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当下,政策层面和市场层面对于实用性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高,更加注重理论知识的熟练掌握和实际运用。高校教育作为培养素质型人才的核心阵地,在这种情况下也要根据新课程改革的具体要求来创新自身的课堂教学模式,从而更加适应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会计作为市场企业管理和规划自身的核心基础,在新时期的教育改革中也应当受到更加高度的关注和重视,在课程方面进行系统的改革与优化。本文以高校教育为出发点,重点叙述成本会计创新课程项目的具体研究。
关键词:高校教育 成本会计 课程创新 项目研究
引言:
现代化市场企业的互相竞争从本质上讲,是在企业自身发展成本上的比较,在此基础上来判断彼此之间的发展程度和建设水平。这就意味着成本会计在市场经济领域中起到的作用不可忽视,也是组成会计学科的重要分支。当下有相当一部分高校在成本会计的教学中,往往会受到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从而产生一系列的问题和弊端。因此要注重成本会计课程的创新型项目建设,促进学生的技能化培养。
一、纵观整体,分析不足
正如上文所说,当下成本会计的教学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受到传统模式的制约,在实际培养中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化企业的发展需要,大致的弊端可以列为以下几点:
(一)重点偏颇
当下大多数高校在制定成本会计的教学内容中,往往过于注重让学生训练成本运算的能力,而忽略了让学生学习成本管理的技巧。当下企业发展的规模日益扩大,各项基本建设都需要更多的资金投入,也自然会带来成本的提高,在这种情况下就会非常容易出现资源的浪费。如果相应的会计工作不能对成本进行合理的控制和调整,那么即便是计算出了总体的运行资金,也不能给企业带来真正的利益[1]。
(二)结合欠缺
成本会计本身具有很强的技能性和应用性,是一门对逻辑思维和社会能力要求较高的学科,因此它不光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也要求学生要具备相应的实践能力。然而当下许多高校成本会计的教学并没有给学生充分接触企业发展实况的机会,教师在教学中也是以书本知识为本位,辅助以校内的部分实践活动。这种模式的教学并不能让学生真正的走进社会,在日后的岗位工作中也会表现出无所适从的状态,面对成本会计的相关工作,甚至不知道如何下手。
(三)内容混乱
现阶段高校的成本会计教育,并没有将成本的计算与成本的控制统筹到一门课程中,没有意识到两者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反而是将成本的控制分到会计学科的另一门分支中。这样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导致学生吸收知识的片面化和单一化,学生在日后工作中仅仅掌握的是成本的计算方法,而如何针对成本的计算总额进行优化和管理,学生往往一无所知[2]。这种培养模式限制了人才的全面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分裂了成本会计的内容,阻碍了理论走向实践的步伐,也降低了相关知识的实际运用价值。
二、对症下药,改善局势
根据上文中所叙述的当下高校成本会计课程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可以用以下的方法进行解决:
(一)内容引导
要想真正的将成本会计的作用发挥到实处,就必须在课堂上让学生了解成本会计的核心与内涵,要让学生真正的树立成本管理的思维与观念,并落实到具体行动中。这要求高校要对成本课程的内容进行优化和充实。一是要在课程的编排上将成本管理的具体内容引入到书本理论中,具体知识的体现,要包含成本的规划优化与调整等等方面[3]。要让学生在潛移默化中提高对成本管理的重视程度。二是要在课堂中让学生懂得成本管理的全局性特点,成本的管理和计算,不仅仅是针对企业的生产制造,还要包含产品从规划研发到技术投入等方面所耗费的人力物力。同时还要对产品的预计市场效益进行一定的分析和评估,因为产品的市场价值也是体现企业投资成本的一部分。总而言之,是要让学生学会考虑到成本管理所涉及的各种客观因素。
(二)强化实践
高效的成本会计教育不应当是象牙塔式的指导,而是要给予学生充分接触实际的机会,让学生在实际运用中提高自己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同时也可以更好地体会到,企业会计人员所应当具备的职责与使命。这就要求学校要重视创新型实验项目的开设,可以设定不同的成本会计主题,让学生以个人或者小组的形式展开社会实践,可以是通过自主实习或者是问卷调查等等形式,让学生在社会这一大环境下体验成本会计的内涵与精神[4]。除此之外,学校也要让社会案例走入课堂,教师可以通过网络搜集或者社会调查等等方式,将与成本会计相关的案例搜集起来,在课堂上进行展示。案例的内容要紧紧围绕成本会计的教学目标来展示,要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把握成本会计中的不同内容。学校还可以定期的组织学生进行实地的参观,参观的主体是市场企业。学校也可以请专门的企业工作者来学校进行讲解,让学生更真切地了解到企业生产的各个环节。
(三)创新方法
教师作为成本会计知识传播的主体,应当加强发挥自身在教育中的引导和辅助作用,要创新改革自身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在实际课堂中,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最新的成本管理资讯和企业发展信息,让学生可以及时的了解到市场的运行状况。同时要科学合理的规划教学目标。
三、结束语
综合上述所言,高校对成本会计课程进行创新改革是顺应素质化教育的鲜明体现,也是与市场企业发展相结合的新型模式。成本会计的市场应用性非常强,这一学科最终服务的对象是市场企业。因此高校要注重对学生的实践引导,要让学生在思想上改变对成本会计的传统认识,让学生在行动上落实成本管理的具体内容,只有这样才可以让学生的日后工作能够符合企业的岗位需求。当下高校成本会计改革的发展程度并不均衡,要循序渐进。
参考文献:
[1].高苑.高职院校成本会计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创新的路径选择——基于“微课”和“翻转课堂”结合[J].财会学习,2017(6):208-209.
[2].罗婷.高职院校成本会计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研究[J].金融经济:下半月, 2017(8):170-171.
[3].张敏.职业中专培养创新型成本会计人才教学模式改革的思路[J].时代教育, 2018(8):65-65.
[4].翟东进,曲洪艳,潘忠志.高校成本会计实验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 2017(01):458.
作者简介:
张驰(1983—),女,汉族,黑龙江哈尔滨人,本科,助理研究员。
关键词:高校教育 成本会计 课程创新 项目研究
引言:
现代化市场企业的互相竞争从本质上讲,是在企业自身发展成本上的比较,在此基础上来判断彼此之间的发展程度和建设水平。这就意味着成本会计在市场经济领域中起到的作用不可忽视,也是组成会计学科的重要分支。当下有相当一部分高校在成本会计的教学中,往往会受到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从而产生一系列的问题和弊端。因此要注重成本会计课程的创新型项目建设,促进学生的技能化培养。
一、纵观整体,分析不足
正如上文所说,当下成本会计的教学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受到传统模式的制约,在实际培养中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化企业的发展需要,大致的弊端可以列为以下几点:
(一)重点偏颇
当下大多数高校在制定成本会计的教学内容中,往往过于注重让学生训练成本运算的能力,而忽略了让学生学习成本管理的技巧。当下企业发展的规模日益扩大,各项基本建设都需要更多的资金投入,也自然会带来成本的提高,在这种情况下就会非常容易出现资源的浪费。如果相应的会计工作不能对成本进行合理的控制和调整,那么即便是计算出了总体的运行资金,也不能给企业带来真正的利益[1]。
(二)结合欠缺
成本会计本身具有很强的技能性和应用性,是一门对逻辑思维和社会能力要求较高的学科,因此它不光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也要求学生要具备相应的实践能力。然而当下许多高校成本会计的教学并没有给学生充分接触企业发展实况的机会,教师在教学中也是以书本知识为本位,辅助以校内的部分实践活动。这种模式的教学并不能让学生真正的走进社会,在日后的岗位工作中也会表现出无所适从的状态,面对成本会计的相关工作,甚至不知道如何下手。
(三)内容混乱
现阶段高校的成本会计教育,并没有将成本的计算与成本的控制统筹到一门课程中,没有意识到两者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反而是将成本的控制分到会计学科的另一门分支中。这样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导致学生吸收知识的片面化和单一化,学生在日后工作中仅仅掌握的是成本的计算方法,而如何针对成本的计算总额进行优化和管理,学生往往一无所知[2]。这种培养模式限制了人才的全面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分裂了成本会计的内容,阻碍了理论走向实践的步伐,也降低了相关知识的实际运用价值。
二、对症下药,改善局势
根据上文中所叙述的当下高校成本会计课程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可以用以下的方法进行解决:
(一)内容引导
要想真正的将成本会计的作用发挥到实处,就必须在课堂上让学生了解成本会计的核心与内涵,要让学生真正的树立成本管理的思维与观念,并落实到具体行动中。这要求高校要对成本课程的内容进行优化和充实。一是要在课程的编排上将成本管理的具体内容引入到书本理论中,具体知识的体现,要包含成本的规划优化与调整等等方面[3]。要让学生在潛移默化中提高对成本管理的重视程度。二是要在课堂中让学生懂得成本管理的全局性特点,成本的管理和计算,不仅仅是针对企业的生产制造,还要包含产品从规划研发到技术投入等方面所耗费的人力物力。同时还要对产品的预计市场效益进行一定的分析和评估,因为产品的市场价值也是体现企业投资成本的一部分。总而言之,是要让学生学会考虑到成本管理所涉及的各种客观因素。
(二)强化实践
高效的成本会计教育不应当是象牙塔式的指导,而是要给予学生充分接触实际的机会,让学生在实际运用中提高自己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同时也可以更好地体会到,企业会计人员所应当具备的职责与使命。这就要求学校要重视创新型实验项目的开设,可以设定不同的成本会计主题,让学生以个人或者小组的形式展开社会实践,可以是通过自主实习或者是问卷调查等等形式,让学生在社会这一大环境下体验成本会计的内涵与精神[4]。除此之外,学校也要让社会案例走入课堂,教师可以通过网络搜集或者社会调查等等方式,将与成本会计相关的案例搜集起来,在课堂上进行展示。案例的内容要紧紧围绕成本会计的教学目标来展示,要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把握成本会计中的不同内容。学校还可以定期的组织学生进行实地的参观,参观的主体是市场企业。学校也可以请专门的企业工作者来学校进行讲解,让学生更真切地了解到企业生产的各个环节。
(三)创新方法
教师作为成本会计知识传播的主体,应当加强发挥自身在教育中的引导和辅助作用,要创新改革自身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在实际课堂中,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最新的成本管理资讯和企业发展信息,让学生可以及时的了解到市场的运行状况。同时要科学合理的规划教学目标。
三、结束语
综合上述所言,高校对成本会计课程进行创新改革是顺应素质化教育的鲜明体现,也是与市场企业发展相结合的新型模式。成本会计的市场应用性非常强,这一学科最终服务的对象是市场企业。因此高校要注重对学生的实践引导,要让学生在思想上改变对成本会计的传统认识,让学生在行动上落实成本管理的具体内容,只有这样才可以让学生的日后工作能够符合企业的岗位需求。当下高校成本会计改革的发展程度并不均衡,要循序渐进。
参考文献:
[1].高苑.高职院校成本会计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创新的路径选择——基于“微课”和“翻转课堂”结合[J].财会学习,2017(6):208-209.
[2].罗婷.高职院校成本会计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研究[J].金融经济:下半月, 2017(8):170-171.
[3].张敏.职业中专培养创新型成本会计人才教学模式改革的思路[J].时代教育, 2018(8):65-65.
[4].翟东进,曲洪艳,潘忠志.高校成本会计实验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 2017(01):458.
作者简介:
张驰(1983—),女,汉族,黑龙江哈尔滨人,本科,助理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