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整合模式

来源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nzi9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互联网在我国迅猛发展,对各行各业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2005年7月中国互联网发展统计报告显示中国网民年龄分布情况如下:18岁以下占15.8%,18-24岁占37.7%,25-30岁占17.4%。数字显示受影响最大且数量最多的群体要数青少年学生。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价值观念、思维模式、行为规范、心理特点都将产生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研究网络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相互关系已成为新世纪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十分紧迫而艰巨的新课题。
  
  一 网络文化概述
  
  首先应该弄清校园网络文化的内涵。迄今为止,对网络文化的概念尚无一个科学的、权威的界定。网络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其实质还是文化,只不过它是以计算机、通信技术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所引发的信息革命,把人类带到一个崭新时代亦即所谓网络时代才产生的文化概念。从狭义的角度可以理解为以计算机互联网的广泛应用作为媒体所进行的教育、宣传、娱乐等各种文化活动;从广义的角度理解,则指包括借助计算机所从事的经济、政治和军事活动在内的各种社会文化现象。与传统文化相比,网络文化具有如下特点:
  
  (一) 容量巨大
  网络技术的发展已将人类的大量信息一“网”打尽。有关资料表明,1983年全球数据库总量为3.1亿条,1984年达到10亿条,1995年达到81.6亿条,2000年达到100亿条以上,其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娱乐、科技、体育、金融、卫生等,应有尽有。大量可利用的信息为人们的工作、学习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丰富了人们的生活。
  
  (二) 时效性强
  网络的时效性优势是网络文化的重要特征。信息高速公路铺设面向全球各地的网络,使经济信息、政治信息、舆论信息、思想教育信息和其他信息,都能够通过网络在瞬间生成、瞬间传播。网络信息以小时乃至分钟为周期更新,人们通过网络,随时可以了解世界各地发生的大事,真正做到“足不出户尽知天下事”。
  
  (三) 开放包容
  网络上汇集了全世界人类文明的精华,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开放的、自由的网络世界,打破了人们传统意义上的地域界限,使世界变成了一个小小的“地球村”,互联网已成为一个全球性的开放系统。当不同地域、不同文化的网民用网络语言进行交流时,增进了相互了解,突破了各种界限,赋予了人们更大的包容性与网络资源共享的价值观。
  
  (四) 难以监控
  网络作为一种信息文化传播媒介,它跨越了地域界线的同时,也跨越了不同民族、宗教、地域所特有的心理背景、义化传统以及意识形态的差异。在这种多元文化共存体中,人们自由地,甚至可以不负责地制造、传播、交流和利用各种文化内容。网上无需登记,完全匿名,网络传播是双向交流,自由度高,任何国家都难以对跨国界的网络进行有效的超国界监控。
  
  二 网络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
  
  (一) 对教育对象的挑战
  学生是教育活动的主体,对高校学生来说,网络文化所带来的消极影响主要体现在:
  1 价值观念冲突
  网络文化是开放的,超越民族和国界的,必然导致不同文化的传播、碰撞、交融,各种思潮、价值观念不断涌入。互联网的特点,又使学生理解信息更加主动,带有很高的自主性,不再是被动的接收者,传统价值观念的权威地位不再坚不可摧。而青年大学生的思想尚未定型,可塑性很大,他们好奇心盛,求知欲强,兴趣广泛,又很容易受情绪的支配和外界的影响,不少人有偏激盲从的弱点。因而大学生很容易受网络文化的影响导致价值取向紊乱。
  2 文化霸权主义
  网络产生于美国,网络语言也来自美国;在网络世界里,英语文化处于明显的“霸主地位”,互连网上的英语信息占95%以上,中文信息所占数量微乎其微。世界性的大型数据库在全球有3000个,70%以上来自美国,名列世界前茅的站点大都在美国。信息时代的斗争已经从武力较量逐渐转变为信息的交锋,谁能让自己的信息最大限度地进入受传者头脑就会成为网络的霸主。不仅社会主义国家感受到了这种“文化霸权主义”的强烈挑战,就是一些资本主义国家的有识之士也对这种现象表示担忧。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之间争夺下一代年轻人尤其是高层次的大学生的斗争将更加激烈。
  3 道德意识薄弱
  网络的使用具有匿名性,每个人都能上网,且不用担心被别人发现其真实身份,因而也导致许多青年学生忽视道德规范的约束,很少考虑其网上行为的后果,甚至利用网络作为犯罪工具。例如,在网络上随意的漫骂和攻击屡见不鲜,假话、欺骗习惯成自然,惟我所用的意识空前放纵。这种极端个人主义思想必然造成人们人格的分裂,也必然渗透于高校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如网络黑客、网络犯罪、侵犯知识产权等等。这反映了大学生网络道德认识的错误性。
  
  (二) 对教学人员的挑战
  网络时代教师不再是单一的知识来源。学生从网络上得到的信息比教师头脑中的知识多得多。由于网络的开放性和内容选择自主性的特点,决定了过去那种教育者在教学活动中的权威地位不复存在,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素质受到挑战运用思想政治教育网站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同时,教学人员除了具备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素质,还必须学习、运用网络知识、提高网络技术,善于对网络文化进行分析、鉴别、判断。只有这样,才能洞察学生的需求和心理,并适时地对其加以引导和纠正。
  
  (三) 对教学活动的挑战
  从教学内容上讲,网络文化的兴起,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更多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除了传统的世界观教育、人生观教育、道德观教育、法制观教育,还要对新出现的网络文化、网络行为、网络道德等进行探索和研究。从教学方式上看,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作为一种辅助教学的手段日益广泛地应用到课堂教学中去,多媒体教室,网络教室等技术的普及使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具有了有利的外部条件。如果我们的思想政治课还是形式单一,缺乏变化,势必收效甚微,难以引起学生的共鸣。
  
  三 网络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整合模式
  
  (一) 树立阵地意识
  我们必须从思想上给予高度重视,网络文化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阵地。《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在新的历史时期,思想领域的矛盾和错综复杂,有时还表现得相当激烈。思想领域的阵地马克思主义不去占领,非马克思主义、反马克思主义的东西必然会去占领。”网络文化己成为思想意识形态交锋的重要战场,必须建立思想政治教育专题网站,或制作思想政治教育专题主页,还要在校园网络主页以及聊天室中和其他栏目里,弘扬社会主义主旋律。
  
  (二) 发挥网络功能
  目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是“两课”教学。就现在的情况看,“两课”教学的方法和手段日益不适应网络时代的要求。网络化迫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主动改革“两课” 的教学内容和方式,由过去的灌输式教学向启发式教学转变,在“两课”教学中大量采用多媒体教学,以增加生动性和提供更多更大的信息量,使之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时代气息。这就巩固和发展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面对新形势,“两课”要加快教学内容、形式的改革,运用多媒体技术开发“两课”教学课件,利用校园网络丰富的信息资源充实教学内容利用校园网络进行教学、答疑、交作业、批改作业等等。总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顺应时代的潮流,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优势,利用互连网上的各种新信息、新科学知识,以及灵活多样的网络技术来增强思想教育的辐射力和实用性。
  
  (三) 引导与监控并重
  首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观念,培养良好的网络道德。提高大学生网络道德认识,让大学生掌握使用网络的道德规范,并使他们认同规范,在网络交往中,加强道德自律。一个人只有在网络中也表现出健全的人格,网络社会才会和谐有序,社会和国家才会充满希望。团中央、教育部等部门早在2001年11月发布的《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中,就明确地,要求广大青少年网民“要善于网上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要诚实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诈他人,要增强自护意识,不随意约会网友,要维护网络安全,不破坏网络秩序,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虚拟时空”,可说为网络秩序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同时,加强对局域网、校园网的管理,增强学生上网的法制意识、责任意识和安全意识。学校应建立较为完善的网络管理办法,使整个网络活动有章可循、有条不紊。学校要规范网络运行,落实实名注册登记,通过必要的技术、行政、法律等手段,阻止不良信息进入校园。
  
  (四) 提高教师素质
  思想政治教育关键在教育者队伍,队伍的关键在其素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必须具备较高的政治责任感和深厚的理论素养。面对校园网络文化的新形势、新挑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不能固守原有的经验和模式,要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努力开创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局面。同时,教育者必须不断调整、充实和提高自身的知识结构和思维水平,特别是要具备相当的网络知识和网络技能,能够运用网络这一先进的教育工具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总之,网络时代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正在面临着从新兴技术到教育方法的全方位挑战。我们要理性地分析网络文化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改变过去单一的教育思路,摆正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互动的关系,从而利用好网络这个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阵地。
其他文献
摘 要:针对高职《机械设计》课程的特点,结合职业教学培养目标,分析了目前课程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课程设计、教学方法与手段等方面进行了教学改革和实践,重构了新型的教学模式,提出了整合机械结构与拆装实训环节,改变“模型实践教学”现状的独特观点,为高职院校的课程改革提供借鉴。  关键词:机械设计;教学改革;项目化教学;模型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本文基于罗选民的互文性翻译观,通过对《牡丹亭》白之译本和汪榕培译本的对比研究,旨在探究中国古典戏剧中唱词的翻译策略,以期为戏剧翻译提供一个新的研究视角.本文作者由此
摘要:目前民办大学普遍存在着学生英语学习只为了考试或者考证,英语学习动力严重缺失。本文探讨了在英语教学中利用英文报刊来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动机,词汇学习动机,阅读动机和写作动机,使学生在课本学习之外有更好地途径提高学习兴趣并同时提高英语成绩。  关键词:学习动机;动机缺失;英文报刊  中图分类号:H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2)11-0381-02    一、民办
愉快教学,又叫愉悦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中以爱学生的情感和学科特点出发,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愉快因素,遵循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采用学生喜爱的、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兴
高等教育的最低培养目标就是向社会培养合格社会人,合格社会人应具备进入社会的必备素质,因为这关系着国家的文明进步,社会的稳定和谐和个人的顺利发展,每一位大学生在积极吸
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推进使高校学生群体越来越大,为保障学生的安全,维护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高校不得不辟建学生公寓,以满足学生的正常生活需求;同时,由于高校的合并重组,也使高校的学生公寓区增多,高校不得不根据实际情况,对学生公寓区实行园区化管理。园区化管理模式在客观上强化了园区、楼栋、寝室等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而传统的学院、系、班级等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被弱化,这给当前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
摘要:本文介绍了全国国际商务英语证书考试初级口语考试的内容和形式,针对考试的第一个部分分析了考生所存在的问题和困扰,提出了相应的应试策略,即透彻理解题目、运用举例等方法展开叙述和运用过渡性词语和连词等进行上下文连接;在此基础上文章分析了考试给教学带来的启示,指出了情景教学法所能发挥的作用及教学和考试之间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联系。  关键词:全国国际商务英语证书;初级口试;应试策略;情景教学法 
摘 要:英语书面表达是学生英语学习的综合素质体现,也是令很多即将参加高考的学生十分头疼的一项任务之一。它要求学生具有扎实的语言基本功如语法的灵活运用和词汇量的积累等,具备一定的审题能力、 想象能力、表达能力、评价能力及书法排版能力等。学生要想在激烈的高考竞争中快速有效地完成书面表达的任务,就要在平时的英语学习中配合教师的安排坚持进行写作方面的各种训练,从而逐步掌握一定的写作技巧和方法,达到写好高考
1987~1989年三年试验结果,生育期低位渍水(根际及真叶以下茎)条件下,大豆出现叶片增长受阻变小,色渐变黄;根系渐变褐、腐烂;营养生长期渍水,植株变矮变弱;花荚期渍水造成大量
绿盲蝽(Lygus lucorum Meyer-Dur)是茶季中最早发生的一种重要害虫,主要为害春茶。近年来,由于生态环境的变化,品种的更新,在某些地区绿盲蝽已上升为主要害虫,春茶新梢被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