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质疑能力 增强创新意识

来源 :校本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razyapple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是读者通过对文章语言信息的吸收,体验作者的用语技巧,感悟作者思想感情的思维过程。阅读效果大小和收获多少,是由诸多因素决定的。是否善于质疑即能否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却是重要和关键的一点。如何培养学生的质疑习惯和质疑能力呢?
   一、增强主体意识,鼓励学生质疑
   教育的本质应以“立人”为中心,培养学生对真善美的追求,对彼岸理想世界的向往与想象,对人类、自然、宇宙的关怀,对未知事物的好奇心,并由此焕发出内在与外在的激情、生活的活力、不屈不挠的意志力、永不停息精神的探索力、永遠不满足于现状的批评与创造欲。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要使学生明确自己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而是学习的主人。心理学认为,发现问题是思维的第一步,回答问题是思维的第二步。因此,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让学生在标新立异中提高学习能力和素质。学生的质疑能力实际上是自学能力和理解能力的外显,学生质疑的深浅反映了钻研知识的程度,教师要注意尊重学生人格,给予充分的信任,对他们那些标新立异的看法不斥责、不讽刺、不敷衍质疑学生,这样,学生主体意识就会逐渐萌生提高,就会更大胆的质疑。
   二、发挥主导作用,激励学生质疑
   教师要有计划、有目的地安排质疑课,让学生将心中的质疑表达为老师的发问。如《捕蛇者说》一文的结论是“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比较抽象,学生难以理解。我在教学中进行诱导,学生在分析后提出“永州的蛇这么毒,为什么还要争着去捕呢?”从而引导到“从永州捕蛇人的悲惨生活中可以看到当时是怎样的社会现实”,水到渠成得出了“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这一结论。
   三、学习质疑方法,提高阅读质疑思维能力
  (一)定向质疑法,培养思维的流畅性。如文章写了什么——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有何意义……文章怎样写——交代怎样的情景?按怎样的顺序?怎样写人看事?怎样展开描写……文章为什么这样写——为什么要这样描写?为什么要如此表达……由于这三个定向质疑涉及文章的内容、形式和作者的构思意图,学生对课文的认识就比较完整、深入。
  (二)比较质疑法,培养思维的精密性。通过比较辨析、判定事物(或事理)间的异同,由此激发出认识向纵深发展的疑问,这样便于学生加深对事物发展变化过程的认识,有利于学生透过表象探究实质,提高透视事物的能力,从而提高阅读质量。
  (三)假设质疑法,培养思维的灵活性。从不同的角度对阅读材料中涉及的某些事物作出假想,从而提出质疑。这种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思维,打破原有的“思维定势”的方法,让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充分的思考和想象,并发表意见,从而使教学生动有趣。《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一文中,鲁达是“奔出南门一道烟走了”,假如鲁达护送金氏父女脱险时被镇关西发现,故事又将怎样发展?假如鲁达把镇关西送进衙门其结果又怎样?孔乙己受尽人们的嘲弄,假如孔乙己中了秀才举人,故事又将怎样发展?通过这些假设质疑,使课堂气氛活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发展推理与想象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整体思维。
  (四)逆向质疑法,培养思维的独创性。抛开提供的条件和思维导向,从阅读材料结论的反方向提出质疑,培养在特殊情况下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背影》阅读了解到父亲面对人生种种困难:他的母亲去世,差使交卸了,将家里的东西“变卖典质”还了亏空,为办丧事又借了钱,还要送儿子读书。钱从哪里来?今后日子怎样过?作为家庭的顶梁柱的父亲肩负的生活重担可想而知的。他是一位慈祥、平和,敢于正视现实,既疼爱儿子又深得儿子尊敬的父亲形象,那么儿子真爱父亲吗?在车站送别时,父亲和脚夫讲价钱时,“我”觉得他说话不大漂亮,当父亲再三交代时,“我”却觉得他小看自己,“心里暗笑他的“迂”,从中分析,可以看出儿子对父亲有所不敬。儿子不爱父亲的疑问有点理由,事实是否这样呢?经历了人世沧桑的“我”,对当时的情景进行了再回味、再体验,对父亲在那特殊的情景下所作的一切有了深切的理解,并且也为自己当时未能体谅父亲的一片苦心而流露出自责的感情,这种自责从另一个角度看出儿子深深地爱着父亲。通过质疑未能推翻作者原有的结论,但对父子之间的爱有了更深刻地了解,对文章的主题思想的理解更加明确。
   叶圣陶先生曾说:“自己多问问,文中讲的若是道理,问问是怎样的道理?用什么方法论证这个道理?文中若是人物,问问是怎样的人物,用怎样的笔墨去表现这个人物?”我们在阅读课文时经常问几个为什么,并用问题的形式把它固定下来,有利于学生质疑方法的掌握,并养成良好的习惯,有利于学生拓宽思路,活跃思维,理解课文,有利于提高语文教学水平。《教育伦理学》深刻指出:“教育是教育的人在进行人的教育。”它包含有两个含义,一是教育要立足在让人(学生)的作用真正得到充分的发挥;二是教育是处于不同教育地位的人(教师与学生)共同合作,合力舒展的过程。只有教师动力的发展不行,同样,只有学生动力的发挥也不行,教与学形成合力才能产生“效益”,阅读教学中的质疑能力培养也是如此。
  
  (作者单位:河南省安阳市第二实验中学)
其他文献
摘 要:教育的目的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塑造一个人的品格。近些年,我国教育的方向开始从单纯的知识传授向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转变。道德与法治教育是提升学生品格和法律意识的重要方式,对学生今后在学校的学习生活以及进入社会后的事业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本文就传统文化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做出分析。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 传统文化 教学意义 教学创新 DOI:10.12278/j.issn.1009-72
主要内容:一、2007年消费品市场二、2007年大型零售企业三、外资零售企业四、主要商品销售特点五、2008年国际、国内经济环境六、2008年消费、物价预测七、零售业发展趋势一
太极图是用以阐释宇宙万物中“阴”与“阳”的对立统一规律的一种图像。太极图是由黑白两部分组合而成,在太极图上明显的可以看出圆内由两个一黑一白鱼形首尾相连而成。其中黑
采用ABAQUS软件建立了AA7050铝合金板材异径异步轧制过程的有限元模型并进行了模拟,研究了不同辊径及压下率下该合金轧板的弯曲行为,并对比了异径异步轧制与对称轧制轧板的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