、人像和女神彩塑头像等,直接反映了人类对自然、动物的崇拜以及认识自身、世界的过程。
由于人文主义对人与人、人与自然的重新认识,,塑雕家更加重视雕塑的“物”的意义。在现代景观雕塑中,材质可以激发雕塑家灵感的产生,可以为其表现的主题服务,随着雕塑家对各种不同材质表现可能性的更深层次的探索,材质表现也具有更加丰富的审美内涵,现代雕塑的美感更多的来源于材质的表现。从最原始的石材、木头、陶瓷等到现在各种金属、玻璃等各种现代产物的材料,体现了雕塑水平的提高和审美日益变化的趋势。大学校园作为社会思想、知识的前沿,针对不同院校的历史特点,运用不同的材料,往往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关于校园雕塑的照明
雕塑同时也是光影的艺术,空间朝向对于校园雕塑的光影效果也有很大的影响,任何空间艺术都有它自己的最佳视角,校园雕塑也不例外,自然界的阳光能够增强雕塑的表现力。因此,在摆放雕塑时应考虑太阳的入射角,使雕塑能有良好的光影变化,使其造型会随着人们视觉点的变化而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例如,斯坦福大学在1985年落成的坎特罗丹雕塑苑(The B.Gerald Cantor Rodin Sculpture Garden)中,我们可以见到“地狱门”雕塑坐北朝南,如同建筑般的雕塑终日沐浴于阳光下,给人以无限的遐想空间,可见光线的作用不可忽略。
同时,现代大学校园丰富的夜景,使得夜间的大学景观成为校园面貌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就需要景观雕塑照明能够解决如何使景观雕塑的风采能从白昼延伸到夜晚。对于雕塑来说,要求每个部分都平均照亮是不可能的事情,要对正、侧、背面,打出主光和辅助光,分出多层次的立体感。不同的材料,需要不同的光源。例如浮雕作品的照明最忌正面投射。需用斜侧光,才能强调出起伏的体积感;不锈钢或钦合金材质具有强烈的反光性,应在环境照明的基础上,有重点的投射,需要的则是更多地能反射出环境的光线和色泽的光源,也可随季节和时辰的变化而变化;灰褐色的材质如砂岩、花岗岩等,就需要用橙黄调的高压钠灯;而用于红蓝绿色系的铜、着色钢则必须用显色性好的复金属灯,更能突出雕塑剪影轮廓的装饰效果。
雕塑是建筑外环境中的重要艺术景观设施,对于点缀和烘托气氛,增添校园文化气息和时代风格,提高校园环境的文化品位,创造美好的学习环境方面起到良好的作用。校园雕塑成功与否,则要体现对景观艺术创作规律的尊重,要注重作品艺术表现形式的创新探索,并且符合当代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需求。
参考文献:
[1] 王向荣.西方现代景观设计的理论与实践.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3.
[2] 张勇.功能与形式:高校校园景观雕塑与校园文化建设.中国成人教育, 2009,(6).
[3] 何人可.高等学校校园规划设计.世界建筑导报,2004,(8).
[4] 吴少湘.雕塑艺术.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8.
关键词 校园雕塑 校园景观 校园文化
文章编号 1008-5807(2011)03-094-02
随着知识经济、信息时代的到来,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教育理念的更新,校园环境建设越来受到重视,雕塑作为环境要素之一,在优化校园育人环境,提升校园文化内涵和品位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雕塑是如此紧密地把校园环境与建设、文化、艺术结合在一起,因此如何利用雕塑来塑造环境,来反映校园文明成果,来记录大学的人文历史,来展示美好的理想,就成为校园文化建设中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一、 雕塑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需要
雕塑几乎与人类文明是双胞胎,打制工具的出现也就意味着雕塑的诞生。人类最早的雕塑把人类本身的形象作为表现的中心。这种对于人类自身的关注一直贯穿于整个雕塑艺术的历史,并在不同的时期里加入了各自丰富多彩的时代特征。现今的雕塑艺术不仅仅是环境的装饰点缀,而是与现代园林景观融合在一起的一个全新的“景观”。
校园雕塑往往是校园景观环境的视觉焦点,作为校园空间环境的艺术元素,能丰富师生的精神生活和审美需求,因此,雕塑某种程度上是校园时代精神和文化状态的标志,是营造高尚健康的人文环境氛围的重要手段。每所校园都具有自己特有的文化传统与精神风貌,这些传统与精神风貌通过校园雕塑生动醒目地表现出来,如我国校园内许多纪念性的人物雕塑,这些人物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曾对学校、社会产生一定的影响。雕塑中或颂扬勤奋求索的科学精神,或刻画为人师表、献身教育的忘我精神,使其成为激励学生上进的动力。
随着现代雕塑表现手法的多样化、材料的丰富化、空间意识的转变以及技术的不断发展,艺术家突破传统追求新的表现形式,注重感性和主观的自我表现,在艺术表现的形式上具有表现性、抽象性和象征性的艺术特征,现代雕塑开始关注日常生活,注重日常生活的体验和表达,使得现代雕塑的内涵和外延得到极大的扩展。同时景观学的发展促使了雕塑必须与对应的环境相融合,景观雕塑也就应运而生。随着大学校园景观设计水平的不断提高,校园景观雕塑作为新的发展方向,在校园文化境建设中起着日益重要的作用。现代校园雕塑要求与校园景观相映相融,营造出一种宁静、亲和的大学校园文化氛围。校园雕塑不仅要能体现出一种形式上的美感,更要有着健康向上的育人寓意。
二、 雕塑艺术手法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应用的具体方法
建立在一定社会、经济、文化基础上的大学校园,是通过外在物质构成要素的形态来反映这些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的,如社会、经济、民族宗教、文化、自然环境、工程技术水准以及不同时期艺术风格等。概括起来,这些影响因素可分为自然、人文和社会三大类。这三类影响因素中的各因子相互制约、相辅相成,最终决定了大学校园的环境景观形态。过去,我国高等学校校园中,校园雕塑很少。上个世纪80 年代以来,随着校园和校舍建设的发展、提高,许多高等院校在校园内设置了雕塑。然而,也有一些校园雕塑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不足,难以发挥出预期的作用。因此,在校园内设置雕塑涉及许多问题,值得认真探讨。
(一)关于校园雕塑的选题
校园雕塑主题的选定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校园环境的特点,校园的历史传统及人们的审美习惯等因素得综合考虑,主题的选择须视设置的目的而定。雕塑一方面作为被观赏的对象,另一方面又是人们观赏景观的所在。任何一座雕塑都有其明确的主题,而任何一座校园雕塑的主题都应该切合校园的总体环境。
设计校园雕塑的主题时,要考虑其自身的造型的艺术性;同时还要尊重校园的历史文脉,反映出每个校园独特的文化内涵。除此之外,还应处理好它们与周围环境的关系,与建筑的关系以及与植物的配置关系。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它们在校园中“画龙点睛”的作用,充分体现其艺术价值,形成美好的意境。在我国很多具有历史传统的老校都有独特的景观小品来体现其深厚的文化与悠久的历史。在这种艺术环境当中,各种景观小品与建筑、庭院、绿地有机的融合在一起,营造出浓郁的艺术气氛;真正地做到了使学生们的身心受到熏陶。但是,设置一座雕塑要真正达到这样的效果也是很不容易的事。因此,对设置校园雕塑的工作需要给予足够的重视,认真调查研究,审慎决策;并且,自始至终贯彻精品意识去进行和完成。
(二)关于校园雕塑的形式
雕塑形式有抽象与具象之分,具象的雕塑比较容易为学生们所接受理解,而抽象的雕塑通常要比具象的雕塑涵义更为深刻,更能激发学生们的联想,启发学生们的思维,成功的雕塑往往与环境相协调、呼应,除了自身比例、色调,材质关系外,应与校园环境、大学的历史和未来联系、校园环境的主流精神相和谐。一方面在形式上要力求创新,保持与周围环境的和谐统一,要具有本校的风格特色。另一方面,校园雕塑的位置要适得其所,避免浅薄,庸俗。总之,雕塑不能只着眼于个别作品的美,必须充分考虑与环境的关系,形成总的形象和节奉,创造整体环境的美。那种不顾校园环境的特点,把国内甚至国外的现成雕塑作品,生硬地安置在校园内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三)关于校园雕塑的材料
雕塑的产生和发展与人类的生产活动紧密相联,同时会受到各个时代宗教 、哲学等社会意识形态的直接影响。雕塑是时代、思想、感情、审美观念的结晶,是社会发展形象化的记录,历史上每次材料的变化和新材料的应用都将雕塑的发展向前推进一大步。如法国旧石器时代的圆雕裸女和牝马、野猪等浮雕,中国陕西何家湾和辽宁凌源、建平等地发现的五六千年前新石器时代的石雕、骨雕、人像和女神彩塑头像等,直接反映了人类对自然、动物的崇拜以及认识自身、世界的过程。
由于人文主义对人与人、人与自然的重新认识,,塑雕家更加重视雕塑的“物”的意义。在现代景观雕塑中,材质可以激发雕塑家灵感的产生,可以为其表现的主题服务,随着雕塑家对各种不同材质表现可能性的更深层次的探索,材质表现也具有更加丰富的审美内涵,现代雕塑的美感更多的来源于材质的表现。从最原始的石材、木头、陶瓷等到现在各种金属、玻璃等各种现代产物的材料,体现了雕塑水平的提高和审美日益变化的趋势。大学校园作为社会思想、知识的前沿,针对不同院校的历史特点,运用不同的材料,往往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关于校园雕塑的照明
雕塑同时也是光影的艺术,空间朝向对于校园雕塑的光影效果也有很大的影响,任何空间艺术都有它自己的最佳视角,校园雕塑也不例外,自然界的阳光能够增强雕塑的表现力。因此,在摆放雕塑时应考虑太阳的入射角,使雕塑能有良好的光影变化,使其造型会随着人们视觉点的变化而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例如,斯坦福大学在1985年落成的坎特罗丹雕塑苑(The B.Gerald Cantor Rodin Sculpture Garden)中,我们可以见到“地狱门”雕塑坐北朝南,如同建筑般的雕塑终日沐浴于阳光下,给人以无限的遐想空间,可见光线的作用不可忽略。
同时,现代大学校园丰富的夜景,使得夜间的大学景观成为校园面貌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就需要景观雕塑照明能够解决如何使景观雕塑的风采能从白昼延伸到夜晚。对于雕塑来说,要求每个部分都平均照亮是不可能的事情,要对正、侧、背面,打出主光和辅助光,分出多层次的立体感。不同的材料,需要不同的光源。例如浮雕作品的照明最忌正面投射。需用斜侧光,才能强调出起伏的体积感;不锈钢或钦合金材质具有强烈的反光性,应在环境照明的基础上,有重点的投射,需要的则是更多地能反射出环境的光线和色泽的光源,也可随季节和时辰的变化而变化;灰褐色的材质如砂岩、花岗岩等,就需要用橙黄调的高压钠灯;而用于红蓝绿色系的铜、着色钢则必须用显色性好的复金属灯,更能突出雕塑剪影轮廓的装饰效果。
雕塑是建筑外环境中的重要艺术景观设施,对于点缀和烘托气氛,增添校园文化气息和时代风格,提高校园环境的文化品位,创造美好的学习环境方面起到良好的作用。校园雕塑成功与否,则要体现对景观艺术创作规律的尊重,要注重作品艺术表现形式的创新探索,并且符合当代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需求。
参考文献:
[1] 王向荣.西方现代景观设计的理论与实践.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3.
[2] 张勇.功能与形式:高校校园景观雕塑与校园文化建设.中国成人教育, 2009,(6).
[3] 何人可.高等学校校园规划设计.世界建筑导报,2004,(8).
[4] 吴少湘.雕塑艺术.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