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深潜

来源 :商业价值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nn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百度正在约束自己产品层面与同行的激烈竞争,而是向着面向开发者的“基础能力提供者”前进。
  2012年7月24日,百度发布了截至6月30日的2012年第二季度财报,总营收人民币54.56亿元,同比增长59.8%;净利润人民币27.70亿元,同比增长69.6%。
  又是一份优秀的财报。只需要简单对比,就能看出百度连续几年的高成长有多么惊人:3年前,百度2009年第二季度的营收为10.98亿元,净利润则只有3.83亿元;2008年全年的营收也不过是31.98亿元,远不到2012年一个季度的收入。
  作为一个已经真正百亿级的互联网公司,大体量下的快速奔跑实属不易,照这个速度,百度再过5年,是否能成为一个千亿公司?
  商业的事情有时候并不像数学题那么简单。在传统的PC互联网时代,百度掌控着搜索引擎这个巨大的流量入口,为中国超过70%的网民提供服务,又通过与中国大大小小网站的合作,以对接用户与企业主的方式构建起了庞大的广告商业系统。
  但在很多人看来,从2009年以来,百度并没有足够抓住快速崛起的移动互联网机遇,一方面移动搜索在移动终端中并没有成为用户使用互联网的主要方式,操作系统和触摸屏本身正在成为“入口”,而一个个移动应用则是连接互联网的通路,这使得百度传统的方式遭遇挑战;另一方面,百度在这个“应用为王”的时代,没有太让人眼前一亮的产品出现,甚至在对应用的布局中都看不到明确而清晰的策略。
  这让他们对百度的未来心生疑虑,因为传统互联网终将有其限度,而移动互联网、或者说移动与传统融合的新互联网形式必将成为日后主流,百度虽然牢牢把控着传统互联网世界,是否却在不断丧失未来?尤其是与之对比,另一家中国互联网百亿公司腾讯在移动产品上的积极布局已经收到成效,以微信为拳头产品,各类产品不断在各个领域迈进。
  可是,事实并非如此。在2012年第二季度财报发布的同时,李彦宏说:“我们将继续积极地探索中国迅速发展中的移动互联网和云部门中的庞大机会。”这并非只是说说而已。在人们看不见的地方,百度正在不断完整自己新的架构,也有着自己越来越明确的目标与方向。只是因为它所做的工作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相对隐性,很少具备成为新闻点的能力,并不见之于普通用户面前。
  而对百度来说,而不管是想象空间与发展潜力,这都将是一个远远超过传统搜索引擎本身的巨大机遇。
  从C到B
  在百度大厦内,有个面积只有20平方米左右的不起眼的会议室,房间编号F2-A,会议室大门上横贴着一张A4纸,打印着9个大字:“百度世界专用会议室”。里面简单摆放着一张桌子,上头有时会有几袋简单的零食,周围则放满了红色的椅子,一片忙乱景象。
  可是,这间会议室却是百度最近几个月使用频率最高的场所之一。“里头通常早上9点就开始开会了,有时候会更早一些,然后几乎每天都会一直使用到晚上,多晚都有可能。”百度开发者中心负责人望金蓉说。她只来得及跟《商业价值》记者聊了半个多小时,就得匆匆赶往下一个会,而这时候太阳已经快要下山,她显然不可能有什么正儿八经的晚饭时间了。
  百度世界,是百度公司每年一度最重要的大会,在这个百度的用户、广告主、合作者、开发者等各路互联网相关势力齐聚一堂的大会上,百度每年都会宣布一些公司重要的战略举措与新方向。
  即将在2012年9月初举行的这次大会显得尤为重要,因为百度将要向所有人展示它近一年来倾其全力所做的一件事,而望金蓉等人的忙碌,正是以“百度世界”为一个目标时间点,要将这件事阶段性推进并小结。
  简单来说,这件事就是百度的移动互联网策略。“在今年年初我刚回百度时,整个部门大概有300多人,而现在已经有超过1000人了。”百度移动云事业部总经理李明远说。移动互联网战略是百度今年的重中之重,作为整体负责人和执行者,他能深切感受到整个计划推进的速度,以及在这背后百度董事长兼CEO李彦宏的决心。
  2012年7月初,百度移动云事业部曾经给李彦宏提交了两份提案,供他在百度世界上参考,一份的主题是“移动框计算”,另一份则是关于PCS——百度于2012年初推出的个人云存储服务。
  “移动框”基于百度框计算,指的是用户在移动端的“框”中输入服务需求,系统就能识别并分配给相应最优的内容或应用提供者,并返回精确高效的结果;而PCS虽然名为个人云存储,但它是百度面向开发者提供的解决用户数据碎片化、终端多样化的存储产品。
  虽然二者都涉及到百度、用户和内容提供者(开发者)三方,可移动框集中在前端,离用户更近;而PCS则可以看作是百度帮助开发者提供的给用户的服务,集中在后端,离开发者更近。
  几乎没做太多犹豫,李彦宏否定了前者,接纳了后者。在看似简单的选择背后,其实有着清晰的战略选择——对现在的百度而言,后端比前端重要,甚至可以只谈后端、不提前端。
  这样的选择在其他方面亦有体现。在过去几年内,百度自己实际上做出了很多移动产品,几乎在各个重要的移动垂直领域都有尝试,比如掌上百度、百度手机输入法、百度地图、百度音乐、百度手机浏览器、百度通讯录等等,这其实也耗费了以前的百度无线团队很大精力。
  可是,自从今年年初百度无线并入百度移动云事业部,百度在自己做应用产品方面,其实已经在默默收缩。
  在李明远看来,百度的取舍标准很明确:“别人在做,我们做了之后差别不大的移动应用产品,不做;别人没做,或者我们有能力做得在用户体验上比别人好得多的,我们才做。”而这也就意味着,百度将会抑制自己在前端直接做移动应用产品的边界与欲望,重点精力将集中投入在面向开发者的能力提供上。
  这样的后端策略,使得百度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并没有耀眼地出现在普通用户面前。当别的公司移动应用产品不断发力的时候,百度却在前端停止了扩张,选择了更加低调的方向。   “在2011年年中,经过长时间的思考与梳理,我们确定了‘百度云’的战略。”百度云首席架构师林仕鼎说。百度从搜索引擎开始,天生就具备的能力不仅是流量,更是在搜索背后服务器、带宽与算法优势。
  “搜索是云计算的一个典型例子,搜索非常简单的,但是只靠一台计算机是无法完成的,所以搜索天生就是云计算。”李彦宏说,“过去这么多年,搜索引擎高速增长,百度的这套技术也一直逐步的成熟,现在到了一定时间,我们可以把它做一些改装,做成通用化的平台,让平台上的开发者们可以更容易的开发应用。”
  所以,百度云战略说到底就是将以前只提供给自身产品的基础能力向外输出,变成各种开发者所能够拥有的能力。在这一战略下,不管是传统互联网的站长,还是移动互联网中的开发者,百度自己搭建体系中的Web App开发者,甚至调用百度API等方式深度集成百度服务的终端厂商,统一被百度看做开发者,而百度要做的则是应对不同的开发者,用最佳的方式将自己的基础能力输出给他们。
  哪个市场拥有为数众多、潜力无限的开发者?答案显然在移动互联网。同时在李彦宏看来,移动终端的计算和功能有很多限制,正好由云计算的能力弥补,“移动互联网时代云计算会有非常大的发展前景”。
  因此,2012年百度将移动互联网看成自己的发力重心,这只是百度在自我分析与规划之后的结果。在这样的选择下,从2010年开始运转的百度开放平台,包括数据开放平台和应用开放平台,更名为百度开发者中心,与百度无线一起被划归到了新的百度移动云事业部下。这个今年成立的新部门,产品方面由李明远负责,而林仕鼎则以百度云首席架构师的身份负责所有底层技术往上的工作,并由百度副总裁王劲领导。
  由此导致的情形,是百度由传统互联网中对普通用户拥有深厚影响力的B2C公司,转化成了移动互联网中从后台支撑开发者向用户提供服务的B2B公司。在百度的图景下这是一个B2B2C的架构:第一个B是百度,第二个B是开发者,C是用户。
  能力输出
  2012年5月末,李彦宏在张家界的百度联盟峰会上说:“在若干年前的IT领袖峰会上,我曾经说过,云计算是‘新瓶装旧酒’……同样一个问题每两年要问自己一遍,可能结果会不同,关于云计算的问题,现在的答案确实是不一样的,云计算里已经开始有了‘新酒’。”
  云计算在很多人眼中一直是个说不清楚、“云里雾里”的概念,在之前很长一段时间里,它被认为是一种计算与存储的分发能力——经由不同的方式,用户在终端发出信息,传递到云端完成计算与存储,再将结果返回到终端,完成用户与终端的信息交互。
  可在李彦宏眼里,当它具象为百度与移动互联网开发者的关系时,一切已经大为不同。百度成为了“云”,移动应用是“端”,要想让开发者使用百度这朵“云”,百度需要考虑开发者的需求,更需要去考虑开发者所面向的用户的需求,并据此做出大量比传统认知的云计算多得多的工作。
  这些工作并不那么容易被普通用户所理解,好在百度已经解决了“对谁说话”的问题:对开发者来说,百度所提供的每一项服务都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存在。
  百度围绕着自己的云,正在搭建与延伸面对开发者的4个体系,分别是开发支持、运营支撑、渠道推广、商业变现。其中,渠道推广基于百度的流量联盟,这是百度驾轻就熟、能很快适应并提供的能力;商业变现与之类似,走的仍然是流量变现加移动搜索推广的模式。可是在开发支持和运营支持中,因为移动应用与之前传统互联网中的网站有很大差别,所以需要有全新的支撑体系,和在百度基础能力之上所提供的新平台——这是百度迈向移动互联网的基础点。
  百度围绕开发者,试图通过各个层次的功能提供来让自己的“云”变得更加易用,而所有这些线上的功能,将被开发者根据自己的具体需求,引入到产品环节当中,其中包括百度地图的API接口所能提供的LBS功能、百度统计、百度移动联盟(流量)、云输入法等等。“有很多中小开发者技术相对比较弱,我们提供底层服务会降低他们进入市场的门槛。”望金蓉说。
  比如Runtime,百度将多种功能封装成一个个库,让开发者可以直接进行调用,省去了开发环节的成本并降低门槛;BAE(百度应用引擎)则提供了一整套应用开发、维护和管理的平台;MTC等云测试能让开发者在一个模拟的移动终端环境里测试自己的应用,而不需要去购买各种手机来进行适配……
  值得注意的是,与前几年的一些移动应用不同,在这样的基础上成长起来的产品,将无一例外地与互联网有更强连接,它们有些直接就是Web App——在浏览器里输入地址即可运行的应用,有些看起来像是本地应用(Native App)的样子,实际上只是在Web的核心外面,包裹了一层本地的外衣。2010年,《连线》杂志曾经有一篇名为《Web已死,Internet永生》的文章,提到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新的基于App的网络应用将会取代传统的Web方式。可是我们看到,不管是国外的Path,还是国内“街旁”这样的产品,它们无疑都是Web和App的混合体,区别只是在于用户使用App的形态来使用移动互联网服务,而它们骨子里有很大一部分其实就是Web。在这样的趋势下,对百度而言,Web的比重越大,它们所能规模化、批量化提供给移动开发者的服务就越多。
  在此基础之上,百度将PCS看成承接整个开发者平台模式的重要一环。传统互联网时代,大部分用户基本上都只使用PC这一个终端,数据都存在电脑上,可到了移动互联网时代,随着手机、Pad逐渐兴盛,用户的数据被割裂在了多个终端中,难以打通,而百度试图解决这个问题,通过让用户的各个终端与云端信息交互,而在云端实现信息的统一、传输与分享。
  仅这一点上来看,百度的PCS和一些其他公司的网盘服务并无太大区别,可如果具体到应用场景,会发现它有一些新思路。“很多用户并不是使用手机来下载应用,而是从电脑传输到手机上。”李明远说,“试想一下,如果你在电脑端百度搜索一个应用,搜到的应用可以直接推送到手机上,会不会方便很多?”利用现有优势与资源,以PCS让用户实现更加高效的数据流动,是百度正在做的事。   PCS更重要的一面在于对开发者的服务。首先,开发者在产品中对接了PCS之后,每个用户都能拥有免费的存储空间,不需要提供任何成本;不仅如此,每个用户在产品中的行为数据,都可以按照各种层次放在PCS中,百度可以帮助开发者进行数据的分析与挖掘,并使得开发者能够有针对性地根据用户行为,向用户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服务。
  移动互联网中,大部分应用都是处于各自为战的状态,每个应用是一个信息孤岛,数据割裂成了一个个碎片。而PCS的关键点在于,它能将与自己合作的应用信息汇聚起来,发挥更大的价值。甚至在标定了某一个具体用户之后,百度还有能力调用自己庞大的数据库,将对该用户更详细的了解告诉给开发者。这样的个性化服务能力,将使得开发者在产品的个性化中走得更远,为用户推送更精准的服务,提高产品质量。
  当然对百度而言,接入PCS的产品越多,意味着PCS的用户越多,而每一个产品所带来的涓涓细流,都将让百度自己的信息池更加充沛。数据越来越多,在越来越精准的算法下,它们将显现更大价值,并让整个百度平台上的开发者直到用户都能获益。目前,包括美图秀秀Web端、Android平台上知名的ES文件管理器和百度网盘等应用,已经开始基于PCS向用户提供云存储功能。
  “百度云”中李彦宏所说的“新酒”,实则是在于百度提供的不仅是计算和存储,还有数据与服务。这是百度所试图构筑的B2B平台的关键一步,决定着百度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能否向前迈进的成败。在此基础之上,百度的渠道和商业体系才有存在的价值。
  全网攻略
  在接受采访之前,李明远正好在百度大厦7层与李彦宏开会,就是在那个小会上,李彦宏激动得拍了桌子。
  移动应用正在到来的爆炸性增长已经毋庸置疑。根据7月25日最新的数据,苹果称其应用商店内的应用数量已经超过65万个,同时Google官方商店里应用达到40万个,而微软应用商店的应用数量大约为10万个。而据DCI报告,在过去3年移动应用数量增加了30万个之多,其中微软Windows Phone应用商店更是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从无到有激增至10万规模。
  “很多年以前,很多人和我说一定要在手机上做好搜索,但我判断当时这个市场还没到拐点。直到最近一两年,移动互联网热潮确实已经起来,今年仅Android手机的出货量就在1亿台以上。”李彦宏说。与此同时,终端用户的普及使得应用的下载量也屡创新高,苹果iOS平台总下载量超过250亿次,Google Android平台和微软Windows Phone则分别为100亿次和2.17亿次。
  这很像多年前信息爆炸、网站纷纷出现的时候。如果将“应用”与之前的“网站”对比,将应用的开发者与站长对比,随之而来的问题是,百度能否像在中国的网站中成功拥有巨大影响那样,在移动互联网应用里也获得类似的成功?
  其实区别仍然存在。与网站的时代相比,移动应用虽然数量激增,但头部效应却越来越明显,做得精致的、量身定制的优秀应用占据着最大的关注度与下载量,而批量化或者说“标准化”出现的应用,现在看来其价值远远小于当年网站“长尾”的价值。
  而李彦宏拍桌子的原因,在于他并不想让整个团队过多思考这些。在他看来,百度花费极大力气做的开发者服务体系与云平台,不仅要抓大头,也理应为现在看起来价值还没那么大的长尾应用服务,“只要有3个人用的应用,我们就要能服务到”,他说。
  不仅如此,百度还在推进更多应用的产生。移动云事业部有两个产品,一个是Site2App,它使得网站可以以标准化的方式直接转化成移动应用,根据网站性质的不同,移动应用的呈现方式也不一样。“比如是一个阅读类的网站,我们就将会有这样一类,专门将它变成在移动终端上适合阅读的应用形式。”李明远说。这样产品的出现,将使得传统互联网中大量网站,有可能成批成批地变成应用,完成互联网内容的“移动化迁徙”。
  百度还考虑是否推出App制作工具,它让想要开发应用却没有这个能力的人,可以用“傻瓜式”的方法来做出自己的应用,迈出移动开发第一步。看起来似乎很有传统互联网时代用标准化方式做网站、做论坛、做博客的感觉,如果这样的潮流蔓延开来,移动应用开发将不仅是世界上相对少数人的专利,应用数量还将成倍增长。
  换言之,在移动应用爆炸的年代,百度通过“传统互联网资源注入”和“降低开发门槛”这两种方式,还在不断推动它向着更大量级增加。在中国,百度不是唯一一家做这些事的人,可它的巨大力量,决定了如果认真发力,其推动性将不可小觑。
  即便这些大规模产生的应用在初期还乏人问津,可它们只要基于百度的平台构建,这无数个端点就将与百度云牢牢连接。这片广袤而草根的市场,一旦逐渐强化了流量和商业变现的能力,将会在百度的根基上发展成一股强大的力量。
  当然,这些还只是属于未来的力量,对百度而言,抓住现在移动开发者的主力人群仍然重要。多层服务支撑体系使得现有应用能以各种方式与百度云连接,可对很多应用、尤其是大中型应用来说,百度的诱惑仍然有限。
  百度说服他们的方法,自然少不了免费的存储、数据整合的价值,可是这就意味着应用要将他们的数据资源放到百度的平台上,这对很多有着远大抱负的应用开发团队而言需要谨慎决定。对他们而言,也许一切才刚刚开始,降低运营成本和深耕数据价值还没有上升到那么重要的层面。和这一点相似,商业变现也还比较遥远,虽然2011年百度移动搜索联盟给合作伙伴的分成费用已有1.2亿元,但这对相对庞大的应用数量而言并不算太多—— 一方面,移动广告的根本变现方式还有待商榷,另一方面,对很多开发者而言,做大应用的用户量并获得投资,仍然是最主要支持发展的途径。
  带来用户才是硬道理。在这样的现实下,百度的B2B平台战略的重要突破口,仍然回到了B与C之间——百度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应用分发能力,能够明显引导足够用户到他们需要的应用那里。这也成为了2012年李明远工作的重点之一。   公允而言,虽然很多人会下意识地搜索应用,可最终落地时,仍然会回到各种主流应用商店,当前百度的移动应用分发能力还处于第二梯队。与“91手机助手+安卓市场”应用日均下载量的2500万次相比,百度的日分发应还在日均数百万次的量级。
  可是,正如DCCI总经理胡延平所说,应用分发渠道或许会迎来很大变数。移动应用数量的爆炸和越来越细分,将会使得“搜索”这一行为越来越常见。同时,“用户很多时候有突发需求,比如到了一个地方再找饭馆,这时候他们就会搜索。”李明远说。
  而百度也正在通过一系列的做法进行能力强化。比如在移动Web端的百度搜索,专门出现了应用这一分类,打开是一个完整的应用商店形态;直接在搜索框里搜应用名,则在结果页的第一位置有对应的应用信息,在iOS平台上直接导入App Store,安卓平台则可以直接下载。这样从搜索直接链接下载,不仅链条短到短路了其他应用渠道,而且也使得用户“搜索应用”这一行为变得越来越习惯。
  百度移动应用平台也被链接到传统互联网中的百度搜索结果页中,当用户在电脑上搜索应用,会有一部分引导到对应界面,提供应用“下载到电脑”和“下载到手机”两个选项,并能以百度“云推送”的方式直接推送到手机端。
  对百度来说,搜索结果与应用分发的深度整合还在继续,而由此获取的能力,又将反哺整个百度移动云战略。当不断有移动应用开发者进入百度的平台,他们又将和站长、Web App开发者一道,成为百度整个云战略中“开发者”这一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用户在不知不觉之间,将会在各种互联网产品的使用中用到百度的服务,虽然他们并没有感觉到百度的存在。
  生态挑战
  如果从时间上纵向对比,从李彦宏回国,百度一开始为新浪等门户提供搜索引擎服务,其实就是B2B的生意,这很像2000年左右Google与雅虎的关系。之后直至2005年以前,百度在人们的认知中是中国的Google,一个中文搜索引擎公司。
  在百度的发展过程中,几乎是下意识地抓到了一个个重点:当搜索引擎以互联网工具的形态走到台前,获取了足够多用户的使用之后,百度成为了互联网流量的主要入口之一,并开始以百度搜索框和百度联盟的方式从全网吸收更多流量,变成了众多网站的中心;在商业的正常驱动下,百度开始在搜索结果页提供广告,并以搜索关键词的方式让用户和企业广告主得以对接,变成了众多企业的推广平台;百度又将广告关键词以百度推广的方式遍布大小网站,变成了他们流量变现的价值提供者。在这个过程中,为了能得到更多流量,网站开始有意识地进行SEM(搜索引擎营销),并让自己的组织结构更符合百度的检索。企业主、网站、SEM组织,就这样围绕在了百度周围,形成了百度生态系统的雏形。
  百度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开始主动将搜索引擎与中国各种网站的结构和内容对接,做了大量底层数据、算法的工作。同时,在百度的发展中,并发搜索与算法的不断优化,必然性地促使百度在服务器和带宽上进步。当百度和网站的对接到了一定紧密的状态,百度已经不仅是搜索引擎那么简单。
  李彦宏所说的“框计算”,正是连接到了一个极限状态的结果,用户提出需求,百度引导到网站端,再将它以最佳体验的方式呈现在用户面前。“呈现”二字,使得百度开始完成从搜索引擎到媒体平台的转变:百度的后端是中国互联网海量的数据与内容,而“搜索—结果”,则是用户得到信息、完成信息消费的全过程。此时的百度,已经早已不是Google的中国版,而具有了自己蜕变之后的创新内核。
  对百度而言,虽然10多年过去,但它所擅长的主要能力仍然在后端,以及对生态系统的把控与组织。因此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到来时,与Google掌控操作系统,并用一个个关键产品绑定用户不同,有着系统性算法相同基因的百度,在走一条不同的路——聚焦在更底层的能力的输出,潜到应用甚至手机系统之下。
  如果站在今天来横向对比百度与腾讯,这两家中国最大的互联网公司,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也有着截然不同的选择。腾讯选择了更加喧嚣、竞争也更加激烈的“浅海”,公司分为7个事业群,时刻面对快速的变化,快速应变响应,如连珠炮一般做出一系列产品,以“快”和“量”应对变化。
  而百度则为自己在“浅海”的表现划上了一条明确的线,潜入到更顺应大趋势、波浪没有那么起伏不定、竞争也不会太激烈的“深海”,仍然以“大搜索”为自己的重中之重,伸出长而广的触角,为“浅海”搏击的移动应用提供能源与补给,并由此获得壮大的动力。
  2009年8月,《商业价值》曾经在《百度的影子》一文中,写到百度应该像亚马逊等公司那样走向后台,在3年前,从针对站长的百度联盟以及正确引导SEM组织等角度来提出问题。在今天看来,百度确实已经明确走向后台,而它所覆盖的整个半径,已经将移动互联网包容在格局之中。
  对百度而言,重回B2B,做云、做平台,是一条稳健同时又颇具想象力的路,可是这条路仍然有3个挑战。
  首先,如前文所言,百度必须要快速补齐自己“云战略”大局中的短板,不然恐怕会有“漏气”的危险。短板之一是相对百度的基础而言,应用分发能力仍然不足,需要用更强有力的方式来获取流向应用的流量,并以此作为移动战略中的破局点。
  而短板之二,则是在一切皆可数据化并用算法解决的百度发展道路中,将用户视为流量,并没有形成自己有力的账户体系。Google利用Gmail、Google Docs直至Android系统,解决了Google ID的问题,可是对大多数中国用户而言,上百度只是为了搜索,除非想要在百度知道和百度贴吧里深入活动,否则根本不会想到去百度注册和使用账号。在强调个性化的移动互联网世界,仅有流量而没有用户,将会使得百度平台的吸引力打上折扣。百度需要以PCS或别的产品作为突破口,起码做到能对每个用户打上标识,并在最短时间内让用户对“百度ID”有所概念。这将是百度移动战略能走多快的决定性因素。
  其次,传统互联网是有疆域的,在过去与Google的竞争中,百度能以“百度更懂中文”作为制胜法宝,是因为不管是网站、网站之上的内容,还是潜藏在用户搜索行为背后的语意分析,都是在中国市场,基于中文背景。百度在成功和壮大的过程中,对中国的开发者影响巨大。
  可是,移动互联网的疆域概念正在被淡化,在很多人经常使用的移动应用、经常娱乐的移动游戏中,大部分是国外开发者的产品,百度对他们的影响力有限,他们也不可能与百度云平台进行特别深入的对接。与此同时,国内很多优秀的移动开发者,实际上只将中国市场视为可选项之一,甚至有一些会只针对国外市场进行开发。百度的很多服务或说很多“诱惑”,对他们来说也并不重要。
  过去10年,全球互联网市场是“美国的全球市场,中国的中国市场”,可在未来10年,由新一批开发者所引领的“美国和中国的全球市场”或将到来。沿着百度现在的路线往前走,可能不到10年,百度就将和Google在全球舞台展开底层的再一次战争,而这一次的对手更有亚马逊等实力强劲的公司。如何在现在的时间点,抓住海外开发者“入华”和国内开发者“出海”的机会,让自己快速成长,释放出超越国界的影响力,是百度面对的更大挑战。
  第三个挑战,则在于百度自身。虽然在回到B2B2C的脉络中后,百度的基础能力仍然传承,可是对整个百度公司而言,B2C的服务和B2B的服务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站在用户角度思考”和“站在开发者角度思考”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角度。
  不管是在百度世界的提案中出现“移动框”,还是在应用分发中出现的“头部太强、尾部太弱”的反思,实际上仍然是从最终用户出发的思路。李彦宏很清楚百度将要走向何方,可要让百度忽然间“只对开发者说话”,还需要反复的磨合,甚至百度整体公司文化有所转变。
  过去的成功往往会变成未来创新的阻碍,对百度而言这样的转变尚需时日,一切才刚刚开始。
其他文献
移动互联网改变了人们的音乐消费习惯,动辄拥有上亿用户群的服务提供商成为唱片公司与用户之间的唯一通路,一场由渠道引领的正版化革命正在发生。  打开音乐App,塞上耳机,然后把iPhone装进口袋,智能终端让随时随地的音乐体验成为可能,人们碎片化的时间又一次迅速被音乐填满。  CD潮水退去,大众的音乐消费习惯早已改变,音乐行业的权势交替不可避免,在创作者和唱片公司光环黯淡下去之后,百度、酷狗、腾讯QQ
期刊
移动互联网创业者们的资本盛宴落幕时,传统互联网大公司却开始向着市场最有价值的一部分——移动渠道加速冲刺。  “一个项目,两三个人,做四五个星期,冲进来六七个VC,投资就能谈个八九不离十。”在2011年6月前,移动互联网创业圈流传着这样一个略带调侃的段子,却是很多创业团队的真实遭遇。  可是从2011年下半年开始,风向忽然变了,投资者开始慢慢变得低调而保守,不止一个产品在拿到天使投资甚至A轮之后,接
期刊
国美电商如何突出重围攘外安内?  在2012年以来持续的残酷价格战中,京东、天猫、苏宁易购、亚马逊等多家电商纷纷不遗余力拼抢市场。其中,作为曾在线下堪称“价格战鼻祖”的国美网上商城,更是以搅局者的强劲姿态杀入战局。  国美涉足电商并不是最近才发生的事情。2002年10月,国美成立了电子商务部,次年9月国美网上商城试运营;但中途经历的诸多波折使项目停滞,直到2010年11月,国美电器决定卷土重来,斥
期刊
7月24日,微信缔造者张小龙在《腾讯大讲堂》用8小时20分钟,从 iPhone 为什么只有一个按钮谈起,分享了他的产品观,本文是根据参会者的记录整理、选摘的很少一部分。  简单是美  为什么简单就是美?为什么复杂就不美了?我们从简单思维开始进入正题。  为什么简单反而不可超越?你可能今天看到“摇一摇”的功能很简单,我们做也很容易,问题就在这里,如果我们面对一个功能的时候,我们能做到这个地步,并且是
期刊
伴随着背景环境的变化,企业的IT挑战和CIO的工作重点都在变化。72%的CIO表示IT面临最主要的挑战是无法灵活、快速应对业务变化与需求。77%的CIO表示整合并优化系统是他们当前的工作重点,而CIO和企业领导者也已经从关注IT技术本身开始转向关注IT的商业价值。  进入2012年,企业外部与内部环境发生了很大改变,云计算、社交网络、物联网得到进一步完善与发展,社会信息化的浪潮扑面而来,社会进入以
期刊
一群汽车业的精英,正在用互联网思维来武装自己,成为很多行业基本规则的“挑战者”。作为第一支产业叛军,他们前途未卜,但,这必然是“汽车产业即将走进新时代”的又一个预兆和启示。  11月的一个周末,国金中心4楼的一家意大利餐厅巨大落地窗外的风景正是明珠塔和黄浦江。观致汽车首席设计师何哥特从隔壁的丽丝卡尔顿酒店来到餐厅会客,连续阴雨后的放晴令他心情愉悦。他突然问在座的各位,如果在观致汽车的logo下标注
期刊
从信息化到互联网化  从关注企业内生问题,到以用户为导向的基因植入,中国企业对IT建设的理解正在进行新的升级和重塑——他们正在用互联网化的精神重塑企业IT,并运用更广泛的社会资源来完成自身竞争力的构建。  安徽合力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安徽合力”)刚刚完成的数据挖掘系统的重要作用之一就是发现错误。这家中国规模最大、产业链条最完整的叉车制造商,希望通过对数据的充分挖掘,展示业务中存在哪些错误,并通
期刊
直销并非降低成本,而是将更多的资源花在“如何让客户满意”这件事上。  保证每一个电脑系统都是根据客户的个别需求量身定制,也为客户提供从设计、开发、生产、营销、维修等一系列服务,“按单生产”的网络直销模式一直是戴尔公司的主要销售方式。  通过戴尔公司的网上商店,顾客也可以在网上组装、定制并购买电脑。戴尔公司有数据统计,戴尔官方网站每周被顾客访问的次数超过80万次,而在访问了dell.com后,其中有
期刊
在倚仗明星资源为自己博取价值的上一轮游戏过后,已经出现了小马奔腾这种电影世界里的新势力,它尝试将电影投资逐渐引入商业运作的规范中,也在尝试设定电影市场上新的游戏规则。  “小马奔腾?是个快递公司吧?像小红帽那种”,2009年,导演宁浩第一次在三亚机场见到小马奔腾集团董事长李明,第一次听说这家公司的名字。  那天,李明只穿着短裤、拖鞋,在车上也没来得及介绍,直到走进酒店,宁浩还以为他是司机。得知李明
期刊
谁说做金融搞投资的不能玩摇滚?胡斌和他的乐队正在进行一场实实在在的关于“日常生活的冒险”。  星光现场的舞台上,有乐队演绎《Sweet Child O' Mine》,美国硬摇滚乐队枪炮与玫瑰(Guns N’Roses)主唱Axl Rose于1986年写给自己的爱人,主唱的声音没有Axl Rose骨子里那种非此即彼的执拗,但却是相似的不羁和随心所欲。他唱原创作品《消失的自己》,起初温润的声线走到深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