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信念”地阅读有“品质”地活动

来源 :教学月刊·中学版(语文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ltim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整本书阅读应与课内单篇阅读相结合,要重视读前的激趣与规划、读中的监管与反馈、读后的分享与提升,使得学生能有“信念”地读下去。活动是贯穿整个读书过程的必备支架,读书活动设计须彰显“品质”。
  关键词: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艾青诗选》
  温儒敏教授说语文统编教材最主要的特色就是“读书为要”。名著阅读教学须培育学生的阅读信念、提升学生的阅读品质。以下笔者试以《艾青诗选》整本书阅读活动的设计为例,对此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有“信念”地阅读
  作为课内阅读的延伸,整本书阅读意在指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有效度地完成阅读,学会梳理和把握整本书的内容,选择合适的内容或专题进行探究,体验整个阅读过程,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并与他人分享阅读成果,最终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
  “信念”一词指的是,认为是事实或者必将成为事实的对事物的判断、观点或看法,对自己认为的事实或者将成为事实的事物非常有信心。因此,信念可以决定一个人对特定的环境和事物产生什么样的情绪和欲望。“有信念地读”,这里是指学生对阅读(书本)产生的主动的、坚定的、持久的积极情绪与欲望。
  《艾青诗选》是统编教材九年级上册的必读名著之一,为了能让学生有信念地读起来,笔者首先作了如下阅读进程设计(表1):
  (一)有兴趣地读,激发主动性
  学生的阅读期待决定了其阅读质量。诗歌往往是隐晦、抽象的,没有小说的生动具体与引人入胜,所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尤为重要。
  1.上好单篇
  叶圣陶很早就提出:整本书作主体,把单篇短章作辅佐。[1] 《我爱这土地》的单篇教学,可以激发学生走近艾青的兴趣。
  2.做好任务
  第一单元五首诗歌组成“活动·探究”单元。《语文作业本》(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组织编写,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上的“自主欣赏”“自由诵读”“尝试创作”这三个任务可激发学生对现代诗歌的探究欲望,特别是其配套细化任务,如“用一种颜色来代表對诗的感觉”“用一首乐曲来表达对诗歌的感受”“用几行文字来书写对诗歌的新理解”“为诗歌设计朗诵脚本”“诗歌语言的陌生化处理”等,可引领学生走进诗歌的秘密花园,并爱上《艾青诗选》。
  (二)有计划地读,保证持久性
  整本书阅读不同于单篇阅读,其阅读内容多,所花时间长,因此单靠一节课教学、一次性阅读或一个点落实是无法解决全部问题的,要使学生能持久地阅读,必定要有一个完整的阅读计划及过程的监管。
  1.阅读进程设计
  笔者制订的《艾青诗选》阅读计划,既遵照读前、读中、读后的顺序,又依循学生从单篇到整本书、从专题聚焦到整体提升的认知规律。
  2.阅读过程监管
  整本书阅读的每一个阶段,都有教师的课堂教学介入。这不仅有助于及时掌控学生的阅读进度、了解学生的阅读收获,而且可对学生的阅读方法进行指导,并解决他们的阅读困惑。
  (三)有建构地读,体现有效性
  名著阅读不提倡浮光掠影,也不是纯属消遣娱乐,阅读与思考是根本,有建构地读出自己的感悟与理解是目的。
  1.整体与专题相结合
  整本书阅读,核心词就是“整”字,整本书阅读的首要任务是读完整本书、体验整本书,让自己的心灵在书中走一遍。但是,这样阅读重感性认识轻理性思考。[2] 所以,教师要适当寻找几个探究点作为专题,比如,艾青诗歌的中心意象、艾青的“土地式忧郁”等,让学生以较理性的思维再读书本。只有整体与专题相结合,学生对整本书的认知和体验才能更立体、更完整。
  2.阅读与活动相结合
  “内容统整”是学生完成整本书阅读后的综合实践活动,活动设计在内容上突出表现为“整合”,即需要通读全书方能完成。[3] 活动过程“强迫”学生在整本书中多走几个来回,通过回读诗歌、重构内容,对《艾青诗选》产生新的思考和认识。
  二、有“品质”地活动
  整本书阅读需要以活动为支架。能促进学生的深入思考,实现学生阅读能力的进阶发展,既有阅读过程中的感悟发现,又有阅读策略使用上的经验积累,这样的读书活动才是有品质的。笔者在执教《艾青诗选》阅读成果展示课时,分别设计了“我是诗评家”“我是鉴诗人”“我是好读者”三个活动。
  (一)动而有“思”,彰显个性阅读
  学生是活动目标确定和活动实施的主体,学生能对作品的主题、形象、语言等有自己的感受、体验和思考是最可贵的。教师则起组织、配合、点拨、评价、规整的作用,以使一系列的活动开展有序、有效。
  活动一:我是诗评家
  通读《艾青诗选》后,请你为《艾青诗选》写一则短评。提示:可自主选择诗歌的意象、画面、语言、情感或自己的读诗感受等角度。
  这一活动,目的在于让学生对艾青诗歌有一个整体认识,加深学生对艾青诗歌特点的了解。阅读诗歌,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更要培养以批判的眼光评价作品和历史的精神。笔者惊喜地发现,教师若能尊重阅读中学生的独特感受,并为他们创设大胆表达的平台,学生的思维之花便会处处盛开。提倡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学生的主动性才能得到强调和重视,学生才能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二)动而有“法”,实施策略阅读
  得法于课内,受益于课外。通过阅读活动设计,实施阅读策略指导,意在培养读书习惯,提升阅读技能,获得审美享受。有品质的读书活动应该是指向策略指导的。
  活动二:我是鉴诗人
  请结合你对艾青诗歌的认识,快速鉴定,下面哪一首诗歌的作者是艾青,并说出一个理由。(PPT同时呈现闻一多《一句话》、林徽因《笑》、艾青《篝火》的内容)
  “鉴诗”活动的开展,是以“诗评”活动为基础的。在学生对艾青其人其诗有一定的认知后,“鉴诗”活动可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艾青诗歌的理解,让学生知道了诗歌有着诗人的独特烙印与独特情感,这独特的烙印往往就是诗人精心选取的意象,而这独特的意象又是通往诗人独特情感的媒介。读诗是要讲究策略的,让学生知道“如何读诗”,比让学生熟知一本《艾青诗选》更重要。以活动的开展来鼓励学生在阅读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策略,不仅能使学生“学会”,而且还让学生“会学”。
  (三)动而有“续”,促进终身阅读
  多读书,读好书,实现终身阅读,这是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法宝。有品质的读书活动应有无限的延展性,让终身阅读成为可能。
  活动三:我是好读者
  小组交流如何读诗,总结读诗的方法,并结合一两种读诗方法,向大家推荐一本你读过的或正打算读的诗集。
  这一活动又是前一活动的深入。读《艾青诗选》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能掌握读这一类诗的方法。“我是好读者”让学生从感性走向理性,提炼出读诗的方法,并把目光投向更多的诗人,迈进更广阔的诗歌世界。有了读诗的方法,又有了同学的诗歌推荐,可使《艾青诗选》读书活动有延续,慢慢地引领学生走上终身阅读的大道。
  参考文献:
  [1]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121.
  [2]蒋文华.整本书阅读策略教学探究[J].教学月刊·中学版(语文教学),2017(1-2):7.
  [3]吴欣歆,许艳.书册阅读教学现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6:前言.
其他文献
摘 要:统编教材八年级上册第11课《短文两篇》的课后“积累拓展”,要求学生“从两篇短文中任选其一,发挥想象,将其改写成一篇白话散文”。这是典型的读写结合的练习设计,体现了统编教材编写的意图。在实践中,教师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教学:一是构建写作序列,落实写作任务;二是探究写作背景,做好写前准备;三是设计写作支架,指导学生表达。   关键词:课文改写;读写结合;《记承天寺夜游》  一、缘起  统编
期刊
贾老师把近几年写的文章,围绕“教育生长”串珠成链,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嘱我作评。我读读,如见一条窄窄的路,伸向课堂,伸向语文,伸向渐渐阔大的远方,伸向我们依然苦痛却开始丰富的岁月。而他,我们,更多的语文人,都在星光照耀的路上前行着,生长着。  我以为,语文教育之“道”即是“以文化人”,就是促进生命的成长。“生长”一词来自于杜威的概念。杜威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一书中明确表示:“我们探索教育
期刊
摘 要:文言字词注释是文言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词义理解不正确,就无法正确地理解课文;而正确理解字词,又要以全面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为基础。字词注释与课文理解是相辅相成的。   关键词:文言文;字词释义;文本解读  字词注释是解读文言文的前提,词义理解不正确,肯定不能正确地理解文章。但是,一词多义是汉语的普遍现象,同一个词,在不同的语境中会有不同的内涵,许多时候,需要先理解课文的主题思想、写作背景,才能
期刊
摘 要:新疆克拉玛依市第一中学结合新疆本地特色,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合理整合,构架了分层分类综合特需的课程体系,并采用了选课走班的教学模式。学校的语文课程分基础课程、分类课程和少数民族语言课程三部分。其实践证明,选课走班模式下的语文教学,课时的精减要求规划必须精细、合理,而课程资源的丰富也使得凸显自主学习意识的学习模式得以形成。   关键词:选课走班;语文课程设置;学习模式  新疆克拉
期刊
摘 要:作业课程化、任务化、活动化是《语文作业本》编写的宗旨。以“学习任务”而不是以“问题”来呈现作业,彰显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紧贴教材设计“学习任务”、创设情境设计“学习任务”、抓住文本特质设计“学习任务”是《语文作业本》设计“学习任务”的三条策略。  关键词:学习任务;《语文作业本》;统编教材  配合统编教材的《语文作业本》问世之初,许多一线教师由于不太理解作业本编写理念,依然以“课后作业”
期刊
摘 要:评价量规是对学生的作品、成果、成长记录袋或者表现进行评价或者等级评定的一套标准。杭二中白马湖学校语文教研组围绕马扎诺评价量规的核心思想,制订了三种作文教学评价量规,即写作量规、教学评价量规、作文批改量规,并进行了将其运用于初一作文教学的实践研究。   关键词:写作教学;教学评价;马扎诺评价量规  作文的评价方式,对作文教学的有效性至关重要。依据作文教学的特点和自身教学的实际情况,笔者所在
期刊
摘 要:在《台阶》中,作家李森祥塑造了一个为理想艰辛奋斗同时又孤独寂寞的父亲形象。在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细细品味“台阶”“草鞋”“烟枪”等简单又具体的意象,理解父亲形象背后的抽象意义。   关键词:文本解读;意象;《台阶》  《台阶》是语文统编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作者于1988年在嘉兴的一个老房子里写下此文。当时作者的父亲已离世四年,作者通过《台阶》塑造了自己理想中的父亲,这个父
期刊
摘 要:从2015—2018年高考全国卷的作文题来看,任务驱动型写作试题的命制逐步成熟,并在写作任务的价值趋向、驱动方式、考查方向等方面呈现出一些显著的特点:在价值趋向上,从注重个人成长转变为注重家国情怀;在驱动方式上,从单一驱动转变为多元驱动;在考查方向上,积极回应“核心素养”发展理念。   关键词:任务驱动型写作;高考试题  任务驱动型写作最早出现在2015年高考语文全国新课标试卷中,这种基
期刊
摘 要:生长式语文课堂,主张立足学情,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为主线,构建有困惑、有结构、有活动、有生长力的课堂。生长式语文课堂化“牵”为“导”,注重培养学生主动提出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让他们研究真问题、解决真问题、获得真经验,从而形成适应终身学习的必备品德和关键能力。   关键词:生长式语文课堂;“三主四有”;教学主张  福建师范大学余文森教授说:“一个教师即使著作等身,
期刊
摘 要:与统编教材配套的《语文作业本》的整体特点可归纳为:在“好玩的作业”中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这主要体现在其 “借助课题类化,关注解题方法”“凸显语文要素,关注个性表达”“设计多元任务,关注学习兴趣”“渗透审美情趣,关注价值导向”等方面。  关键词:《语文作业本》;统编教材;作业设计  笔者以为,与统编教材配套的《语文作业本》的整体特点可归纳为:在“好玩的作业”中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以下结合《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