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是集听说读写能力为一体的一门学科,对于语文老师来说,其中写作能力的培养可能是最缓慢最低效的,也是最头痛的,而一部分学生对写作也是唯恐避之而不及,老师越加强,学生越怕,学生越怕,老师越加强,如此恶性循环,让老师、学生都心力交瘁。怎样才能让学生从恐惧作文到快乐作文呢?我认为急不来,必须发现问题的关键所在,循序渐进,从“源头”启程。
在具体的作文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学生写作很难入门的最主要的原因是积累和运用不够。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积累对于写作的作用,毋庸置疑。比如多读名篇佳作,可以增强积累,陶冶情操,提高思维能力,从而促使写作能力的提高。可是有的学生没有阅读的习惯,特别是农村中学的学生,阅读量不够,又没有做摘记、批注的习惯,更谈不上写读后感、写日记等。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没有丰厚的积累,怎么可能写出佳作来呢?
可是有了积累是否就可以迅速提高写作能力呢?我发现作文的选材、立意、结构等方面还好辅导,但惟有语言表达能力很难提高。经过调查发现,学生们在小学每学一篇新课文都要抄写、默写许多新词语,应该说这些积累可以增强写作语言的生动表达,可他们却没有使用新词语的习惯。也就是说他们不能学以致用。
学以致用,简单的说就是让学在实际中运用。可是反思我们的语文教育,学以致用的思想却没有能够很好的体现出来。我们在语文课堂上所教的内容,一旦回归到生活中,学生就不知如何操作。就像上面分析的那样:积累的语言,他们却不能有意识地在生活中运用。
我认真思考了他们在生活中不能运用语言的多方面原因:
首先是观念错误,学用脱节。有些学生即使积累了很多语文知识、名言佳句,只会用于答题做试卷,没有考虑和尝试过把它们用到语言表达交流的实际中去。
其次氛围不佳,羞于表达。在生活中同学们交流的时候,一个同学突然冒出一句优美的语句,可能其他同学就会笑话。因此,有些同学很难出口成章了,久而久之,这种使用的风气就变淡了。
再次习惯不好,用语贫乏。有些学生写作文时懒得动脑筋,想起什么词就是什么词,第一个想起的词往往是最熟悉的,时间长了,就没有运用其它词的习惯了,用语贫乏,陈词滥调也就在所难免了。
可见光积累还不够,还要有意识地运用才行。
针对上面的问题,我们应该如何解决呢?以下是我的一些观点和做法: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只有“源头活水”,才能让清澈的水流淌,因此要有“水”可流才行,也就是说写作要有积累和运用才行。
首先,加强阅读,增加积累。
书读多了,才能博古通今,写起文章来,才胸有成竹,得心应手。
那么初中生如何选择阅读内容呢?当然是优秀的名篇。首先是课内阅读,即学生最熟悉的教材,它们经专家们精心挑选,能代表各类文体特点,且十分适宜学生们学习,必须首先把这些文章学好。课文学完,老师可以认真的将同一主题的文章进行归纳,就会发现其实课本已经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写作的素材,多角度多层次,具有很高的思想深度,只要加以整合,便是一篇好文章。我曾经上过一节“多角度立意”的写作辅导课,就将人教版七年级第一单元的主题做了归纳,这单元都是有关人生的主题,但立意却不同,《在山的那边》的立意是人生就像爬山,唯有不怕困难,百折不挠,才能实现理想;《走一步,再走一步》的立意是人生就像走路,走一步,再走一步,只要把大困难分解成小困难,一个个认真地解决它,就能战胜大困难,取得胜利;《短文两篇》的立意分别是人生就像蝉,不管生命多短暂,都要好好活。人生就像贝壳,要用认真负责的态度来对待;《紫藤萝瀑布》的立意是人生如同紫藤萝花,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归纳完毕,我让学生模仿立意:人生就像 “—————,这样在多角度立意方面给予学生很好的范例,对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有很大的帮助。
在此基础上,再向课外阅读阵地延伸。要选择一些比较经典的中外名著,在时间空余的情况下,集中精力阅读。每周应有一定量的阅读,并养成作摘记、写批注、写读后感的好习惯,让他们在书中获取更丰富的营养。
其次,创办文集,增加积累。
高尔基曾说过:“语言是一切事物和思想的外衣,是文学第一要素”,要想写好作文,首先要从基本的语言积累入手,不能急于求成。我让每个学生准备一个本子,创办个人文集,自己命名,上面有摘记,也要有自己的创作,一句话,一段话,一篇文章都可以,一个月左右在班级展示一次,结果很不错,图文并茂,文集的名字也很丰富,有的雅致,如“文轩”“陌上花开”,有的充满个性,如“窗边的小豆豆”,“流浪猫”等等,不一而足。更重要的是有些学生已经懂得将语言与生活联系起来,比如一位同学考试不太理想,就恼怒地把试卷揉成一团,看着它,灵感就来了,马上在文集里写下来这样生动的句子“我的心就像一团揉皱的纸,无法平复”。在生活中,许多学生往往偶遇触机,顿有所悟,眼前似觉一亮,但许多人却不能及时捕捉,致使这一瞬的灵感如迸发的火花,稍纵即逝,故让他们在文集中及时记录下来这种灵感,是大有裨益的。
再次,学以致用,增加积累。
要让学生懂得积累词句不仅仅为了考试使用,更要在写作中使用。学以致用是需要一个过程的,首先要培养他们积累并运用语言的意识,从一词一句开始,循序渐进。一句话写不好,如何写一段话,一篇文章?
除了课外阅读中的摘录,还要注重教材语言的积累和运用,我让学生从七年级开始每学一篇新课文,都让他们选择自己喜欢的词语造句。我把它称之为一句话作文,就是要引导学生在仅有一个句子的特定语境里,选用与之适应的最贴切的词语,只要运用恰当通顺就可以。
一段时间后,我告诉他们,学了会运用还不够,还要用得好,每个词语都是有生命的,你们要运用的好,它们才是活的。没想到学生很有创造力,比如用“疆域”一词造句,有的学生不再局限于本意,而是造出这样的句子来,如:“在妈妈爱的疆域里我从不孤独”,再如“我学会了勇敢的挑战,从此失败不再是我的疆域”等等,让人耳目一新。然后我把他们积累并创作的精美的词句登上班级的文学刊物上,并让他们诵读自己创作的句子。有了这个露脸的机会,学生很高兴,有了成就感,慢慢喜欢上了造句。
有了这种良好的习惯后,我开始让他们连词组句成段,然后成文,字数逐渐由五十个字递增到几百字,这种慢慢推进的方法,使学生的写作语言日渐丰富生动,不但培养了积累的习惯,而且让他们能够学以致用,更重要的是让学生逐渐产生了写作的兴趣,真是相得益彰。如此历练,必能日进有功,力透纸背。
语言学习,其实是一个先死而后活的过程,死的积累脱离了活的应用,就是一潭死水,应让学生在课堂中学习语言,积累语言,在生活中应用语言,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学以致用,正所谓“涓涓清泉,汇成江河”。
积累要持之以恒,只有天天学语文,用语文,日积月累,你的语言才会越来越丰富,为写出好的文章奠定基础。古人读语文,就十分重视语言的学习和积累运用,现当代的很多文人作家也是如此,他们特别重视名篇佳句。这种学习方法确实很值得我们借鉴。
总之,老师要慢慢来。学生对作文一旦有了全新的认识,就会消除恐惧的心理,没有了这个阻碍,兴趣会像涓涓流水快乐地流淌。
只有快乐地启程,才能快乐地写作,快乐地学习与生活。
在具体的作文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学生写作很难入门的最主要的原因是积累和运用不够。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积累对于写作的作用,毋庸置疑。比如多读名篇佳作,可以增强积累,陶冶情操,提高思维能力,从而促使写作能力的提高。可是有的学生没有阅读的习惯,特别是农村中学的学生,阅读量不够,又没有做摘记、批注的习惯,更谈不上写读后感、写日记等。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没有丰厚的积累,怎么可能写出佳作来呢?
可是有了积累是否就可以迅速提高写作能力呢?我发现作文的选材、立意、结构等方面还好辅导,但惟有语言表达能力很难提高。经过调查发现,学生们在小学每学一篇新课文都要抄写、默写许多新词语,应该说这些积累可以增强写作语言的生动表达,可他们却没有使用新词语的习惯。也就是说他们不能学以致用。
学以致用,简单的说就是让学在实际中运用。可是反思我们的语文教育,学以致用的思想却没有能够很好的体现出来。我们在语文课堂上所教的内容,一旦回归到生活中,学生就不知如何操作。就像上面分析的那样:积累的语言,他们却不能有意识地在生活中运用。
我认真思考了他们在生活中不能运用语言的多方面原因:
首先是观念错误,学用脱节。有些学生即使积累了很多语文知识、名言佳句,只会用于答题做试卷,没有考虑和尝试过把它们用到语言表达交流的实际中去。
其次氛围不佳,羞于表达。在生活中同学们交流的时候,一个同学突然冒出一句优美的语句,可能其他同学就会笑话。因此,有些同学很难出口成章了,久而久之,这种使用的风气就变淡了。
再次习惯不好,用语贫乏。有些学生写作文时懒得动脑筋,想起什么词就是什么词,第一个想起的词往往是最熟悉的,时间长了,就没有运用其它词的习惯了,用语贫乏,陈词滥调也就在所难免了。
可见光积累还不够,还要有意识地运用才行。
针对上面的问题,我们应该如何解决呢?以下是我的一些观点和做法: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只有“源头活水”,才能让清澈的水流淌,因此要有“水”可流才行,也就是说写作要有积累和运用才行。
首先,加强阅读,增加积累。
书读多了,才能博古通今,写起文章来,才胸有成竹,得心应手。
那么初中生如何选择阅读内容呢?当然是优秀的名篇。首先是课内阅读,即学生最熟悉的教材,它们经专家们精心挑选,能代表各类文体特点,且十分适宜学生们学习,必须首先把这些文章学好。课文学完,老师可以认真的将同一主题的文章进行归纳,就会发现其实课本已经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写作的素材,多角度多层次,具有很高的思想深度,只要加以整合,便是一篇好文章。我曾经上过一节“多角度立意”的写作辅导课,就将人教版七年级第一单元的主题做了归纳,这单元都是有关人生的主题,但立意却不同,《在山的那边》的立意是人生就像爬山,唯有不怕困难,百折不挠,才能实现理想;《走一步,再走一步》的立意是人生就像走路,走一步,再走一步,只要把大困难分解成小困难,一个个认真地解决它,就能战胜大困难,取得胜利;《短文两篇》的立意分别是人生就像蝉,不管生命多短暂,都要好好活。人生就像贝壳,要用认真负责的态度来对待;《紫藤萝瀑布》的立意是人生如同紫藤萝花,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归纳完毕,我让学生模仿立意:人生就像 “—————,这样在多角度立意方面给予学生很好的范例,对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有很大的帮助。
在此基础上,再向课外阅读阵地延伸。要选择一些比较经典的中外名著,在时间空余的情况下,集中精力阅读。每周应有一定量的阅读,并养成作摘记、写批注、写读后感的好习惯,让他们在书中获取更丰富的营养。
其次,创办文集,增加积累。
高尔基曾说过:“语言是一切事物和思想的外衣,是文学第一要素”,要想写好作文,首先要从基本的语言积累入手,不能急于求成。我让每个学生准备一个本子,创办个人文集,自己命名,上面有摘记,也要有自己的创作,一句话,一段话,一篇文章都可以,一个月左右在班级展示一次,结果很不错,图文并茂,文集的名字也很丰富,有的雅致,如“文轩”“陌上花开”,有的充满个性,如“窗边的小豆豆”,“流浪猫”等等,不一而足。更重要的是有些学生已经懂得将语言与生活联系起来,比如一位同学考试不太理想,就恼怒地把试卷揉成一团,看着它,灵感就来了,马上在文集里写下来这样生动的句子“我的心就像一团揉皱的纸,无法平复”。在生活中,许多学生往往偶遇触机,顿有所悟,眼前似觉一亮,但许多人却不能及时捕捉,致使这一瞬的灵感如迸发的火花,稍纵即逝,故让他们在文集中及时记录下来这种灵感,是大有裨益的。
再次,学以致用,增加积累。
要让学生懂得积累词句不仅仅为了考试使用,更要在写作中使用。学以致用是需要一个过程的,首先要培养他们积累并运用语言的意识,从一词一句开始,循序渐进。一句话写不好,如何写一段话,一篇文章?
除了课外阅读中的摘录,还要注重教材语言的积累和运用,我让学生从七年级开始每学一篇新课文,都让他们选择自己喜欢的词语造句。我把它称之为一句话作文,就是要引导学生在仅有一个句子的特定语境里,选用与之适应的最贴切的词语,只要运用恰当通顺就可以。
一段时间后,我告诉他们,学了会运用还不够,还要用得好,每个词语都是有生命的,你们要运用的好,它们才是活的。没想到学生很有创造力,比如用“疆域”一词造句,有的学生不再局限于本意,而是造出这样的句子来,如:“在妈妈爱的疆域里我从不孤独”,再如“我学会了勇敢的挑战,从此失败不再是我的疆域”等等,让人耳目一新。然后我把他们积累并创作的精美的词句登上班级的文学刊物上,并让他们诵读自己创作的句子。有了这个露脸的机会,学生很高兴,有了成就感,慢慢喜欢上了造句。
有了这种良好的习惯后,我开始让他们连词组句成段,然后成文,字数逐渐由五十个字递增到几百字,这种慢慢推进的方法,使学生的写作语言日渐丰富生动,不但培养了积累的习惯,而且让他们能够学以致用,更重要的是让学生逐渐产生了写作的兴趣,真是相得益彰。如此历练,必能日进有功,力透纸背。
语言学习,其实是一个先死而后活的过程,死的积累脱离了活的应用,就是一潭死水,应让学生在课堂中学习语言,积累语言,在生活中应用语言,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学以致用,正所谓“涓涓清泉,汇成江河”。
积累要持之以恒,只有天天学语文,用语文,日积月累,你的语言才会越来越丰富,为写出好的文章奠定基础。古人读语文,就十分重视语言的学习和积累运用,现当代的很多文人作家也是如此,他们特别重视名篇佳句。这种学习方法确实很值得我们借鉴。
总之,老师要慢慢来。学生对作文一旦有了全新的认识,就会消除恐惧的心理,没有了这个阻碍,兴趣会像涓涓流水快乐地流淌。
只有快乐地启程,才能快乐地写作,快乐地学习与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