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51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09)6-0184-01
乙型肝炎病毒(HBV)的感染及因HBV感染而导致的乙型肝炎,是国人发病率较高的传染性疾病,国人人群能查到有过HBV感染证据的个体达10%以上。由于到目前为止,尚没有能够有效治疗HBV感染的药物,因此有效的预防几乎成了避免HBV感染危害的唯一措施。确定HBV的传播途径,是预防HBV感染的关键环节之一。鉴于目前对HBV的传播途径中还有许多令人困惑不解之处,诸如有众多的乙型肝炎患者不能查询到有“传统的血液传播理论”的证据。HBV是如何进入到机体内的、HBV可由何种途径排出至机体外等等问题有待回答解疑,因此,对HBV的传播途径进行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就是通过实验室手段和人群调查统计的综合结果,对口腔途径能否传播感染HBV作出初步结论。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设计:检测唾液标本中是否存在HBV一DNA,用以判别唾液能否传播HBV。对“经常受宴请共餐人群”和“几乎不受宴请人群”的血液标本中存在HBV-标志物的情况进行分析,用以比较这两种人群受HBV感染情况的差别。通过对实验室结果、调查问询结果、文献资料等进行综合分析,初步判断口腔是否是HBV传播感染的一个途径。
1.2 标本来源:唾液标本来自血液HBV-DNA阳性结果者,计108人份。“经常受宴请人群”来自某机构的集体体检者,计83人份。“几乎不受宴请人群”来自某学校的新生集体体检者,计157人份。对此两个人群中HBsAg指标阳性结果者,再进一步检测HBV-DNA。
1.3 实验方法:检测HBsAg用酶联免疫学方法,HBsAg试剂盒由科华实业有限公司(上海)提供,操作按试剂盒说明进行。检测HBV-DNA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PcR-HBV试剂盒由华美生物工程公司(中美合资,洛阳)提供,扩增片段为270bp,循环参数为:预变性94℃45S,35次循环,变性条件94℃45s,退火条件55℃45s,延伸条件72℃45S,最后延伸条件72℃300S,操作按试剂盒操作说明进行,每批PCR-HBV实验均设阳性对照、水与裂解液两份阴性对照。
2 结果与讨论
2.1 结果:108人份血液HBV-DNA阳性结果者的唾液标本,PCR-HBV检测结果为:唾液HBV-DNA阳性结果的有59人份,占54.63%(59/108)。此108人中,每周受宴请≥2次者82人,每周受宴请≤1次者26人,两者经卡方检验(x2test),X2=24.038,P<0.001。
两个体检人群受HBV感染的情况分别为:83人份的某机构体检者,HBsAg阳性结果者有39人,HBV-DNA阳性结果有22人;157人份的某学校新生体检者,HBsag阳性结果者有12人,HBV-DNA阳性结果有7人。两个群体的阳性结果经卡方检验(x2)HBsAg之间x2=47.902,P<0.001,HBV-DNA之间:X2=22.812,P<0.001。
所设的阳性对照均为阳性结果,所设的阴性对照均为阴性结果。
2.2 讨论:由于人体内不能存在有游离状态HBV一DNA,而且HBV-DNA只存在于HBV的核心部位,因此,如果检测出有HBV-DNA,即表示存在有HBV、有HBV的感染。于唾液中检测到有HBV-DNA,说明唾液中存在有HBV。由此表明,HBV可以由口腔途径传播。
比较“经常受宴请人群”和“几乎不受宴请人群”的HBV感染情况,两组的阳性率有着极显著性差别,说明“经常受宴请的人群”感染HBV的机率显著大于“几乎不受宴请的人群”,提示HBV可能通过污染食物与器具经口腔途径传播感染。实验与调查结果还提示,HBV的感染率-尤其是现感率(HBV-DNA阳性结果者)与参加宴请频率呈正相相关。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资料显示,HBV感染率较高的人群主要集中于共餐习惯和卫生状况较差的国家和地区,这也提示着HBV的传播感染与口腔途径有密切的关系。从解剖生理角度来看,口腔是人体最易受损的部位之一,HBV进人口腔后可以由破损部位入血而造成感染。
综上所述,大量的证据提示,口腔途径能传播与感染HBV。
乙型肝炎病毒(HBV)的感染及因HBV感染而导致的乙型肝炎,是国人发病率较高的传染性疾病,国人人群能查到有过HBV感染证据的个体达10%以上。由于到目前为止,尚没有能够有效治疗HBV感染的药物,因此有效的预防几乎成了避免HBV感染危害的唯一措施。确定HBV的传播途径,是预防HBV感染的关键环节之一。鉴于目前对HBV的传播途径中还有许多令人困惑不解之处,诸如有众多的乙型肝炎患者不能查询到有“传统的血液传播理论”的证据。HBV是如何进入到机体内的、HBV可由何种途径排出至机体外等等问题有待回答解疑,因此,对HBV的传播途径进行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就是通过实验室手段和人群调查统计的综合结果,对口腔途径能否传播感染HBV作出初步结论。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设计:检测唾液标本中是否存在HBV一DNA,用以判别唾液能否传播HBV。对“经常受宴请共餐人群”和“几乎不受宴请人群”的血液标本中存在HBV-标志物的情况进行分析,用以比较这两种人群受HBV感染情况的差别。通过对实验室结果、调查问询结果、文献资料等进行综合分析,初步判断口腔是否是HBV传播感染的一个途径。
1.2 标本来源:唾液标本来自血液HBV-DNA阳性结果者,计108人份。“经常受宴请人群”来自某机构的集体体检者,计83人份。“几乎不受宴请人群”来自某学校的新生集体体检者,计157人份。对此两个人群中HBsAg指标阳性结果者,再进一步检测HBV-DNA。
1.3 实验方法:检测HBsAg用酶联免疫学方法,HBsAg试剂盒由科华实业有限公司(上海)提供,操作按试剂盒说明进行。检测HBV-DNA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PcR-HBV试剂盒由华美生物工程公司(中美合资,洛阳)提供,扩增片段为270bp,循环参数为:预变性94℃45S,35次循环,变性条件94℃45s,退火条件55℃45s,延伸条件72℃45S,最后延伸条件72℃300S,操作按试剂盒操作说明进行,每批PCR-HBV实验均设阳性对照、水与裂解液两份阴性对照。
2 结果与讨论
2.1 结果:108人份血液HBV-DNA阳性结果者的唾液标本,PCR-HBV检测结果为:唾液HBV-DNA阳性结果的有59人份,占54.63%(59/108)。此108人中,每周受宴请≥2次者82人,每周受宴请≤1次者26人,两者经卡方检验(x2test),X2=24.038,P<0.001。
两个体检人群受HBV感染的情况分别为:83人份的某机构体检者,HBsAg阳性结果者有39人,HBV-DNA阳性结果有22人;157人份的某学校新生体检者,HBsag阳性结果者有12人,HBV-DNA阳性结果有7人。两个群体的阳性结果经卡方检验(x2)HBsAg之间x2=47.902,P<0.001,HBV-DNA之间:X2=22.812,P<0.001。
所设的阳性对照均为阳性结果,所设的阴性对照均为阴性结果。
2.2 讨论:由于人体内不能存在有游离状态HBV一DNA,而且HBV-DNA只存在于HBV的核心部位,因此,如果检测出有HBV-DNA,即表示存在有HBV、有HBV的感染。于唾液中检测到有HBV-DNA,说明唾液中存在有HBV。由此表明,HBV可以由口腔途径传播。
比较“经常受宴请人群”和“几乎不受宴请人群”的HBV感染情况,两组的阳性率有着极显著性差别,说明“经常受宴请的人群”感染HBV的机率显著大于“几乎不受宴请的人群”,提示HBV可能通过污染食物与器具经口腔途径传播感染。实验与调查结果还提示,HBV的感染率-尤其是现感率(HBV-DNA阳性结果者)与参加宴请频率呈正相相关。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资料显示,HBV感染率较高的人群主要集中于共餐习惯和卫生状况较差的国家和地区,这也提示着HBV的传播感染与口腔途径有密切的关系。从解剖生理角度来看,口腔是人体最易受损的部位之一,HBV进人口腔后可以由破损部位入血而造成感染。
综上所述,大量的证据提示,口腔途径能传播与感染HBV。