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选取了采用不同金融联结模式的农业全产业链试点的地点作为调研对象,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以及交叉分析,内部融资采取模式研究的方式,外部融资采用问卷调研的方式,研究农业全产业链下融资的具体运作模式及优劣势。本文从政府间合作共建招商、加大实地展览、延伸农业产业链等层面给出对策建议,促进政府、企业、农户三者间的通力合作,以推进农业全产业链金融联结的完善,加深产业链一体化程度,提高产业效益,帮助全产业链破解融资难题。
关键词:农业全产业链;金融联结;模式创新
一、问题的提出
(一)研究背景
1.现实背景
实际上传统的以农村金融机构扩张为主导的农村金融在实践上推动了各国农村金融体系的发展,但并没有有效地解决农村金融的供需矛盾,突出体现在仍然有众多的小农户、农业生产、加工和销售企业得不到足够的资金支持。
2.政策背景
乡村振興战略中提出了乡村“产业振兴”的要求,推进农业产业振兴发展,最关键的就是要促进农业全产业链价值增值。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推进农业产业链整合和价值链提升,让农民共享产业融合发展的增值收益,培育农民增收新模式”。
3.时代背景
为了配合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推动农村金融市场化的发展,中国自1979 年开始市场化改革以来,对我国农村金融制度也进行了一系列的战略调整改革,对非正规金融或体制外的金融组织形式的发展策略经过多次反复修改。
(二)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1.调查对象
通过调查了解当地实际情况,我们将研究对象分为三大类并进行了为期15天的调研:一类是我们走访各地相关政府部门,一类是从事农业全产业链的相关企业,最后一类则是参与农业全产业链的农户。
2.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与实际调研相结合,我们还采用了文献研究法。使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等平台检索有关期刊、著作和文献等,通过大数据平台等搜索相关报告和数据。对当前一些农业全产业链地区发展情况进行梳理、总结和归纳,,结合我们的调研经历和经典理论对农业全产业链金融联结模式进行深入分析。
(2)问卷调查法
此次调研问卷的发放采用网络问卷与实体问卷相结合的方式。
(3)实地访谈法
我们的访谈对象主要针对于农业全产业链下金融联结相关人员——政府、企业代表以及农户。
(4)数学分析法
本文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以及交叉分析,借助现有的数据平台的原始数据对行业和人群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等,佐证我们的结论。
二、文献述评
(一)农业全产业链文献综述
1.农业全产业链的内涵
农业全产业链,是由两个或多个市场主体所构成的,业务覆盖农产品价值增值全部过程的网链式组织。具体而言,农业产业链上各主体之间通过围绕农产品生产和服务的各种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形成联系。
2.农业全产业链的类型
(1)农业全产业链组织形式分类
以吴凤超(2014)在我国农业企业全产业链战略研究中按照产业链带动者(核心企业)不同对产业链组织的分类方式进行划分,主要分为四种类型:龙头企业带动型、中介组织带动型、专业市场带动型及其他类型.
(2)各类型发展情况
据统计数据如表1显示,我国各类产业链组织发展迅速,其中中介组织带动性组织个数增长势头最快,,农业龙头企业带动性组织所占比重虽然有所下降,但增长速度仍然很快,在数量、规模和带动农户数量上都有了大幅增长。
本研究选取前三种占比市场份额最大的全产业链类型的企业以实地考察、线上线下访谈、问卷发放等方式进行金融联结研究。
(二)农业全产业链中的金融联结
在农业金融联结模式中,农民合作社为载体的农业产业链金融不仅是联结小农户与现代农村金融机构的重要方式,也是农村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农民合作社规模不断扩大为其开展农业产业链金融信贷提供有利条件,提高了有效联结小农户与现代农村金融市场、提升小农户信贷可得性提供了可行性。
三、农业全产业链金融联结模式
根据资金的不同来源,可以将金融联结划分为内部融资和外部融资。
(一)内部融资
通过对农业大户、龙头企业、相关地方政府的访谈调研,发现大致有以下四种金融联结模式:
1.租用土地,雇佣农民
农民将土地租给企业,企业雇佣劳工劳作。企业通过租用农田,获得了大面积的种植规模,并统一管理,降低了不确定风险。
2.生产计划表+销购合同
公司每年制定生产计划表,与当地合作社,洽谈其所能提供的供给量、与合作社签署购销合同。
3.协助生产+保底价收购
公司免费为农户提供种苗、化肥、农药、相关技术培训,按合同规定定期向农户以保底价收购农产品。
4.“代养”模式
即,农业全产业链核心企业将“代养农户”作为养殖工厂,投入原材料,工厂加工后产出产品。
(二)外部融资
农业全产业链外部融资则是金融机构借助价值链上的核心组织,为核心组织上下游的中小企业或者农户提供信贷服务。
四、调研结论与发展建议
(一)调研结论
1.农业全产业链具有融资优势
众所周知,农业融资之所以难以解决,主要集中在: 信息不对称、交易成本高、合适的抵押品缺失、农业生产经营微利等方面,而农业全产业链融资不论是内部融资还是外部融资在一定程度上都可以缓解或解决这些问题。 (1)减少信息不对称
农业全产业链的参与者通过全产业链将产前的农业生产资料供应,农产品种养生产、加工、深加工和销售等环节构成一个系统,在整个农业产业链内部形成了一个信息网络系统,信息不但能在内部流动,还能从整体上与外部的金融组织等进行一定程度的共享,尤其是能够汇总分散的微小生产者的零星化、碎片化的信息。
(2)降低交易成本
农户等微小生产者将直接面对传统农业生产体系中的大市场,存在巨大的交易成本,例如信息收集费用、鉴别交易对象费用、七月签订费用等,还面临降标压价、上当受骗等风险而全产业链通过资源整合有效地为参与者解决了微小生产者直接面对传统农业生产体系中存在的巨大的交易成本,进而降低各种成本,实现参与者整体利益最大化,实现价值共享。
(3)弥补抵押品缺失
参与全产业链的农户可以利用上游企业的良好信誉,以商业契约、订单等获得资金支持,这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抵押品缺失。农业全产业链融资完成了连接全产业链参与者之间、参与者与金融机构之间的资金通融,解决了由于抵押品缺失而导致的全产业链参与者资金需求無法满足的问题。
(4)实现资源的有效整合
公司为农户提供种苗、化肥、农药、相关技术培训,按合同规定定期向农户以保底价收购农产品。农户等小微生产者的农业生产技能等优势与企业的技术、品牌、网络等优势相结合,既提升了品牌影响,又保障了农产品的品质控制,更高的市场交易价格也就能够得到消费者的认可。
2.农业全产业链融资拓展农业融资
农业全产业链融资在解决农业融资难方面实现了商业信用与银行信用的结合、正式金融与非正式金融的结合、外部融资与内部融资的结合,拓展了农业融资的思路和做法。
(1)商业信用与银行信用的结合
农业全产业链融资通过有效地将商业信用和银行信用结合起来的方法,突破了单纯靠任何一方信用都无法解决的农业融资难问题。全产业链上的参与者可以通过银行信用获得金融支持解决资金需求问题。
(2)正式金融与非正式金融的结合
正式或非正式的金融机构从全产业链外部为参与者提供金融服务,获得金融支持的参与者还可以为上下游的其他参与者提供商业信用;另外在全产业链参与者之间也存在一定的非正式金融活动,资金实力雄厚的参与者可以为整个全产业链的参与者提供资金融通。
(3)内部融资与外部融资的结合
农业全产业链融资有效地促进了内部融资与外部融资的结合。全产业链上的主要参与者——农业大中型企业可以通过金融市场直接募集资金,全产业链上的各小型参与者为满足自身的融资需求,可以通过利用中介金融机构获得所需贷款。
(二)发展建议
政府对全产业链企业的扶持,不仅是在资金上支持,还有一些物资、政策性支援。根据实地走访、问卷调研结果,笔者在此对政府促进农业全产业链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
1. 政府扶持
(1)政府引导招商合作
政府在当地农业全产业链上游融资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牵引指导作用。政府招商引资可以为一个地区带来资本、技术、产品、市场、管理方法。同时产业链式招商易于形成配置合理、成本低、效益高的产业链集群。政府的招商引资工作可综合考虑以下因素,以优化招商合作的思路与策略。
政府间合作。政府要完全挖掘当地资源的产业优势,强化与周边地区的联系,不仅仅体现在政府与外地企业的合作中,其思路也可扩展为政府间的合作共建。
平台宣传。政府可借力于各大资源平台、行业权威中介机构,大力对外宣传,介绍当地区位、资源、政策等方面的优势,吸引龙头企业签约合作。
实地展览。坚持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在当地举办展览会、论坛等,邀请龙头企业实地参展考察,与地方企业、农户洽谈。
(2)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政府可协助办理项目相关行政许可,落实产业链各环节的优惠补贴。政府尽力与相关金融机构协调,助力推进扶贫产业金融产品,保证为全产业链各参与者的融资提供面面俱到的服务。
(3)政府宏观调控、统筹协调
政府在整个农业全产业链中起着宏观把控、政策调节的牵头作用,应充分统筹协调好产业链各个参与主体的关系。
2. 核心企业和农户合作融资
核心企业与农户通过各种利益联结机制进行合作融资,是我国农业企业全产业链的重要组织形式。根据实地走访、问卷调研结果,笔者在此对农业全产业链企业、农户提出了一些发展建议:
(1)加强政府、企业、农户的紧密合作
加大对农户的培训力度。政府联合龙头企业,加大对农户的培训力度,完善农户对于全产业链的了解,形成长远的商业思维。同时,加大对农户生产技术方面的培训,促进农民增收,助力农户以一定的资金入股企业分得红利,获得下一期的生产资金。
加强沟通,保证信息畅通。政府可定期深入基层,了解农户的需求与问题,出台解决政策,帮助农户即时解决问题。农业大户可入股企业,进一步加强沟通合作,了解产业链的来龙去脉,企业通过农户也能即时了解农户的生产问题,站在农户的角度考虑,便于实施资金、技术等帮扶措施。
(2)延伸农业产业链,提高附加值
拓展农业功能,利用现代化农业的生产性、观光性、娱乐性,将农业生产与文化、旅游业融合,新兴农业产业链,进一步促进增收,惠及企业与农户,为产业链上游的生产注入资金动力。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N].人民日报,2018.
[2]王东荣.上海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科学发展,2017.
[3]赵霞,韩一军,姜楠.农村三产融合:内涵界定、现实意义及驱动因素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17.
[4]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N].人民日报,2018.
[5]杨雪.金融联结:农村金融边界的扩展[B].中国人民银行成都分行,2011.
[6]王艺,王耀球.构建新型农业产业链[J].中国储运,2004.
[7]林坚,马彦丽.农业合作社和投资者所有企业的边界——基于交易费用和组织成本角度的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06.
[8]蔡荣,祁春节.农业产业化组织形式变迁——基于交易费用与契约选择的分析[J].经济问题探索,2007.
[9]吴凤超.我国农业企业全产业链战略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4
基金课题:安徽省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城市农场—播种心灵的深耕者(项目编号:s202013613191)。
关键词:农业全产业链;金融联结;模式创新
一、问题的提出
(一)研究背景
1.现实背景
实际上传统的以农村金融机构扩张为主导的农村金融在实践上推动了各国农村金融体系的发展,但并没有有效地解决农村金融的供需矛盾,突出体现在仍然有众多的小农户、农业生产、加工和销售企业得不到足够的资金支持。
2.政策背景
乡村振興战略中提出了乡村“产业振兴”的要求,推进农业产业振兴发展,最关键的就是要促进农业全产业链价值增值。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推进农业产业链整合和价值链提升,让农民共享产业融合发展的增值收益,培育农民增收新模式”。
3.时代背景
为了配合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推动农村金融市场化的发展,中国自1979 年开始市场化改革以来,对我国农村金融制度也进行了一系列的战略调整改革,对非正规金融或体制外的金融组织形式的发展策略经过多次反复修改。
(二)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1.调查对象
通过调查了解当地实际情况,我们将研究对象分为三大类并进行了为期15天的调研:一类是我们走访各地相关政府部门,一类是从事农业全产业链的相关企业,最后一类则是参与农业全产业链的农户。
2.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与实际调研相结合,我们还采用了文献研究法。使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等平台检索有关期刊、著作和文献等,通过大数据平台等搜索相关报告和数据。对当前一些农业全产业链地区发展情况进行梳理、总结和归纳,,结合我们的调研经历和经典理论对农业全产业链金融联结模式进行深入分析。
(2)问卷调查法
此次调研问卷的发放采用网络问卷与实体问卷相结合的方式。
(3)实地访谈法
我们的访谈对象主要针对于农业全产业链下金融联结相关人员——政府、企业代表以及农户。
(4)数学分析法
本文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以及交叉分析,借助现有的数据平台的原始数据对行业和人群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等,佐证我们的结论。
二、文献述评
(一)农业全产业链文献综述
1.农业全产业链的内涵
农业全产业链,是由两个或多个市场主体所构成的,业务覆盖农产品价值增值全部过程的网链式组织。具体而言,农业产业链上各主体之间通过围绕农产品生产和服务的各种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形成联系。
2.农业全产业链的类型
(1)农业全产业链组织形式分类
以吴凤超(2014)在我国农业企业全产业链战略研究中按照产业链带动者(核心企业)不同对产业链组织的分类方式进行划分,主要分为四种类型:龙头企业带动型、中介组织带动型、专业市场带动型及其他类型.
(2)各类型发展情况
据统计数据如表1显示,我国各类产业链组织发展迅速,其中中介组织带动性组织个数增长势头最快,,农业龙头企业带动性组织所占比重虽然有所下降,但增长速度仍然很快,在数量、规模和带动农户数量上都有了大幅增长。
本研究选取前三种占比市场份额最大的全产业链类型的企业以实地考察、线上线下访谈、问卷发放等方式进行金融联结研究。
(二)农业全产业链中的金融联结
在农业金融联结模式中,农民合作社为载体的农业产业链金融不仅是联结小农户与现代农村金融机构的重要方式,也是农村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农民合作社规模不断扩大为其开展农业产业链金融信贷提供有利条件,提高了有效联结小农户与现代农村金融市场、提升小农户信贷可得性提供了可行性。
三、农业全产业链金融联结模式
根据资金的不同来源,可以将金融联结划分为内部融资和外部融资。
(一)内部融资
通过对农业大户、龙头企业、相关地方政府的访谈调研,发现大致有以下四种金融联结模式:
1.租用土地,雇佣农民
农民将土地租给企业,企业雇佣劳工劳作。企业通过租用农田,获得了大面积的种植规模,并统一管理,降低了不确定风险。
2.生产计划表+销购合同
公司每年制定生产计划表,与当地合作社,洽谈其所能提供的供给量、与合作社签署购销合同。
3.协助生产+保底价收购
公司免费为农户提供种苗、化肥、农药、相关技术培训,按合同规定定期向农户以保底价收购农产品。
4.“代养”模式
即,农业全产业链核心企业将“代养农户”作为养殖工厂,投入原材料,工厂加工后产出产品。
(二)外部融资
农业全产业链外部融资则是金融机构借助价值链上的核心组织,为核心组织上下游的中小企业或者农户提供信贷服务。
四、调研结论与发展建议
(一)调研结论
1.农业全产业链具有融资优势
众所周知,农业融资之所以难以解决,主要集中在: 信息不对称、交易成本高、合适的抵押品缺失、农业生产经营微利等方面,而农业全产业链融资不论是内部融资还是外部融资在一定程度上都可以缓解或解决这些问题。 (1)减少信息不对称
农业全产业链的参与者通过全产业链将产前的农业生产资料供应,农产品种养生产、加工、深加工和销售等环节构成一个系统,在整个农业产业链内部形成了一个信息网络系统,信息不但能在内部流动,还能从整体上与外部的金融组织等进行一定程度的共享,尤其是能够汇总分散的微小生产者的零星化、碎片化的信息。
(2)降低交易成本
农户等微小生产者将直接面对传统农业生产体系中的大市场,存在巨大的交易成本,例如信息收集费用、鉴别交易对象费用、七月签订费用等,还面临降标压价、上当受骗等风险而全产业链通过资源整合有效地为参与者解决了微小生产者直接面对传统农业生产体系中存在的巨大的交易成本,进而降低各种成本,实现参与者整体利益最大化,实现价值共享。
(3)弥补抵押品缺失
参与全产业链的农户可以利用上游企业的良好信誉,以商业契约、订单等获得资金支持,这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抵押品缺失。农业全产业链融资完成了连接全产业链参与者之间、参与者与金融机构之间的资金通融,解决了由于抵押品缺失而导致的全产业链参与者资金需求無法满足的问题。
(4)实现资源的有效整合
公司为农户提供种苗、化肥、农药、相关技术培训,按合同规定定期向农户以保底价收购农产品。农户等小微生产者的农业生产技能等优势与企业的技术、品牌、网络等优势相结合,既提升了品牌影响,又保障了农产品的品质控制,更高的市场交易价格也就能够得到消费者的认可。
2.农业全产业链融资拓展农业融资
农业全产业链融资在解决农业融资难方面实现了商业信用与银行信用的结合、正式金融与非正式金融的结合、外部融资与内部融资的结合,拓展了农业融资的思路和做法。
(1)商业信用与银行信用的结合
农业全产业链融资通过有效地将商业信用和银行信用结合起来的方法,突破了单纯靠任何一方信用都无法解决的农业融资难问题。全产业链上的参与者可以通过银行信用获得金融支持解决资金需求问题。
(2)正式金融与非正式金融的结合
正式或非正式的金融机构从全产业链外部为参与者提供金融服务,获得金融支持的参与者还可以为上下游的其他参与者提供商业信用;另外在全产业链参与者之间也存在一定的非正式金融活动,资金实力雄厚的参与者可以为整个全产业链的参与者提供资金融通。
(3)内部融资与外部融资的结合
农业全产业链融资有效地促进了内部融资与外部融资的结合。全产业链上的主要参与者——农业大中型企业可以通过金融市场直接募集资金,全产业链上的各小型参与者为满足自身的融资需求,可以通过利用中介金融机构获得所需贷款。
(二)发展建议
政府对全产业链企业的扶持,不仅是在资金上支持,还有一些物资、政策性支援。根据实地走访、问卷调研结果,笔者在此对政府促进农业全产业链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
1. 政府扶持
(1)政府引导招商合作
政府在当地农业全产业链上游融资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牵引指导作用。政府招商引资可以为一个地区带来资本、技术、产品、市场、管理方法。同时产业链式招商易于形成配置合理、成本低、效益高的产业链集群。政府的招商引资工作可综合考虑以下因素,以优化招商合作的思路与策略。
政府间合作。政府要完全挖掘当地资源的产业优势,强化与周边地区的联系,不仅仅体现在政府与外地企业的合作中,其思路也可扩展为政府间的合作共建。
平台宣传。政府可借力于各大资源平台、行业权威中介机构,大力对外宣传,介绍当地区位、资源、政策等方面的优势,吸引龙头企业签约合作。
实地展览。坚持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在当地举办展览会、论坛等,邀请龙头企业实地参展考察,与地方企业、农户洽谈。
(2)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政府可协助办理项目相关行政许可,落实产业链各环节的优惠补贴。政府尽力与相关金融机构协调,助力推进扶贫产业金融产品,保证为全产业链各参与者的融资提供面面俱到的服务。
(3)政府宏观调控、统筹协调
政府在整个农业全产业链中起着宏观把控、政策调节的牵头作用,应充分统筹协调好产业链各个参与主体的关系。
2. 核心企业和农户合作融资
核心企业与农户通过各种利益联结机制进行合作融资,是我国农业企业全产业链的重要组织形式。根据实地走访、问卷调研结果,笔者在此对农业全产业链企业、农户提出了一些发展建议:
(1)加强政府、企业、农户的紧密合作
加大对农户的培训力度。政府联合龙头企业,加大对农户的培训力度,完善农户对于全产业链的了解,形成长远的商业思维。同时,加大对农户生产技术方面的培训,促进农民增收,助力农户以一定的资金入股企业分得红利,获得下一期的生产资金。
加强沟通,保证信息畅通。政府可定期深入基层,了解农户的需求与问题,出台解决政策,帮助农户即时解决问题。农业大户可入股企业,进一步加强沟通合作,了解产业链的来龙去脉,企业通过农户也能即时了解农户的生产问题,站在农户的角度考虑,便于实施资金、技术等帮扶措施。
(2)延伸农业产业链,提高附加值
拓展农业功能,利用现代化农业的生产性、观光性、娱乐性,将农业生产与文化、旅游业融合,新兴农业产业链,进一步促进增收,惠及企业与农户,为产业链上游的生产注入资金动力。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N].人民日报,2018.
[2]王东荣.上海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科学发展,2017.
[3]赵霞,韩一军,姜楠.农村三产融合:内涵界定、现实意义及驱动因素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17.
[4]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N].人民日报,2018.
[5]杨雪.金融联结:农村金融边界的扩展[B].中国人民银行成都分行,2011.
[6]王艺,王耀球.构建新型农业产业链[J].中国储运,2004.
[7]林坚,马彦丽.农业合作社和投资者所有企业的边界——基于交易费用和组织成本角度的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06.
[8]蔡荣,祁春节.农业产业化组织形式变迁——基于交易费用与契约选择的分析[J].经济问题探索,2007.
[9]吴凤超.我国农业企业全产业链战略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4
基金课题:安徽省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城市农场—播种心灵的深耕者(项目编号:s202013613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