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何林衡 赵永莉 唐 田
21岁,本是年轻人青春盛放的时期,本来活蹦乱跳的小伙子却突然瘫痪了,在不幸降临的最初时间里,史铁生的内心充满了恐慌、焦虑,甚至对生活失去了希望。认识是个过程,毕竟史铁生不是天才,一个健康的小伙子,突然残疾了,他需要审视自己的过去和正视自己的未来。灾难降临到一个年轻生命的身上,痛苦,是避免不了的。俗话说半路盲了的人要比天生就盲的人痛苦,对一个内心敏感的潜在作家而言,史铁生的痛苦是双层的,从肉体到精神,这种痛苦比一般人体会得更深。那时,史铁生住在一个六七个平方的小屋子里,连轮椅打个转身都很困难。原本照顾他的奶奶去世了,母亲请了假照顾他。史铁生经常摇着轮椅到荒凉的地坛公园,看春天的花开,秋天的叶落。几乎每天都是清晨来到地坛,听着树间的鸟叫虫鸣,注意着发生在公园里的简单故事,直到一切坠入苍茫的黑夜,呱呱的乌鸦归林,才回家。而他的母亲,远远地充满担忧地看着自己的儿子。史铁生回忆当时的思绪,有三个问题交替着折磨他:第一,要不要去死?第二。是为什么活着?第三,他干嘛要写作?最后他选择了为活着而写作,决心用自己的纸和笔在报刊上闯出一条路来。
然而。还没有看到儿子的成就,史铁生的母亲就去世了。一位49岁的母亲,能够承受为儿子治病欠下的几千元债务的重负,能够承受后半生服侍一个病人的磨难,却怎么也承受不了生龙活虎的儿子失去双腿的打击。她走了,留下残疾的史铁生和13岁的妹妹。由于生活拮据,史铁生不得不摇着车到街道工厂去上班。日复一日地在鸭蛋上画仕女,每月挣十几元钱贴补家用。
在这样苦难的日子里,史铁生的思想,在重重围困、疑惑中徘徊、追问,终于突破了现实的藩篱,化成了最动人的文字——《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我与地坛》等作品相继发表,多次获奖,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我与地坛》被读者评为建国以来最好的一篇散文作品。它不仅仅表达了一个残疾人肉体残疾的切身体验、生活困境和精神困境,更重要的是,史铁生从此超越了对命运的哀怜和自叹,走向生命丰盈的达观,在沉郁中透着明朗和快乐,把写作当作精神历程的求索,坚定了自己的人生之路。从而有了《病隙碎笔》、《务虚笔记》和《丁一之旅》等等优秀的作品,有了这些温暖宏大的文字。
周国平说:“史铁生可能是中国当代最具有自发哲学气质的小说家。”在史铁生的著作里,那些追问好多是发人深省的哲学式追问。《病隙随笔》、《务虚笔记》和《丁一之旅》似乎就是哲学的问答与自我认识的阐述,而这种阐述给人以无尽的启迪。比如,在《务虚笔记》“写作之夜”中对什么是生死和死的归宿的追问。这不是个体的追问,而是群体的。史铁生看轻了自己,用更宽厚的手掌来抚摩世界,来爱自己与世界。
史铁生让我们明白,命运多舛是种常态,但是生命可以平和而宏大。
史铁生语录
·人所不能者,即是限制,即是残疾。
·左右苍茫时,总也得有条路走,这路又不能再用腿去蹬,便用笔去找。
·在奥运口号“更快、更高、更强”之后,应该再加上“更美”。
余华:永不言弃
余华并不是一个多产的作家,但《许三观卖血记》、《活着》以及《兄弟》让人们记住了他。
余华在当作家之前,是在浙江一个叫海盐的小镇上当拔牙医生。那时他参加了两次高考都没考上,只能听从父亲的安排去当牙医。
那时的余华手握钢钳,每天给人看牙长达八个小时,每天看着别人的牙就觉得那是一个最没有风景的地方。在“牙齿店”干了五年,观看了数以万计的张开的嘴巴,余华感到无聊之极:“当时,我经常站在临街的窗前,看到在文化馆工作的人整日在大街上游手好闲地走来走去,心里十分羡慕。有一次我问一位在文化馆工作的人,问他为什么经常在大街上游玩?他告诉我,那就是他的工作。我心想这样的工作我也喜欢。于是我决定写作,我希望有朝一日能够进入文化馆。当时进入文化馆只有作曲、绘画、写作三条路可走。作曲和绘画太难了,而写作只要认识汉字就行,我只能选择写作了。”
于是,只读过初中的余华正式开始写小说了,上班之外所有的时间,他几乎都呆在自己那间临河的小屋中,以异常执著的精神做着文学的梦。其间,他如饥似渴地阅读了大量西方的文学作品,与川端康成、卡夫卡、博尔赫斯这些伟大的作家进行精神上的交流,从中吸取宝贵的写作经验。
当然,要让自己的“屁股与椅子建立起长久的友谊”,使自己能够成为真正的“坐家”,的确不是件容易的事儿。而要真正地学会写小说,让那些自认为不错的奇思妙想,顺利地变成精彩的故事,更不是件容易的事儿。尽管余华已经读了不少小说,而且也常常在心里涌现出不少自我感觉相当不错的构思。但要一句一句让它们流畅地落到稿纸上,余华还是感到相当吃力。在写第一篇小说时,他甚至连如何使用引号,如何更换段落,都是通过对各种杂志中的小说进行现场“参照”而来的。
经过一番狂热的努力,一篇一万多字的小说终于出炉了。当余华兴冲冲地拿着它来到县文化馆,恭恭敬敬地请那里负责创作的老师指点时,老师看完他的小说后,第一句话就是:“你的错别字太多了!”就这样,余华的这篇小说好不容易来到这个世界,就迅速地夭折了——没有人知道它后来进了哪只垃圾箱。然而,一想到往后的日子还是拔牙,还是守着海盐的那一条街道,余华又投入到写作事业中去了。
尝试了多篇之后,余华终于慢慢地熟悉了一些基本的写作技法,开始得到文化馆老师的表扬。
刚开始写小说的余华胃口很大,稿子写完先寄给《人民文学》、《收获》,退回来以后就改成《北京文学》、《上海文学》,然后是内蒙的《草原》,到最后实在没什么地方寄了,就寄到本省的《东海》、《西湖》。那时候余华全家都非常敏锐。一看就知道什么是退稿,什么是希望稿。只要是很厚的大信封,从围墙外边扔进来,家里人就会喊,退稿来了!如果是一封轻飘飘的薄信,就说明有希望了。
当时投稿不用贴邮票,在信封上剪一个角就行。余华尽管屡战屡败但毫不气馁,收到退稿信把信封翻过来粘好,再剪一个角,又丢进邮筒里。
改变余华命运的是1983年11月的一天,余华接到一个电话。《北京文学》副主编周雁如(现已去世),说:“你是余华吧?你的稿子我们用了。”
发表文章这件事情在海盐引起了巨大的轰动,当时的县委宣传部长是余华父亲的老朋友,他直接就跟余华的父亲说:“你这个孩子是有才华的,不能再让 他拔牙了,让他去文化馆吧。”于是,几乎在一周之内,余华就借调到了海盐县文化馆,开始了专业的写作。以后,随着作品陆续发表,余华渐渐在文学界闯出一条路来,他离开了海盐这个小镇,举家迁到北京。
余华成名后,评论家张清华采访了他,采访中,将一顶“知识分子”的帽子送给他。余华坚辞不受。逼到后来没办法。余华拿出一道挡箭牌:“知识分子起码大学毕业吧。我不是。”有评论家表扬余华语言简洁,用词准确,有海明威的风格。余华说是因为他和海明威一样,认识的字实在不多。
然而,正是因为那个落后的小镇的生活,早年从医的经历,为他的创作积累了丰富的素材,他用简洁的句子来构建一个崭新的文学王国,形成了通俗、冷俊而又怪诞的写作风格,他的作品含着丰富的想象力,对下层普通人物的悲悯和关怀,赢得了大量读者的喜爱。余华的书长期热销,2006年,他的新作《兄弟》销售超过100万,居图书销售榜首。
从牙医到作家,余华勤恳地走过了一条艰辛的道路。永不言弃,让他获得了成功。
余华语录
·一位真正的作家永远只为内心写作,内心让他真实地了解自己,一旦了解了自己也就了解了世界。
·只有写作,不停地写作才能使内心敞开,才能使自己置身于发现之中,就像日出的光芒照亮了黑暗,灵感这时候才会突然来到。
·文学的力量就是在于软化人的心灵,写作的过程直接助长了这样的力量,它使作家变得越来越警觉和伤感的同时,也使他的心灵经常地感到柔弱无援。
二月河:名气=才气+运气+力气
提起二月河,人们很自然地就会联想到前两年热播的电视剧《康熙王朝》、《雍正王朝》,这是根据二月河创作的长篇历史小说《康熙大帝》、《雍正皇帝》改编的。人们称二月河是写皇帝的“专业户”,是闻名遐迩的大作家。还有人说,哪里有华人,哪里就有二月河的读者,哪里就有二月河的观众。2000年,二月河入选了“海外最受欢迎中国作家”,2006年底出炉的“中国作家富豪榜”,二月河更是以1200万的收入位列第二。
当一个作家拥有如此高的成就,人们自然会把目光转向他的过去,会去猜测他是不是从小就特别聪明。其实,二月河40岁才“杀人”文坛。而此前他只发表过一篇通讯稿。二月河的成功不是天才的成功,而是苦读、苦学、苦写的结果,
小时候,二月河不爱学习,经常逃课下河摸鱼,抓螃蟹,即使坐在教室里也是心猿意马,想入非非。到了高中阶段,随着文学知识的积累,他逐渐对课外读物有了兴趣,上课的时候更是不拿正眼看老师,而沉迷于中外名著中。在老师的眼里,二月河是个不折不扣的差生,甚至有老师生气地大骂他“废物”、“饭桶”,断言他肯定不会成才。但是。这一时期,二月河已经把先秦诸子百家的书读得差不多了。
小学留一级、初中留一级、高中留一级,直到21岁,二月河才磕磕绊绊地从高中毕业。毕业后,他到部队当了一名工程兵,每天要戴着矿灯,趟着半尺深的污水,在井下挖煤。他开始意识到,自己已经到了生活的最底层,只有通过刻苦的努力才能改变命运。
一有空闲,二月河就想方设法寻找图书看。1969年,书很少,他从一本《辞海》开始阅读,能背的都背下来,然后抄莱蒙托夫的诗选,抄《聊斋》。他就如同吸海绵里的水那般,紧紧贴在书里面不离开。后来,他利用业余时间管理团部图书馆的方便条件,宛如鱼儿见到清流般一下子扎进图书里,每天下班后捧着书读到凌晨两点。
部队经常野外作业,二月河,就寻找附近的古庙,拓碑上面的古诗。他反复拓了不少古诗,练习阅读,琢磨含义。后来,创作古诗的熟练程度可以以假乱真。1982年,当他决定写康熙皇帝时,他阅读清人著作,毫不费力,节省了大量时间。
为了争取领导的支持,二月河多次写文章宣传报道部队训练、生活状态。功夫不负苦心人,经过1000多天的自学,24岁那年,也就是1972年,他成为团里的文化教员,还兼任图书馆馆长。这样一来,二月河的自由度大了,还有经费买书。日复一日,在10年持之以恒的努力下,他的综合素质有了大幅提高,已成为所在部队远近闻名的文化人。
1982年10月,已是中国红学会会员、河南红学会理事的二月河,赴沪参加红学研讨会。在那次会议上,座中人感叹,像康熙这样一位雄才大略的杰出人物,居然至今还没有一部像样的写他的文学作品问世!这时,一直坐在一旁默不作声的二月河,开玩笑似的冒出了这样一句话:“我来写!”
面对这位37岁的文坛无名小卒,众作家学者一笑置之:他行吗?
从那时起,二月河开始了他创作上的艰难沙漠之旅。先是花了两年多时间对康熙进行反复考证,通过大量的野史、清人笔记小说,体验当时的风土人情、官场世态和时代风貌。有一次他到一家图书馆去查资料,从上午看到中午,忘了休息,忘了吃饭,管理员锁了门也不知道。还有一次,他手里拿着一本书,边走边看,脚指头碰在一块大石头上,鲜血直流,竟浑然不觉。
成竹在胸后,二月河开始了首部扛鼎之作《康熙大帝》的创作,不分寒冬酷暑。夏天最热的时候,他把两条腿放进桌下的一个水桶中,这样既凉快,又可防止蚊虫叮咬:在冬天的寒夜,写到凌晨两三点钟,实在瞌睡难耐,他就用烟头烫自己的胳膊,用以驱赶疲惫、清醒神经,如今他的手腕上全是斑斑烟烧伤痕。
当150万字的四卷《康熙大帝》大功告成,二月河也一举成名。但是,“拼命三郎”二月河并不就此满足,他立志超越困难,完成“落霞三部曲”的另两部——《雍正皇帝》和《乾隆皇帝》。在写《乾隆皇帝》时,二月河曾一度中风,抢救过来后的一段时间半身不遂,但他仍躺在病床上断断续续地写。
在一次全国性评奖活动中,北京的文艺评论家偶然发现二月河的作品时,惊呼这是“五十年不遇,甚至百年不遇”的佳作,给大家带来了“很强烈的陌生感”。当他的作品改编成电视剧播出后,立即在全国掀起了收视狂潮。
面对鲜花、掌声、微笑,二月河称这是人生的作料,人不能把味精当饭吃。与此同时,各种各样的议论也接踵而来。很多人都向二月河发问:您只是一位高中生,您的学问是从哪里得来的?您的长篇历史小说是怎样写出来的?对于此类问题,二月河这样回答:我有一些才气,但才气不大,如果才气很大怎么还会三次留级呢?我酷爱文学和历史,但在这方面的智力最多也就是中上等水平:我碰上了好运气,在我人生的关键时刻,总有人出来帮助我,再者清史小说比较冷门,很多人感兴趣、愿意看;最主要的,我是靠力气,我想一个人无论怎样笨,只要认准一件事,每天干它十几个小时,这样坚持一二十年。总会弄出点东西来。
二月河成功语录
·创作是在大沙漠上作疲劳的精神旅行,面对外面世界五彩缤纷的诸多诱惑,自己要求自己,穿过沙漠,前边就是一片等着自己的绿洲。
·我并不比别人聪明,只是比别人勤奋,比别人专心。
·青年人要多读书学习,否则晚年定会后悔不已,读书要先博再专,机遇对每个人都是差不多的,强者弱者之间,也没有多少区别,关键是看谁的功夫下得多。社会上的诱惑太多,谁拒绝诱惑谁就成功了一半,另一半就是耐得住寂寞,没有时间学习的人,要想成大器,有点儿异想天开。
21岁,本是年轻人青春盛放的时期,本来活蹦乱跳的小伙子却突然瘫痪了,在不幸降临的最初时间里,史铁生的内心充满了恐慌、焦虑,甚至对生活失去了希望。认识是个过程,毕竟史铁生不是天才,一个健康的小伙子,突然残疾了,他需要审视自己的过去和正视自己的未来。灾难降临到一个年轻生命的身上,痛苦,是避免不了的。俗话说半路盲了的人要比天生就盲的人痛苦,对一个内心敏感的潜在作家而言,史铁生的痛苦是双层的,从肉体到精神,这种痛苦比一般人体会得更深。那时,史铁生住在一个六七个平方的小屋子里,连轮椅打个转身都很困难。原本照顾他的奶奶去世了,母亲请了假照顾他。史铁生经常摇着轮椅到荒凉的地坛公园,看春天的花开,秋天的叶落。几乎每天都是清晨来到地坛,听着树间的鸟叫虫鸣,注意着发生在公园里的简单故事,直到一切坠入苍茫的黑夜,呱呱的乌鸦归林,才回家。而他的母亲,远远地充满担忧地看着自己的儿子。史铁生回忆当时的思绪,有三个问题交替着折磨他:第一,要不要去死?第二。是为什么活着?第三,他干嘛要写作?最后他选择了为活着而写作,决心用自己的纸和笔在报刊上闯出一条路来。
然而。还没有看到儿子的成就,史铁生的母亲就去世了。一位49岁的母亲,能够承受为儿子治病欠下的几千元债务的重负,能够承受后半生服侍一个病人的磨难,却怎么也承受不了生龙活虎的儿子失去双腿的打击。她走了,留下残疾的史铁生和13岁的妹妹。由于生活拮据,史铁生不得不摇着车到街道工厂去上班。日复一日地在鸭蛋上画仕女,每月挣十几元钱贴补家用。
在这样苦难的日子里,史铁生的思想,在重重围困、疑惑中徘徊、追问,终于突破了现实的藩篱,化成了最动人的文字——《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我与地坛》等作品相继发表,多次获奖,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我与地坛》被读者评为建国以来最好的一篇散文作品。它不仅仅表达了一个残疾人肉体残疾的切身体验、生活困境和精神困境,更重要的是,史铁生从此超越了对命运的哀怜和自叹,走向生命丰盈的达观,在沉郁中透着明朗和快乐,把写作当作精神历程的求索,坚定了自己的人生之路。从而有了《病隙碎笔》、《务虚笔记》和《丁一之旅》等等优秀的作品,有了这些温暖宏大的文字。
周国平说:“史铁生可能是中国当代最具有自发哲学气质的小说家。”在史铁生的著作里,那些追问好多是发人深省的哲学式追问。《病隙随笔》、《务虚笔记》和《丁一之旅》似乎就是哲学的问答与自我认识的阐述,而这种阐述给人以无尽的启迪。比如,在《务虚笔记》“写作之夜”中对什么是生死和死的归宿的追问。这不是个体的追问,而是群体的。史铁生看轻了自己,用更宽厚的手掌来抚摩世界,来爱自己与世界。
史铁生让我们明白,命运多舛是种常态,但是生命可以平和而宏大。
史铁生语录
·人所不能者,即是限制,即是残疾。
·左右苍茫时,总也得有条路走,这路又不能再用腿去蹬,便用笔去找。
·在奥运口号“更快、更高、更强”之后,应该再加上“更美”。
余华:永不言弃
余华并不是一个多产的作家,但《许三观卖血记》、《活着》以及《兄弟》让人们记住了他。
余华在当作家之前,是在浙江一个叫海盐的小镇上当拔牙医生。那时他参加了两次高考都没考上,只能听从父亲的安排去当牙医。
那时的余华手握钢钳,每天给人看牙长达八个小时,每天看着别人的牙就觉得那是一个最没有风景的地方。在“牙齿店”干了五年,观看了数以万计的张开的嘴巴,余华感到无聊之极:“当时,我经常站在临街的窗前,看到在文化馆工作的人整日在大街上游手好闲地走来走去,心里十分羡慕。有一次我问一位在文化馆工作的人,问他为什么经常在大街上游玩?他告诉我,那就是他的工作。我心想这样的工作我也喜欢。于是我决定写作,我希望有朝一日能够进入文化馆。当时进入文化馆只有作曲、绘画、写作三条路可走。作曲和绘画太难了,而写作只要认识汉字就行,我只能选择写作了。”
于是,只读过初中的余华正式开始写小说了,上班之外所有的时间,他几乎都呆在自己那间临河的小屋中,以异常执著的精神做着文学的梦。其间,他如饥似渴地阅读了大量西方的文学作品,与川端康成、卡夫卡、博尔赫斯这些伟大的作家进行精神上的交流,从中吸取宝贵的写作经验。
当然,要让自己的“屁股与椅子建立起长久的友谊”,使自己能够成为真正的“坐家”,的确不是件容易的事儿。而要真正地学会写小说,让那些自认为不错的奇思妙想,顺利地变成精彩的故事,更不是件容易的事儿。尽管余华已经读了不少小说,而且也常常在心里涌现出不少自我感觉相当不错的构思。但要一句一句让它们流畅地落到稿纸上,余华还是感到相当吃力。在写第一篇小说时,他甚至连如何使用引号,如何更换段落,都是通过对各种杂志中的小说进行现场“参照”而来的。
经过一番狂热的努力,一篇一万多字的小说终于出炉了。当余华兴冲冲地拿着它来到县文化馆,恭恭敬敬地请那里负责创作的老师指点时,老师看完他的小说后,第一句话就是:“你的错别字太多了!”就这样,余华的这篇小说好不容易来到这个世界,就迅速地夭折了——没有人知道它后来进了哪只垃圾箱。然而,一想到往后的日子还是拔牙,还是守着海盐的那一条街道,余华又投入到写作事业中去了。
尝试了多篇之后,余华终于慢慢地熟悉了一些基本的写作技法,开始得到文化馆老师的表扬。
刚开始写小说的余华胃口很大,稿子写完先寄给《人民文学》、《收获》,退回来以后就改成《北京文学》、《上海文学》,然后是内蒙的《草原》,到最后实在没什么地方寄了,就寄到本省的《东海》、《西湖》。那时候余华全家都非常敏锐。一看就知道什么是退稿,什么是希望稿。只要是很厚的大信封,从围墙外边扔进来,家里人就会喊,退稿来了!如果是一封轻飘飘的薄信,就说明有希望了。
当时投稿不用贴邮票,在信封上剪一个角就行。余华尽管屡战屡败但毫不气馁,收到退稿信把信封翻过来粘好,再剪一个角,又丢进邮筒里。
改变余华命运的是1983年11月的一天,余华接到一个电话。《北京文学》副主编周雁如(现已去世),说:“你是余华吧?你的稿子我们用了。”
发表文章这件事情在海盐引起了巨大的轰动,当时的县委宣传部长是余华父亲的老朋友,他直接就跟余华的父亲说:“你这个孩子是有才华的,不能再让 他拔牙了,让他去文化馆吧。”于是,几乎在一周之内,余华就借调到了海盐县文化馆,开始了专业的写作。以后,随着作品陆续发表,余华渐渐在文学界闯出一条路来,他离开了海盐这个小镇,举家迁到北京。
余华成名后,评论家张清华采访了他,采访中,将一顶“知识分子”的帽子送给他。余华坚辞不受。逼到后来没办法。余华拿出一道挡箭牌:“知识分子起码大学毕业吧。我不是。”有评论家表扬余华语言简洁,用词准确,有海明威的风格。余华说是因为他和海明威一样,认识的字实在不多。
然而,正是因为那个落后的小镇的生活,早年从医的经历,为他的创作积累了丰富的素材,他用简洁的句子来构建一个崭新的文学王国,形成了通俗、冷俊而又怪诞的写作风格,他的作品含着丰富的想象力,对下层普通人物的悲悯和关怀,赢得了大量读者的喜爱。余华的书长期热销,2006年,他的新作《兄弟》销售超过100万,居图书销售榜首。
从牙医到作家,余华勤恳地走过了一条艰辛的道路。永不言弃,让他获得了成功。
余华语录
·一位真正的作家永远只为内心写作,内心让他真实地了解自己,一旦了解了自己也就了解了世界。
·只有写作,不停地写作才能使内心敞开,才能使自己置身于发现之中,就像日出的光芒照亮了黑暗,灵感这时候才会突然来到。
·文学的力量就是在于软化人的心灵,写作的过程直接助长了这样的力量,它使作家变得越来越警觉和伤感的同时,也使他的心灵经常地感到柔弱无援。
二月河:名气=才气+运气+力气
提起二月河,人们很自然地就会联想到前两年热播的电视剧《康熙王朝》、《雍正王朝》,这是根据二月河创作的长篇历史小说《康熙大帝》、《雍正皇帝》改编的。人们称二月河是写皇帝的“专业户”,是闻名遐迩的大作家。还有人说,哪里有华人,哪里就有二月河的读者,哪里就有二月河的观众。2000年,二月河入选了“海外最受欢迎中国作家”,2006年底出炉的“中国作家富豪榜”,二月河更是以1200万的收入位列第二。
当一个作家拥有如此高的成就,人们自然会把目光转向他的过去,会去猜测他是不是从小就特别聪明。其实,二月河40岁才“杀人”文坛。而此前他只发表过一篇通讯稿。二月河的成功不是天才的成功,而是苦读、苦学、苦写的结果,
小时候,二月河不爱学习,经常逃课下河摸鱼,抓螃蟹,即使坐在教室里也是心猿意马,想入非非。到了高中阶段,随着文学知识的积累,他逐渐对课外读物有了兴趣,上课的时候更是不拿正眼看老师,而沉迷于中外名著中。在老师的眼里,二月河是个不折不扣的差生,甚至有老师生气地大骂他“废物”、“饭桶”,断言他肯定不会成才。但是。这一时期,二月河已经把先秦诸子百家的书读得差不多了。
小学留一级、初中留一级、高中留一级,直到21岁,二月河才磕磕绊绊地从高中毕业。毕业后,他到部队当了一名工程兵,每天要戴着矿灯,趟着半尺深的污水,在井下挖煤。他开始意识到,自己已经到了生活的最底层,只有通过刻苦的努力才能改变命运。
一有空闲,二月河就想方设法寻找图书看。1969年,书很少,他从一本《辞海》开始阅读,能背的都背下来,然后抄莱蒙托夫的诗选,抄《聊斋》。他就如同吸海绵里的水那般,紧紧贴在书里面不离开。后来,他利用业余时间管理团部图书馆的方便条件,宛如鱼儿见到清流般一下子扎进图书里,每天下班后捧着书读到凌晨两点。
部队经常野外作业,二月河,就寻找附近的古庙,拓碑上面的古诗。他反复拓了不少古诗,练习阅读,琢磨含义。后来,创作古诗的熟练程度可以以假乱真。1982年,当他决定写康熙皇帝时,他阅读清人著作,毫不费力,节省了大量时间。
为了争取领导的支持,二月河多次写文章宣传报道部队训练、生活状态。功夫不负苦心人,经过1000多天的自学,24岁那年,也就是1972年,他成为团里的文化教员,还兼任图书馆馆长。这样一来,二月河的自由度大了,还有经费买书。日复一日,在10年持之以恒的努力下,他的综合素质有了大幅提高,已成为所在部队远近闻名的文化人。
1982年10月,已是中国红学会会员、河南红学会理事的二月河,赴沪参加红学研讨会。在那次会议上,座中人感叹,像康熙这样一位雄才大略的杰出人物,居然至今还没有一部像样的写他的文学作品问世!这时,一直坐在一旁默不作声的二月河,开玩笑似的冒出了这样一句话:“我来写!”
面对这位37岁的文坛无名小卒,众作家学者一笑置之:他行吗?
从那时起,二月河开始了他创作上的艰难沙漠之旅。先是花了两年多时间对康熙进行反复考证,通过大量的野史、清人笔记小说,体验当时的风土人情、官场世态和时代风貌。有一次他到一家图书馆去查资料,从上午看到中午,忘了休息,忘了吃饭,管理员锁了门也不知道。还有一次,他手里拿着一本书,边走边看,脚指头碰在一块大石头上,鲜血直流,竟浑然不觉。
成竹在胸后,二月河开始了首部扛鼎之作《康熙大帝》的创作,不分寒冬酷暑。夏天最热的时候,他把两条腿放进桌下的一个水桶中,这样既凉快,又可防止蚊虫叮咬:在冬天的寒夜,写到凌晨两三点钟,实在瞌睡难耐,他就用烟头烫自己的胳膊,用以驱赶疲惫、清醒神经,如今他的手腕上全是斑斑烟烧伤痕。
当150万字的四卷《康熙大帝》大功告成,二月河也一举成名。但是,“拼命三郎”二月河并不就此满足,他立志超越困难,完成“落霞三部曲”的另两部——《雍正皇帝》和《乾隆皇帝》。在写《乾隆皇帝》时,二月河曾一度中风,抢救过来后的一段时间半身不遂,但他仍躺在病床上断断续续地写。
在一次全国性评奖活动中,北京的文艺评论家偶然发现二月河的作品时,惊呼这是“五十年不遇,甚至百年不遇”的佳作,给大家带来了“很强烈的陌生感”。当他的作品改编成电视剧播出后,立即在全国掀起了收视狂潮。
面对鲜花、掌声、微笑,二月河称这是人生的作料,人不能把味精当饭吃。与此同时,各种各样的议论也接踵而来。很多人都向二月河发问:您只是一位高中生,您的学问是从哪里得来的?您的长篇历史小说是怎样写出来的?对于此类问题,二月河这样回答:我有一些才气,但才气不大,如果才气很大怎么还会三次留级呢?我酷爱文学和历史,但在这方面的智力最多也就是中上等水平:我碰上了好运气,在我人生的关键时刻,总有人出来帮助我,再者清史小说比较冷门,很多人感兴趣、愿意看;最主要的,我是靠力气,我想一个人无论怎样笨,只要认准一件事,每天干它十几个小时,这样坚持一二十年。总会弄出点东西来。
二月河成功语录
·创作是在大沙漠上作疲劳的精神旅行,面对外面世界五彩缤纷的诸多诱惑,自己要求自己,穿过沙漠,前边就是一片等着自己的绿洲。
·我并不比别人聪明,只是比别人勤奋,比别人专心。
·青年人要多读书学习,否则晚年定会后悔不已,读书要先博再专,机遇对每个人都是差不多的,强者弱者之间,也没有多少区别,关键是看谁的功夫下得多。社会上的诱惑太多,谁拒绝诱惑谁就成功了一半,另一半就是耐得住寂寞,没有时间学习的人,要想成大器,有点儿异想天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