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掌控艺术的三个境界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yu1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还有比语文课更精彩的课堂吗?没有。但是,精彩的语文课不应是一幕精彩的戏剧,语文老师不是门门皆通的导演,学生也不是多才多艺的演员,煞费苦心的教案也不是精致完美的剧本。一堂真正精彩的语文课,教师更应像一位谈话节目中或循循善诱、或睿智深沉、或真诚亲切的主持人,自然地掌控着课堂。
  王国维说成功有三个境界,笔者认为,在课堂上挑战主持人的语文老师的课堂掌控艺术也应达到三种境界:
  
  一、精致巧妙的《艺术人生》
  
  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艺术人生》每期节目前期的准备必须非常充分,对每个嘉宾的材料进行全方位的搜寻,精心设计一系列的问题,像写散文一样,银线串珠,衔接自然。
  语文课堂上教师也可以精心设计环节,巧妙组织问题,做一个像朱军一样循循善诱的主持人。
  有一个老师在教《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时,设计让学生通过诵读、吟读、说读、品读四种方法学习体会杜甫深沉的情感。事先准备了三个锦囊,在诵读后,让学生在新奇和惊喜中,用锦囊中的妙计——另外三种读书法完成了教学目标。课堂气氛轻松活跃,学生的情绪完全调动起来,积极地融入课堂。
  然而,过分精致却不免失之于缺乏天然的美感。而且为了追求完美,很多老师尽力维护环节的完整,有时不免显得有些呆板,留下不少遗憾。
  例如,有一个老师在上《猜猜我有多爱你》时,投影了小兔子倒立的图片,让同学说说小兔子会说什么来表达对妈妈的爱。一学生答曰“我倒立的时间有多长,我就有多爱你。”根据课文内容和环节设计,老师希望学生回答“我的脚举得有多高,我就有多爱你”等从长度的角度回答的答案,故未利用此契机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虽然最终胜利达到预定目标,却不免在课堂的生成性上让人扼腕叹息。
  所以说,当我们追求课堂的精致巧妙时,我们应该清晰地意识到,真正的精美不在于形式,而在于你有没有打开学生的心扉。
  
  二、敏锐机智的《面对面》
  
  王志对访谈的对象足够的重视,事前认真研究被访者,对不同的采访对象采用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他能敏锐地进行观察,对情景、场面、状态有很敏锐的反应能力,成功发现事情的核心在什么地方,所以他还能把嘉宾没有想到的给问出来,他是在用脑子提问。
  语文教师也应用脑子提问、用脑子倾听,并及时地从课堂去捕捉一些亮点。例如:有一位老师在上《皇帝的新装》时,有个学生在朗读皇帝大声说“我十分满意”时,故意读成“我十二万分的满意”,老师敏锐地发现了这个契机,马上请他谈谈为什么这样处理,从而很自然地加深了对皇帝虚伪的理解。
  语文教师不仅要用不同的逻辑与思维方式整合谐调,收放自如的找准切入点,把难题抛给学生。更要能临乱不惊,对答如流,从容不迫地接受学生的质疑。例如,笔者在上《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时,学生质疑:杜甫时年四十九岁,为什么说“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笔者当时联系欧阳修三十九岁自称“醉翁”,使学生理解安史之乱后杜甫已心力憔悴。
  所以教师要想收放自如地掌控课堂,必须要有丰富的语文素养、高超的课堂机智,这样才能从容不迫、游刃有余地与学生“面对面”。
  
  三、真诚互动的《实话实说》
  
  真诚是交流顺畅的秘诀。崔永元在现场采用平视的眼光,用真诚营造出平等民主的交流平台,调动起场内外的积极主动参与性,使交流从一个点扩散到一个面。嘉宾与观众在自然而亢奋的状态下,流露出真实的情感。
  语文教师在课堂上也应真诚地平视学生,把自己视为课堂的参与者,而不是一个威严的考官,更不是一个冷漠的旁观者。在课堂上要用自己的心情,人生经验,特有的感悟来营造真诚的氛围。
  例如,笔者在上《我的母亲》时,引导学生用生活中的细节来表现母爱。学生在练笔时,笔者也当堂下水作文,写了母亲病时从昏睡中醒来,听见窗外潺潺雨声,叮咛父亲去把我早已束之高阁的雨鞋找出来给在外求学的我寄去的细节。交流时,我不禁流下了泪,但我没有掩饰,虽然当时表情可能很丑,声音也在发抖,但学生课后却对我说这是他们最感动的一瞬。真诚,使学生踊跃地交流,课堂上,涌现了更多关于母爱的丰满动人的细节。
  所以,语文教师要用自己的真诚与学生形成互动,让学生意识到语文课堂是一个淋浴在人文关怀之中的心灵港湾,从而消除原来的紧张和拘谨,主动敞开自己的心扉。
  语文课堂,需要教师有丰富的内涵、充分的准备、精心的设计、敏锐的思维、机智的反应、真诚的心态,让我们语文老师在自己的阵地上,挑战主持人,更完美地实现精致巧妙、敏锐机智、真诚互动这三个境界,使语文课在你的艺术的掌控下变得更加生动自然、深入灵魂,更好地体现生态课堂的理念,使课堂呈现自然美、和谐美。
其他文献
近二十年来的所谓阅读教学,越走越极端,似乎成了阅读就是训练,阅读就是做题,阅读就是条分缕析,把读书的乐趣,读书的美感,把启迪心智、认识世界等读书的本意全都扫荡殆尽了,因此,要使阅读有源头活水,要使阅读教学变得生机盎然,首先必须改革阅读教学的思维和理念,彻底从应试的泥潭中走出来,从而恢复阅读教学的本来面目。  教师不敢抓诵读,学生不愿读书。曾有人统计,从小学三年级到初中三年级,有整整六年时间,学生受
北师大肖川教授曾经说过:“你真正的生命是你的思想,你的思想就是你的处境”。特级教师黄艳枫老师也说过:“一个老师的思想有多远,就会带着学生走多远”。我想,一个语文教师,有自己独立的思想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只有有思想的语文教师,才能成为有独特风格的教师;才能成为有所建树的教师;才能教出有独立思想的学生;也才能真正使学生体验到生命的快乐。那么,究竟如何做一个有思想的语文教师呢?下面我结合自己平时的一些做法
教学创意:《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从三个维度实施教育教学,更倡导“自主、合作、探究”新型的学习模式,注重个性化,多元化解读文本。本设计意在引领学生通过质疑、探究,激活已有的知识积淀、情感积淀,从而提高感悟、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提升审美品位。当然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并不奢求学生能深刻体悟生命的内涵,只希望通过对本文的学习,让学生串连起自我的生活体验,体会到生命力的顽强,在心中留下一颗千年不烂的生命的种
提出“分层次作文教学”是源于对长期以来作文教学局限性的反思。过去,中学作文教学基本上是,出一个题目,教师讲解后所有学生“齐步走”,雷同化、模式化、概念化严重。为什么呢?因为学生心中无话可说,无事可写,无情可抒,只好粗制滥造,瞎编,甚至胡说。近年来,作文教学又有“大开放”的倾向,“自选角度”、“自拟题目”、“文体不限”,学生随便写,结果杂乱无章,乱七八糟,似乎又有点矫枉过正。此外,在教学中还面临着一
中考作文在语文试卷中占据“半壁江山”,作文成绩的高低决定着语文成绩的优劣。而作文的标题和开篇又占据着整篇作文的“半壁江山”,俗话说:“题好一半文”,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富有新意的标题是写好作文的开端,能吸引读者,为文章增添色彩。而文章的开头,则是一篇文章的脸面,这张脸孔是否漂亮,直接关系到读者对整篇文章阅读的兴趣。可见作文的拟题和开篇是多么的重要。    一、题目是文章的眼睛    俗话说,文题如眼
武万忠,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全国百佳特色校长,全国科研型杰出校长,中国中学生田径协会副主席,中国教育工作者协会理事,全国中语会语文本体改革研究中心常务理事,湖北省教育科学研究学术带头人,武汉市中学学科带头人,武汉市中学语文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市儒家文化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硚口区中语会副理事长。多次被评为“武汉市硚口区先进教育工作者”、“区优秀教师”、“区优秀党员”、“区突出贡献人才”。先后承担国家
历年来,高考都涉及语病题,这是教学的重点,但是,对于百万考生来说,语病题仍是一块“软肋”,可以系统地分为六大类型。  (一)语序不当  这种语病不易找出,句子较长,易混淆学生的理解。  一般情况下,从离中心词最远的地方算起,多项定语的正确次序一般是:①表领属性的或时间、处所的;②指称或数量的短语;③动词或动词短语;④形容词或形容词短语⑤名词或名词短语。另外,带“的”的定语放在不带“的”的定语前。 
语言交际能力是语文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长期以来,语文老师对学生的交际能力缺乏足够的重视,而教育学生如何运用赞美去更好地与人沟通就更是如此。为了融洽师生关系,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让学生从每日与之打交道的老师出发,学会赞美老师,并推而广之,掌握赞美的艺术。  赞美老师是有讲究的,学生该如何赞美老师呢?    一、要真诚地赞美    老师的显著特点是:有丰富的文化科学知识,感情细腻,充满智慧且较敏感
语文教学是一门美的艺术,柏拉图认为协调就是美,反之就是不美。在语文课堂教学里,应创设和谐的美的环境,让学生在和谐的、宽松的、美不胜收的课堂里遨游,欣赏语文的美。    一.师生关系的和谐美——平等对话    一切可以称之为美的作品、美的话语、美的行为等等,都无不体现了对人的尊重。  马斯洛健康心理学告诉我们:任何一个健康人心里都有一些需要,当满足了基本需要,一个更高的需要才得以出现。当学生满足了师
德国大诗人歌德说过“读一本好书,就像和许多高尚的人说话”。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真正人应当在灵魂深处有一份精神宝藏,这就是他通宵达旦地读过一二百本书。”时下“读书人口”实在太少了,在教师群体中学习浮躁心理十分严重,其特点是:急功近利,急于求成,华而不实,教什么学什么,比什么练什么,评什么备什么。“十年磨一剑”的意识弱了,“板凳甘坐十年冷”的情况少了,恨不得一天成名成家。浮躁是一股浮浅、浮薄、浮华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