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医学科构建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医护一体的工作模式探讨

来源 :今日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mos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 在重症医学科(ICU)对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医护一体合作的工作模式进行了全面的开展,以提高PICC置管的成功率为主要目的,提高患者在置管方面的相关问题,从而降低在导管实施中血流感染(CRBSI)发生率。方法:选择在2012年8月到2014年8月入住ICU的置入PICC的患者229例,住院时间分为单数和双数,按照单数和双数的方法进行实验,采用对照组和实验组的方法进行实验,实验中主要检测的数据是血流感染的概率和静脉导管置管的成功率。结果 实验组,采用该方法进行护理的患者,在血流感染率上明显偏低;而且实验组的置管成功率明显高于空白组,差在统计学上具有非常显著的意义(P<0.01)。结论 ICU构建PICC医护一体的工作模式,能够显著提高患者在置管方面的成功率,对于降低血流感染的概率具有显著的意义,保护了患者的外周静脉,减少了患者出现反复穿刺带来的痛苦,对于提高工作效率和改善医疗措施有非常关键的意义。
  【关键词】 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重症监护病房 医护一体工作模式
  【中图分类号】 R19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5160(2014)07-0012-01
  重症医学科(ICU)由于患者出现了较为严重的病情,存在治疗周期较长,以及治疗较为复杂的情况,在质量的过程中使用药物较为繁多,因此给治疗带来了非常多大的困难。对于重症医学科(ICU)患者而言,几乎80%的患者都需要使用安置中心静脉导管进行及时的检测,这样能够方便尽心输液和进行营养物质的补充,由于药物以及体液的刺激对于静脉会带来一定的损伤,从而会导致外周静脉炎。这样不仅会给患者带来非常大的痛苦,而且会影响到治疗的效果,而中心静脉导管(PICC)的操作简单,而且相关的额并发症较低,因此能够广泛的运用到中心静脉导管(PICC)中。本文对2012年8月到2014年8月入住ICU进行了PICC工作模式,目的是提高监护和救治的水平,建立起较为有效的静脉输液通道,同时对于防止血流感染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1 材料和方法
  1.1 一般材料
  纳入2012年8月-2014年8月行PICC置管的患者229例,其中男179例,女50例;年龄范围为15到90岁,其中70岁以上的患者占到了70%以上。按照入院的时间进行对照组和实验组的分类。
  1.2 方法
  本实验中,针对对照组采用的是具有PICC资历的护士进行管理,那么在管理的过程中主要针对ICU病人成立专门的PICC小组,其中包括具有资深管理经验的6名PICC护理人员,和ICU医生两名,在进行实验之前需要签订相关的PICC置管的协议书,在进行看护的之前,需要进行必要的术前检查,同时对于患者的医疗病例需要进行严格的审查,对于患者的药物过敏史以及血管的情况进行详细的检查,这样才能够决定采用哪一种置管技术。进行PICC护理过程中,需要观察心电监测心率节律情况及通过X光摄片等形式,对患者的针管尖端位置进行详细的定位探索。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3.0中文版进行数据处理。组间采用卡方检验,当P<0.05则组别之间有显著性的差异。
  2 结果
  试验组血流感染发生率(3.1/1000导管日)比对照组的值要低很多(6.01例次/1000导管日);对照组的置管成功率较高。
  3 讨论
  PICC医护一体工作模式工作无疑从整体上效果更加出色,一般采用PICC模式使得置管一次性就能够成功,而且提高了整个PICC管理的效率。由于ICU病人在治疗的过程中,存在治疗周期时间较长,以及常常需要多种药物进行综合的治疗,很多药物本身会存在较强的刺激性,例如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等,这些药物的长期注射无疑会导致患者会出现外周血管的损伤,由于外周血管本身的条件较差,所以置管无疑是非常困难的。因此在实际治疗的过程中,应该尽量减少患者的外周血管的损伤,采用PICC医护一体团队置管模式,很好的保护了患者的外周血管,从而减少了患者的痛苦。
  本实验中,PICC医护一体采用的是塞丁格技术、超声引导下联合置入PICC导管技术导管的型号以及护理方法需要根据病人的状况进行确定,由于患者处于比较虚弱的状态,因此在进行PICC置管的同时,一定要根据患者的血管情况,选择最适合的方式进行注射。采用塞丁格技术是使用插管鞘经过皮下的穿刺技术进行到血管中,这种方法对于血管的影响较小,同时达到了进入血管,起到了导管交换的功能,减少了患者的痛苦,而采用超声引导技术,虽然对于患者来说有一定的刺激,但是由于提高血管穿刺的准确率,目前被很多医院应用,针对这两种方法要根据不同的实际情况针对性的进行选择。
  从实验的效果来看,开展PICC医护一体工作模式对于患者血管无疑是起到了更好的保护,另外一方面又起到了降低了血流感染发生的概率,特别是在患者处于比较危险的情况下,本身自身的免疫力比较低下,是属于血流感染的易感人群,而导管的材质,和选择注射的方法无疑是控制血流感染非常重要的模式,这样能够减少血管的损伤,同时是降低血流相关感染率的重要措施。
  从护士的角度上面来讲,本身护士在传统的医院中属于弱势群体,而PICC医护一体工作模式无疑是提升了护士的荣誉感,护士在实际的PICC医护一体工作模式中获得了技术性提高。由于PICC是一种专科技术,因此临床的穿刺经验无疑是非常重要的,涉及到了生理学和血流的知识,因此对于穿刺人员要求具备专业穿刺及维护等业务素质。而很多PICC小组的护理人员本身有非常丰富经验,在护理ICU病人有非常丰富的临床经验,另外一方面能够和医生之间形成良好的沟通,充分发挥了护士的作用,对于护士提升自身的经验而言有较大的帮助,从PICC小组成立以后,护士的自信心明显提升了不少,同时对于促进医院的和谐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PICC护士是整个护理过程中的核心,护士和医生共同参与了整个过程,因此对于医院内部的沟通是非常有帮助的,而护士和医生之间参与谈论从另外一方面能够产生思想上面的碰撞,护士能够学到更多的理论知识,提高了自身的自信心,同时也鼓励了其他护士的学习动力,而一次性置管成功,提升了服务质量,减少了纠纷的发生。
  4 结束语
  总之,重症医学科构建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医护一体化无疑是促进医院重症病人非常重要的方式,对于促进医院病人的恢复和减轻病人的痛苦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另外一方面也提升了医院内护士的信心和经验。
  参考文献
  [1]李风云.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临床应用及护理进展[J].护理学杂志:综合版,2009,(19):79-80.
  [2]曾永军,陈志清,张秀红.护理干预对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安全置管时间的影响[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8,(9):103-105.
  作者简介:张靖哲(l981年,护师,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
其他文献
【摘 要】 目的:探讨微血管减压术在老年患者面肌痉挛治疗上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1年到2014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20例老年原发性面肌痉挛患者。所有患者均以微血管减压术进行治疗,并对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2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微血管减压术。其中,19例患者术后得到治愈,1例患者應垫片厚度不够,需进行2次手术治疗。术后1年对患者进行随访,其中出现面肌抽搐患者2例,其余患者均得
【摘 要】 目的 通过规范体温单的管理,为医生提供更加准确的护理信息,为预防、诊断、治疗及护理提供依据[1],提高病历的质量。 方法 将2014年8月-10月的运行体温单抽查400例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200例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 通过对照组与试验组的比较分析,体温单错误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规范的体温单管理可以有效地降体温单的错误率。  【关键词】 规范体温单管理 降低
【摘 要】 目的:探讨hs-CRP在急性胰腺炎病情发展过程中的变化。方法:2012年6月-2013年6月收治急性胰腺炎患者51例,分为MAP患者26例(Ⅰa组),SAP患者25例(Ⅰb组)。选取同期在本院行健康体检的健康人35例设为对照组(Ⅱ组),检测各组第1天、第3天、第7天、第10天和第14天的hs-CRP水平。结果: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hs-CRP浓度在第1天、第3天、第7天、第10天均明显高
【摘 要】 目的:研究分析玻璃纤维桩联合氧化锆全瓷冠在残冠残根修复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自2011年2月~2013年2月接收的修复残冠残根患者38例,共38颗患牙,通过玻璃纤维桩联合氧化锆全瓷冠对残冠残根进行修复。结果:参与本次研究的全部患者非常满意于修复后的全瓷冠颜色及形态,即满意率為100%。38颗患牙经修复,全瓷冠无一发生色变、裂纹、崩瓷,牙龈状况良好,无牙龈黑线、红肿出血,边缘密
近期,某县质量技术监督局对一复混肥料生产企业生产的同一批次共36吨高浓度复混肥料产品进行定期监督抽查,经随机抽样并委托市质检机构检验判定:该批复混肥为不合格产品,不合格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