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小学课程标准的逐步改变,小学语文教学面临着新的形势与挑战,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合新教学目标,同时也不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为了实现语文教学目标,应在新课程背景下适时改革传统的语文教学。新课程改革工作得到推广和落实,小学语文教学成效成果纷呈,但由于部分教师没有全面深入地理解新课程改革理念,在落实的过程中往往走进一个个误区,为使小学教学改革工作尽善尽美,各位同仁应给予足够重视,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促进教学改革工作更加深入。
一、坚持“以学生为本”,重视学生的学习体验
教师首先要更新教育观念,应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树立起与时俱进的、具有创新意识的教育观念,并在此指导下优化教学中的各个环节和各个因素,从而提高整个教育的质量。教师应摒弃以教师为主体和中心的传统教学观念,重视学生的地位和作用,变“教师中心”为“学生中心”,无论是教学内容的安排还是教学环节的设计,无论是教学方法的选择还是教学策略的改革都应本着“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从学生的视角出发,解读学生的需求和意愿。“以学生为本”需要教师真正从思想上、从认识上进行转变和调整,而不仅仅是“装装样子”、“做做门面”,应真正地理解和认识到,学生乃教学之主体,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性,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应放下架子,充分关注学生的学习经验和学习感悟,及时把握学生的学习动态,并以此为基础,适时的调整自己的教学设计。关注学生的学习感触,还要求教师拥有敏锐的双眼,善于捕捉和发现学生的独特想法和观点,并充分尊重学生的新奇想法,绝不断然地否定或给予消极的评价。总之,坚持“以学生为本”不应只是一句口号,它需要我们真正入眼、入脑、入心,并在日常的教学中加以体现。
二、课本仍是最基本的课程资源,正确处理“用教材”和引进其他课程资源的关系
在以往的教学中,把课本奉为经典,教师只能照本宣科。教材内容不能增删,教材顺序不能调整。以“课本为中心”,必然导致课程内容的封闭、狭窄甚至过时。新的教材观主张,教师不要“教教材”,而要“用教材教”,也就是要活用教科书,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对教材进行必要的增删调整。时过境迁或不理想的课文可以删去,时令节气不合的课文可以调,还可以增加紧密联系现实的课文,如,有关“奥运”的,伊拉克战争的,新农村建设的,等等。
但是,我们也应保持清醒的头脑,要明确语文教科书仍然是最基本的课程资源。在小学阶段,对于经济、文化欠发达地区,更是如此。语文教科书体现了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它是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憑借,一定要用好、教好语文教科书。当前值得警惕的是,出现了甩开教科书,过多、过早补充其他教学内容的倾向。如,字还没有好好认、好好写,课文还没有读通、读顺,就大量引进其他文字或音像资料。与此相关的,如学生还没有读懂课文,还没有理解作者为什么写这篇文章,教师就鼓励学生离开课文发表意见。如,学习《落花生》这篇课文,不去着重引导学生学习花生不图虚名、默默奉献的精神,而鼓励学生大谈苹果、梨子比花生好,又好吃、又好看……引导发散思维要适时,引进课程资源要适当。比较好的做法是老师在教学前适当引进作者、背景等资料,教学中适当补充相关文字、声像资料,教学后鼓励学生搜集并阅读相关书籍、文章。
三、正确定位,做好教学的领路人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老师要确定好自己的位置,改变原来以自身为中心的教学方式,真正树立以学生为主体,根据小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的特点展开教学,此外由于小学生年龄小,尚处在思维发育不成熟时期,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尚不健全,因此老师在准备教学教案时,必须要充分考虑到这点。作为小学语文老师,应当在教学中起到引导的作用,做好学生的领路人,在教学中调动起小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能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自觉地去探索语文知识。例如:在学习《第一场雪》课程时,老师可以先利用幻灯片,配合生动的语言,向学生介绍雪景的壮观,使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产生向往,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后,为接下来介绍胶东半岛第一场雪景的内容做好铺垫。
四、质疑问难,发现问题自主学习创造性思维是人问题开始的。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首先要鼓励他们敢于和善于质疑问难。中国古人说: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要培养学生善于从无疑处生疑,从看似平常处见奇,这是发现问题的起点。如教学《狐狸和乌鸦》时,学生问:“课题为什么以狐狸和乌鸦为题?”在初读课文后学生又问:“课文写的是狐狸和乌鸦的故事,与爱听好话有什么联系?”教学《我多想去看看》提示课题后,学生问:“课题中的‘我’是谁?‘我’想去看什么?”等等。他们正用问“?”来擦出创新思维的火花。
如我在教四年级《草船借箭》这篇课文后,我班骆吉祥同学提出:“老师,课题中的‘借’用的不恰当,我认为应该用‘骗’。因为借按一般理解该是在征得别人的同意的情况下,拿别人东西再归还。可课文中诸葛亮借的箭并没有经过曹操的同意,也没有归还。”说得真好,我精心准备的教案用不上了,我灵机一动何不来个辩论赛,分正方反方,正方说出“借箭”的理由,反方说出“骗箭”的理由。学生共分两组进行辩论赛,双方讨论激烈,不仅锻炼了口语能力,又极好地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学生跃跃欲试,整节课学生都处在积极的自主学习中,创新思维的火花在这里闪耀。
曾经我们强调的是苛刻和严厉,热衷的是甄别和淘汰。种子,它需要土壤、水分、阳光和养料,而学生就是种子,老师赞许的目光、肯定的话语就是他们的阳光和雨露。一句“你真棒,做得真好”“你能行,再试一试”等由衷的肯定、真诚的鼓励都是一种无与伦比的快乐享受,它带给学生的是暖意、亲近,更是成就感和自信。
在今后的新课程改革实践中我会继续不断探索,努力学习。“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会一步一个脚印地学习,努力成长于新课改的工作中;我要用“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有爱就有教育”这两句话,来监督自己对待每一位未成年的学生;我要用我的实际行动来诠释新课程改革的含义。”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我相信:只要大胆尝试,不断创新,新课改定会出现灿烂的曙光!
一、坚持“以学生为本”,重视学生的学习体验
教师首先要更新教育观念,应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树立起与时俱进的、具有创新意识的教育观念,并在此指导下优化教学中的各个环节和各个因素,从而提高整个教育的质量。教师应摒弃以教师为主体和中心的传统教学观念,重视学生的地位和作用,变“教师中心”为“学生中心”,无论是教学内容的安排还是教学环节的设计,无论是教学方法的选择还是教学策略的改革都应本着“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从学生的视角出发,解读学生的需求和意愿。“以学生为本”需要教师真正从思想上、从认识上进行转变和调整,而不仅仅是“装装样子”、“做做门面”,应真正地理解和认识到,学生乃教学之主体,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性,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应放下架子,充分关注学生的学习经验和学习感悟,及时把握学生的学习动态,并以此为基础,适时的调整自己的教学设计。关注学生的学习感触,还要求教师拥有敏锐的双眼,善于捕捉和发现学生的独特想法和观点,并充分尊重学生的新奇想法,绝不断然地否定或给予消极的评价。总之,坚持“以学生为本”不应只是一句口号,它需要我们真正入眼、入脑、入心,并在日常的教学中加以体现。
二、课本仍是最基本的课程资源,正确处理“用教材”和引进其他课程资源的关系
在以往的教学中,把课本奉为经典,教师只能照本宣科。教材内容不能增删,教材顺序不能调整。以“课本为中心”,必然导致课程内容的封闭、狭窄甚至过时。新的教材观主张,教师不要“教教材”,而要“用教材教”,也就是要活用教科书,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对教材进行必要的增删调整。时过境迁或不理想的课文可以删去,时令节气不合的课文可以调,还可以增加紧密联系现实的课文,如,有关“奥运”的,伊拉克战争的,新农村建设的,等等。
但是,我们也应保持清醒的头脑,要明确语文教科书仍然是最基本的课程资源。在小学阶段,对于经济、文化欠发达地区,更是如此。语文教科书体现了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它是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憑借,一定要用好、教好语文教科书。当前值得警惕的是,出现了甩开教科书,过多、过早补充其他教学内容的倾向。如,字还没有好好认、好好写,课文还没有读通、读顺,就大量引进其他文字或音像资料。与此相关的,如学生还没有读懂课文,还没有理解作者为什么写这篇文章,教师就鼓励学生离开课文发表意见。如,学习《落花生》这篇课文,不去着重引导学生学习花生不图虚名、默默奉献的精神,而鼓励学生大谈苹果、梨子比花生好,又好吃、又好看……引导发散思维要适时,引进课程资源要适当。比较好的做法是老师在教学前适当引进作者、背景等资料,教学中适当补充相关文字、声像资料,教学后鼓励学生搜集并阅读相关书籍、文章。
三、正确定位,做好教学的领路人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老师要确定好自己的位置,改变原来以自身为中心的教学方式,真正树立以学生为主体,根据小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的特点展开教学,此外由于小学生年龄小,尚处在思维发育不成熟时期,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尚不健全,因此老师在准备教学教案时,必须要充分考虑到这点。作为小学语文老师,应当在教学中起到引导的作用,做好学生的领路人,在教学中调动起小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能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自觉地去探索语文知识。例如:在学习《第一场雪》课程时,老师可以先利用幻灯片,配合生动的语言,向学生介绍雪景的壮观,使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产生向往,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后,为接下来介绍胶东半岛第一场雪景的内容做好铺垫。
四、质疑问难,发现问题自主学习创造性思维是人问题开始的。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首先要鼓励他们敢于和善于质疑问难。中国古人说: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要培养学生善于从无疑处生疑,从看似平常处见奇,这是发现问题的起点。如教学《狐狸和乌鸦》时,学生问:“课题为什么以狐狸和乌鸦为题?”在初读课文后学生又问:“课文写的是狐狸和乌鸦的故事,与爱听好话有什么联系?”教学《我多想去看看》提示课题后,学生问:“课题中的‘我’是谁?‘我’想去看什么?”等等。他们正用问“?”来擦出创新思维的火花。
如我在教四年级《草船借箭》这篇课文后,我班骆吉祥同学提出:“老师,课题中的‘借’用的不恰当,我认为应该用‘骗’。因为借按一般理解该是在征得别人的同意的情况下,拿别人东西再归还。可课文中诸葛亮借的箭并没有经过曹操的同意,也没有归还。”说得真好,我精心准备的教案用不上了,我灵机一动何不来个辩论赛,分正方反方,正方说出“借箭”的理由,反方说出“骗箭”的理由。学生共分两组进行辩论赛,双方讨论激烈,不仅锻炼了口语能力,又极好地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学生跃跃欲试,整节课学生都处在积极的自主学习中,创新思维的火花在这里闪耀。
曾经我们强调的是苛刻和严厉,热衷的是甄别和淘汰。种子,它需要土壤、水分、阳光和养料,而学生就是种子,老师赞许的目光、肯定的话语就是他们的阳光和雨露。一句“你真棒,做得真好”“你能行,再试一试”等由衷的肯定、真诚的鼓励都是一种无与伦比的快乐享受,它带给学生的是暖意、亲近,更是成就感和自信。
在今后的新课程改革实践中我会继续不断探索,努力学习。“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会一步一个脚印地学习,努力成长于新课改的工作中;我要用“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有爱就有教育”这两句话,来监督自己对待每一位未成年的学生;我要用我的实际行动来诠释新课程改革的含义。”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我相信:只要大胆尝试,不断创新,新课改定会出现灿烂的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